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城县龙岸乡龙平村公所乔头屯欧宝才家一头大水牛牯于89年9月29日上午预防注射牛出败菌苗,一小时后牛突然倒地死亡。当防疫员急电报告县畜牧后,作者与畜牧兽医站的站长韦世杰前往发生地点检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龙岸乡有牛出败疫情散发流行,死亡了一些耕牛,乡人民政府要求派兽医前往预防注射。当即派人到河池地区畜牧兽医站取回牛出败菌苗,委托龙岸乡畜牧兽医站执行。  相似文献   

2.
一次牛出败疫情的扑灭经过黄海流南丹县芒场乡畜牧兽医站5472151994年11月份;芒场乡拉希村拉希电发生了以口流白沫、呼吸高度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牛病。经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牛出败。经采取紧急措施,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一、发病...  相似文献   

3.
红霉素等治疗牛出败效果分析谭其杰上林县畜牧兽医站5305001994年5月上旬至10月下旬,我县大部分地区连续发生牛出败。全县共发病159头,死亡80头,治愈79头。县兽医站门诊室在该病流行期间,利用红霉素、庆大霉素及磺胺类药治疗,共诊治病牛31头,...  相似文献   

4.
用磺胺药组方静脉滴注治疗牛巴氏杆菌病陈桂兴(广西平乐县畜牧兽医站,542400)牛巴氏杆菌病,一年四季都有散发,以春秋季节较多,据我县1993年9月份的疫情统计,全县13个乡镇,已有8个乡镇、11个村公所、18个自然屯发生牛出败,发病牛数148头,病...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我县者苗乡渭龙村渭龙等三个自然屯陆续发生牛病,共死牛30头,其中水牛29头,黄牛1头.据畜主反映,患畜开始精神不振,口吐泡沫,呼吸困难,有短促疼痛咳嗽,未用药物治疗,一般1~2天死亡.剖牛尸流鲜红液体,肺明显肿大,有的部位腐烂.兽医结合当地群众未给牛预防接种牛出败菌苗的情况,初诊为牛出败疫情,并立即按照防治牛出败的措施及时处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月1日以后,未发生新的病例.现将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牛出败是地方性传染病,常呈急性发作,延误诊治时常会造成死亡.天祝白牦牛时有感染发病现象,为了掌握全县牦牛感染牛出败情况项目组做了调查检测.[方法]项目组在全县10乡镇采集380份天祝白牦牛血样,作了牛巴氏杆菌酶联免疫分析检测.[结果]各乡镇白牦牛的牛巴氏杆菌阳性率在0~7.5%之间,平均阳性率为4.47%,并且...  相似文献   

7.
根据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青海省牛皮蝇感染情况调查及防治效果考核的通知》安排,笔者从2003—2006年4年内在互助县加定镇地区进行了牦牛牛皮蝇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调查对象2003—2006年共抽检互助县加定镇地区牦牛1600头,各年份的具体数据详见表1。  相似文献   

8.
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在五六十年代曾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至八十年代由于连年用“牛出败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本病有效地得到控制,呈点发状态。近年来,发病又呈现出上升态势,死亡数不断增多,据初步统计2009—2014年五年内,本县共发生疫情13起,发病146头,发病率15%,致死率达75%;2009年7—12月半年间就发病4起,  相似文献   

9.
正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在20世纪50~60年代曾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连年用"牛出败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本病有效地得到控制,呈点发状态。近年来,发病又呈现上升态势,死亡数不断增多,据初步统计2008~2013年,本县共发生疫情13起,发病146头,发病率15%,致死率达75%;2014年7~12  相似文献   

10.
我市奶牛专业户张三、张四分别饲养有黑白花(荷斯坦)奶牛14头和18头。俩人的牛群经常混在一起放牧,回来后栓在同一栋牛舍的两边或放在同一运动场。1999年1月6日至13日,张三家的牛死亡5头,其中成年公牛一头,成年母牛4头。当时诊治的兽医怀疑是牛出败,于2月8日即对张三家余下的9头牛和张四家的18头牛全部注射牛出败B型灭活苗。但在1999年2月25日至27日,张四家又死牛7头,其中成年母牛5头,犊牛2头。据畜主反映,这些牛死前的症状相似。经笔者确诊为氟乙酰胺中毒,迁移牛舍,改变放牧地点,再未见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发生。1 临床症状病牛发病很急。…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1 0月下旬 ,泸水县老窝乡中元村松林寨部分农户饲养的本地水牛 ,发生一起以发病急、死亡快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诊断为牛出败。1 发病情况 经疫区调查 ,其疫源系一畜主将急死的牛宰杀食用并将疫源扩散 ,结果参加宰杀的人所饲养的牛相继发病死亡。有的同栏养牛 ,有的相隔较远也发生而造成流行。在发生疫情的 6户中 ,牛存栏1 2头 ,发病 1 0头 ,发病率为 83.33% ,死亡 8头 ,发病致死率为 80 %。本次牛出败疫情 ,主要见于水牛 ,其他畜禽不见发病。2 临床症状 患牛发病突然 ,反刍停止 ,咳嗽 ,鼻腔流出带…  相似文献   

12.
正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在20世纪50-60年代曾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连年用"牛出败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本病有效地得到控制,呈点发状态。近年来,发病又呈现上升态势,死亡数不断增多,据初步统计2008-2013年,本县共发生疫情13起,发病146头,发病率15%,致死率达75%;2014年7-12  相似文献   

13.
威远县向义镇畜牧兽医站于1992年7月撤区建镇由原来的共华乡、和义乡站合并组建而成。辖17个村、259个社(组),10718户农户。1997年底全镇有存栏猪11079头,牛89头,羊727只。站内现有职工23人,启用村防疫员33人。该站组建以来,全体...  相似文献   

14.
2017年10月,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某牧户饲养的牦牛发生急性死亡,通过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牦牛炭疽疫情。此次疫情存栏易感动物207头(只、匹),发病21头,死亡19头,发病率10.14%,死亡率9.18%,致死率90.48%,发病死亡牦牛均来源于同一牧户。通过封锁、移动控制、疫情排查、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及紧急免疫等疫情处置工作,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5.
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近年来,此病的发生又呈现上升态势,牛死亡数不断增多。据初步统计,五年内青海省祁连县共发病疫情13起,146头牦牛发病,发病率为15%,致死率达75%。笔者参与处理疫情6起,现将牦牛发生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病原因与预防简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情况2006年5月28日起,该村委会5个村民小组先后发生牛猝死。截止6月8日已经发病死亡55头,正在发病的还有14头,其中罗发坪村已死亡32头,正发病8头,加巴村已死亡8头,正发病2头,竹园村已死亡12头(牦牛8头、黄牛4头),梨园村已死亡1头,翻身村已死亡2头,正发病4头。2病因调查据调查,该地区过去曾经发生过牛出败疫病,当地群众反映,在1986年发生该病时,死亡39头。一直以来该地区牛大都在海拔3600米左右的高山上放牧,由于春夏冷热交替,气候剧变,加之部分野牧牛免疫注射漏针以及饮用不卫生水源是引起该疫情发生的主要诱因。3临床症状对该村委会5…  相似文献   

17.
平南县大新乡畜牧兽医站,从生产实际出发,开展综合性服务,促进了全乡畜牧生产的发展。去年年底,全乡生猪存栏34,408头,比上年增长19%;出栏肉猪25,408头,出栏率87.9%。出栏肉鸡30多万只。他们的做法是: 狠抓村兽医防疫员的队伍建设,搞好畜禽防疫工作。近年来,他们得到县站的支持,共培训考核村兽医防疫员72人,每村配备兽医防疫员4—8名。同时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各项制度,打破吃“大锅饭”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建瓯芝山街道生猪养殖快速发展,为了了解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疾病情况,更好的服务养殖户。2012年9月,我站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同时邀请了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的2位高师,对街道3个行政村年存栏200头以上的3个规模养猪场和12家养猪专业户种猪养殖过程的疾病种类进行调查。通  相似文献   

19.
我地区从1991年7月直到年底,陆续发生牛出败疫情,流行面达6个县,39个乡,134个村,259个自然村,病牛803头,死亡735头,经送病料到区兽医防检站,地区站和部分县站作实验室诊断,经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动物接种,确诊为牛巴氏杆菌病。这次疫情的进行,持续期之长,流行面之广是我地区所罕见的,其发病流行,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与历年来的牛出败相比,均有特异之处。  相似文献   

20.
<正>祁连县是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牧区县。全县牲畜存栏达117.8万头只,其中牦牛16.9万头,藏羊100.3万只;能繁母畜存栏69万头只,其中牦牛6.5万头,藏羊54万只。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事关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大局,根据海北州委《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需了解掌握的问题》的通知精神,我们对祁连县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兽医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提出进一步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