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蚕桑丝绸是我市传统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茧丝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丝绸出口受阻,购买力下降,导致国内茧丝价格下浮,部分地方干部群众对蚕业生产已开始动摇,认为蚕桑丝绸业已步入“夕阳产业”,对市委、市政府基地建设目标表示怀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市茧丝绸公司组织检查组赴阆中、西充两个县(市),调查有代表性的4个乡镇、4个村、4个社、30户蚕农,调查蚕桑与主要旱地农产品的产量、产值、效益,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市是全国蚕桑生产基地市之一,也是化州发展三高农业的支柱产业。今年以来,在省丝绸集团公司和地方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把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作为关系公司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面对农村土地调整对蚕桑生产的制约、茧丝市场疲软、资金紧缺、春旱严重、蚕茧市场混乱、茧贩子猖狂等不利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蚕桑生产上普通使用的家蚕品种是四眠五龄蚕种。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丝绸产品需求多样化、高档化,生产高品位生丝和超薄型丝织物就需要细纤度茧丝蚕品种。而三眠蚕仅三眠四龄,发育经  相似文献   

4.
郭力野 《中国蚕业》2013,34(1):9-12
对全国蚕桑业、丝绸工业、丝绸贸易、丝绸内销和茧丝价格,以及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相关产业政策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2012年前10个月,我国茧丝绸行业运行情况总体较好,蚕桑业发展稳定,主要产品保持增长,工业经济指标增速企稳,真丝绸商品出口量价齐跌,丝绸内销稳步增加,茧丝价格小幅上涨.预计201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稳定,丝绸工业增速保持增长,丝绸贸易出口降幅收窄,并逐步趋于好转,但蚕茧原料和茧丝价格上行压力较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  相似文献   

5.
<正> 四川是茧丝生产大省,茧丝绸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中占了相当比重和规模。尤其是一些蚕桑主产县、区,农民靠养蚕用钱,财政靠丝绸厂收税,茧丝绸产业的兴衰决定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认真研究丝绸产业良性发展途径,对振兴四川丝绸,促进蚕桑主产县区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研究丝绸产业良性发展的基本思路 研究丝绸经济,传统思维方法存在三大误区:第一,是认为丝绸在纤维消费结构中所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6月,宁南县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了"中国蚕桑之乡"称号,这是宁南桑蚕茧丝产业发展史的又一座里程碑,是宁南蚕业人坚持科学发展的又一新起点。适宜发展蚕桑的自然条件是大自然赋予宁南最宝贵的财富,发展桑蚕茧丝产业,对拉动整个宁南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到获得"国家级农业标准化优质桑蚕茧示范区",现在"中国蚕桑之乡"花落宁南,南国风光小天府更添璀璨,宁南桑蚕茧丝产业的发展,伴随澎湃  相似文献   

7.
《江苏蚕业》2011,(2):23-23
<正>2011年4月5~8日,中国丝绸协会弋辉会长一行来到江苏省茧丝绸产业最发达的通盐地区实地考察目前蚕桑生产和茧丝加工流通情况,与当地茧丝绸行业主管与企业领导探讨了蚕种生产管理、茧丝绸产业发展及2011年茧丝绸产销面临的新形势。江苏省丝绸协会、南通市茧丝办、盐城市茧丝办、海安县政府、东台  相似文献   

8.
<正> 蚕桑生产、丝绸工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巴中地区经济工作中更显得特别重要。为了唱好这出压台戏,最近,巴中地区丝绸公司决定:由地、县(市)丝绸公司共挤出100万元,对全地区30个蚕桑重点基地乡(镇)  相似文献   

9.
<正>"巴蜀人文圣地,秦汉丝锦名邦",有着"全国优质茧丝原料生产基地"称号的嘉陵区,蚕桑产业具有3000多年历史,是富民兴区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之一。嘉陵区是我省20个蚕桑丝绸重点县之一,区位优势明显,桑树资源丰富,区内丝绸服装企业聚集且发展态势良好,拥有依格尔、顺成、嘉兴、长荣等15户省内著名丝纺企业和千年绸都第一坊丝绸文化体验园等众多蚕桑丝纺服装经济实体,蚕桑发展势头强劲。随着"东桑西  相似文献   

10.
<正> 蚕桑生产,丝绸工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巴中地区经济工作中更显得特别重要。为了唱好这出压台戏,最近,巴中地区丝绸公司决定:由地、县(市)丝绸公司共挤出100万元,对全地区30个蚕桑重点基地乡(镇)  相似文献   

11.
《四川蚕业》2017,(4):10-12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茧丝绸生产及贸易大国,但蚕桑丝绸经济属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受国际茧丝市场的影响极大,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出影响产业发展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措施,促进我国蚕桑丝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浙江有4700余年的栽桑养蚕历史。近年来,系统记述浙江蚕桑生产历史的志书有,《浙江省蚕桑志》、《浙江通志·蚕桑丝绸专志》,但二专著,或因时限,或因篇幅要求,对1978~2014年浙江蚕业的发展不能充分记述,特整理近40年来浙江蚕业发展的有关资料,以供查阅参考。全文分蚕桑生产、蚕桑生产技术、蚕种生产技术、蚕业管理等部分。本部分为第一部分之蚕业生产概况与蚕区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蚕业迅速得到恢复与发展,1992年,蚕茧产量创历史纪录达14.07万t;此后,随茧丝市场行情的变化出现了波动;从2008年开始产茧量连年下降。浙江蚕区的划分,不同时期各有不同;最高峰时,蚕区分布于全省11个市(地)68个县,到2014年10个市45个县(市、区)有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以科技为依托 打造立体茧丝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源县有着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曾经是全国蚕桑基地县之一。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主管翁源县蚕桑产业的翁源县丝绸公司、翁远丝厂被迫退出和宣告破产。翁源县信达茧丝有限公司、翁源县家宝蚕业有限公司及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翁源试验场的成立重新给翁源茧丝产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推动着翁源茧丝产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11月1~3日 ,省丝绸联合公司、省蚕桑学会、省纺织工程学会丝绸专业委员会联合在淳安召开两年一度的“浙江省提高茧丝质量学术研讨会”。各蚕茧重点产区负责蚕桑生产、蚕茧收烘、丝厂和教育科研的代表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围绕提高茧丝质量这一永恒的主题 ,会上共有二十多篇学术论文进行了交流。并就以下几方面形成了共识 :1面临加入WTO后的市场竞争 ,大力提高我省的茧丝质量迫在眉睫。2提高茧丝质量关键在于体制。茧丝行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蚕茧生产和缫丝加工要保持适当规模 ;要完善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 ,建立“公司 +农户”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组织的“全国茧丝价格调研会”,1998年12月中旬在广西南宁召开.与会代表分析了当前蚕桑生产特点和茧丝产销形势,探讨了茧丝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等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陈亦庆副总裁在会上作了总结讲话.  相似文献   

16.
<正> 丝绸是我省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桑蚕茧丝是我省的一大资源优势,蚕桑丝绸在我省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发展快、创汇高、效益好的行业。1987年全省养蚕430多万张,生产蚕茧10.45万吨,农民养蚕现金收入5.2亿元;拥有丝绸企业274个,工业总产值10亿元,丝产量1.3万吨(其中厂丝1.02万吨),绸缎产量0.9亿米,出口创汇1.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创汇近四分之一),上缴利税1.2亿元;有缫丝设备45万绪,绢纺2.1万锭,丝织机1.3万台;全省  相似文献   

17.
南充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中国绸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和四川省规划“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域”、“蚕桑丝绸产品集散交易中心”,近日,中国·南充绸缎指数发布。指数体系由综合指数和分品种价格指数构成,基期为2022年1月首周、基期值为100。  相似文献   

18.
叶涛 《蚕学通讯》2011,31(1):55-57
自2009年底以来,丝绸行业开始复苏,茧丝价格一路上扬,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蚕桑生产发展,形成了蚕农增收、企业盈利的良好态势。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这种茧丝价格上涨与蚕桑发展并不成正比,蚕茧总量并无增加,这几年  相似文献   

19.
<正> 阆中是四川省蚕桑重点基地县(市)之一,蚕桑丝绸是市内的支柱产业,它对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富民兴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使我市蚕桑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蚕桑生产经营和增长方式得到“两个根本转变”,加快蚕桑基地乡镇产业化进程,实现“一优两高”蚕业。市委、市政府制定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新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们十位抓蚕桑生产的同志,在肇庆地区丝绸公司的关怀和组织下,于9月23日至10月18日,先后参观了浙江省嘉兴市的海宁县、桐乡县;江苏省南通市的海安县、苏州市等三市三县四乡六厂的蚕桑生产和丝绸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