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丽华 《新农业》2023,(7):15-17
辽西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具有特殊性,当地主要以果树种植为产业。果树栽种数量增加,果树病虫害现象也愈发严重,对经济林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根据辽西地区果树病虫害特点,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规避病虫害带来的影响,提高经济林收益,实现辽西地区果树生产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辽西凌源地区经济林面积的迅速增加以及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素有"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辽西地区经济林病虫害发生与日俱增,由于林农对病虫害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经济林病虫害猖獗发生,对经济林的质量与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重度发生的果园果树死亡、果品绝收,林农损失惨重。在此背景下,本文研发出适合辽西地区经济林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以期提升经济林的质量与产品产量,增加果农收益。  相似文献   

3.
大扁杏既是辽西地区林农致富的主要树种,也是辽宁发展千万亩经济林项目的当家树种之一。基于此,阐述了整地、栽植密度、覆膜与定干办法,总结出辽西地区大扁杏优良品种及栽植技术,为辽西地区发展大扁杏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辽西北部地区的冬季气候严寒,低温持续时间长,对苹果、梨、大扁杏等主要经济林树种的威胁较大,常常因冻害造成经济林果树芽体、枝条、主干等部位的坏死。辽西北部半干旱地区约每10年一遇的周期性大冻害,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林生产造成毁灭性损失。由于经济林果树属于多年生栽培  相似文献   

5.
运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2018年朝阳地区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特点。2018年辽西朝阳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冰雹、大风、干旱、高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统计分析2015—2018年预警信号发布情况,各类预警信号均有增加的趋势,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率在增加。  相似文献   

6.
大枣是辽西地区的重要经济林树种,大枣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果实风味佳美,营养丰富,易贮耐运,不但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药物之一,也是我国大宗出口的土特产品,栽培枣树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因此,为充分利用辽西丰富的野生酸枣资源发展大枣经济林,本文详细介绍了辽西地区用野生酸枣改接大枣建园技术,为其他同类地区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属于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光照充足,有效积温较高,是经济林发展的有利自然资源。但是,由于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天然降水较少,并且集中78月份,因此干旱又是威胁经济林高产、稳产、高效的主要障碍因子。因此,在经济林栽培中,密切注意干旱的发生与发展,采取应急、预见、长效等有效的防御、应对干旱的栽培技术,是实现经济林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林业科技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干旱导致经济林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树体营养消耗多、积累少,萌芽  相似文献   

8.
枣树是辽西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林业经济作物之一,是生态经济林的首选树种。为发展辽西地区的枣树产业经济,必须提高枣树种植成活率和发展高效的枣树栽植技术体系。对辽西朝阳市双塔区海里珊瑚苗圃的枣树绿苗栽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苗栽培技术对枣树早期苗木的形态结构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绿苗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辽西半干旱地区枣树苗木成活率的一种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从辽西地区经济林中梨实蜂发生的现状出发,通过设点观察,摸清梨实蜂在辽西地区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阐述其防控措施与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宗英飞  陶林  张国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51-9052,9061
[目的]研究辽西朝阳农村的气温和热量资源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966~2010年辽西朝阳农村气象站资料,应用序列相关和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对朝阳农村的气温和热量资源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掌握该农村的气候现状。[结果]1966~2010年辽西朝阳农村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年均值呈波动变化,其中日最高气温年均值趋势升高增温幅度最大(0.328℃/10a),且显著水平最高,是气温升高的主体;日平均气温增幅(0.151℃/10a)和显著水平次之;日最低气温呈下降趋势,且显著水平不明显。在冬、夏半年时间尺度里,日最高气温平均值趋势升高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17和0.250℃/10a,以冬半年升高最突出;日平均气温趋势性显著水平较低,日平均最低气温趋势性不显著。辽西朝阳农村≥10℃积温呈波动增加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42.590(℃.d)/10a,近45年趋势增加192(℃.d)。[结论]该研究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品种布局等农业措施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文冠果属于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的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种。在辽西地区的荒山坡、沟谷间、缓坡地带均有野生生长和经济栽培。特种经济林文冠果具有根系发达、叶片浓郁,对光照要求较高,对干旱、寒冷耐性较强等特点,近年来在辽西地区的凌源市已经实施大规模开发。特种经济林文冠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  相似文献   

12.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在冬季果树经济林休眠期,常常会发生气温骤然下降或持续低温,果树经济林遭遇此天气极易引发树体冻害,冻害表现为枝条干枯、芽体坏死、树干破裂、整株冻死,对当年甚至未来几年的栽培经济效益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本文针对果树经济林冻害发生的主要时期、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辽西朝阳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其大枣的品质和口感极佳,极受市场欢迎。如何提高大枣产量及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影响是保证市场供应的前提。本文以朝阳大枣为研究对象,从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2方面措施入手,为大枣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退耕经济林病虫防治天敌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面积不断扩大,主要以经济林为主。随着经济林树龄的增长,大部分进入结果期,此期的病虫害防治也成为经济林生产管理的主要环节之一。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利用天敌,减少农药使用量,预期达到无害、无污染栽培,是一项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经济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对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的技术措施,供各地在生产中参考。1经济林病虫防治中天敌的种类  相似文献   

15.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得到了千家万户的大力支持,发展经济林热情更高;在辽西凌源地区,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发展中注重发展高效经济林,实现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和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林树种,具有挂果早,生产能力优异,经济效益较高,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卓越等优点,非常适合辽西地区大面积推广。文章介绍了文冠果在辽西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园址的选择、整地与果园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欣 《安徽农学通报》2015,(17):131-133
选用辽西朝阳地区1953-2014年气候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期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10℃、15℃、20℃初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终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推后趋势,使间隔期延长,有效地增加了该地区的热量资源,这对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农业结构调整奠定了热能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杏扁是辽西地区建平县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在大杏扁的促丰栽培中,整形修剪技术非常重要,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修剪各不相同,本文针对大扁杏树不同树龄的特点总结了不同的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对辽西地区现有防护林的分区调查基础上,针对当地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从树种、立地和林分现状等方面入手,总结出了一套系统有效的防护林模式,如防护林模式、樟子松固沙林模式、沙地经济林模式等,以期为辽西地区的防风固沙林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施林业水果产品葡萄生产由于其高效益,目前在辽西朝阳地区发展迅猛,已成为朝阳特色产业之一,但存在着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善葡萄产业等诸多问题。基于此,剖析该地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引进新品种、适时升降棚室温度和建立合作社、助农增收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