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小儿IgA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辨证服用中药,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尿分析、肾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38例中,完全缓解12例,显著缓解16例,好转6例,无效4例;对照组则分别为5、13、11、8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5.73,P<0.05)。治疗后两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BUN及尿RBC计数均明显下降,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IgA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脂(TC、TG)、及24h尿蛋白定量(TP/24h)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43)给予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3月后,对照组(n=42)给予一般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Cr、BUN以及GFR、TP/24h、TC、TG的变化。结果:对照组Scr、TC、TG、TP/24h较治疗前下降具有显著性(P<0.05),BUN和GF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Scr、TC、TG、TP/24h、BUN、GFR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Scr、BUN、24h尿蛋白含量和血脂水平,升高GFR,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剂量活性维生素D3间歇疗法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方法48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活性VitD3脉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组(观察组,n=24)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组(对照组,n=24),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24例中治愈17例,好转6例,无效1例;对照组24例中治愈11例,好转4例,无效9例,两组的疗效不同(Hc=5.104,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8%(23/24),高于对照组的62.5%(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血BUN、Scr、血钙、血磷、PTH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血BUN、Scr和钙磷乘积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血钙高于对照组,血磷、钙磷乘积和PT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PTH水平升高可能是尿毒症脑病的发病原因之一,间歇大剂量活性VitD3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疗效显著,可能与快速降低血清PTH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对症、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53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 c=4.051,P<0.05)。两组血糖均比治疗前下降,且以观察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以中药益气养阴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4周为一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炎性皮损数及总皮损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分别为93.3%和73.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内服与外用并举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72例CGN患者随机分两组:(1)西医组(n=84),以口服潘生丁、苯那普利、雷公藤多苔治疗为主。(2)中西组(n=88)在西医组治疗的方法上加服中药。治疗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与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1例,显效43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8.6%;西医组:完全缓解12例,显效28例.有效2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9.8%。两组治疗后,Set、BUN、24h VPQ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本组CGN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西医治疗(P〈0.01)。结论:对CGN的治疗,在传统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是可以提高疗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霉酚酸酯(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LN)时的影响,旨在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将51例LN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使用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1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缓解8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6例。以观察组的疗效为优(Hc=4.82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补体C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除血肌酐无明显差别外,其余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4/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5%(16/26)(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降低MMF及激素的副作用,提高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45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辨证服用中药,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尿常规、24h屎蛋白定量、血肌酐、BUN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显著缓解、好转、无效的例教分别为8、9、4、2例,对照组则分别为3、4、9、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6.467,P〈0.01)。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红细胞计数均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或〈0.05).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的24h尿蛋白定量也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则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9.
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3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治疗组27例,酚妥拉明对照组26例。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2例,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9、10、8例)(Hc=5.106,P<0.05)。两组疗后心率均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乌拉地尔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治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 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5、12、3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5、14、11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Hc=6.653,P<0.01)。治疗后,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能够提高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炎症状态,治疗期间加强护理,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对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证患者炎症因子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 120例确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对照组给予小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组给予大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 (TNF-a)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BUN、Scr、CysC、IL-6、TNF-a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安全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证患者中有助于改善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6、TNF-a值,发挥抗炎及促进肾代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康肾汤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治疗组采用小儿康肾汤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缓解率、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肾功能等指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91.7%,对照组75.0%(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均有好转(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1年内复发率5.56%,2年内复发率13.89%,对照组分别为22.22%和41.67%(P<0.01)。结论:小儿康肾汤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61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结合组(结合组)81例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80例,两组均以21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对两组病人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组间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同时,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18例中医辨证符合心血瘀阻型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59例),两组除应用常规的心绞痛治疗以外,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组合用辛伐他汀和注射用灯盏花素,均连续使用10 d。结果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6.1%;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1%,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P<0.01)。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时持续时间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但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减少得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80例慢性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西医治疗。6个月为1疗程,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4例,显著缓解12例,好转10例,无效3例,对照组则分别为8、11、9、12例,治疗组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虚证者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中实证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65.8%(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有明显降低(P<0.01);肌酐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应用低温射频消融下鼻甲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13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于鼻内窥镜辅助下应用低温射频消融行下鼻甲手术治疗,对照组则于内窥镜下行下鼻甲吸割术,术后随访0.5 a,比较两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为(10.2±3.6)min,术中出血为(1.3±0.6)mL,对照组则分别为(25.6±4.8)min、(36.2±6.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86例中,显效60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显效4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为9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913,P>0.05)。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窥镜下两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但低温射频消融术局部损伤小,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少,术后反应轻及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加味乌梅丸与柳氮磺吡啶(SA SP)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该难治病症提供简便、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将10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分别接受中药加味乌梅丸、SA SP连续系统治疗2个月,以临床表现、大便常规、结肠镜或钡灌肠等指标观察其临床疗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及半年后复发率。结果:中药组痊愈39例(70.9%),显效8例(14.5%),有效6例(10.9%),无效2例(3.6%),总有效53例(96.4%),复发2/39例(5.1%);对照组分别为17(32.1%)、11(20.8%)、8(15.1%)、17(32.1%)、36(67.9%)、7/17(41.2%)。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乌梅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复发率低,无副作用,优于SA SP;且组方固定,无须辨证分型,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5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V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总疗程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为27、22、4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2、27、13例,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10.902,P<0.01)。治疗后,两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倍他乐克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况,降低其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