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线损理论计算数据不能共享、降损分析功能薄弱等情况,基于PI数据库资源并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开发完成网络化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该系统体现了线损计算一体化,线损计算数据管理和维护多元化的特点,实现对电网线损构成的分析由单一计算、静态分析转变为随负荷、电网结构、运行方式等变化的跟踪计算、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有小水电并网的配电线路统计线损率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计算线损率的方法,即第一种方法为将水电站反向电量和配电线路产生的损失在供电量中减去计算线损率;第二种方法是将水电站反向电量作为售电量的一部分进行计算,找出符合实际的方法进行计算,为降损增效工作提供准确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3.
许宁  唐奇  张玺 《农村电工》2012,(11):42-43
采用SCADA系统实时数据进行线损计算,不需手工输入数据,可大大减小理论线损计算工作量。因为5min或10min存储一次的实时数据,完全可以代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包括各种运行曲线),提供最接近实际线损值的理论线损值,使得理论线损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的线损率基本上保持一致。1线损在线计算要求可靠性与实时性是线损在线计算最重要的指标。由于线损计算是将网损作为一个电网监测指标,因此网损值的可信度要求较高,并且在进行自动理论线损计算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的报表格式自动生成相应结  相似文献   

4.
从发动机容积效率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出发,如何计算和测定一台汽车发动机的容积效率,给出了应试车型的计算和测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黎强 《农村电工》2018,(10):52-52
1问题的提出国网一体化电量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本文简称为国网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利用近几年信息化发展成果,开发出的一套电能量与线损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的电能量数据以及电网模型,实现母线、线路、设备的电能量平衡、损耗分析,通过基础平台的电网模型和关口定义,构建分区、分压的网损计算模型,从而实现网损数据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设计并开发了基于GIS的城市公交换乘查询系统。分析了该系统中公交与街道网络数据的组织方式,即动态分段以及线性参考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缓冲区分析获得用于换乘的临近点,提出基于动态分段与缓冲区分析的公交出行线路查询算法;并以Geodatabase存储淄博市张店区公交数据基础数据;在微软的Visual Studio 2005平台中C#语言环境下利用ArcEngine组件开发了淄博市张店区的公交换乘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7.
配电线路经济线损率计算及线损率分析高云来河北省电力局农电处一、经济线损率的计算方法(一)配电变压器损失主要由铜损和铁损组成。铜损所占比重随负载率提高而增加,铁损所占比重却随负载率提高而降低。理论分析可知当铜损和铁损相等时,损失率最低,即称为经济损失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系统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介绍配电GIS的开发技术.结合SCADA系统,将实时数据引入GIS,实现配电GIS系统的实时监控,并着重从数据一体化的角度来分析GIS系统和SCADA系统的集成问题,论述GIS与SCADA数据集成的原则、方式及系统接口技术.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算法和GS的给水管网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管网水力计算的重要性,建立了管网水力计算模型。结合遗传算法(GA)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特点、优点,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以MATLAB为工具语言编写了通用性较强的水力计算程序。在此基础上,以实例进行验证,并同传统的水力计算结果想比较,说明了基于GA和GIS上的管网水力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为提升10 kV线损管理水平,国家电网公司推广应用了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一体化系统)。国网河北深泽县供电分公司统筹运维、营销、供电所等部门,首先从基础档案入手,通过一体化系统、用电采集系统、PMS,GIS等,核对现场线路、配电变压器、表计对应关系,分析数据异常原因,逐条治理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