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是国内发现利用茶叶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公元760—770年间,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即载有“黔中生思州、播州、贵州、夷州……。其思、播、贵、夷往往得知。其味极佳”。现省内各少数民族关于茶叶的一些方言还与我国唐代以前的多种茶义汉字的音韵相似,有的还保留着较为原始利用茶叶的方式。贵定县农业局宫光华同志,于1981年还在昌明区岩下公社海拔1960米的铁锁岩半山腰地带,发现了数株野生古茶树,其中最大根  相似文献   

2.
王文杰 《茶业通报》2000,22(4):9-10
本文从安徽茶叶生产的实际出发 ,分析了安徽茶叶在茶树无性系良种、茶树病虫防治、茶叶市场信息及加工栽培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技术的渴求 ,并提出在上述各方面科技工作的一系列设想 ,供安徽省茶业界同仁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3.
郑平汉 《茶业通报》2007,29(4):171-172
淳安县临岐镇叶家畈村茶厂从2003年开始利用茶树轻修剪的枝叶生产茶片、茶末,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该村共有194户,668个人口,茶园面积39hm^2,是一个以茶叶为主导收入的专业村。2006年茶叶总产值135万元,人均茶叶收入2021元。2006年生产茶片、茶末54t产值32万元,人均479元。该村农户叶根来过去只生产名优茶,产值一直在3000元以下,近3年着重修剪茶树枝叶出售,产值达8000余元。昔日废弃的茶树修剪枝叶发挥了最佳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茶树修剪枝叶生产茶片、茶末再利用生产技术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贵州发现世界上唯一的茶种化石,标志着贵州的茶历史在100万年以上,分布着各类野生及栽培茶树品种资源600余种,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尤其是湄潭苔茶和石阡苔茶两个品种,是中国茶树品种的优良品种。同时,贵州是茶树和茶业经济的故乡,明清以来,茶业是贵州省的一大产业。本文就如何将全国茶叶资源大省和传统产茶大省贵州,发展为茶业大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陶德臣 《茶业通报》2005,27(2):58-58
世界各国普遍公认茶树原产于中国。1824年,驻印英军勃鲁士(R·Bruce)宣称在印度阿萨姆省皮珊的新福区“发现”了野生茶树,对茶树原产地才有分歧。100多a来茶树原产地问题之争主要出现了四种观点:一源论派。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理由主要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培栽茶树的国家;中国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最早、最多,现今尚有大量野生大茶树;世界各国的“茶”字及“茶叶”译音都来源于中国;大部分茶树亲缘植物均产于中国;中国种与阿萨姆种的染色体数相同,茶酯酶的同功酸没有根本差异。主张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一源论派”主要在…  相似文献   

6.
《茶业通报》2014,(3):132-132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  相似文献   

7.
来稿须知     
《茶业通报》2012,(1):40-40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8.
李华超 《茶业通报》2003,25(3):142-143
黔北位于云贵高原东斜坡北段,属中亚热带湿润高原山区。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复杂,自然资源丰富,茶树品种多,尤其优良品种大树茶分布广泛,黔北是茶叶发源地之一。茶树优良品种主要是大树茶、乌龙大叶茶和苔茶等。自古以来,茶树都分布在森林中,形成一个林茶结合的整体,林多、茶多、茶好是一大茶史特点。1以林养茶是茶史的宝贵财富1939年,民国桐茶试验站建在湄潭县,苔茶就生长在桐树林中,茶叶只有产量,没有茶园面积。直到1955年,湄潭县全县茶园面积为134hm2,茶叶总产量77t,占全区总产的14.6%。1956~1961,全区茶园面积只有256hm2,全区茶叶总…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遗传育种团队明确了过敏性坏死和活性氧代谢是茶树抵御炭疽菌侵染的重要方式。该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炭疽菌是我国茶树炭疽病主要优势种之一。利用遗传背景相近的龙井43(易感病)和中茶108(强抗病)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分别对接种炭疽菌后24小时和72小时的叶片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抗  相似文献   

10.
来稿须知     
《茶业通报》2011,(3):114-114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相似文献   

11.
正"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也醉人。"茶与咖啡、可可一起同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有人说,21世纪将是茶叶独步的世纪。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纵观中国的文化发展史,往往把一切与植物有关的事物起  相似文献   

12.
目前,茶叶消费的动向随着饮食生活的改变,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饮料剂,特别是乌龙茶的消费出现空前盛况。这一现象引起了茶业界各研究机构的重视。根据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希望能提高制茶品质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茶叶香气的高低与茶树品种,制茶的萎凋方法有关,通过萎凋可以达到发挥茶叶色、  相似文献   

13.
来稿须知     
《茶业通报》2013,(4):155-155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正《茶业通报》是南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来稿须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简练,一般不超过4000字。并按本刊要求撰写稿件:1、稿件范围:本刊只刊登涉茶学术论文,主要包括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综述等类型。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正《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来稿须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魏书教授课题组首次揭示了茶树芳樟醇和橙花叔醇生物合成调控新机制,为增进茶叶香气品质提供了新路径。闻香识好茶,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该研究结果表明,茶树通过萜类合成酶基因的转录及其转录本的剪切加工,调控茶树生物挥发性信号分子的生物合成,调节其与生态群体中其他个体的互作,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刘其志先生是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育种研究室主任,中共党员,是中国茶叶学会茶树品种研究组成员,是贵州乃至中国茶界公认的近代著名茶树育种专家,是一位优秀的茶叶科技工作者,为贵州茶学进步和茶树良  相似文献   

18.
茶树是我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全区各县均有种植,由于气候条件适宜,茶叶品质较好,尤其是石阡县坪山公社的毛尖茶,相传是“贡茶”,久负盛名,驰名中外。然而本区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候的地区差异很大,兼之茶叶品种繁多,各品种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因而给茶叶生产带来一些复杂问题。因此,研究茶树及其品种的合理分布,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茶叶产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茶叶深加工(四)茶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茶业通报》2005,27(3):142-143
茶氨酸学名为N-乙基-γ-谷酰胺(N-ethyl-γ-glutam ine)或γ-谷酰基乙酰胺(γ-glutam y lethy-lam ide),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化学结构如图1,为茶树中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主要存在于茶树(Cam ellia sinensis)中,茶氨酸最早由Sakato(1949)从日本绿茶中发现,随后Cartwright、Roberts等分别报道了茶氨酸也是其它茶类中一种非常鲜爽的物质。1960年Casim ir分离鉴定了一种蕈(Xerocom us badius)内的茶氨酸,1984年Tsushida发现茶梅中也含有茶氨酸。茶氨酸在茶树中含量最高,在新梢中的含量为干物质的1%~2%。占茶叶中游离氨基…  相似文献   

20.
正《茶业通报》杂志,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本刊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刊登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