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利用遥感数据估测森林蓄积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吉林省柳河县为研究区,以Landsat-5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提取相关因子,建立柳河县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模型,经过精度检验,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82.36%。利用模型进行森林蓄积量反演,得出该县森林蓄积量为1 226×104m3,实际精度为80.00%。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蓄积量估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森林蓄积量是评价森林资源数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结合遥感影像和地面调查数据估测森林蓄积量受遥感影像、遥感因子、预处理方法、估测方法等多方面的影响。为研究国产GF-1遥感影像估测森林蓄积量的最佳遥感因子组合方式和较优估测方法,并绘制森林蓄积量空间分布图,为我国森林蓄积量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为研究GF-1遥感影像估测森林蓄积量的遥感因子和估测方法,以湖南省醴陵市为研究对象,以国产GF-1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对遥感图像预处理,获取光谱信息、纹理因子、植被指数作为特征变量,结合同时期的二类调查样地数据,从GF-1遥感影像像元与样地不匹配角度出发,应用移动窗口的方法解决像元与样地的对应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对研究区森林蓄积量进行估测,采用建模精度和估测精度进行分析评价。实验结果表明:1)3个模型选择的因子都包含了NDVI、 Band2、DI3、CO1和DVI等5个遥感因子,说明其对森林蓄积量的估测比较敏感;2)随机森林模型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其决定系数R2为0.73、估测精度为83.69%。利用GF-1遥感影像结合随机森林模型应用于森林蓄积量的估测结果趋于真实分布,效果较理想;采用移动窗口法,利用国产GF-1遥感影像并结合随机森林进行森林蓄积量估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森林蓄积量是衡量森林质量和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蓄积量反演相比传统的森林调查能显著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效率,对快速获取区域范围森林生长状况,进行高效的资源利用和森林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韩城市为研究区,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提取森林蓄积量实测数据,结合Sentinel-2遥感影像进行森林蓄积量反演。通过线性逐步回归法和重要性评价法分别进行变量筛选,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和基于欧式距离、曼哈顿距离和马氏距离构建的kNN模型进行森林蓄积量估测,通过精度评价比较最终选择估测精度最高的模型进行研究区森林蓄积量反演。【结果】1)马氏距离是最适合构建kNN模型的距离度量。基于马氏距离构建的kNN模型在所有模型中实现了最高的估测精度,决定系数R2为0.66,均方根误差RMSE为10.02 m3/hm2,均方根误差相比随机森林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别下降了3.9%、7.8%和29.9%;2)非参数模型在森林蓄积量估测中的精度显著优于参数模型。基于马氏距离构建的kNN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均方根误差相比多元线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含哑变量的林分蓄积量估测模型,分析哑变量在香格里拉高山松林分蓄积量模型中的意义与作用。【方法】以香格里拉为研究区,基于2008—2009年3幅TM遥感影像与2008年抽样控制样地数据,对香格里拉高山松林分神经网络模型与考虑龄组构造的哑变量神经网络模型两种类型建立蓄积量遥感估测模型,并进行精度评价。对比模型的估测值与实测值,计算模型残差,检验各龄组残差均值与0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对模型的预测值结果进行组间均值的差异性检验,以此作为确定龄组分类形式构建哑变量的标准与依据。【结果】2个模型的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引入哑变量的神经网络估测模型比神经网络模型拟合效果要好,其决定系数要高于神经网络模型,决定系数从0.516提高到0.783。模型预估精度从神经网络模型的66.3%提高至哑变量模型的74.8%,估算误差优于神经网络模型。【结论】根据模型的残差差异性结果得出,哑变量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估测幼龄林、中龄林蓄积量低值高估的问题;可见引入哑变量估测森林蓄积量的方法是相对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究国产高分二号(GF-2)影像在林分蓄积量估测中的潜力,并找到最佳的蓄积量估测模型。【方法】本次实验以内蒙古旺业甸林场为研究区,以高分二号卫星影像为信息源,结合2017年10月份调查的75块样地以及同时期的GF-2影像数据,提取波段特征、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等43个遥感因子作为候选变量,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选择出与蓄积量显著相关的6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BP-神经网络模型(BP-ANN)、随机森林模型(RF)、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和K邻近模型(KNN)进行蓄积量的估测。以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作为5种模型的评价指标,选择出旺业甸林场的最佳蓄积量估测模型,并绘制了研究区的森林蓄积量分布图。【结果】4种机器学习模型的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线性模型,其中随机森林(RF)模型和K邻近模型(KNN)均得到了较高的精度,其中RF模型的R^2为0.66,均方根误差为55.2 m^3/hm^2,相对均方根误差为28.1%,KNN模型的R^2为0.64,均方根误差为57.6 m^3/hm^2相对均方根误差为29.3%。【结论】在利用高分二号数据进行旺业甸林场蓄积量估测时,RF和KNN模型在估测针叶林蓄积量时相比于其他模型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北方孟家岗林场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引入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更高效、适用于大区域的遥感监测方法,利用Sentinel-1和Sentinel-2遥感数据,提取光谱特征、纹理特征、植被指数和后向散射系数等特征指标,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和距离相关系数这两种特征选择方式,结合KNN、SVR和RF等3种机器学习模型,开展了6种人工林蓄积量估测方案的对比。研究表明:遥感数据源对模型的估测精度影响最大;以单一Sentinel-1数据作为来源的模型估测精度最低,而基于Sentinel-1和Sentinel-2综合数据的估测模型精度最高,其中RF回归模型结合DC特征重要性评价方案获得了最佳的蓄积量估测结果,RRMSE和R2分别为22.94%和0.59。利用特征选择的方式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可以有效提升模型精度和泛化能力,得到更优的人工林蓄积量估测结果,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快速有效获取《综合开发利用项目》项目区的森林蓄积量,利用SPOT5和Rapid Eye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模型,估算柬埔寨王国上丁省特许地2012年的森林蓄积量。结果表明:1利用预留独立样本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不分类型的模型的总体预测精度可达到99.37%,分类型的模型的总体预测精度分别可达到99.57%、97.30%、99.41%、96.84%、76.25%;2不分类型建模反演得到2012年研究区的森林总蓄积量为33197465.008 m3,各类型的森林蓄积量分别为16660360.382、7124988.801、5716238.005、4016470.930、186695.185 m3。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快速估测区域森林蓄积量的可行性,也为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特许地的森林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RS的闽江流域马尾松林分蓄积量估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福建省第5次森林资源一类调查落在闽江流域的样地中抽取马尾松林样地130个,以RS可提取因子及样地林分立地条件因子为可选变量,利用3倍标准差法进行异常数据的筛选,对林分立地条件定性因子进行数量化处理,通过逐步回归构建闽江流域马尾松林分蓄积量估测模型,研究结果所构建的蓄积量估测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735。经模外抽取30个样地对估测模型适用性检验和精度验证表明,在可靠性α=0.01条件下模型估测值与外业实测值无显著差异,模型的林分蓄积量估测精度达85.03%,为此,本研究的蓄积量估测模型对森林经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香格里拉市优势树种高山栎、高山松、云冷杉及云南松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遥感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采用2006年和2016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及二类调查数据,随机从每期数据中各选取100个小班,提取其影响因子,利用相关性强的因子构建RF模型和MLR模型。结果表明,2006年各树种蓄积量RF模型的拟合R2在0.779~0.862范围,预测精度P值为80.17%~92.16%;2016年RF模型的拟合R2为0.761~0.865,预测精度P值为81.61%~95.53%。建立MLR模型后,2006年树种蓄积量估测模型的拟合R2为0.214~0.336,预测精度P值为34.12%~47.16%;2016年模型的拟合R2为0.238~0.391,预测精度P值为34.82%~52.57%。估测结果与二类调查数据的误差为:高山栎、高山松、云冷杉、云南松分别增加了8.54×105m3、3.65×106m3、4.1...  相似文献   

10.
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在林业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建德市为研究区,基于2007年TM遥感影像和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松树林分立地质量等级和不分地位等级两种类型建立蓄积量的遥感估测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其中立地质量等级依据小班平均高和平均年龄建立的地位级表划分为好、中、差三种类型,以每个小班的总蓄积量为因变量,小班各单个遥感因子信息总量为自变量。研究结果表明:1)以TM遥感影像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为自变量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均在0.54以上,最高为0.802;2)利用预留独立样本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不分地位级总体估测精度为87.64%,分立地质量等级好、中、差三种类型总体的估测精度分别为94.14%,95.32%,92.38%,分立地质量类型建模的精度明显优于统一建模的精度。研究结果为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提供一种改进的思路,且为提高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遥感估测精度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1.
BP and RBF neural network to predict forest stock volume were studied,but the study in evaluating both networks’ application effects was not conducted.In order to find a higher forecast precision,more strong applicative method,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e two method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By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crown density,shady-slope and sunny-slope,TM1,TM2,TM3,TM5, TM7,NDVI,TM,(4-3),TM4/3 were selected as input variables,and the forest volume of Miyun County as output variables,RBF and BP neural network models for forecasting the forest volume were established.And the neural network training step length,training time,prediction accuracy and the applicability model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BF neural network model is superior to the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相似文献   

12.
用泛化改进的BP神经网络估测森林蓄积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琚存勇  蔡体久 《林业科学》2006,42(12):59-62
介绍主成分变换和经规则化调整法进行泛化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森林蓄积量建模估测中的应用,比较普通BP神经网络与泛化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蓄积量预报的差异,分析直接用中心标准化的观测值建立仿真模型和进行主成分变换后再建立模型的效率问题.结果表明:泛化改进的BP神经网络比普通BP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报精度,利用主成分得分作为仿真模型的变量比直接用观测值作变量具有更快的速度,并保证了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VLBP神经网络的林火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林  冯仲科  聂玉藻 《林业科学》2006,42(Z1):155-158
以北京市房山区的林火为研究现象,用神经网络方法研究林火发生及蔓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用GPS采集林火火场中心数据,测量火场面积;用GIS做空间分析,提取火场空间环境因子;将数据在Matlab中用VL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林火风险的预测方程.风险模型由林火发生的风险模型和林火的蔓延风险模型组成,由于该模型采用的方法不依赖于先验统计模型,所采用的神经网络方法对非线性的数学关系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因而该方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泥石流爆发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泥石流预测基本原理,为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与快速性,将免疫骤类算法与径向基函数结合,建立了泥石流预测的IRBF神经网络模型,并与BP网络预测模型和常规RBF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模拟实验。实验表明IRBF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和更短的训练时间,该方法用于泥石流预测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次试验以湖南省湘潭县为研究区,提取Landsat8 OLI影像数据的56个遥感因子作为候选因子,结合皮尔逊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对变量进行降维,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K最近邻模型(KNN)和随机森林模型(RF)进行蓄积量反演,并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  相似文献   

16.
基于CEBERS-WFI遥感数据的森林生物量估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巴卫星CEBERS-WFI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东北三省的地理、气象因子及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信息,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森林生物量估测模型,对我国东北三省的森林生物量进行估测,并反演了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图像。结果表明,基于CEBERS-WFI遥感数据的BP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森林生物量估测简单实用,是一种快捷、有效的估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RS、GIS 的呈贡县总体活立木蓄积量分层抽样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中,总体活立木蓄积量抽样控制法所需的样地数多,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利用SPOT 5卫星数据,基于RS和GIS将呈贡县森林资源先分为A层(有疏林地层)和B层(其它地类),在各层内机械抽样初步确定样本数为1 816个,再根据样地SAVI值和DNNIR值确定各层最终样本数为424个.可极大地减少外业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物量研究的若干问题及完善途径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森林生物量研究的背景。侧重论述了森林样地生物量算法及其精度分析、森林生物量估计模型的精度分析、森林生物量监测的必要精度与不确定性、森林蓄积量与生物量的转换模型、大区域多树种生物量转换模型、利用广义3S技术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等理论、技术、方法问题。强调了森林生物量模型的稳健估计算法、模型的方差一协方差模型及其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和GIS的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程度定量估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东北部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区域,以少量野外定位调查数据与其对应的RS和GIS信息为基础, 利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定量估测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到影响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主要指标(因子).在对荒漠化程度量化分级后,建立以植被盖度和生物量2个重要指标为影响因子的荒漠化程度定量估测模型,实现区域性荒漠化程度的定量估测.  相似文献   

20.
林业运输线路优化是林业物流和林业企业木材生产流程中重要部分。以吉林省汪清林区为研究区,基于网络最短路径模型和GIS、RS技术以及伐区、集材和运材等环节约束条件,构建伐区运输线路优化模型,确定伐区木材运输最优线路,并对选取的运输线路进行综合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