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松错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旅游环境容量的评价体系进行总结,将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4个分量指标。用4个分量指标对巴松错风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评价,指出巴松错风景区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其空间环境容量是开发中的限制因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华山风景区为研究区域,着重分析了华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容量、社会心理容量、旅游设施容量和生态环境容量,采用“最低因子定律”,将上述容量中最小的容量值定为华山风景区的旅游容量;最后,结合华山风景区历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对旅游容量做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景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改变环境容量传统的研究思路,以扬州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风景区环境容量量化评价模型,求取各环境要素的容载率,找出风景区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10年来,瘦西湖风景区总体上处于弱载水平(23.39%),但在旅游旺季,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又处于超载状态(139.31%).在超载状态下,瘦西湖风景区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为面状游憩空间面积、游船接待能力、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城市节假日的住宿接待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扬州瘦西湖风景区为例,提出风景区环境容量量化评价模型,找出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影响因子,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旅游环境容量是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通过测算生态环境容量、资源空间容量、旅游经济容量、社会心理容量4个指标,对青木川古镇旅游环境容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木川古镇旅游环境容量为3 000人/d。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沙湾镇都市农业旅游环境容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归纳都市农业旅游环境容量指标筛选原则的基础上 ,建立了都市农业旅游环境容量指标体系 ,修订了旅游环境容量基本空间标准 ,并对广州市沙湾镇都市农业旅游环境容量作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江门大西坑风景区是江门地区登山、休闲、健身及旅游的胜地,是一个典型的"森林旅游"风景区,本文旨在以江门大西坑风景区为例,运用"森林旅游+"战略理念,探讨森林旅游类风景区在运营战略模式上的整合创新问题,使"森林旅游+"理念成为该类旅游风景区运营发展创新的新引擎,推动关联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高效的旅游区域经济圈。  相似文献   

8.
盛天彪 《甘肃农业》2013,(19):12-13
大湖湾水利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合理开发将水利与休假旅游相结合,水利风景区资源将会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者分析了大湖湾开发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的背景,在对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的现状和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水利风景区旅游的思路和产品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9.
合理控制湿地公园旅游者数量是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指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在不损害旅游目的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确保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的前提下,旅游地接待旅游人数的最大值。本文综合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空间容量、旅游设施容量、旅游管理容量、旅游心理容量五个因素,对下渚湖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仕雄  陈果  谢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38-9840,9842
对安顺市龙宫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龙宫景区旅游经济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分别为57 879人次/d、47 174人次/d、10 502人次/d.而据调研数据得知,龙宫黄金周期间的游客接待量约为43 887人次/d,远远超出景区的空间环境容量,同时不断接近生态环境容量.基于此,提出促进龙宫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可能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运用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理论,分析了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主要参考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基本空间标准,用面积法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空间合理容量进行了估算,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方法,提出了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广西大明山森林旅游资源评价及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大明山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及大明山本身的承受能力出发,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面积容量法、卡口法、游道法测定了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容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误差修正,得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年生态环境容量为100万人/年,年旅游环境容量为74.5万人次,年;并对其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提出大明山生态旅游区的年接待游客合理容量不宜超过65万人次。  相似文献   

13.
风景区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是风景区规划的重要依据。通过调查于山风景区现状及游客情况,采用综合测算法,计算出于山风景区环境年容量为652 950人次、游客年容量为253 350人次。与实际于山风景区环境年容量相比较,实际值已大幅度超出于山风景区允许的环境年容量。进而提出了增加环境容量和分流游客的整改措施,以缓解游客人数过饱和状态,实现于山风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楼观台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旅游空间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设施容量、旅游心理容量4个因素,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通过对比发现楼观台森林公园游客接待量远小于理论旅游环境容量,并对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太白山风景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森林旅游产品包括了森林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对森林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太白山风景区森林旅游资源的类型、特色、开发现状和制约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太白山风景区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16.
景中村作为区别于传统村落的特殊群体,它与风景区之间的关系联系紧密。风景旅游区的建设,为风景区与景中村带来了可观的旅游资源,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然而,随着旅游资源的增加,风景区与景中村开始出现一系列现实问题,对风景区造成了严重破坏,阻碍了风景区与景中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风景区与景中村的耦合关系及所面临的现状问题,提供适宜的发展策略,为景中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区为例,在实地调查风景区及村落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风景区内村落建设与风景区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并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村落整治及规划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襄樊市隆中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实地调查,本文首先对该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其次指出了该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该风景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御道口牧场)位于河北省北部坝上地区,属国家4A级风景区。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号召,2010年以来,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优化旅游环境,改善接待条件,发展高端娱乐项目,旅游业陡现“三头六臂”、蓄势而发的生动格局。  相似文献   

20.
刘鹏  青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56-5560
采取自然风景质量评价法,以绵阳市8个旅游风景区作为基本单位,选取地形、植物、水体、色彩、近景观的影响、稀有性与人为改变7个风景质量因子作为风景资源质量评价项目,对这8个旅游风景区进行评价,依据美国土地管理局的风景资源管理系统,用特尔菲法评分,算出8个旅游风景区的风景质量等级,绘出绵阳市旅游资源等级图,得出绵阳市旅游资源优劣状况,提出景区的发展方向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为绵阳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