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水产》2009,(5):21-22
水草在河蟹养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已为人们所共识。可是大多数人工池塘里却没有水草,要想在池塘中发展生态养蟹,养出大规格河蟹,种草是很关键的措施之一。讷河镇渔场厂长戚刚经过不断摸索,反复实践,利用池塘种草养蟹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8年他又在池塘中试验种植了伊乐藻(由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江苏省引进),获得成功。在他的池塘中,草壮蟹肥,使河蟹亩产量突破了百斤大关,亩纯盈利1495元。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水草在河蟹养殖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种草+移螺+蟹鳜(黄颡)混养"生态养殖技术的普遍推广,我市河蟹养殖业再上新台阶,带动了渔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在池塘养蟹中,这一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养蟹要养水,养水就要种草,培养优质草型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河蟹的重要前提。成蟹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水草主要有四种: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这四种水草都是沉水性植物,也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是用于养殖河蟹好的水草品种。  相似文献   

4.
秋生 《齐鲁渔业》2006,23(6):32-32
水草在养蟹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人工养殖河蟹的自然环境,增加河蟹对池塘环境的适应性, 移植和培育水草便成为池塘养蟹的一项重要内容。 1 选择品种 1.1 根据河蟹对水草的利用情况,确定移植水草的种类和数量,一般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浮叶和漂浮植物为辅。 1.2 根据河蟹的食性移植水草,可多栽培一些河蟹喜食的  相似文献   

5.
如何避免河蟹养殖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河蟹养殖发展迅速,有些人靠养蟹致了富,而有些人却因养蟹失败而亏了本。笔者通过走访一些养殖失败的养殖户,了解情况,找出了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现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没有因地制宜选好养殖池塘河蟹对养殖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没有好的环境条件,根本不可能养好蟹。有些人看到别人养蟹致了富而盲目跟从,而他的池塘条件及周围水源状况根本就不适宜养殖河蟹。比如有些池塘底泥为硬土,无法种植水草或池塘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等,这些池塘都不适宜养殖河蟹。还有那些发生过大面积病害的池塘,最好第二…  相似文献   

6.
洪家春 《齐鲁渔业》2003,20(5):27-28
俗话说:“要想河蟹长得好,蟹池水草少不了”。由于水草在河蟹养殖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种草养蟹已被许多养殖户所采用,特别是在当前人们追求食品的品质,注重绿色消费的情况下,无公害养蟹,池中水草更是不可缺少。现将几种适宜在蟹池中栽种的水草习性及栽种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水面种草养殖河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原产于长江、珠江、辽河等内陆通海水系,我县2003年引进河蟹进行试养,并取得成功。通过几年的养殖探索,发现大水面种草养蟹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适合推广。此项技术是在大型湖泊、水库等养殖水体种植水草,进行生态养殖,其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宣州市 80年代中期试养河蟹,现已发展到 0.6万 hm2的养蟹规模,成为宣州渔业的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养蟹规模的扩大及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养殖水域水质恶化、河蟹品质下降,病害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宣州市朱桥乡近几年采取种草、投放螺蛳养殖河蟹,取得了单产河蟹 45 kg/667 m2的好成绩。其主要做法如下。 1池塘要求 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水深可达 1.5 m,池底平坦,淤泥 20 cm以下 ,面积以 0.67~ 1.33 hm2为好。养蟹池的进、排水口设置成对角线;实行高灌低排,以加强水体交换。池塘用钙塑…  相似文献   

9.
河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属名优水产品,在我省大面积养殖已有二十多年了,目前已形成了规模,养殖效益一直不错,明显高于养殖鱼类。尤其是池塘养蟹,具有投喂及时,管理方便,调水快捷,成活率高,回捕率高等优点。我市讷河镇渔场于2002年弃鱼养蟹,利用470亩连片人工池塘进行生态养蟹,每年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十余年的养殖实践,在池塘条件、饲养管理、饵料投喂、水质调控和防逃设施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对于促进河蟹养殖,指导河蟹生产,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其做法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养蟹一般都是利用原来的养鱼池稍加改造后进行。由于河蟹的生活习性与鱼类不同,所以池塘条件也不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蟹养得好不好、主要看水草这句话,可见水草在池塘养蟹中的重要性。在池塘中种植水草,模拟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但有利于河蟹的蜕壳保护,而且可以起到为河蟹提供绿色的植物饵料、净化水质、遮阳、扩大水体空间等作用,在整个养殖期内,  相似文献   

11.
培养优质草型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河蟹的前提,俗话讲"蟹大小,看水草."可见水草在蟹塘中的重要性.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石桥乡水产推广站从2005年开始在池塘中种草养蟹,不断摸索,总结出有关蟹塘中水草种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付鹏 《海鲜世界》2003,(2):38-40
近年来,河蟹已成为各地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和经济品种之一。养殖技术也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日臻成熟。笔者在近几年对池塘养蟹的技术指导中发现:北方部份地区的养蟹户对池塘条件、栽种水草、放养及防病等方面不够重视,再加上北方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起步较晚、养殖经验不足等因素,致使产量和效益始终与南方一些养殖先进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促进北方地区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与推  相似文献   

13.
水草在养蟹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增殖养蟹池中的水草是养蟹农户十分关心的一件事。为了创造人工养殖河蟹的自然环境,人为模拟自然生态,增加河蟹对池塘环境的适应性,移植与栽培水草便成为池塘养蟹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在选定养蟹池的基础上,进行清塘消毒。 其次,根据河蟹对水草利用的优越性,确定移植水草的种类和数量,一般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浮  相似文献   

14.
比较分析了沟壑泉水养殖和黄河水养殖模式下池塘水质以及河蟹的生长效果。结果显示:2016年3-10月河水养蟹池塘除水温、溶解氧整体低于泉水养蟹池塘外,pH、电导率、氨态氮以及亚硝态氮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实验结束时河水养蟹模式下河蟹的平均壳长、壳宽(5.61±0.362cm、5.95±0.373cm)与泉水养蟹差异不显著,体重、体重特定生长率(89.32±13.05cm、1.179%/d)显著高于泉水养殖。养殖水环境、养殖技术以及养殖理念的不同,导致在养殖存活率上存在差异,泉水养蟹成活率为51.2%,相比河水低了6.6%。综上所述,初步认为河水养蟹模式适合本地区河蟹养殖发展,建立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池塘养蟹应种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河蟹养殖发展迅猛,其整体效益要高出常规养殖鱼类,许多养鱼户见养殖河蟹有利可图,便纷纷弃鱼养蟹,池塘养蟹面积大增。然而有的养蟹户对养蟹知识知之甚少,有的并不了解河蟹的生活习性,盲目跟随,结果并未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甚至亏损。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不少地区都进行过河蟹的移苗增殖工作,并取得效益。河蟹的养殖自80年代以来也发展较快,到1986年,全国池塘养蟹面积已达2.5万亩以上,成蟹产量近千吨。本文在分析河蟹增养殖业现状的基础上,对发展河蟹增养殖生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池塘养蟹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广大养殖专业户对种植水草已普遍接受 ,但在选择水草品种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有些专业户以栽植苦草 (Vallisneriaspiralis ,俗称棉条草 )为主 ,苦草的叶子容易被河蟹钳断 ,造成大批残叶浮上水面 ,若不及时捞除会腐败水质 ;且苦草很难维持较高的覆盖率。再如 ,一些专业户养的蟹在 9月~ 1 0月初青背白肚 ,外观漂亮 ,可是由于后期无草或水草太稀 ,到 1 1月起捕时外观质量下降。因此要求在整个河蟹饲养期始终保持一定的水草覆盖率。宜兴地区养蟹户普遍栽种的水草主要有 :伊乐藻 (Elode…  相似文献   

18.
张厚冰 《内陆水产》2007,32(12):18-19
"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可见水草在蟹塘中的重要性。培养优质草型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螃蟹的重要前提。我站从2000年开始种草养蟹,不断摸索,现在把有关水草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河蟹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水草主要有4种:伊乐藻、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这4种水草都是沉水性植物,也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为养殖河蟹最好的水草品种。  相似文献   

19.
周志娟 《河南水产》2001,(2):25-25,17
利用池塘养殖河蟹,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易管理的优点,其成活率和单产均高于大水面粗放养殖。然而,由于池塘的养殖面积、池中水草的覆盖率、水质等生态条件的制约,由池塘培育出的河蟹在规格、颜色、质量等方面,均逊色于天然湖泊生长的河蟹。具体表现为规格偏小,一般为100-150g/只;外观颜色差,背部往往呈黑色,腹部呈水锈色、黄锈色;体内水份较多,肌肉不饱满,卵巢亦不很充实。由此造成池塘生产的河蟹价格偏低,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也降低了养殖者的生产积极性。为了提高池塘养蟹的质量,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及一些养殖单位的生产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20.
近3年来,我们在江阴市马镇镇湖庄村养殖户黄明光的池塘作了分池养殖河蟹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理想的生产效果。现将2000年和2001年的生产技术关键和结果小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本试验池共计6只,每只10亩共60亩。池塘可蓄水1.5米,池塘坡比1∶2.5,水源充足,池塘周围有面积较大的注排水沟渠,沟渠内种植茂密的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所以水质优良。进排水方便。养蟹池中种植伊乐藻、苦草和其它水草,水草覆盖水面70%左右。水草既提供河蟹食用,又可供河蟹栖息蜕壳。防逃设施用绿纱网和塑料薄膜制成,既简单牢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