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测定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ODS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缓冲液-甲醇(65:35,三乙胺调pH值至6.0),检测波长为280m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10μl。[结果]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77和0.651mg/g,2种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2%(RSD=1.87%)和98.63%(RSD=1.43%)。[结论]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含量与其他文献资料相比较高,符合2005版药典含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不同产地延胡索药材中8种生物碱(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脱氢紫堇碱、海罂粟碱、四氢小檗碱、盐酸小檗碱、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分析8种生物碱含量与不同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延胡索种植基地的选择提供指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延胡索中的8种生物碱含量,从中国气象数据网申请获取样品产地的气候信息,利用SPSS 22.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低气温、低降水量、短日照时间及高海拔环境更适宜延胡索药材中生物碱的合成与积累。表明:陕西地区的气候环境更适宜延胡索药材生长,有利于生物碱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延胡索2种炮制品煎液中的生物碱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延胡索的炮制及其饮片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分别测定延胡索生品及其2种炮制品的水煎液的总生物碱含量,并时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酸碱滴定法测定的延胡索生品样品液的总生物碱含量的平均值为0.1147%;醋制延胡索的平均值为0.1913%;米泔水制延胡索的平均值为0.2409%;生品、醋制和米泔水制延胡索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4%、100.96%和101.58%,惑D分别为3.5l%、3.51%和3.53%。电位滴定法测定的延胡索生品样品液的总生物碱含量的平均值为0.1295%;醋制延胡索的平均值为0.2076%;米泔水制延胡索的平均值为0.7279%;生品、醋制和米泔水制延胡索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58%、96.59%和97.61%,RSD分别为1.78%、1.77%和1.74%。[结论]炮制能提高延胡索水煎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米泔水制优于醋制.电位滴定法更适合其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以延胡索药材中5种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水煮、水蒸、醋煮和盐煮4种初加工方法的效果。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法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量。以乙腈-0.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按22∶78的比例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色谱柱(Inertsil ODS-3)温度30℃,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表明,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掌叶防己碱、小檗碱、脱氢紫堇碱5种生物碱线性范围分别为1.568~78.400、3.444~172.200、0.720~36.000、0.780~39.000、2.632~131.600μg/mL(r≥0.999 3);平均回收率(n=6)为94.89%、97.13%、102.39%、98.06%、100.23%,相对标准偏差≤2.10%;4种延胡索加工方法中有效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蒸>水煮>醋煮>盐煮,其中以蒸制5 min最佳。该方法简单、准确性高,可为延胡索产地初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延胡索药材中五种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水煮、水蒸、醋煮和盐煮四种初加工方法的效果。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量。以乙腈-0.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按22:78的比例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mL/min;色谱柱(Inertsil ODS-3)温度:30℃;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显示,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掌叶防己碱、小檗碱、脱氢紫堇碱5种生物碱线性范围分别为1.568~78.4、3.444~172.2、0.72~36.0、0.78~39.0、2.632~131.6 μg/mL(r≥0.9993);平均回收率(n=6)为99.26%、98.85%、102.39%、98.06%、100.23%,RSD≤2.10%;四种延胡索加工方法中有效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蒸>水煮>醋煮>盐煮,其中以蒸制5min最佳。该方法简单、准确性高,可为延胡索产地初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延胡索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秋 《现代农业》2006,(12):42-42
延胡索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元胡、延胡、玄胡索,药用部分是地下块茎,具有活血祛淤、理气止痛等功能,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现代医学研究,延胡索含多种生物碱,以异喹琳衍生物为主(约百分之一左右),其中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丑素二者为延胡索中的止痛和镇静作用较强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不同微生物菌肥对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微生物肥料在延胡索及其他中药材种植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施微生物菌肥为对照(CK),设6个不同组分的微生物菌肥处理[复合微生物菌肥(S1)、NEB-26(S2)、拜沃(S3)、生物功能菌(S4)、激抗菌968(S5)、三炬灌金液(S6)],对比不同处理对延胡索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单株产量及有效药用生物碱含量等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S3、S5和S6处理能显著提升延胡索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P<0.05,下同),提升效果表现为S3>S6>S5.S1、S2和S6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113.28%、87.53%和104.33%;S3、S5和S6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提高,但仅S3处理与CK的差异达显著水平.除S6处理外,其余微生物菌肥处理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CK,以S3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佳,其次为S2、S4和S5处理;S3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也较CK显著增加22.25%和12.19%.施用微生物菌肥后延胡索的产量及生物碱含量均有所变化,其单株鲜重排序为S5>S2>S4>S6>S1>S3>CK,S5处理的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分别较CK显著提升392.86%和341.71%.延胡索乙素是对微生物菌肥处理响应最显著的生物碱,含量均高于CK,但只有S1、S3和S5处理的含量高于现行国家标准(>0.050%),其中延胡索乙素百分含量和单株总产量分别在S3和S5处理中达最大值,S3处理的胡索乙素百分含量(0.0890%)为CK的9.89倍,S5处理的单株延胡索乙素产量(9.4562 mg)是CK的31.90倍.[结论]综合分析有效生物碱含量及产量等指标,含细黄链霉菌的激抗菌968能较好地适应延胡索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其提升延胡索单株产量和单株有效药用生物碱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效果最佳,在延胡索种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浓度镉(0、100、200、300 μmol·L-1)胁迫对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生理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受到抑制,而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说明延胡索是镉胁迫敏感植物。在镉胁迫下,其中3种主要的抗氧化酶指标均表现出显著变化,说明延胡索的次生代谢系统受到镉胁迫的严重破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下变化较小,说明CAT和SOD活性对镉浓度不敏感。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低浓度镉处理下上升较快,但其在高浓度镉胁迫下逐渐下降,说明高浓度镉破坏了POD活性,降低了植株的毒素分解能力。本研究进一步测定了原阿片碱、小蘖碱、延胡索乙素和脱氢紫堇碱等4种重要的延胡索生物碱在镉胁迫处理下的变化,评价重金属镉污染对延胡索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4种生物碱在镉胁迫下的含量均显著下降,说明镉胁迫破坏了延胡索的质量,对其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原阿片碱的生物合成对不同程度的镉污染不敏感,而小蘖碱含量受镉胁迫的影响最大。本研究结果说明,重金属镉严重影响延胡索的各项生理指标,降低了药材的品质,在延胡索栽培过程中须避开重金属污染的土地。  相似文献   

9.
刘冰  吴方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377-1378,1389
[目的]对延胡索伪品黄独零余子进行性状、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方法]采用TLC和HPLC法进行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为安捷伦HC-C18(4.6 mm×250 mm,5μm);以无水甲醇-浓度0.1%磷酸溶液(55∶45,V/V)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粉末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0.082%,而黄独零余子未检出延胡索乙素成分,证明黄独零余子中不含延胡索乙素。[结论]市场上出售的黄独零余子不能替代延胡索作药用。  相似文献   

10.
焦连庆  于敏 《特产研究》2004,26(4):29-30
目的建立测定腹宁片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本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4%。RSD为2.75%。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腹宁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烤烟的干物质积累规律。[方法]采用2年7点试验,研究了8个烤烟品种大田期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烤烟品种大田期干物质的动态积累变化规律可以用Logistic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但不同品种、不同年份之间烤烟干物质终极量、最大积累速率和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有所差异。烤烟干物质的积累可划分为3个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各个阶段对干物质的贡献率分别为12.00%、68.71%和19.29%。烤烟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烟苗移栽后55~70 d内,烟株干物质积累量贡献率最大;烟苗移栽后80 d左右的干物质总重、根冠比、地上部份与产量相关性最大。[结论]应加强田间栽培管理,确保烟苗移栽后55~70 d内有足够的干物质积累,以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2.
不同密度下玉米郑单958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庆文  吴桂丽  阎立波  陈建新  魏东  黄智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71-16172,16174
[目的]探讨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在不同密度下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的变化。[方法]在自然条件下,测定郑单958在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的动态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结果]不同密度下,叶面积在抽雄期都达到最大值;而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与生育进程间呈"S"型生长曲线。[结论]在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和最终积累量方面都表现出种植密度①〉种植密度②〉高于种植密度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张红瑞  高致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11-6812
[目的]为了探讨控制生殖生长对丹参根有效成分含量以及单株根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2004年9月-2005年12月的田间试验中,采取全部摘除花序处理控制丹参根的生殖生长,每10 d摘一次。不作任何处理的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测定摘除花序后丹参根总丹参酮、丹参酮IIΑ和丹酚酸Β含量以及单株干鲜重。[结果]除7月外,其余各月控制生殖生长丹参根总丹参酮、丹参酮IIA、丹酚酸B的含量,单株鲜重和折干率均比对照显著增加。11月摘花序后丹参根总丹参酮、丹参酮IIA、丹酚酸B的含量、单株鲜重和折干率分别比对照增加提高28.12%、15.49%、9.78%、22.82%和34.12%。[结论]该研究为丹参规范化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秋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方法]以西成薯007和泉薯9号为试验材料,对秋甘薯干物质积累过程及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生长的推进秋甘薯植株鲜重和干重均增加,干物率缓慢上升,T/R比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徒长较严重;主要的干物质接收器官大中薯在植后42 ~56 d形成,之后随着薯块的生长大中薯率直线上升;泉薯9号的LAI在整个生长内变化较为平稳,栽插42d后西成薯007的有效光合叶面积呈直线上升,到98 d收获时仍大于9.叶干物质分配率在生长期内呈直线下降,到收获时只占总干物质重的10%;柄干物质分配在生长期内保持在10%左右;茎所分配的干物质从28 d的40%逐渐下降到收获时的20%以下,而块根在28 d出现后其干物质分配呈直线上升,到收获时达到总干重的60%.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生长期内缓慢下降;甘薯正常生长时,叶片的SOD、POD、CAT等酶的协同变化将MDA含量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同化作用的持续进行.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在甘薯植株受到低温胁迫时急剧上升,在后期持续低温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维持细胞渗透压,最大限度地保证植株不受冷害;块根淀粉含量在栽后28 d形成后即直线上升.在秋甘薯生长的中后期,决根的GA、ABA和IAA含量均较叶片低,植株体内的GA含量栽插56 d后随着植株的衰老逐渐降低.在秋甘薯生长后期ABA含量迅速增加,进一步加快了植株衰老,而LAA含量在这一时期迅速增加应是延缓植株衰老.[结论]该研究对一季薯干倍增技术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明确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以及产量与施氮水平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方法】通过大田定位试验,设置了6个不同施氮水平,研究其对马铃薯‘青薯9号’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氮水平影响马铃薯的产量,马铃薯产量随着施氮量先增后减,定位第3年产量最高的处理为T2(75kg/hm~2),施氮量过高时减产.施氮水平影响马铃薯的生育进程及干物质累积规律,马铃薯干质量平衡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明显推迟,"剪刀差"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单峰变化趋势.马铃薯全株和块茎的干物质的积累过程均表现出"S"型增长曲线特征,施氮水平主要影响马铃薯干物质快速积累期的平均速率vmean和快速积累期持续时间Δt,Δt和vmean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马铃薯植株及块茎Δt×v_(mean)值大小表现为T_2T_3T_4T_5T_6.马铃薯根茎叶中干物质分配比例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过量施氮后马铃薯生育期推迟,地上部旺长,库源关系不协调导致干物质累积量特别是块茎干物质累积及分配比例下降是过量施氮后马铃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最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T_2(75kg/hm~2)处理量,而生产上在保证马铃薯品质和高产前提下合适的施氮量应该在75~150kg/hm~2,但不超过150kg/hm~2.  相似文献   

16.
王世济  阮龙  王俊  武文明  陈洪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648-7649,7932
[目的]研究沿淮地区玉米(Zea maysL.)干物质和氮磷钾吸收积累的规律。[方法]于玉米出苗后20(拔节期)、32(大喇叭口期)、43(抽雄期)、59(抽雄后15 d)、74(抽雄后30 d)、104 d(收获期)共6个时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干物质及氮磷钾含量。[结果]玉米地上部分(包括籽粒)最大干物质积累量为19 395.0 kg/hm2,籽粒产量为9 225.0 kg/hm2。出苗后21~74 d是玉米干物质的主要积累时期。氮磷钾的最大吸收量分别为189.4、141.6和324.6 kg/hm2,每生产100 kg籽粒吸收的N、P2O5、K2O分别为2.05、1.53、3.52 kg。[结论]从玉米氮磷钾的吸收量和吸收进程来看,在沿淮地区,肥料管理上要施足基肥,早追氮肥,这对该区玉米的合理施肥和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万丹  丁晨曦  欧伟  喻武  张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910-12912
[目的]研究森林枯落物对水源涵养的作用。[方法]在色季拉山林分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设置样方,采集样方内的枯落物,记录枯枝落叶层和半分解层厚度,称量样品的湿重和干重,计算干物质蓄积量,并测定枯落物的持水量和吸水速率。[结果]枯枝落叶层和半分解层单位面积贮水量为56.89和116.89t/hm2。用浸泡法处理5min时,枯落物的吸水速率最大,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吸水速率分别为1956和1896g/(kg.h)。0~10min内半分解层的吸水速率小于未分解层,而10min后则大于未分解层。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89.77和73.51t/hm2,有效拦蓄量分别达62.38和164.06t/hm2。[结论]云杉枯落物具有显著的蓄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特点及影响粳稻品种氮素吸收的主要物质生产因素,以期为粳稻品种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94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植株各器官干物重和含氮率、产量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吸氮量的大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6类,研究不同氮素吸收型粳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差异。[结果]供试品种间吸氮量的差异很大。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各生育阶段群体及单穗干物质生产量大,根干重、茎鞘叶干重、穗干重也显著大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但经济系数无明显差异;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对总吸氮量的作用大于经济系数的作用;抽穗前物质生产量、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对成熟期物质生产量均有重要的作用,前者略大于后者;单穗干物质生产量对群体干物质生产量的作用大于单位面积穗数的作用,抽穗前更明显;提高抽穗前后茎鞘叶干重和成熟期穗干重有利于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提高。[结论]促进单穗干物质生产量尤其是抽穗前单穗干物质生产量,促进抽穗前后茎鞘叶干重和抽穗后穗干重的提高可显著提高氮高效吸收型品种成熟期群体物质生产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北疆陆地棉棉花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效应.[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施钾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不同施钾量处理棉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规律可用“S”曲线方程拟合,且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出苗后约105 d左右;其中,中等施钾量的K4处理,棉株地上部总干物质、茎叶干物质和蕾铃干物质生长的最快时期提前,关键时期持续期长,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增加.不同施钾处理下陆地棉氮、磷、钾的吸收符合Logistic生长函数模型.各处理棉花钾素的吸收集中在出苗后的25~90 d,其中65 d左右吸钾量占生育期总吸收量的近60;.[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钾肥的用量可以促进棉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增施钾肥使陆地棉的单株铃数和单铃重显著增加,中等施钾量的K4处理皮棉产量达到1 785.88 kg/hm2,比未施肥处理提高了52.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