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北石质低山阳坡应用吸水剂抗旱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且分布不匀,春旱严重,造林困难很大,尤以低山阳坡为甚。因此,提高干旱阳坡的造林成活率一直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林业科技人员从树种选择、整地和造林方法、栽植容器苗、覆盖地膜以及增强苗木活力等不同角度开展了试验研究,寻求适宜的造林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华山石质低山干旱条件下造林成活率低而不稳的问题始终未能获得很好的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在陵川县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总结出石质山区干旱阳坡抗旱造林技术.从选择抗旱适生的乡土树种、培育优质耐旱的良种壮苗、适地适树、推广运用抗旱造林技术4个方面阐述了石质山区干旱阳坡抗旱造林技术,对开展石质山区干旱阳坡造林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承德县位于燕山深处,全县总面积为598.5万亩,在100多万亩宜林荒山中,干旱瘠薄的石质山阳坡占80%以上,造林难度大。为尽快绿化这部分荒山,应用推广了石质山干旱阳坡造林的科研成果,成效显著。 在干旱石质山阳坡造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树种选择、造林时间、种苗的选择、整地方式、栽植时间、抗旱措施、直播造林等方面介绍了在内蒙古宁城干旱石质阳坡山地上的抗旱造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贫瘠干旱石质山造林很不易成活,山西省壶关县通过十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干旱石质山阳坡油松造林技术,供石质山地造林借鉴。  相似文献   

6.
提高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来对怀安县干旱阳坡的造林结果观察表明,对石质山地干旱阳坡造林采取抗旱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唯一途经。抗旱措施除选择耐干旱瘠薄树种外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容器苗造林及高吸水性保水剂等都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正> 侧柏材质优良,适生能力强,是干旱石质山区,尤其是低山石灰岩阳坡造林的优良先锋树种。但长期以来,豫北太行山区侧柏造林成活率一直很低,平均只有30—50%,达不到造林要求。针对这种情况,1987—1990年,我们在总结各地侧柏造林经验的基础上,参照营养钵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开展了侧柏营养钵苗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冀北山地造林树种短缺的问题,选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华山松(Pinus armandii)、毛棶(Cornus walteri)、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黄栌(Cotinus coggygria)6个树种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檗、胡桃楸、毛梾、华山松和花楸5个树种均适宜在阴坡宜林荒山造林,黄栌适宜在阳坡宜林荒山造林,可作为本区宜林荒山人工造林树种。黄檗在半阳坡宜林地造林虽然成活率与保存率较高,但生长量与健壮程度显著低于阴坡造林地,因此水肥条件差的半阳坡宜林地不宜营造黄檗林。胡桃楸在石质沟谷地造林虽然生长量与保存率低于阴坡造林地,但保存率在85%以上且生长较好,为该立地条件较佳的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东山海岛石质山多且造林树种不足和造林困难等问题,开展了不同树种的选择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石质山通过见缝插针穴状整地,放红土和混入少量磷肥,雨天选用夹竹桃、台湾相思和马尾松造林,造林树种保存率高、抗风性强,而且也比较快,在东山海岛贫瘠的石质山头以夹竹桃、台湾相思和马尾松造林可以达到绿化覆盖的效果,减少山头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吸水剂在石质山地阳坡造林中的应用该成果主要是通过吸水剂在北京地区石质山地阳坡造林中的应用,总结了依立地条件和造林树种进行吸水剂品种选择,吸水剂品种与土壤的配比确定,吸水剂具体使用季节、方法等系列技术。尽管吸水剂的使用使得造林成本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其极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不仅提高了造林质量,而且省去了因成活率和保存率低进行补植的费用。一般情况下,造林成活率可提高15%~40%,基本上可达到85%或以上,不需补植。因此,造林成本低于实际的造林费用约10%~30%。联系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地  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  相似文献   

11.
石质山地干旱阳坡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承德县10年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石质山地干旱阳坡采取抗旱造林技术是提高干旱阳坡造林效果的唯一途径。根据当地不同立地条件选择耐干旱树种,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营养杯育苗造林,高分子吸水剂等综合抗旱技术措施,其效果更佳。一般处理比对照提高成活率7.02%,最高达24.6%。  相似文献   

12.
干旱石质山阳坡油松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西省壶关县在十多年的造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在贫瘠干旱石质山阳坡营造油松林的技术,曾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介绍如下: 一、培育耐旱苗。在未绿化的阳坡中部,相对选择土层厚、植被好的地段,开条田育苗,即“阳坡育苗阳坡栽,就地育苗就地栽”。这样育出的苗,适应性强,运输距离短,造林成活率一般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阿拉善干旱荒漠区石质荒山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影响干旱荒漠区石质荒山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因子的基础上,根据石质荒山的土壤、坡度划分立地类型,设计相应的造林模式,从树种选择、配置方式、栽植技术、抗旱造林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及抚育管理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解决了以往石质荒山造林中成活率、保存率低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壶关县,经过十多年的造林实践,总结出一套贫瘠干旱石质山阳坡油松造林的技术经验,1987年曾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培育耐旱苗。在未绿化的山阳坡中部,选择土层深厚、比较肥沃的生荒地开条田育苗。这样育出的苗木就地栽植适应性强,加之运途短,造林成活率都比较高。二、选用适龄苗。二年生的苗木,侧根毛根多,根系较小,坑穴规格易达要求,容易栽植,不但造林成活率高,而且生长  相似文献   

15.
建平县是辽宁西北地区的低山丘陵山区县,由于土层瘠薄,气候干旱,立地条件差,且多数为高山、远山、半石质山、石质山,造林难度极大,保存率低,客土袋保水造林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针叶短小、根系深长,耐旱、耐寒、抗风性强,是北方营造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的重要树种。针对北方干旱瘠薄阳坡、沙地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多次造林不成功的现状,木兰林管局结合生产,开展了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研究。用山皮土配制营养土,选择2 a以上合格苗培育容器苗上山造林较常规裸根苗造林方法大幅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缩短了缓苗期,促进了幼树生长,保证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林,是一项成功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以往在我省石质山地多采用侧柏造林。不仅树种单一,而且由于侧柏生长慢,造林后易遭羊群、毒蛾危害,致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较低,严重影响了山地造林的进展速度。为丰富石质山造林树种,探讨铅笔柏适生范,围加速石质山绿化进程,我们于1978年在肖县凤虎山林场的所里山、藏马峪、郭楼等石质山地营造了铅笔柏、侧柏对比试验林。经调查,1978年铅笔柏造林成活率为95%,侧柏为62%;1983年调查,6年生时,山坡上、中、下部平均生长情况:铅笔柏高2.59米,地径7.18厘米,侧柏高1.32米,地径3.83厘米。铅笔柏高、径生长  相似文献   

18.
臭椿又名椿树、白椿 ,属苦木科 ,为用材树种。臭椿属深根性树种 ,主根明显 ,侧根发达 ,喜光、耐寒 ,耐旱、耐瘠薄 ;繁殖容易 ,病虫害少 ,适应性强 ,对微酸性、中性和石灰土壤都能适应 ,木材具有多种用途 ,是石灰岩山区的造林选锋树种。太行山石质山区的阳坡、半阳坡及村落有较大数量的自然零星分布 ;但人工规模育苗、成片造林较少。近两年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实施 ,利用臭椿在干旱石灰岩山区造林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现将臭椿育苗造林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 育苗1 .1 种子采集与处理选择 2 0~ 30 a生健壮母树采种 ,9— 1 0月翅果成…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