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60Co-γ射线辐射对车前草六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晓  强继业 《种子》2005,24(1):17-18,69
本试验探讨了60Co-γ射线不同剂量对车前草六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糖与辐射剂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淀粉、蛋白质、类胡萝卜素含量以20 Gy辐射处理最高;叶绿素(a b)以30 Gy辐射处理最高,20 Gy辐射处理次之;车前草的六项生理指标以20 Gy辐射处理的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60)Co-γ对刺梨的辐照诱变效应,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5 Gy,10 Gy,15 Gy,20 Gy和30Gy)辐照处理刺梨幼苗,测定其生长发育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刺梨幼苗成活率降低,10 Gy以上辐照处理幼苗成活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同时幼苗地上部及根系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叶片光合色素和淀粉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丙二醛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加大而极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都随着辐照剂量增加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并在10 Gy或15 Gy处出现峰值。由此表明,刺梨幼苗适宜辐照剂量在15~20 Gy之间,同时对较低剂量的~(60)Co-γ射线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研究结果将为刺梨辐射诱变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库尔勒香梨辐射诱变枝条的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库尔勒香梨枝条经辐射诱变后所结果实的品质进行综合比较,旨在为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培育香梨优良品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以库尔勒香梨辐射诱变枝条所结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后果实的外观及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剂量为20 Gy时,休眠枝与萌动枝所结果实的石细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糖酸比表明休眠枝所结果实最甜;剂量为30 Gy时,休眠枝的果实含水量最高,萌动枝的果实石细胞含量最高,休眠枝与萌动枝果实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萌动枝果实的Vc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休眠枝;剂量为40 Gy的果实石细胞含量最少,肉质细腻,可溶性糖含量高,富含维生素C,果味较甜,商品性较高。辐射诱变枝条的果实品质有所提高,其中剂量为40 Gy的辐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3个芹菜品种的干种子为材料,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对种子活力和M1代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对3个品种的效应一致。当辐照剂量达到或高于200 Gy时,芹菜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种子活力显著下降,当辐照剂量为300 Gy时,种子没有发芽能力。60Co-γ射线辐照影响了芹菜M1代幼苗的生长和生理代谢,当辐照剂量达到或大于200 Gy时,幼苗的株高下降了50%~60%;50、100、150 Gy的辐照剂量刺激了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光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增加,50、100、150 Gy的辐照剂量下超氧阴离子(O2ˉ?)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当辐照剂量达到或超过200 Gy时,幼苗SOD、POD和APX活性显著下降,且O2ˉ?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说明低于或等于150 Gy的辐照不会对芹菜幼苗的生长造成影响。综合分析所测定的指标,芹菜干种子的适宜诱变剂量为100~150 Gy。  相似文献   

5.
γ射线辐射对袖珍椰子生理指标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光升  强继业 《种子》2006,25(3):22-24
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袖珍椰子后,研究辐射剂量与SOD、CAT、POD、PPO四种酶,以及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类胡萝卜素的关系。结果表明,SOD、CAT、POD、PPO活性,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辐射剂量增加而提高,淀粉含量基本不变,蛋白质含量与辐射剂量则呈负相关。在40Gy处PPO活性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在80Gy处SOD、CAT、POD活性最高。SOD活性与辐射剂量呈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辐射诱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为材料,用3个不同60co-γ射线剂量(800Gy,1000Gy,1200Gy)辐射处理材料,研究品种辐射前含油量,芥酸,硫苷和硫等成分的含量与辐射后成苗率的相关性及辐射处理对成苗率和M1,M2植株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辐射前种子芥酸和硫的含量与成苗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表现为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相关系数增加;含油量与成苗率则呈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表现为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相关系数的负值增加。(2)基因型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成苗率同一剂量辐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3  相似文献   

7.
探讨低剂量电子射线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解析其相关生理机制。用0~50 Gy范围内的5 个剂量辐照‘绥粳4号’水稻种子,以土壤和营养液2种方式培养幼苗,统计出苗率,并在分蘖期对相关农艺性状、部分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较低剂量辐照(<10 Gy)对水稻出苗率无明显不良影响,较高剂量(30 Gy和50 Gy)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土壤培养时的半致死剂量约为50 Gy;6 Gy辐照对水稻株高和丙二醛含量具有促进作用;6~30 Gy辐照对土壤培养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具有促进作用。不同辐照剂量间差异呈极显著。2 种培养方式对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营养液培养时植株生长良好,部分缓解了电子射线对水稻生长及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60Co-γ射线辐照高粱的生物学效应及适宜诱变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4种不同剂量300、600、900、1200Gy的 60Co-γ射线辐照3个高粱材料654、ICSV111/1022和BTx623的干种子,调查辐照对M1 代种子萌发过程中植株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对不同供试材料的适宜诱变剂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低剂量辐射(300Gy)对高粱的发芽势及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剂量大于300Gy时,逐渐转化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小,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SOD、CAT、POD活性则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强。本研究表明,M1代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SOD、CAT、POD活性的变化均可反映材料的辐射诱变效应;不同材料耐受辐照的能力有所差异,ICSV111/1022>654>BTx623。高粱适宜的辐射诱变剂量因材料而异,变幅在300~700Gy之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红大烟苗叶片中几种酶活性、MDA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研究,发现100Gy处理以内的叶片中MDA含量比对照降低,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但小于60Gy处理的效果不明显.最佳的辐射剂量为80Gy,MDA含量比对照降低了2.83×10-3μmol/mg,SOD活性比对照提高8.4%,与辐射剂量成正相关关系,POD活性是对照的2倍,CAT活性是对照的1.2倍;叶绿素a含量比对照提高1.1%、叶绿素b含量比对照提高3.3%.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糜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效应的影响,以齐黍2号种子为材料,采用0、150、200、250、300和350Gy的60Co-γ射线辐射糜子种子,并分析辐射对其幼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辐射对糜子种子出苗率、株高、叶长以及苗鲜重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是高剂量(300和350Gy)辐射对糜子种子损伤较大,严重影响其出苗及幼苗生长。辐射剂量150Gy时,辐射处理能促进糜子种子萌发;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半致死剂量计算公式得出糜子的辐射半致死剂量为287Gy。  相似文献   

11.
郑丹菁  罗树凯  李浩  贾朋  钱磊  陈婉颖  陈勇 《种子》2019,(9):48-51,56
为了探讨辐照对洋紫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辐照率和辐照时间的^60Co-γ射线辐射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种子。结果表明:总辐照剂量相同时,不同辐照率对洋紫荆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没有显著影响;在0~375Gy辐射剂量内,对照组(0Gy)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82.67%和74.00%,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出苗率和成苗率呈非线性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致死剂(量)为375Gy。γ射线辐照处理获得的诱变苗株高、地径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同样受剂量效应的影响,尤其是225Gy的辐照剂量能够显著增加洋紫荆地径和相对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2.
60Co-γ射线辐照高粱的生物学效应及适宜诱变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60Co-γ射线辐照高粱材料,研究M1代种子萌发过程中植株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不同供试材料的适宜诱变剂量进行预测.用300、600、900、12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高粱654、ICSV111/1022和BTx623的干种子,调查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第12天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低剂量辐射(≤300 Gy)对高粱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剂量>300 Gy时,逐渐转化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小,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SOD、CAT、POD活性则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强.研究认为:M1代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SOD、CAT、POD活性的变化均可反映高粱材料的辐射诱变效应;不同材料耐受辐照的能力有所差异,ICSV111/1022>654>BTx623.3个高粱材料的适宜辐射诱变剂量差异很大,变幅在300~700 Gy之间.  相似文献   

13.
强继业  许银莲  吴功明 《种子》2008,27(3):34-37
本试验采用不同的辐射剂量(10Gy、20Gy、30Gy、40Gy、50Gy、60Gy、70Gy、80Gy、90Gy、100Gy、300Gy、600Gy、900Gy、1200Gy)对两个烤烟品种(云烟85、K326)进行辐射处理,它们为2005年的留种。以未辐射的处理作为对照,标记为ck,在26℃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显示:(1)在26℃条件下,10Gy是两个烤烟品种的最适辐射剂量;(2)从最适辐射剂量条件下的两个烤烟品种比较来看,K326的种子活力优于云烟85,两者相比较,发芽势、发芽率在辐射剂量大于600Gy后都开始呈急剧下降趋势。说明两个品种的抗辐射的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14.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755-5767
为探究辐射处理对朝天椒种子诱变效应的影响,确定辐射诱变朝天椒种子的最适宜条件。本研究选用朝天椒常规种‘中农千斤红’为试材,以25、50、100、200、300、400、500和600 Gy为辐射剂量处理,以不辐照(0 Gy)干种子为空白对照,分别对诱变种子发芽情况进行分析;60 d观测成苗植株形态状况和叶片气孔器特征;测定成苗叶片主要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种子发芽力(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出苗率、成苗率和壮苗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致畸率则上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植株表型性状突变情况愈加明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辐射剂量为400 Gy时出现最大值;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度持续升高;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逐渐增加,保卫细胞长先增大后减小,保卫细胞宽和气孔开度先减小后增大。在~(60)Co-γ辐射为100 Gy时发现优良变异株,结合回归分析,最终确定该品种辐射剂量的半致死剂量为377.14 Gy,也为最适诱变剂量。通过朝天椒材料诱变以期获得一些可遗传的变异,能为诱变育种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鲁春白1号(83-1)大白菜种子进行辐射,通过2007、2008年连续两年实验结果观测其对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两年的实验结果表明:辐射对发芽率及芽长、根长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其发芽率、根长与辐射剂量总体呈负相关,在20~200 Gy范围内,辐射抑制根的生长,80Gy促进芽的生长,2007、2008年分别比对照的芽长增加了3.1%、3.6%,而辐射剂量超过100Gy则不利于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育兜兰新品种,明确60Co-γ对兜兰不同发育时期的诱变效应,筛选适宜辐射剂量。以种子、瓶苗(不定芽增殖、不定根分化阶段)及小苗为材料,采用0、5、10、20、30、40 Gy的60Co-γ进行辐射,观测生长发育和变异情况,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阶段和不定根分化阶段为5 Gy,不定芽增殖阶段和小苗阶段为20 Gy。6.92 Gy是兜兰种子的半致死剂量。随着辐射剂量增大,种子的发芽率、不定芽殖增率、不定根分化率、小苗生长势下降,变异增多。同时,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兜兰种子在萌发阶段和不定根分化阶段需要适宜的低辐射剂量,不定芽增殖阶段和小苗阶段较高。在合适的辐射剂量下,诱导的变异性状明显,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7.
高睿  韩亚楠  张志政  马淼 《种子》2017,(10):25-30
采用0(ck),100,200,300 Gy 4个梯度60 Co-γ辐照剂量对乌拉尔甘草种子进行辐照,用0(ck),80,160,240,320,400 mmol/L 6个梯度Na2 SO4盐溶液对乌拉尔甘草幼苗生长阶段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对幼苗株高、生物量、根系形态学参数(总根长、表面积以及体积)等植物生长指标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探查60 Co-γ辐照对Na2 SO4盐胁迫下乌拉尔甘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浓度Na2 SO4胁迫下,乌拉尔甘草的株高、生物量和根长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整个盐胁迫过程中,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0 Gy剂量的60 Co-γ辐照可以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幼苗在80,160,240,320,400 mmol/L等5个Na2 SO4浓度梯度盐溶液中的耐盐性,使其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石斛兰辐射诱变后的植株性状遗传变异程度,本研究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后的石斛兰D.Sonia‘166’品种组培苗进行分析,探讨其辐射诱变效应,确定最佳的辐射剂量。结果表明:利用从10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2对引物对不同剂量处理的石斛兰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了21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1条,多态率为19.0%。对不同处理及对照扩增的谱带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各个剂量的辐照处理群体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20Gy处理整体变异程度最大,5Gy变异最小。因此,认为石斛兰D.Sonia‘166’品种组培苗的最佳辐射诱变剂量为20 Gy。本文为辐射诱变育种和诱变后代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60Co-γ射线辐射万寿菊对发芽率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万寿菊种子进行5个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结果表明:提高万寿菊发芽率最佳的辐射剂量为80Gy和160Gy,而20Gy和320Gy辐射处理则抑制了芽和根的生长;但是60Co-γ射线对万寿菊的生长及开花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有剂量的辐射处理幼苗及成苗的高度均低于对照,并且花径也都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60Co-γ辐射剂量对杉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杉木第3 代种子园收集的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出苗率以及诱变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 Gy辐照明显促进发芽,随着剂量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80 Gy是致死剂量;辐照剂量20~60 Gy之间时,随着剂量的增加发芽时间会逐渐延长,出苗率会逐渐降低;γ射线辐照处理获得的诱变苗株高、地径和分枝数同样受剂量效应的影响,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表现在植株矮化,地径变细,分枝数先升高后降低,尤其是40 Gy的辐照剂量能够显著促进分枝。根据辐照剂量与发芽率、出苗率可以初步确定,γ射线辐射杉木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在40~60 Gy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