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丁原书 《长江蔬菜》2009,(11):22-23
反季节番茄的大棚种植已经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冬季光照强度较弱,加之棚膜影响透光,虽然能够维持棚内番茄生长,但棚内番茄的光合作用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光合产物的积累少,不利于大棚番茄高产。据测定,在晴天条件下,新大棚膜的透光率在90%左右,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棚膜逐渐老化,加上草屑、灰尘、污垢的覆盖,透光率会进一步降低(表1)。  相似文献   

2.
反季节番茄的大棚种植已经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冬季光照强度较弱,加之棚膜影响透光,虽然能够维持棚内番茄生长,但棚内番茄的光合作用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光合产物的积累少,不利于大棚番茄高产.  相似文献   

3.
冬季来临,大棚陆续覆盖棚膜,由于大棚内外温差较大,棚膜内侧常有一层水珠,这层水珠使棚膜的透光率下降20%~30%,且大量吸附棚内热量,影响大棚内温度提升.更为严重的是水滴溅落在苗上,常常会引发多种病害.由于目前市售无滴膜价格偏高,多数菜农、花农仍习惯使用普通薄膜,如何让普通膜消除滴水,笔者现介绍一种方法:将黄豆晒干磨成细粉,越细越好,每50kg水加入细大豆粉2.5~3kg,浸泡2小时,用两层细纱布滤去渣滓,然后将滤液装入喷雾器.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北京地区春大棚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材质棚膜对设施内环境温度、地表温度、光照强度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PO膜保温效果最好,透光率最高,以日本PO膜作为覆盖材料的春大棚番茄产量最高,为5460 kg/667 m2,比P03耐老化流滴消雾膜作为覆盖材料的春大棚番茄的产量提高27.9%。  相似文献   

5.
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由于季节温度偏低,空气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容易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减产,科学地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根据北方地区生产的实际介绍几种有效控制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1增加大棚内透光量采用无滴大棚膜,增加棚内透光量,来提高温度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对于普通大棚膜采用喷洒防滴水剂或者用奶粉、豆粉来除去棚膜上的水,  相似文献   

6.
正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由于季节温度偏低,空气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容易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减产,科学地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根据北方地区生产实际介绍几种有效控制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1增加大棚内透光量采用无滴大棚膜,增加棚内透光量,来提高温度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对于普通大棚膜采用喷洒防滴水剂或者用奶粉、豆粉来除去棚膜上的水  相似文献   

7.
正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由于季节温度偏低,空气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容易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减产,科学地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根据北方地区生产的实际介绍几种有效控制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1增加大棚内透光量采用无滴大棚膜,增加棚内透光量,来提高温度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对于普通大棚膜采用喷洒防滴水剂或者用奶粉、豆粉来除去棚膜上的水滴,增加透光度降低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8.
1 园土消毒 大棚蔬菜由于连作次数多,一般病害较为严重。用化学药剂进行园土消毒,可以杀灭靠土壤传播病害的病菌,降低发病率。可在冻土中注入8~10g/m2多菌灵或福美双、拌种双、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2 双层保温 采用双层保温措施,即在大棚内加盖地膜或设置小拱棚,可有效地提高棚内温度。3 棚膜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薄膜 聚氯乙烯薄膜作棚膜,棚内水蒸汽不在膜上凝聚成水滴,增加了透光率。4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 在两菜畦间的地面上、地膜下,布置一条带有孔眼塑料管作为毛管,水从毛管孔眼流出,对蔬菜根部进行膜下管孔…  相似文献   

9.
<正>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由于季节温度偏低,空气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容易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减产,科学地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根据北方地区生产的实际介绍几种有效控制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1增加大棚内透光量采用无滴大棚膜,增加棚内透光量,来提高温度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对于普通大棚膜采用喷洒防滴水剂或者用奶粉、豆粉来除去棚膜上的水滴,增加透光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冬季的早春(2月),塑料大棚内的温度高低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如果采取以下10项增温措施,可收到非常明显的增温效果。1 保持棚膜清洁 新棚膜使用一段时间后,因附着水滴、沾染灰尘,使透光率下降,影响棚内温度升高。因此对棚膜要及时打扫,冲洗,确保采光面积和透光率。  相似文献   

11.
王洪月 《蔬菜》1989,(1):15-16
春大棚黄瓜多层覆盖栽培,在生产上早有过应用,但用于棚内覆盖的是普通大棚膜,成本较高,1986年以来。我们本着节能、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采用地膜在大棚内进行多层覆盖,防寒保温效果显著。1988年,我区800多亩大棚黄瓜、辣椒、番茄等采用地膜进行多层覆盖栽培,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大棚黄瓜多层覆盖的保温效果与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1疏叶果实着色后,将遮荫的老叶、病叶、残叶以及果实周围的叶去掉,改善透光条件。2保持棚膜清洁棚膜上的水滴、尘物等对棚内光照条件影响很大。据观测,棚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20%~30%;新薄膜使用2、10、15d后,因沾染尘物可使棚内光照依次减弱14%、25%、28%。因此,对  相似文献   

13.
1保护设施夏秋季高温多雨,菠菜易得病毒病,应进行遮阳避雨栽培。一是利用旧膜尚未拆除的大棚或拱棚,在棚膜上加盖一层透光率为60%~70%的遮阳网,可明显降低棚内温度。二是加防虫网,在大棚或拱棚的四周加封防虫网,这样既不影响透风,又可安全隔离蚜虫等传毒媒介。还应对棚膜进行检查并及时修补,以防雨水进入棚内引发病毒病。2品种选择普通菠菜品种耐寒不耐热,气温超过25℃即生长不良,品质较差。夏秋季栽培应选择抗旱、耐热、生长迅速的品种,可选用荷兰必久公司生产的K4、K5、K6、K7,一般能耐34℃的高温。3浸种催芽播种适期为5~9月,正处于高…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棚温室的覆盖材料主要是塑料薄膜,其中最常用的棚膜按树脂原料可分为PVC(聚氯乙烯)薄膜、PE(聚乙烯)薄膜和EVA(乙烯-醋酸乙烯)薄膜3种。这3种棚膜的性能不同:PVC棚膜保温效果最好,易粘补,但易污染,透光率下降快;PE棚膜透光性好,尘污易清洗,但保温性能较差;EVA棚膜保温性和透光率介于PE和PVC棚膜之间。  相似文献   

15.
正果树设施栽培,棚室内光照弱,光谱质量差,光照时间短,改善光照是主要工作之一。1选择透光率高的棚膜目前果树棚室应用的棚膜多为聚乙烯普通膜、长寿无滴膜、聚氯乙烯普通膜、聚氯乙烯无滴膜。其中聚氯乙烯无滴膜透光率高,以其覆盖大棚、温室,晴天升温快,每天可以大大减少低温、弱光时间,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但与其他棚膜相比,其价格高,用量也多。  相似文献   

16.
1茬口安排番茄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大棚内育苗,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通过夏季适当遮荫,可于7月下旬拉秧,正好避开越冬茬的上市高峰期;黄瓜于8月中下旬棚内直播,利用前茬旧棚膜遮荫、防雨、防高温和后期换新膜保温,延迟采收期,避免秋黄瓜上市的高峰期,供应10月份至元旦、春节的黄瓜淡季。  相似文献   

17.
1增加棚膜的透光性建棚时选择透光性好的无滴膜,雪后及时清扫棚膜上的积雪,定期清扫棚膜上的灰尘等都可增强光照,提高棚温。2及时修补棚膜破洞仔细检查大棚塑料薄膜,发现破洞、裂缝,立即修补好。另外,铺在地面上的塑料薄膜要用泥土压牢。这样,可以避免冷空气进入棚内,提高棚温。  相似文献   

18.
对江苏沿海地区双大棚四膜覆盖全封闭和正常揭膜通风条件下的棚内外气温和10 cm深地温分别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双大棚四膜覆盖栽培无论是在全封闭还是在揭膜通风管理的条件下,晴天和阴天棚内气温与外界气温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2)在江苏沿海地区采用双大棚四膜覆盖栽培,只要加强调温管理,在出现极端低温的情况下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大棚蔬菜可以安全越冬。(3)晴天上午外界气温超过18℃时要逐步开启内外大棚通风窗口,揭除小棚膜,增加光照,调节温度;下午外界气温低于18℃时要逐步关闭小棚膜和内外大棚通风窗口,以保温防冻,促进生长。(4)阴雨天气要尽可能关闭大棚膜,保持棚内温度,防止冻害伤苗。  相似文献   

19.
番茄是我国的主要栽培蔬菜,近年随着设施蔬菜的大面积发展,大棚栽培的封闭式和难以轮作已成为棚内番茄灰霉病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及茎基腐病的绿色防控体系,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BR(油菜素内酯)和农艺措施防控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和茎基腐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棚外种植3行玉米可使棚内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病率降低40.71%,防效达70.53%.对大棚番茄植株喷施不同浓度BR可降低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发病率,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