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套灌区向日葵菌核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向日葵是巴彦淖尔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占全市作物总播面积的30%以上,而菌核病制约着向日葵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气象指标,提前判断向日葵菌核病出现早晚、发生程度的轻重,对于指导生产与科学防治至关重要。根据河套灌区向日葵菌核病中心病株出现期、始盛期与同期气象资料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立向日葵菌核病发生的农业气象指标。结果表明,确定的13个指标中,有7个是4月下旬以前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大都直接、间接影响到土壤湿度,通过土壤湿度变化影响向日葵菌核病发生的早晚、发生程度的高低。6月份是关键时段,6月大风每增加1天,菌核病中心病株出现期和始盛期分别提前12.1天和2.5天,6月中旬平均最低气温每升高1℃,菌核病始盛期提前1天出现,6月中旬平均最高气温每升高1℃,菌核病发生程度提高0.09级。根据菌核病发生期和发生程度平均状况,可确定农业气象指标。为降低菌核病孢子存活的土壤条件,变秋灌为春灌,使菌核病存活的条件降低,待播种前进行灌溉,灌后播种,降低菌核病发生程度。加强农田防护林带建设力度,减缓大风对作物的伤害,推迟菌核病发生期。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不同植物诱抗剂对向日葵菌核病的诱抗防病效果,先后对10种诱抗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超敏蛋白和几丁聚糖2种对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具有良好防效的诱抗剂,并进一步对超敏蛋白的应用技术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分别在向日葵现蕾期和始花期对花盘施用3%超敏蛋白微粒剂317g/hm2可有效诱导向日葵对菌核病产生抗性,防效52.7%~68.3%,与化学防治(菌核净)无显著差异,是较为理想的向日葵菌核病诱抗药剂。同时,2000g/hm2剂量0.5%几丁聚糖水剂的诱抗效果与超敏蛋白无显著差异,亦可用于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0—2021年河套地区向日葵菌核病中心菌株的出现期、始盛期和发生程度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向日葵菌核病发生周期和程度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方程。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菌核病发生的关键因素。降水量、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对菌核病的发生时间和程度也有重要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建立3个预测模型,均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历史数据拟合效果较好,2021年的测试结果较好,2022年投入实际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4.
1前言 向日葵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ry)是世界性范围的真菌病害,是向日葵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各向日葵产区均有发生,且发病率逐年上升,部分地区向日葵绝收。以前,该病主要发生在我国的东北和内蒙古地区。近10年,随着新疆向日葵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菌核病的发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例如,1999年在伊犁特克斯县发生面积2000hmz,田间发病率达40%。2005年农十师垦区181团、183团、187团和188团4个团场进行田间调查,查明很多地块的向日葵田发病率高达50%以上,有些重病田减产高达60%~70%。农十师垦区是新疆主要的向日葵种植区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向日葵菌核病拮抗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春  王芊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3):346-350
为筛选出黑龙江向日葵菌核病的有效生防菌株,采集向日葵根围土、病株残体74份,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分离菌株和平板对峙培养初筛,共分离筛选出38株对向日葵菌核病有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通过菌核萌发抑制、离体叶片测试、温室盆栽试验复筛。结果表明,M1M2菌株表现最好,菌核萌发抑制效果和离体叶片防效均超过90%,其100 mL发酵原液处理土壤在温室盆栽中防效达83.52%,具备进一步研究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向日葵菌核病田间接种方法及品种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庆林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9):272-276
建立有效的向日葵菌核病盘腐田间接种鉴定方法,对向日葵抗性资源筛选和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菌核病菌PDA菌丝体悬浮液、高粱粒菌丝体和子囊孢子悬浮液作为接种物,分别对不同抗感向日葵品种在R5.1(始花期)、R5.5(半开花期)和R6(盛花期)进行人工接种,从而筛选出最佳接菌物类型、浓度及接种时期,并用此方法对18个品种连续2年进行了抗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3种接种物均可使不同向日葵抗感品种产生盘腐症状。PDA菌丝体为30.0 g/L、高梁粒菌丝体为0.4 g/盘和子囊孢子为1×103个/mL浓度即可区分出向日葵品种间抗感性差异。R5.1~R5.5接种较R6可获得更高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田间盘腐接种的最佳条件为:接种物为子囊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3个/mL,接种时期为R5.1,保湿时间为48 h。同时筛选出4个对盘腐型菌核病表现抗病的向日葵品种。本研究所建立的向日葵田间接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向日葵进行抗菌核病筛选和鉴定。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杀菌剂对向日葵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吡噻菌胺SC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302μg/mL,其次为75%拿敌稳WG和50%啶酰菌胺WG,EC50值分别为0.0370和0.2152μg/mL。50%啶酰菌胺WG对菌核病菌子囊孢子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563μg/mL。田间试验结果显示,50%啶酰菌胺WG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9.68%,可有效改善向日葵相关农艺性状,较对照增产34.58%。综合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0%啶酰菌胺WG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田间控制病害的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8.
由核盘菌侵染引起的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会使向日葵产量降低,籽粒皮壳率增加,籽仁蛋白质及含油量下降,严重影响籽粒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筛选对菌核病有抗性的向日葵育种材料仍然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将大田病圃采集的核盘菌菌核进行 75% 酒精、5% 次氯酸钠溶液综合消毒后,得到纯化的核盘菌菌核,将一部分菌核接种在PDA 培养基并配制成 20g/L 的菌丝悬浮液进行大田室外鉴定;另一部分接种在基本培养基用于室内离体叶片鉴定。通过对 38个不同向日葵自交系综合鉴定,共发现抗菌核病品系 1 个,耐病品系 3 个,感病品系 25 个,高感品系 9 个,为实现向日葵抗菌核病的分子育种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菌核病的研究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向日葵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症状和发病规律,从抗病品种、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方面讨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农十师垦区是新疆主要的向日葵种植区之一,每年种植向日葵面积在1.2万hm^2左右,因其独特的气候资源,生产出来的向日葵品质优良,但向日葵菌核病严重威胁着垦区向日葵的生产,据农十师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每年田间发病率都在50%以上,造成食葵平均减产达30%,最高减产可达50%以上,油葵平均减产达20%,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本地实际,提出可行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郑乃生 《种子科技》2011,29(7):30-32
1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几乎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尤以长江流域发生最为严重,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5%~30%。该病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广,包括大豆、向日葵、花生、烟草和10多种主要蔬菜作物等。  相似文献   

12.
1985~1989年在向日葵开花期对烂盘型菌核病进行了人工接种鉴定,从490份品种中筛选出抗菌核病材料3份,中抗材料25份。  相似文献   

13.
<正>大田栽培向日葵主要分为干果食用型、油用型、中间型(食用、榨油均可)3类,另外向日葵还有大田复播油葵作绿肥,或作为观赏植物等用途。1.播前准备选地与整地:向日葵对前茬作物有所选择。因向日葵需肥多,特别是钾肥的需要量大,同时若连作会造成菌核病和灰象甲、列当寄生草为害加重。因此,要做好轮作倒茬,如小麦、油菜、甜菜、草木樨等前茬最佳。  相似文献   

14.
新疆伊犁河谷向日葵病害发生种类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研究表明,新疆伊犁河谷向日葵病害11种,主要有向日葵白锈病、褐色茎腐病、黑茎病、霜霉病、菌核病、褐斑病、炭腐病、黄萎病、锈病、细菌性茎腐病、花叶病毒病等,采取综合的农业、物理机械、化学防治等措施,加强检疫、培育抗病品种、轮作倒茬、适时晚播、焚烧残茬,科学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残留化学农药,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危害,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向日葵油料产品.  相似文献   

15.
6油葵6.3新引T012244原代号T012244,由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选育,通过审定。该品种是油用向日葵杂交种,春播生育期100~110d,夏播生育期80~90d。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36.3kg/667m2,籽实含油率44.6%以上。抗向日葵霜霉病、褐斑病、锈病、菌核病。适宜南北疆春播油葵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三瑞6号是以雄性不育系A06-0284-6为母本、以恢复系R08-4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食用向日葵中熟丰产优质杂交新品种。2016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甘认葵2016043)。向日葵杂交种三瑞6号具有外观商品性好,高抗霜霉病、菌核病和黄萎病,抗倒伏,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等特性。适宜在甘肃酒泉、白银、民勤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采用病圃自然感染和温室幼苗接种的方法,鉴定了247份向日葵品种(系)对霜霉病的抗性,测定了感病品种的产量损失和抗病品种的增产效果,筛选出抗病品种39份。在食用向日葵中尚未发现抗病品种;油用向日葵自交系辽1045份、汾3893等可作为杂交育种的抗源,龙葵杂1号、汾葵杂5号等杂交种具有多抗(兼抗锈病、耐菌核病)丰产的特性,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  相似文献   

18.
食用向日葵品种三瑞6号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向日葵品种三瑞6号是甘肃德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三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育的雄性不育系A06-0284-6为母本、恢复系R08-4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食用向日葵中熟丰产优质杂交品种。2016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非主要农作物认定,认定编号:甘认葵2016043。向日葵杂交种三瑞6号具有外观商品性好,高抗霜霉病、菌核病和黄萎病,抗倒伏,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等特性,适宜在甘肃酒泉、白银、民勤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要求,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将内蒙古农业大学起草的《内蒙古向日葵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内蒙古向日葵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和《内蒙古小麦燕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等3项植保类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可在内蒙古质监局官网查询)公开征求意见。各有关单位如有意见,可在2014年5月31日前反馈至内蒙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通讯员刘刚)向日葵既是一种油料作物,又是一种景观植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我国年播种面积在170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山西省等。据统计,为害向日葵的病虫草害有菌核病、褐斑病、黑斑病、锈病、黄萎病、灰腐烂病、露菌病、浅灰腐烂病、向日葵螟、草地螟、潜叶蝇、蚜虫、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灰象虫甲、金龟甲、黄腹灯蛾、网目沙潜等几十种以及包括列当在内的多种杂草。但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批准在向日葵上登记的农药种类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