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调查研究了州内亚麻种植地区的田块杂草种类、分布和发生规律.查清杂草共有101种,隶属25科,发生危害重的有7科26种,占25.74%;双子叶杂草77种,占76.23%,单子叶杂草22种,占21.78%,蕨类杂草2种,占1.98%.一年生杂草42种,占42.58%,越年或一年生杂草29种,占28.71%,多年生杂草30种,占29.71%.杂草随亚麻的播种而生长,至枞形期达最高峰,88-1231株/m2.防治上在亚麻枞形期(株高5-10cm)、杂草2-3叶期选择50%敌草隆+5%精喹禾灵或50%敌草隆+56%二甲四氯钠盐,兑水喷雾,防除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Ta1小麦轮选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SDS—PAGE方法对Ta1小麦轮选群体C2、C5世代不育株及亲本的HMW—GS组成与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C2世代不育株的HMW-GS变异十分广泛。变异系数高速94.2%。31种亚基组合中“1,7+8,2+12”出现频率最高。Glu—B1位点亚基变异最丰富,有15种类型,而且产生了7、22、13+16等亲本中不存在的亚基;Glu—D1位点优质亚基5+10仅占18.0%,2+12亚基仍占明显优势。(2)C5世代不育株的HMW—GS变异较亲本广泛,29种亚基组合中.杂合的“1,7+8/14+15,5+10”出现频率最高(12.7%),其余皆小于7.0%;Glu—B1位点变异类型仅有9种,且多为杂合。C5世代优质亚基5+10、14+15出现频率提高至40.0%和32.0%,但变异系数降为80.7%,表明轮选效果明显,但C5世代群体的遗传异质性较C2世代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几种除草剂在冬季亚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二甲四氯、敌草隆、精喹禾灵及宝成干除草剂防治冬季亚麻田的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药效试验表明:56%二甲四氯钠盐50g+50%敌草隆50g/667m2及56%二甲四氯钠盐50g+5%精喹禾灵乳油50ml/667m2两种处理,对麻田杂草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50%吡嘧·二氯喹啉酸WP是目前防除移栽水稻田中一年生杂草十分优秀的茎叶除草剂,制剂用600g/hm2,施药后15d它对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可达92.26%,施药后30d它对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可达92.03%,施药后45d它对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可达91.85%,鲜重防效可达93.28%,比同期用10%吡嘧磺隆WP300g/hm2的株防效分别高12.20%、13.00%、12.80%,鲜重防效高12.75%;比同期用50%二氯喹啉酸WP600g/hm2的株防效分别高59.89%、60.68%、61.83%,鲜重防效高57.47%。  相似文献   

5.
浙江冬闲田亚麻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浙江冬闲田种植亚麻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选择排灌方便的田块,选种高产抗寒品种阿里安,晚稻收割后,及时早播,一般在12月上中旬播种;做好杂草防治工作,芽前封土处理以72%都尔乳油的效果较好,持效期长,施用量为130ml/666.7m^2。苗后防治的药剂可选择10.8%高效盖草能乳油、5%禾草杀星、17.5%快刀乳油,用药量为60ml/666.7m^2,在亚麻出苗20—30天(此时杂草约在2—3叶期)兑水50kg喷雾;肥料(复合肥)施用总量为30kg/666.7m^2,合理分配基追肥的比例,可为2:1;后期要防止倒伏,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6.
湖南茶园主要杂草生态调查与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觉晚 《茶叶通讯》2010,37(2):22-25,29
通过不同生境的调查,明确湖南茶园主要杂草有48科、128种,其中一年生杂草67种,占52.34%,多年生杂草61种,占47.66%。并以菊科、禾本科为最多,各有26种,二科共占总种数的40.64%。提出六条无公害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海南不同市县旱田代表性杂草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海南不同市县旱田代表性杂草全年的发生规律,从2008年至2009年,采用全年定点、定时观测的方法对海南7个市县杂草自然萌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海南不同市县定点观测样方里共有代表性杂草20科60种,其中菊科、禾本科、苋科、豆科和茜草科较多,占杂草总数的63%;外来入侵杂草有29种,占总数的48%;重要值大于5的优势种杂草有12种,占所有杂草的20%。6月是杂草种类萌发高峰,达15种。海南杂草年平均萌发量达1 060株/0.25 m2,其中万宁最高,年平均萌发量达1 559株/0.25 m2;定安最低,年平均萌发量达519株/0.25 m2。海南杂草全年发生数量有两个高峰期:一个在4月,萌发率为16%;一个在9月,萌发率为10%。全年大部分杂草在3~7月和9月萌发,萌发率为全年的70%。在海南,温度均能满足杂草萌发需要,降雨量是杂草发生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采用米糠不同施用量并加淹水消灭稻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应用米糠淹水灭草具有一定效果。在米糠用量200g/m2处理中,稻田杂草株防效达29.7%,水稻增产5.4%,效益增加87.1元/hm2。  相似文献   

9.
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防除蔗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防除杂草效果优良,综合防效达87.1%-97.5%,持效期达45~60天,与对照药阿灭净比较,两者防效相若,对甘蔗相对安全,适合用于蔗地除草,有推广前景,推荐剂量为300-400克/667m^2。  相似文献   

10.
亚麻为平播密植作物,杂草发生较重,杂草防治效果直接影响亚麻的产、质量。2012年我们完成了24%烯草酮防治亚麻田禾本科杂草药效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烯草酮乳油450-600ml/hm2。对禾本科杂苹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亚麻原茎、种子、纤维均比空白对照增产35.77%-45.76%、21.82%-28.20%、47.72%-50.65%;烯草酮对狗尾草、马唐、野黍、碱草等抗性杂草有特效,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对亚麻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新疆亚麻主栽区——伊犁地区亚麻田进行了杂草调查。结果表明伊犁地区亚麻田的杂草有15科26种,单子叶杂草狗尾草、稗草、野燕麦,双子叶杂草灰绿藜、卷茎蓼的相对多度在20以上,是亚麻田杂草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相对优势度、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群落相似性指数等生态学指标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4种作物地杂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田杂草共有116种,隶属于37个科,其中禾本科和菊科种数较多,分别占总数的21.55%和19.83%;鬼针草(Bidens pilosa)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在各作物园区普遍为害,为常年优势恶性杂草,应重点防控;各作物地杂草的多样性,橡胶地最高,其次为香蕉地,菠萝地和油梨地多样性较低;多样性指数的季相变化规律,4种作物地均表现为夏秋季高于冬春季;杂草群落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菠萝蜜地与油梨地杂草群落相似度最高,其次为香蕉地与菠萝蜜地,再次为香蕉地与油梨地,橡胶地与其他3种作物地相似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调查了海南剑麻主要种植区的杂草种类,确定了剑麻园的杂草优势种群,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剑麻园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本区剑麻园杂草发生种类共有21科121种,其中优势种杂草主要为红毛草、大黍、白茅、短颖马唐、飞机草、假臭草、羽芒菊和含羞草8种杂草;采用间种豆科植物或多年生藤本植物覆盖控草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杂草的发生,其中间种花生、大翼豆处理具有明显的防除效果,且间种豆科植物能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在该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绿肥对咖啡园杂草多样性及功能群的影响,调查了云南省保山市常规种植咖啡园(CK)、种植绿肥田菁咖啡园(SC)、种植绿肥硬皮豆咖啡园(MU)的杂草群落,探讨种植绿肥对咖啡园杂草群落的生态位、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及功能群的影响。结果表明:CK有杂草12科21种,SC有杂草10科16种,MU有杂草7科10种。3种类型咖啡园杂草生态位宽度大于0.600的杂草有10种,其中,CK有6种,SC有2种,MU有3种。种植绿肥的咖啡园杂草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ACE估计值、Fisher α指数、Shannon-Wiene指数及生物量均低于常规种植咖啡园(CK),其中,杂草物种丰富度、ACE估计值和鲜重具有显著性差异。常规种植咖啡园与种植绿肥咖啡园杂草群落结构不相似。3种类型咖啡园杂草单子叶一年生或越年生植物功能群占据最大优势,但种植绿肥咖啡园的占比更高。种植绿肥改变了咖啡园杂草群落的生态位、群落结构及功能群,降低了咖啡园杂草群落多样性,对咖啡园杂草群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系统调查海南芦笋种植区的主要杂草种类,明确芦笋园的杂草优势种群,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盆栽芦笋化学除草药效试验及覆盖控草试验。结果表明,海南芦笋园常见杂草有21科106种,其中优势种群由马齿苋、红尾翎、短颖马唐、龙爪茅、牛筋草、砖子苗、假臭草、伞房花耳草及鳢肠9种构成。采用覆盖控草和化学除草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杂草的发生:覆盖9种植物60 d后,防效可达60%以上,且覆盖葛藤、毛蔓豆、飞机草、薇甘菊、肿柄菊后,芦笋抽笋数和新笋径围都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施用4种除草剂60 d后,盖草能和乙草胺对盆栽芦笋的防效较高且安全。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覆盖控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可最大限度的控制芦笋园中杂草。  相似文献   

16.
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对江苏省仪征市连年稻麦两熟轮作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中杂草种类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 有11 科22 种杂草的种子主要分布在0~10 cm 土层内。同时, 阐述了土壤种子库杂草种子的来源, 因水分、湿度、光照等自然因素和耕作、人工除草等人为因素, 杂草种子本身的完熟度等综合因素造成了土壤杂草种子库中杂草种子活力的损失与累积, 以及杂草种子萌发与土层深度、水分等的关系, 初步探明了水旱轮作对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提出了减少杂草种子库种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调查出宾川县亚麻田杂草种类,分析出亚麻田杂草发生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出亚麻化学除草的药剂和配方以及相应的施用技术。3年累计示范推广亚麻化学除草5701.7hm^2,节约生产费用846.5万元,新增总产值836.1万元,新增纯收益797.1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1:20.44,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河口低热河谷区辣木林四季杂草种类、群落组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辣木林有杂草73种,隶属22科65属,其中外来入侵种19种,占杂草总数的26.0%。通过分析四季主要杂草的优势度得出,春、夏、秋季优势杂草主要是菊科的鬼针草(Bidens pilosa),禾本科的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十字马唐(Digitaria cruciata)、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a)、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等组成;冬季优势杂草主要有菊科的鬼针草、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野茼蒿(Gnaphalium affine)组成。其中,鬼针草为常年优势杂草,在四季杂草组成中外来入侵杂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亚麻鲜茎雨露沤制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广文 《中国麻业》2002,24(2):18-21
雨露麻以其生产方式简单,成本低,不污染环境而被广泛应用,但传统的雨露麻采用人工收获,在多雨季节里原茎保存困难,常发生霉烂。给工农业均造成损失。鲜茎雨露沤麻技术的提出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使沤麻时间提前10天左右,亚麻收获就开始沤制,充分利用了亚麻收获季节的高温和降雨。沤麻速度快,沤麻时间缩短,降低了生产成本,麻率相对提高0.5-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增加1.2—2.7kg。此项技术对我国雨露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