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我国南方各省陆续发生,严重威胁着生猪生产的安全,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发展。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我国南方各省陆续发生,严重威胁着生猪生产的安全,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发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以高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佳、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等为主要特征。对生猪产业的发展危害很大,已被国家按照一类高危病进行处置,现在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因此提前预防是减少此病对养殖户造成损失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4.
蔡云春 《畜禽业》2007,(12):15-16
<正>2007年以来,我国共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给生猪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损失,生猪存栏急剧下降,许多养殖户的猪只死亡严重,有的甚至全部死亡,给养猪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中央领导同志非常重视,国务院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6,(5)
生猪养殖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严重制约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简单介绍猪蓝耳病概念、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榜  张晖 《畜禽业》2009,(9):10-11
<正>生猪是我市的畜牧优势产业,我市年饲养生猪260多万头,2007年以来,陕西省人民政府将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列入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病种,加之其他疫病  相似文献   

7.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性疫病。以猪高热,发病急,死亡快为特征。生猪发病后体温明显升高达41℃以上,眼结膜发炎,眼脸水肿,表现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病理变化可见脾脏边缘出现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来,临海市及附近县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陆续发生,严重威胁着生猪生产的安全,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发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生本病死亡。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致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5):7-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的疫病,以母猪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和育肥猪的严重呼吸道症状为特征,并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分子生物学诊断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临床上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2006年的夏季,我国南方10多个省份的猪发生临床症状以突然发病、高热、皮肤发红、呼吸困难、急性死亡;剖检以弥漫性、出血性间质肺炎、淋巴结及多个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为主要特征的"高热病"。2007年,农业部将猪"高热病"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07,(5):44
近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提早做好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病防控工作,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通知要求,各级兽医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按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猪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要求,开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猪病防控技术培训,做好防控猪病各项应对准备工作,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诊断,及时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要求各地在5月中旬猪病高发季节前,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主要猪病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建立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主要猪病的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2.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更易感染;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与其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猪群中口蹄疫、猪瘟、高致病型蓝耳病这3种主要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与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个规模生猪养殖场以及40个散养户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生猪耳静脉血或者是前腔静脉血后对猪群三种主要疫病(生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免疫效果。结果 20个规模生猪养殖场采集200头生猪血液样本,40个散养户采集400头生猪血液样本,对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测定后对比发现规模生猪养殖场生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散养户,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规模生猪养殖场还是养殖户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国家及地方标准规定(70%)。结论规模生猪养殖场生猪的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普遍好于散养户,二者均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规定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故强化防疫监管以及免疫疫病抗体监测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王五州  王建辉 《畜禽业》2007,(10):22-23
<正>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毒传染性极强,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  相似文献   

15.
多数学者认为生猪高热病的流行基本上由多病原混合感染引发,且与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猪弓形体等密切相关。本试验通过连续4年对本地规模猪场上述5种病原的抗原和抗体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发现猪瘟的抗体合格率为79.8,抗原检出率为34.1,证明猪瘟野毒抗原存在,是引发猪瘟持续感染而导致猪场高热病的一个主要病因;猪蓝耳病抗体为75.6,低于80,也是造成高热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猪圆环病毒感染率为49.6,但感染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伪狂犬为12.9,弓形体为14.8,基本可以排除本市生猪高热病与该2种病原的相关性。此外,从检测结果来看,2009-2010年猪瘟野毒抗原阳性率高,猪瘟免疫抗体下降,而猪圆环病毒、猪蓝耳病的血清阳性率在上升,可以证明与生猪高热病的流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6,(1)
正生猪"高热病"又称生猪高热综合症,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圆环病毒,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附红细胞体、弓形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以稽留热型、呼吸困难、皮肤发红、母猪流产、高致病性和高致死性为特征的疾病,多发于炎热的夏季,该病病因复杂,防治难度大,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6年6月以来,如东县生猪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5,(7)
<正>由于目前生猪养殖行业均实施了以强制免疫注射猪瘟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苗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等预防控制措施,以猪瘟为首的烈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抑制。近几年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猪瘟的发生与流行出现了一些变化,临床表现典型的猪瘟逐渐减少,非典型的猪瘟有所增加,而且这一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由于当前生猪养殖业  相似文献   

18.
周迅 《畜禽业》2013,(5):68-69
生猪检疫是保障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重点简述了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肺疫、猪支原体肺炎等常见病在屠宰检疫中的方法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生猪高热病跨地区跨季节的流行,已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的发展,极大挫伤了广大养猪户的积极性。本病是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以生猪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猪病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当前生猪腹泻疫病主要病原及流行特点(一)主要病原引起生猪腹泻的疫病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等。(二)流行特点一是在区域上,先后在多个省份部分区域发生;二是在发病对象上,各种日龄的猪均有发生,其中哺乳仔猪最为严重;三是在季节上,冬春多发;四是仔猪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五是发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可通过乳汁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