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丰富当地品种类型,提高产量,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提高冀西北地区蔬菜产业的整体效益,以35个结球甘蓝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单株产量、株高、展开度、外叶长、外叶宽等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关分析中,结球甘蓝单株产量与叶球横径、株高、外叶长、外叶宽、展开度和外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球纵径和中心柱粗呈显著正相关,与外叶数和中心柱高相关性不显著;在通径分析中,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顺序为叶球横径株高叶球纵径外叶数外叶宽中心柱高中心柱粗外叶长展开度外叶重。结球甘蓝的叶球横径是决定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同时株高、展开度、外叶长、外叶宽和外叶重通过影响叶球横径而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正效应,选择较大叶球横径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研究结果可为冀西北生态环境下结球甘蓝高产育种和推广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茎瘤芥各生育期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21个茎瘤芥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间简单相关关系几乎均呈正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始期株鲜重与其叶长、叶宽、瘤茎生长量、纵径,中期瘤茎生长量与其株鲜重,单株产量与始期瘤茎生长量、现蕾期叶长、茎/叶、纵径、横径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偏相关;始期瘤茎生长量与纵径、横径,始期叶宽与中期株鲜重,纵径与横径,单株产量与始期株鲜重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偏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始期、中期瘤茎生长量以及现蕾期的叶长、横径、纵径等五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偏回归系数和通径系数显著或极显著,其中横径对单株产量作用最大,其次为纵径>现蕾期叶长>中期瘤茎生长量>始期瘤茎生长量,同时这五个农艺性状之间大多为负的偏相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制约关系,分析提出了高产育种应以增大瘤茎横径为其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3.
对新湾青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稳定性分别是商品果单果重〈株幅纵径〈最大叶长〈门茄高度〈单株结果数〈叶柄长〈商品果横径〈商品果纵径〈最大叶宽〈株幅横径〈株高〈产量;株高、门茄高度、最大叶宽、商品果横径、商品果纵径、商品果单果重、单株结果数、株幅横径与产量呈正相关,最大叶长、叶柄长、株幅纵径与产量呈负相关;建立了新湾青茄产量与11个农艺性状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提出新湾青茄高产稳产栽培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20份仙草资源的株高(X1)、茎长(X2)、茎粗(X3)、节间长(X4)、叶长(X5)、叶宽(X6)和单株产量(Y1)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单株产量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茎长、株高、茎粗和节间长对单株产量性状有较大的效应关系;茎长、株高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产量主要相关的4个性状中茎长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正向效应值最大。  相似文献   

5.
对34份晒烟种质资源的部分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围与单株产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茎围、最大叶宽和单株产量与单株上中等烟比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最大叶长与单株上中等烟比例呈显著正相关。最大叶宽对上中等烟比例的直接作用最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4份晒烟种质资源分为2个组群,且所有种质资源中,施秉鸡尾烟和开阳大黄烟的亲缘关系在所有种质资源中最接近。  相似文献   

6.
茎瘤芥杂种一代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11个茎瘤芥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为试材,研究了F1优势表现特点及其与亲本间的关联性,并对F1主要性状与其产量的关系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F1具有较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瘤茎重(单株产量)和单株鲜重显著、极显著超过大值亲本,瘤茎横径超过大值亲本接近显著水平,菜形指数显著低于双亲均值。叶长、叶宽、瘤茎纵径、根鲜重与大值亲本差异不显著。(2)单株产量超亲优势主要受株鲜重、菜形指数、瘤茎横径等性状优势的共同影响。(3)F1各性状对其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瘤茎横径,其余性状依次为叶长>叶宽>单株鲜重>瘤茎纵径>菜形指数。(4)F1叶长、叶宽、单株产量与父本相应性状值呈显著正相关,F1叶长、根重、单株产量、瘤茎横径与大值亲本值呈极显著正相关,F1单株产量、株鲜重、根鲜重与双亲均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5)单株产量、瘤茎横径平均优势强弱与双亲差值呈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超亲优势受母本值影响较大。还讨论了茎瘤芥杂种优势利用亲本选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20份樱桃萝卜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就根长、根粗、叶长、叶宽、单株根重、单株叶重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根重与根长、根粗与叶长呈极显著相关;单株叶重与根粗、叶长和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樱桃萝卜单株根重对总产量的贡献最大,并呈极显著正相关;根长和叶宽对总产量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单株叶重对总产量有负向影响;叶长和根长对总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6个饲用玉米杂交种的7个性状(株高、主茎叶数、最大叶面积、穗位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穗长)与玉米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最大叶面积、穗位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茎叶数、株高与单株产量也呈正相关.主茎叶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最大叶面积、穗位高以及最大叶长,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总影响程度的位次是最大叶面积(1.638 2)>穗位高(0.701 3)>穗长(0.047 1)>最大叶长(0.0193-)>最大叶宽(-0.034 8)>株高(-0.168 2)>主茎叶数(-3.330 5).同时,本研究还应用多因素综合评判的方法对6个玉米杂交种的产量、生育期、株高、主茎叶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穗长、穗位高、品质等性状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杂交种E2的综合表现最优,E4最差,这与生产实际是相符合的,从而为育种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葱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1个大葱品种为试材,对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表明:株高、葱白长、葱白直径、叶长、叶扁宽、绿叶数、叶鞘间距等性状均与单株重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葱白长、葱白直径、叶扁宽、绿叶数是影响单株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15-16,20
对玉米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上位叶长、株高在影响产量的诸多因素中占了主要地位;其次是穗位高、穗上位叶角、穗上位叶宽。其中穗上位叶长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r=0.4818,而株高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0.365。因此,育种时株型性状的选择应该以穗上位叶长和株高为主,同时兼顾穗位高、叶片数等与产量的关系;实现单株产量的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大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并对大蒜种质资源进行初步鉴定及综合评价,以期全面了解大蒜种质资源特性,对今后开展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184份大蒜种质资源的株高、假茎直径、叶长、叶宽和单头鳞茎重等12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计算其变异系数,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84份大蒜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4.072%~67.993%,其中,假茎直径、叶长、叶片数和鳞茎盘厚的变异系数均大于40.0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蒜种质资源不同农艺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鳞茎高、鳞茎横茎、鳞茎盘直径、鳞芽背宽和鳞芽高是影响蒜头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大蒜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包含在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6.226%,主要因子为鳞茎横径、株高、单头鳞茎重、鳞芽高、鳞茎高、鳞茎盘厚和叶片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4份大蒜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20.00处可聚为七大类群,其中第Ⅳ和Ⅴ类群种质的综合表现较好,且大部分为贵州本地资源。通过计算184份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得分,筛选出综合得分较高的21份种质,其中有20份种质来自贵州。【结论】184份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差异较大,其中贵州大蒜种质资源综合表现优异,是筛选优良大蒜种质资源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自留种长凝大蒜、平遥大蒜和武威大蒜等3个不同种源地大蒜的农艺性状和鳞茎综合品质,为筛选适宜在长凝区域种植的大蒜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长凝大蒜(自留种)、平遥大蒜和武威大蒜进行田间试验,采集株高、假茎直径、鳞茎高、鳞茎直径、鳞茎单重等10项农艺性状,并检测成熟鳞茎中总糖、干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硒、锌、维生素C、大蒜素等营养成分含量,采用模糊评价隶属函数法对鳞茎综合品质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平遥大蒜的株高、假茎直径、蒜苔长、单蒜苔质量、鳞茎高、鳞茎直径、鳞茎单重等7项农艺性状指标显著高于长凝大蒜和武威大蒜(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蒜鳞茎单重与鳞茎高、鳞茎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株高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长凝大蒜、平遥大蒜和武威大蒜三者鳞茎中的总糖、干物质、锌、维生素C、氨基酸总量、大蒜素等营养成分含量差别不大,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平遥大蒜鳞茎综合品质最佳,长凝大蒜次之,武威大蒜第三。[结论]平遥大蒜具有单位产量高、蒜头外观商品性状好、蒜头综合品质佳的特点,可以作为种植高品质长凝大蒜的优良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3.
利用21份薹蒜材料,通过相关与通径分析研究薹蒜播种至采薹时间与其他12个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薹蒜13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相关分析表明,薹蒜的叶长、叶宽、假茎高、假茎粗、薹长及薹粗与播种至采薹时间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61、-0.79、-0.67、-0.76和-0.69。通径分析表明,薹蒜叶长、假茎粗对播种至采薹时间影响较大。结合回归方程,说明薹蒜叶长、假茎粗为影响蒜薹收获时间的主要因素,以上性状可以作为选育早熟薹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特征及其与产量相关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难以采用常规方法创制新种质,新品种选育较为困难。因此,研究分析大蒜农艺性状的变异特征,探索决定大蒜产量形成的主要农艺性状,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现有种质资源,以及优选大蒜高产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78份国内外大蒜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大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选取代表性植株,分别于大蒜抽薹期和鳞茎收获晾干后测试大蒜种质资源的16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探讨大蒜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大蒜鳞茎及蒜薹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达11.1%-64.0%,其中以蒜薹相关性状变异系数较大,鳞茎重、鳞芽数次之,株形等相关性状较小。除鳞芽宽外,其他农艺性状与鳞茎重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而除叶夹角及鳞芽数外,其他农艺性状与蒜薹重的简单相关系数亦达极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明确了影响大蒜鳞茎及蒜薹产量的主要性状包括株形因子、蒜薹因子和叶形鳞芽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鳞茎产量和蒜薹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回归模型,经统计学检验,两个模型均达极显著水平,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8516和0.9449。通过通径分析,确定影响大蒜鳞茎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依次为鳞茎横径(0.5353)、鳞芽长(0.1652)、鳞芽数(0.147)、假茎粗(0.1136)及叶片数(0.1036),而影响大蒜蒜薹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依次为蒜薹粗(0.8875)、株高(0.1585)和鳞芽数(-0.1382)。【结论】大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大蒜农艺性状之间多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决定大蒜蒜薹和鳞茎产量形成的关键农艺性状显著不同,除蒜薹和鳞茎自身性状外,以较高株型大蒜的蒜薹产量较高,以较粗株型大蒜的鳞茎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烤烟农艺性状与经济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7年牡丹江烟区3个主栽烤烟品种农艺性状与经济指标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农艺性状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烟叶产量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叶数、最大叶长和株高,其次是最大叶宽、茎围;与产值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叶数、株高和最大叶宽,其次是茎围和最大叶长;而农艺性状对均价、上中等烟、上等烟比例的关联度的大小顺序均为:最大叶长、株高、茎围、叶数、最大叶宽;因此,在烤烟品种的优质选育和高产栽培中,应注意叶数、株高、最大叶长等农艺性状的选育,并兼顾其他有利生物学性状的选择,进而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6.
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6个番茄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平均单株产量和总采果数、株高、叶片数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68、0.6144和0.5182。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采果数、平均单果重、果肉厚、株高、总采果数对平均单株产量直接作用较大,早期采果数通过总采果数、第1穗果数、平均单果重、株高、第1穗节位茎粗、果肉厚对平均单株产量间接作用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17.
全雌性单性结实黄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全雌性单性结实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8个自交纯系,采用Griffing第II方案配制杂交组合,对其6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产量和单果重,瓜条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和叶面积,株高间呈显著正相关,和茎节数不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果重和瓜条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699和0.587,株高和叶面积通过单果重对产量有间接作用,间接通径系数为0.371和0.426。  相似文献   

18.
鲜食型糯玉米组合产量性状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素菊  王晓明  林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16-1617,1692
对鲜食型糯玉米42个组合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穗长、行粒数、穗粗、秃顶长和株高与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秃顶长和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粗、行粒数、株高、穗长和穗位高对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有直接的作用;穗长、行粒数、穗粗和株高是提高杂交组合(F1)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的主要决定性状,穗位高则是主要限制性状.  相似文献   

19.
以30个芹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芹菜单株质量与株高、第1节叶柄长、第2节叶柄长、叶柄宽、叶柄厚、小叶长、单株叶片数和蘖芽数都存在正向相关,单株叶片数对单株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367 7,其它性状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小叶长(0.233 1)、叶柄宽(0.231 8)、第1节叶柄长(0.129 0)、第2节叶柄长(0.104 9)、蘖芽数(-0.056 7)、株高(0.056 3)、叶柄厚(0.049 0)。  相似文献   

20.
虎杖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虎杖主要农艺性状间及其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关系,为虎杖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对采自川渝两地19份虎杖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y)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为主根粗(x8)茎叶鲜重(x9)分枝数(x4)茎粗(x2)主根长(x6)冠幅(x5)株高(x1)主茎叶数(x3)侧根数(x7)。最佳回归方程y=-84.867+6.900x3-46.376x4+1.238x5+225.457x8+0.983x9,R2=0.909,F=23.988**,即主茎叶数、分枝数、冠幅、主根粗和茎叶鲜重是影响虎杖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茎叶鲜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分枝数,第三是主根粗。茎叶鲜重、分枝数和主根粗是虎杖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虎杖高产株型为茎叶茂盛,分枝数较少,主根较粗,主茎叶数、冠幅适中的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