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谢贤才 《中国蜂业》2001,52(6):12-12
我定地饲养中蜂 2 0多年 ,我认为用卧式 1 6框蜂箱饲养中蜂比较好 ,下面谈谈怎样用卧式箱养中蜂。1 卧式箱中间用 1块框式隔王板隔成两区 ,越冬时饲养双王群便于调整群势 ,保温好 ,早春繁殖快 ,到3月中旬 ,抽去隔王板 ,分为两群 ,各箱用单王繁殖 ,减少发生分蜂热 ,并能养成强群。2 流蜜期采用卧式箱单王采蜜 ,在流蜜前 1 0天 ,用隔王板将卧式箱隔成大、小不一的两区 ,两区的巢脾分别靠放在隔王板的两边。大区为产蜜区 ,放空脾、蜜脾和封盖子脾 ,根据箱内总脾数的情况 ,如 5框蜂的放3框 ,8框蜂的放 5框 ,1 0框蜂的放 7框 ,脾外再加隔板。小…  相似文献   

2.
喀意×意杂交的蜂王个体大,腹部呈黄色,有较宽的黑环,行动稳重,产卵率高。早春比意蜂繁殖快,又能维持大群,产浆量、产蜜量比意蜂高。去年八月在内蒙通辽地区采葵花蜜源时,原意群5—6天蜜成熟;而喀×意和喀意×意群仅4—5天蜜就成熟而且贮蜜量、成熟度都高。平均每群取蜜120斤,比意蜂群高30%左右。但喀×意杂交群产浆量低。本地有两户饲养退化、混杂的蜜蜂,平均每群仅取蜜20—30斤。要想蜂产品获高产,必须进行蜜蜂换  相似文献   

3.
越冬蜂是两年衔接承前启后的关键蜂 ,因为没有越过冬的好群势 ,春繁就必然缓慢 ,势必影响第一个蜜源的产量。那么 ,以什么样的群势越冬为最佳呢 ?越冬群势各地均有特点 ,现以山东省乐陵市为例 :乐陵从培育越冬蜂蜂王停产日到春繁蜂王开产日约 1 5 0天(从 1 0月 1日到下年 2月未 ) ,其中蜜蜂不能飞行日仅5 0天左右 ( 1 2月下旬到 2月上旬 )。尽管越冬方式不同(冷式、暖式、)越冬蜂正常死亡日仅 5 0天 ,而非正常死亡日却占 1 0 0天。另外 ,越冬蜂的寿命还取决于越冬群势、越冬蜂的生理状态、越冬方式、饲养品种和越冬期的天气等。1、越冬群势…  相似文献   

4.
单脾分蜂法     
人工分蜂是为了扩大蜂群饲养量 ,但分蜂应以不削弱原群实力为原则 ,应计算好繁蜂时间和分蜂群势。分蜂必先育雄蜂 ,雄蜂由卵到性成熟需 34~38天 ,蜂王性成熟需 19~ 2 2天 ,两者相差 2 0天左右 ,因此要在移虫育王前 2 0天培育雄蜂。1997年 2月 12日紧脾开繁时 ,种用雄蜂我用“分区法”单脾开繁 :产卵区放 1张雄蜂房较多的脾 ,4月 5日可见部分雄蜂认巢飞翔 ;随即移虫育王 ,4月 17日将成熟王台装入铁纱王笼 ,挂在边二脾蜂路间 ;4月 18日组织交尾群 ,每群只放 1张半蛹半蜜的子脾 ,组织 10个 1脾蜂的交尾群 ;4月 2 5日种用雄蜂正处于青春期 ,10…  相似文献   

5.
<正>不少养蜂人提倡饲养双王群,一箱蜂2只蜂王产卵量总比1只蜂王多,应该是繁蜂快,蜂数多,群势壮,蜂蜜产量高。我养蜂几十年,对饲养双王群有深刻的体会。在蜜粉源丰富时,双王繁殖,单王生产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然而,在秋末蜜粉源枯竭时,双王繁殖就不比单王群好。同样是8脾蜂群越冬,开春时单王群有4~5脾蜂,而双王群只有2~3脾蜂。为什么悬殊如此之大呢?是因为双王群在秋末培育越冬蜂时花粉不足,蜂子得不到  相似文献   

6.
2 3 荔枝花期的蜂群管理4月份 (清明至谷雨 ) :是收获荔枝蜜的季节。这时期的管理要点是 :组织强大生产群 ,适时进场 ,采集荔枝蜜。组织好生产群 :进场采荔枝蜜前要先组织好生产群 ,群势以 4~ 5脾为宜 ,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群势太弱 ,生产力低 ;群势太强 ,容易产生分蜂热 ,也不利于生产。此时如果双群同箱饲养的 2群蜂群势仍很弱 ,可合并为群势较强的生产群 ;如群势中等 ,可在进场前装箱时通过调整分成 2群 ,使其中 1群达到较强群势 (4~ 5脾 ) ,成为生产群 ,另 1群作繁殖群 ,或保留现状 (双群同箱饲养 ) ;如果 2群蜂群势都较强 (4脾以上…  相似文献   

7.
东北黑蜂习性点滴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饶河县有东北黑蜂四万多群,过去的国营蜂场,现有大型蜂产品加工厂,是国家指定的东北黑蜂原种基地,不让外来蜂种入境内放养以防蜂种混杂。东北黑蜂可维持大群,适应大箱饲养(75公分长、宽、高各50公分),就是书刊上所提到的饶河大蜂箱,性情温顺,不爱蜇人,检查时不用戴蜂帽,耐寒力较强,最适应东北高寒地区饲养,户外过冬,只要箱子好,用草培起来可以了。由于黑蜂个体大,在椴树大流蜜时同别的蜂种相比,可提高30%产量,但是采秋蜜不如别的蜂种(意蜂),零星蜜源比别的蜂种强。七台河市我二弟家饲养了意蜂,后来又从我处引进黑蜂蜂种。2000年没有…  相似文献   

8.
晁代雨 《蜜蜂杂志》2007,27(1):33-33
我饲养了90群意蜂,因我地蜜源植物洋槐日渐稀少,把蜂群分成AB两组,A组40群放在自已家中,B组50群放在离家5 km远的岳父家.2005年5月洋槐流蜜期过后,按2∶1分群,每群平均有蜂7框以上,如果不出现病害,到繁殖越冬蜂最佳时期,基本上能达到10框以上群势,可以称为越冬蜂培育最佳群.这一整套繁蜂技术,是20多年来由<蜜蜂杂志>一直陪伴的结晶,我认为是本地区的最佳养蜂法.  相似文献   

9.
联合分蜂法     
<正>人工分蜂的方法有多种,在东北及新疆等地取蜜季节大多在7月份,如果蜂场以取蜜和生产蜂王浆为主可采取均等分蜂法。当春季蜂群繁殖到8脾蜂时,时间大致在5月中下旬,距离取蜜季节7月还早,将蜂群分成群势相等的两群蜂,等到7月取蜜季节可以繁殖到10脾以上的采蜜强群。如果蜂场是以发展蜂群为主也可以把蜂群分成4群2脾蜂的小群,但是这样到7  相似文献   

10.
饲养新疆黑蜂的蜂农近几年来生产王浆。尼勒克种蜂场王世荣1986年生产王浆20公斤,据朱兴义初步试验,黑蜂单个王台产浆0.29克,比意蜂单个王台产浆量高32%,现将新疆黑蜂生产王浆技术介绍如下:一、产浆群的组织产浆群的组织有两种方法:(一)巢箱的产浆法:为了提前生产王浆,当蜂群发展到8框以上,外界有小蜜粉源时就开始生产王浆,伊犁牧区6月下旬或7月初,将8框以上的蜂群分为两室,中间用框式隔王板隔开,一边由1张蜜粉脾、2张子脾,1—2张产卵空脾和一蜂王组成产卵区。另一边放3—4张子脾(有适量的蜜和粉)和产浆框为  相似文献   

11.
王鹏 《中国蜂业》2014,(1):26-26
<正>蜂种是养好蜂的关键,笔者通过近几年观察和实践发现,适合寒冷地区蜂种有松丹一号、高加索蜂、美意、原意。这些品种我都用过,好的表现是产蜜量高,越冬死亡率低,省饲料,群势大繁殖快。培育好蜂王需注意以下几点:1.育王时间出窖4框蜂的中等蜂群放3张脾,1张蜜脾,1张粉脾,1张半蜜脾,四周有封盖蜜中间有空房,利于蜂王  相似文献   

12.
<正>2007年春天,我用3个弱群共7脾蜂开始春繁。经过1年的精心管理,越冬定群时,蜂群繁殖到61箱,64只蜂王,335脾越冬蜂。这样的繁蜂结果,确实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这年春天,万荣县李蜂友买了我40箱蜂,剩下3个弱群共7脾蜂。蜂拉走的第二天,即2月13日的早上,我把2个2脾群组成1个双王群,另一个3脾群也改成双王群(蜂友给了1只蜂王),用2个16  相似文献   

13.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0,51(3):16-16
巢蜜是一种特殊的蜂蜜品种 ,1 857年美国人首次采用木制巢蜜格生产巢蜜 ,一百多年来 ,巢蜜格的规格几经变化 ,目前常用的有 1 1× 1 1× 4 .7cm和 1 0× 1 2 .5× 3 .4cm两种。巢蜜含有花的独特香味 ,是一种真正的天然品 ,因此它深受人们的欢迎。下面简介一下巢蜜的生产过程。一、巢蜜生产群的组织与管理生产巢蜜必须采用强群 ,在越冬后期蜂群就应利用巢内的贮粉或饲喂花粉进行繁殖 ,春繁前要治一次螨。春繁时 ,巢蜜生产群都采用上下双箱繁殖 ,并经常对调上下箱的位置 ,上下箱对调可使两箱的蜂儿相一致。在流蜜期间可继续使用双箱繁殖 ;…  相似文献   

14.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20,40(3):38-40
中蜂喜分蜂,难养成大群。若饲养在郎氏10框活动巢箱中,则空间过大、利用率不高。在流蜜期,弱小中蜂群难形成无子蜜脾,取蜜只能提出子脾摇蜜,损伤蜂、削弱群势,影响后期产蜜。若用框式隔王板,中蜂又难以养成10框蜂的群势。因此,有的地方把郎氏巢箱10框改成8框,用来饲养中蜂。现在赣、浙各地的中蜂场,用8框巢箱饲养中蜂的人较多。赣、浙两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蜜源情况有差别,分布在两地的中蜂,在油菜花期繁殖到4脾蜂以上后,大都会发生自然分蜂,有的群还会有2次之多。蜂群一分再分,群势将由强变弱。  相似文献   

15.
1解除分蜂热现在饲养中蜂的蜂场大都利用自然王台培育新蜂王,蜂群越冬后经过2个多月的春繁,群势壮大,蜂群内拥挤,工蜂在巢脾下部边角造出大片雄蜂房和数个王台,蜂王产子减少,工蜂采集力下降,促成分蜂热。此时正是产蜜和蜂群繁殖的黄金季节,如果让蜂群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蜂蜜减产,蜂群增殖停滞不前。笔者近年来采取以下措施:在分蜂季节首先选一两群有分蜂热的强群,把群内的老王带2脾蜂提出另放1只空箱内饲养,接着把全场有分蜂热的蜂群中造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入准备好的无王群内,待新王出房再提出组织交尾群。这样处理可立即解除分蜂…  相似文献   

16.
杨振中 《蜜蜂杂志》2010,30(3):22-22
<正>2005年5月退休前,一朋友送我3脾意蜂。退休后定地饲养保持在六七十群,新分出群多数外卖,好年份群均产值五六百元,歉年也有400余元。虽比不上转地放蜂者,但觉得也不错。为全面掌握养蜂知识,近几年来兼养数群中蜂。  相似文献   

17.
养蜂科技20 0 1年苏南油菜蜜丰收 ,而洋槐滴蜜未收。无锡市老孙饲养 2 2个意蜂双王群 ,群势 1 4——— 1 6框 ,共生产 3 9 — 40 油菜花蜜 5 0 0kg(即 1 0 0 0斤 ,以下用习惯说法市斤 ) ,用浆蜂生产蜂王浆 45斤。听说张家港市老程饲养的意蜂单王群群产油菜花蜜 1 0 0斤。这需要了解 ,因而作了专访。我将专访目的说明后 ,老程回答是单王群 ,群势1 2—1 3框 ,巢箱放 6框 ,做到蜂脾相称 ,隔板上要躲满半板蜂 ,隔板上没有蜂说明蜜脾上蜂少了。进蜜后分散贮藏 ,蜜不易集中 ,不能及时摇蜜。老程是每天摇蜜的 ,也生产蜂王浆 ,但不是浆蜂 ,放一只浆…  相似文献   

18.
秋后弱群二群同箱饲养轮流治螨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定地饲养意蜂数年 ,从春到夏 ,每个原群都能发展到加继箱的群势 ,可是到夏末秋初 ,有少许蜂群群势突然下降 ,轻者尚能保存 8~ 9脾蜂 ,重者只剩 4~ 5脾蜂 ,甚至 3~ 4脾蜂。究其原因 :其一 ,入夏后气候炎热 ,当地又缺少蜜粉源 ,蜂王因此产卵减少或停止产卵 ;其二 ,正处瓜果蔬菜喷施农药 ,采集蜂中毒死亡 ;其三 ,大小蜂螨危害 ,造成出房幼蜂只会爬不会飞 ,重者蜂蛹死亡。蜂群度夏 ,秋后群势略有下降 ,这是正常规律 ,但受大小蜂螨为害所造成的群势下降 ,就不可忽视。为此 ,1999年 5月 ,我把原群分出 1群后 ,到 6月将原群封盖子脾尽数提出 ,…  相似文献   

19.
葛平 《蜜蜂杂志》1989,(2):15-16
新疆黑蜂具有采集力强的特点,抓好流蜜期的技术管理,是把蜂群尽快养成强群,投入生产的重要环节。现将新疆黑蜂流蜜期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培养采集蜂伊犁地区繁殖期100天左右,一个流蜜期40~45天,此时必须做好蜂群的繁殖工作。(一)采用双箱体饲养,依靠本群的力量,培养采集蜂。一般当外界气温基本稳定,离主要流蜜期40天左右的六月上中旬,箱内达6~8张子脾,有8框以上的蜂势时,将封盖子脾3~4张,提入继箱内,两侧放入蜜粉脾。虫卵脾放在巢箱里,再加一二张产卵空脾供蜂王产卵。巢箱和继箱空间放入保温物,防止“倒春寒”冻伤幼虫。当继箱和巢箱满箱时,再加第二继箱,巢箱上加隔王板,卵虫脾留在巢箱内,蜂王限制在  相似文献   

20.
养蜂生产以蜂为本 ,所谓蜂多于脾的原则只能坚持 ,不能背离 ,背离了蜂也养不好 ,群也养不壮。经验证明 ,春繁开局 ,50 0 0只蜂的群势 ,放1张脾比放 2张脾 ,繁蜂效果好速度快 ;1 0 0 0 0只蜂的群势 ,放 2张脾比放 3张脾 ,繁蜂效果好速度快。为什么 ?初春气温低 ,条件欠佳 ,只有脾少蜂多 ,才能发挥出群势集中的优势 ,才能培育出量大质优、活力充沛的生力军。笔者 2 0 0 2年 ,刺槐花期分出 1 0个新群 ,均为 5脾蜂。6月中旬将其中的 5个群 ,各抽出 2张脾 ,压缩成 3脾群 ,其余 5个群不动 ,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果显示 :3脾蜂的 5个群 ,均比 5脾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