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鱼类对饲料中钙磷的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汉平 《水产科学》1988,7(1):28-32
近年来,有关鱼类对无机盐需要的研究已大有进展,业已证明,在无机盐中,钙磷是维持鱼类正常生长和骨骼发育的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因此,本文就有关鱼类对钙磷需要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广西水产科技》1988,(2):50-50
在鱼类无机盐需要量的研究中,已查明鱼类对钙、磷的需要量。较多的研究结果指出:鱼类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大约在0.5~0.8%之间,饲料中钙的含量对鱼类生长和饲料分数影响不大。但迄今为止,研究较多的是鲑、鳟鱼类、鲤鱼和真鲷等。关于草鱼,黄耀桐等采用正交试验,对草鱼鱼种以酩蛋白为蛋白源的饲料中钙、磷、铁、镁等13种无,机元素的添加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鱼类具有不但从食物中而且从水中吸收无机元素的能力。鱼类具有不仅通过鳃膜而且也通过体表交换无机离子的能力,这就难于阐明鱼类对食物中无机盐的营养机能。鱼从外界介质中吸收离子兼有营养的和调节渗透压的作用。由于这两种作用的相互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
鱼类矿物质营养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鱼类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及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鱼类能有效地利用水中溶解钙。当水体钙含量为 14~ 20毫克 /升时,鲤鱼、虹鳟、美洲鲶几乎不需要由饲料供给钙便能满足生长需要。另外,鱼类还能从水中吸收部分镁、铁、铜、锌、碘等。   但鱼类对水体中的某些矿物元素不能有效利用,如磷,必须由食物中供给。由于鲤科鱼属无胃鱼,故对溶解性差的磷源,如植酸磷、骨骼磷、磷酸钙等利用率很低。鲤科鱼对鱼粉中的磷利用率为 10%~ 33%,磷酸钙为 13%,植酸磷为 8%。然而,鲤科鱼对可溶性无机磷的吸收率很高,如鲤鱼对磷酸二氢钙中…  相似文献   

5.
目前关于鱼类的无机盐代谢,从营养方面已进行了一些研究。国外有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几种无机元素在某些鱼类体内的分布、吸收和代谢途径等进行过研究,搞清楚了无机盐对鱼类生长的必要性。为了弄清饵料中添加无机盐混合物的养鲤效果,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天津农学院米瑞芙老师协助进行了试验鱼的血液学分析,该院水产系毕业班学生汪风海、赵开轮、杨淑芳三位同学在实习期间及天津水产研究所刘洪利同志参加了本试验,作了大量的工作。特此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6.
矿物质的营养作用及其在鱼饲料中的添加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宏  杨良玖 《内陆水产》1999,24(3):10-11
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类。是饲料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们是构成鱼体的必需成分。同时对于维持鱼体的正常内在环境,保持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以及保证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也是不可少的。鱼类营养方面需要量和营养作用较大的矿物质主要有钙、磷、镁等。此外,还...  相似文献   

7.
营养对鱼类生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亲鱼阶段的营养不仅影响亲鱼的性成熟、配子产生、繁殖力、受精率、受精卵的孵化率和胚胎发育,而且还影响仔稚鱼的质量和存活率;适当的营养可促进鱼类的繁殖性能,而营养缺乏或者过量将降低其繁殖性能。本文总结了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元素的含量和来源等因素对亲鱼生殖活动各个环节的影响,对饲料中一些关键营养素的供应提出了建议,并结合陆生动物的研究结果,对能量、脂肪及必需脂肪酸等调节鱼类繁殖性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概括和推断。  相似文献   

8.
植物性饲料中,磷主要是以植酸及其盐的形式存在。而植酸、植酸盐被公认为是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酶可以解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使无机磷的用量大幅度降低,降低鱼体粪便排泄物中磷的含量,提高鱼类增重率,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由于鱼体内缺乏分解植酸的植酸酶,大量未被鱼体利用的植酸磷随着粪便排出体外,造成磷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从而使水中溶氧含量起伏变化、水质恶化、鱼体生病或鱼肉带异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初步探讨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及植酸磷降解的影响,从而为植酸酶和无机盐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植酸酶是一类能分解植酸及其盐的酶。它能减少单胃动物的饲料中减少无机磷的添加量,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解除植酸对一些矿物元素如钙、锌、铁、铜等的抗营养效应。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节约无机磷饲料资源,又可减少由于动物粪便排泄物中高磷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以大学、研究所为主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生产出植酸酶产品,并在  相似文献   

10.
钙和磷在动物体中是主要矿质元素,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组织中。在各种组织中,钙、磷元素不断地转化,对某些生理过程起着调节作用。因此,为使动物更好地生长,研究饲料钙、磷比率和对动物生长有利的钙、磷含量是必要的。许多营养学的研究表明,这二要素对家养动物和人类的重要性,然而,很少注意到鱼类对这二要素需求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鳖的营养研究起步较晚,所以有关鳖的营养和饲养标准的制定有滞后性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颁布出我国鳖的饲养标准。在市场上销售的鳖用配合饲料其营养指标是以鳗鱼饲料标准稍作改动而生产的,配方模式基本类同鳗鱼饲料,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事实上鳗与鳖在吸收生理上有较大区别。首先,对钙、磷添加需求不同,因为鳗鱼在利用水中的溶解钙能力比其他鱼类低,而鳖可以用鳃、皮肤吸收水中的溶解钙,所以不须添加很多钙,否则钙、磷容易失衡。由此可见鳗鱼饲料的营养水平不适宜鳖。除此之外,鳖饲料需要维生素B1、B2、B6、B12…  相似文献   

12.
答:我国对于鱼类营养科学的研究还刚起步。鱼类饲料的主要营养要求为:蛋白质、醣类、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要求能满足鱼类生长发育的需要。其中,蛋白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猪对磷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  解鹏  吴东波 《畜禽业》2006,(11):19-21
磷元素是动物体内含量较多的矿物元素之一,其需要量仅次于钙,在动物生长发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占总磷的85%~88%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与钙一起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硬度,其余在细胞外液和细胞中分布,参与动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分解和合成代谢;在能量储存、释放和转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动物骨骼正常生长发育、最优繁殖性能和最佳生长效率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磷是自然界中有限的非再生资源(Abelson,1999),动植物只能利用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磷,作为动物必需的矿物元素,磷已经成为目前动物饲粮中仅次于能量和蛋白质的第三种最昂贵…  相似文献   

14.
<正>养殖池塘底泥是由残剩饵料、粪便、生物尸体及各种有机碎屑、各种无机盐、泥土沉积物等组成,因此,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无机氮、磷、硫、钾、钙等成分。活菌在底质中生发的过程即是将底泥转化利用的过程,是将底泥中的废物转化为水体营养的过程。因此,底改产品的成分也以硫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解磷细菌、解钾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  相似文献   

15.
正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是中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和东海,属暖温性近底层鱼类,小黄鱼不仅具有肉质鲜嫩的特点,而且营养也相当丰富,是生活中优质食用鱼之一。小黄鱼蛋白质含量很高而脂肪含量较低,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钙、镁、磷、硒等多种元素和VA等多种人体所需维生  相似文献   

16.
前言 50多年以来,许多营养学家对人们食物的需求量研究得比较多,特别是通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过程的研究,对营养的需求量更清楚了。以往营养学家对陆地动物的营养学也研究比较多,对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痕量元素、矿物质以及脂肪的需求量阐明较多,报道的文献也较多。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人们需要的蛋白质的质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积极发展鱼类养殖业已成为共同关心的课题。鱼类养殖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鱼类的营养状态。直至最近,国际上对鱼类营养  相似文献   

17.
<正>石斑鱼是石斑鱼属鱼类的统称,全世界已记录有100多种,我国记录有46种,主要养殖种类是鲑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点带石斑鱼、巨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等。石斑鱼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  相似文献   

18.
一、海水鱼类营养需要特点 蛋白质、糖和脂类是海水鱼类的主要营养来源,维生素、无机盐等在维持鱼类正常的新陈代谢中也有重要作用。海水经济鱼类多属杂食性或肉食性鱼类,其消化道的长度与体长之比,一般较陆生畜禽小得多,并有其独特的消化代谢特点,因而决定了其对营养需求的特殊性。 1.蛋白质的需求特点 海水鱼类对饵料中蛋白质水平的需求较高。一般而言,温水性鱼类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30%-36%,冷水性鱼类则要求45%-50%的蛋白质含量,都大于一般畜禽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12%-22%)。在蛋白质品质方…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三峡水库小江流域常见草食性、浮游生物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肌肉的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2018年1月(枯水期)和7月(丰水期)在小江流域7个设定断面,采集4种食性的鱼类样品,测定其生长特性指标,分析鱼类肌肉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鱼类肌肉C、N、P元素含量为34.75%~58.71%、 7.00%~15.45%、0.89%~8.21%,C:N、C:P和N:P为3.62~9.75、16.92~136.95、2.14~35.31,其中磷元素含量变化最大且是导致N:P变化的主要原因。小江流域不同食性鱼类肌肉元素组成差异不明显,其中仅草食性鱼类、浮游生物食性鱼类 的N含量和N:P显著大于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P<0.05),其他元素及比例在各食性鱼类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采样断面的鱼类肌肉元素含量及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小江流域鱼类肌肉N和 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除草食性外,各食性鱼类的N含量均与水体NO-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大坝干扰下水生态系统食物网营养关系及营养循环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V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名左旋抗坏血酸(L-ascorbicacid),是鱼类维持生理机能所必须的物质。自从Kitamura等(1965)首次通过实验证实鱼类的正常生长需要摄入Vc之后,人们从生长、繁殖、抗病、抗应激等方面对鱼类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此后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Vc对鱼类的繁殖、生长发育、抗病和提高存活率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针对Vc在鱼类营养中的作用的研究简况,作一个概述,期望能为饲料中Vc的添加提供依据。一、营养作用Vc为鱼类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功能和生命活动所必需。Vc还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叶酸_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