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猪进展》2006,(1):9-11
有效的清洁和消毒程序降低了众多疾病的发生及其影响。然而不足的是,这样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成本较高。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为猪场确定清洁和消毒的最优程序。[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猪场消毒     
李春生  高林 《养猪》2002,(2):43-44
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 ,猪群易发生传染病。消毒是养猪场切断传染病传播、防止传染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手段。养猪场要重视消毒 ,也要科学消毒 ,使每次消毒都取得理想的效果。1 消毒的种类和方法1 .1 消毒的种类预防消毒、患病期消毒、空舍消毒和载猪消毒。1 .2 物理消毒1 .2 .1 清扫冲洗 可除掉 70 %的病原 ,并为药物消毒创造条件。1 .2 .2 通风干燥 特别是冬、春季节 ,适当通风 ,可在短时间内通过气流迅速降低舍内病原的数量 ,加快舍内水分蒸发 ,保持干燥 ,可使除芽胞、虫卵以外的病原失去活性 ,起到消毒作用。1 .2 .3 太阳暴晒 适…  相似文献   

3.
规范猪场消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进  周栎 《猪业科学》2007,24(6):26-27
猪场外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猪场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扩散都会造成猪场疫病的发生,当猪场本身成为病原理想栖息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有的经营者对消毒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猪场没有形成消毒的制度化,消毒表面做的不错,但留下很多死角;有的猪场消毒方法与消毒程序不科学,且随意配置浓度,猪舍没有彻底清扫、冲洗干净,就急忙喷洒消毒药液,达不到理想的消毒效果;还有的猪场算"小帐",购进的药品质量不过关,使用后不但没达到消毒目的,反而影响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实践已经证明: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可以很好的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传播之路,能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因此,规范猪场消毒行为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养禽场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震  林丹青 《中国家禽》2005,27(15):19-20
日常工作中,有养禽场(户)反映,消毒工作我们常搞,为何效果差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行业内不少生产经营者对消毒工作存在误区,不能进行科学消毒,致使消毒效果不理想。现就消毒的误区及如何提高养禽场的消毒效果浅见如下:  相似文献   

5.
农村养猪户如何做好防疫中的消毒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遂如 《养猪》2006,(2):55-56
近几年下乡走访了一些养猪户,发现他们在防疫中较重视疫苗的接种,而对养猪生物安全、消毒工作不太重视,落实不力。农村养猪户在猪的疫病防制中如何做好消毒工作,才能使猪群健康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当前农村养猪户防疫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消毒药品的选择、使用、消毒程序及注意事项谈点意见,仅供参考。1当前农村养猪户防疫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1.1对消毒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少养猪户对养猪的生物安全、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消毒麻烦,没有把生物安全、消毒工作看成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随意性很大,消毒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6.
养殖场的消毒卫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主要通过三种途径:①打针吃药②注射疫苗③消毒。打针吃药,成本很高,且有许多因素可使效果不确切,甚至很多已失去治疗的意义,这是最被动的。当前,养殖的畜、禽、鱼因过多使用药物造成耐药性和药物残留,而招致消费者拒食。其次,注射的疫苗,似乎太多了,诸如,后备母猪必打的疫苗就在10种以上;而商品猪场不会选择太多种疫苗注射。此外,保护率不可能百分之百;并且还有防疫负效应问题;如疫苗的应激,引发疫情等。何况还有许多因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疫病还没有制造出疫苗来对付它。第三个途径就是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7.
畜禽带体消毒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指出了当前带体消毒技术的误区,并介绍了常用消毒药物及一般带体消毒程序。  相似文献   

8.
带鸡消毒就是对鸡舍内的一切物品、鸡体及空间,用一定浓度的消毒药液喷洒消毒。它是当代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对那些隔离条件差,不同批次的鸡在同一鸡场饲养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1带鸡消毒的作用带鸡消毒能有效杀灭鸡舍空气中浮游的各种细菌、病毒,减少鸡舍内漂浮的尘埃,抑制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净化了鸡舍内的空气,从而有效地防止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能有效地杀灭鸡舍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减少由病鸡排出的病原体在鸡舍内的积累,并…  相似文献   

9.
1消毒中存在的问题 不按周期组织生产,做不到"全进全出";忽视消毒前机械性的清除工作;没有科学的消毒程序;消毒池形同虚设;消毒药物使用不当;完全依赖于消毒;认为消毒就是一劳永逸,而忽视日常管理、对环境的改进及采取综合防疫措施,导致疾病预防的有效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程珏益  廖明校 《中国家禽》2002,24(18):32-33
新形势:一般来说,有两种途径可以防止球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即近来采用的疫苗免疫预防及传统的连续使用抗球虫药物方法.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球虫病有一些显著优点,如:无停药期、无药物残留、不会产生耐药性,属于生态产品等.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鸡群开始接种球虫疫苗的原因.此外,在西欧和美国,人们追求鸡肉产品营养的新趋势很突出,即对无球虫药残留和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物的生态鸡肉的需求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其饲养管理水平、疫病防治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近几年来,鸡的各种传染病流行得很严重,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危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防疫失败起不到预防免疫的效果所致.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肉鸡饲养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些地区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已形成产业化。肉鸡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由于后期环境污染严重和养鸡户对鸡病的认识不足,导致肉鸡饲养后期发病率、死亡率高,生产效益下降,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经济损失。笔者通过日常技术咨询门诊肉鸡病例的调研,对当前肉鸡生产中肉鸡饲养后期发病率、死亡率高的原因及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个猪场 ,只有在保证猪群健康的情况下 ,才能充分发挥生产潜力 ,促进猪群的发展。而建立健康猪群与建立卫生防疫制度有着密切关系。搞好卫生防疫工作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而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传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以切断传播途径 ,阻止疫病继续蔓延。因此 ,猪场的消毒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 ,摸索出一些经验 ,现具体介绍如下 ,与同行交流。1 消毒的种类和方法1 1 消毒的种类(1)预防性消毒 :对猪栏、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 ,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  相似文献   

14.
固定消毒装置在规模化猪场的消毒效果测定和消毒程序初探曹平,马志军,王宏,杨秀环(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100088)裴元凯,王春红(北京市海淀区畜牧兽医站)为控制猪的一些传染病,要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才能达到。消毒技术是综合性防制措施中的一项重要手段。畜...  相似文献   

15.
种鸡场必须按照鸡舍程序、有无发病、周围环境和鸡舍条件,来制定相应的消毒程序.常见的消毒程序是鸡粪清除→鸡舍清扫→高压水枪冲洗→干燥→消毒液喷房顶、墙壁、地面→干燥→甲醛蒸鸡舍→密闭2天→通风→进鸡.整个消毒过程不少于15天.  相似文献   

16.
我市郭宅镇塘头村金志新猪场,2003年7月27日晚发现有2头猪脖子肿得很大,变紫色,体温41~42℃,停食,报告要求诊治。接至报告后我们于28日赶到猪场,经检查发现猪舍的中间几栏共有12头猪的脖子明显肿大,其中3头肿大处变紫红色,触之坚硬,指压凹陷,且紫红色部位发展很快,早晚相差很大,严重的发展到耳、唇部。体温全部为41~  相似文献   

17.
任何消毒剂如果想在养猪场中发挥完全的消毒灭菌效力,必须事先对消毒的场地及猪舍进行彻底地清洁。从构建有效的猪场生物安全程序的角度看,猪舍内的粪便、黏液等有机污物被清扫干净后,也要求彻底清洗猪舍,然后才能开始消毒工作。目前猪场采用的清洗方式主要是高压水流冲洗,这种清洗方式虽然工作量很大,但难以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同时由于操作人员常常忽略一些难以清洗的区域如墙角、椽梁、管线和风扇等处,因此清洁工作又是猪场做得最不彻底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猪场的终端消毒程序,应尽可能遵循以下全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后 ,屠宰场可能成为传播病原体的重要场所。为及时消除病原传播 ,各类屠宰加工场都应把消毒工作放在兽医卫生工作的重要位置 ,建立经常性的卫生消毒制度。1 消毒方法1 .1 物理消毒法 机械清除 ,以清扫、冲洗、洗擦等方式达到清除病原的目的 ,是最常用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食品冷库、畜产品密闭库、保温车辆、集贸市场的贮藏箱进行熏蒸消毒,既达到灭菌效果,又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