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Adaboost模型的江苏省冬小麦产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产量预测是农业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气象特征的变化将对农作物的产量产生影响。本文根据1981—2016年江苏省的气象数据,研究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关键气象特征,并利用机器学习中的Adaboost算法,对江苏省近几年的小麦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Adaboost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从而为农业生产中的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种植业系统内部和环境因素的分析,选择成长曲线和二次回归模型,预测了邻水县主要农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张自敏  樊艳英  陈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10009-10011,10037
农业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农业生产总值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的特征,为此,提出了LM-BP神经网络预测农业生产总值的模型及方法.以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甘蔗产量、木薯产量、茶叶产量、肉类产量、水产品产量、松脂产量及油茶籽产量等与农业生产总值相关指标作为网络输入,通过广西2000 ~2012年农业生产总值数据仿真试验分析表明,LM-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实际值有较好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的灌水及施肥水平作为输入,以番茄的产量为输出,建立了水肥—产量关系的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并通过粒子群(PSO)优化算法对SVM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智能化选择,通过与回归模型比较表明:PSO-SVM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进而对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模型能同时预测水肥水平对产量及品质双指标的影响,通过实例验证表明模型预测的产量值和硝酸盐含量值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预测效果较理想,可为设施栽培番茄的水肥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张向君  陈优良  肖钢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3):117-119,134
人口的持续增长对农业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产量预测能够为农作物的合理规划与种植提供指导.随着数据科学与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机器学习凭借其对复杂性、非线性问题的处理能力,在数据分析、农业病虫害识别、模式识别中表现良好,被逐渐应用于农作物产量预测中.该文以当前农作物产量预测为背景,概述了机器学习的主要算法,在归纳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农作物产量预测方法,并讨论了不同方法特点和精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泌乳曲线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Kalnan滤波技术提早估计了模型参数;探讨了提早选择种公牛等问题。结果表明,不完全Г函数存在一定误差,平稳自回归模型具有显明的改进效果。在泌乳曲线的模型模拟研究中,应按产犊季节分别研究;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求解模型参数,提早预测产量误差较大,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建立滤波控制系统,用Kalman滤波估计模型参数,比较最小二乘法具有独特优越性。当由Kalman滤波提早估计模型参数后,用平稳自回归模型预测全期产量误差较小。根据预测的总产乳量,运用BLUP原理估计公牛育种值,可提早选择种公牛。  相似文献   

7.
商空间理论框架下的SVM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预测农作物产量只利用年产量或其变形,而没有考虑气象因素对产量预测的影响导致误差偏大的问题,在基于商空间粒度理论框架下的农作物产量预测中,考虑气象因素如光照、平均气温、降水量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构造模型对气象时间序列进行数据挖掘(产量预测)。粒度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粒度预测模型不仅降低了问题求解的复杂性,而且误差较低,其预测值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0.884 9,均方根误差37.3,希尔不等系数为0.004 4,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误差最小。基于商空间理论的支持向量机产量预测模型可较好地应用于产量预测中。  相似文献   

8.
以遥感数据为基础,基于ENVI/IDL与ArcGIS Engine一体化集成技术,进行黑龙江垦区主要农作物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系统主要分为系统设置、数据处理、种植面积提取、长势监测、灾害监测、产量预测等模块;该系统能够实现主要农作物遥感业务处理流程化,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产能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综合分析了河南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通过趋势产量、气象产量的分解与拟合,分析了气象产量的周期波动,并用余弦曲线拟合了气象产量的趋势规律,改进了滑动平均预测法,求出气象产量的拟合值,并估计出随机项产量。最后给出了农作物产量的预测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0.
时间序列模型对黑龙江省水稻比较优势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时间序列模型的原理,以黑龙江省水稻20多年的产量、规模为研究对象,在数值试验的基础上得到了适合于黑龙江省水稻综合比较优势分析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水稻综合比较优势做出预测,表明时间序列模型在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的预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产量预报中滑动平均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河南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通过趋势产量、气象产量的分解与拟合,分析了气象产量的周期波动,并用余弦曲线拟合了气象产量的趋势规律,改进了滑动平均预测法,求出气象产量的拟合值,并估计出随机项产量。最后给出了农作物产量的预测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研究大多是通过建立复杂的生长模型来实现的,而这往往不具有较强的推广性。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植被指数和产量统计数据的玉米长势监测及产量预测方法。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09A1数据建立其2000-2018年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时间序列,并将该序列作为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下一阶段的EVI值或玉米产量作为网络的输出参数,完成玉米的长势监测及产量预测。该方法被成功应用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的玉米研究中,对玉米EVI值的预测精度达到了90.0%以上,产量预测相较于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也有明显提高,预测精度达到了98.6%。依赖植被指数和产量统计数据的长势监测及产量预测方法有较大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灰色线性回归在冬小麦产量长期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德祥  孙惠合  汪顺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337-11338
针对农作物产量序列既有线性趋势又有大幅波动的情况,用直线回归残差分离原始序列,构建灰色线性回归组合预测模型。对宿州冬小麦产量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克服了GM(1,1)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的缺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农作物长势的调查,研究影响农作物产量的综合因素,分析预测粮食产量,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确保粮食丰收。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产量综合预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农作物产量综合预测的建模思路以及建模各阶段的主要算法。包含农作物产量预测的趋势因子和趋势产量的分离;趋势产量的模拟;趋势产量的外延;波动产量的预测;预测误差的修正;多个预测结果的综合集成的主要数学模型和算法。文中所涉及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均经多年的应用检验,并证明其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技在防止土地水分蒸发、保温和提高农作物产量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的地膜覆盖技术也存在覆膜易脱落、地膜材料质量不能满足覆膜技术以及地膜残留影响农作物产量等问题。因此,本文将通过构建地膜覆盖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模型分析地膜覆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并提出地膜覆盖的具体应用策略,帮助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7.
马霜霜 《河北农业》2023,(10):72-73
本文针对农作物产量变化趋势特征和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进行遥感反演,建立了农作物产量预测模型,实现了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天气条件、土壤墒情、光照条件以及温度的精细化预测。最后通过研究发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气象因子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不同区域的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也有不同程度影响,通过研究得到的天气预测模型可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气象条件进行精细化实时监测并预测预报,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流体仿真的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理论的流体模型.该模型根据实际粒子物理特性对流体进行建模,提出了一个采用预测松弛方法的流体仿真算法,在仿真过程中直接面向实现,对粒子运动速度进行松弛预测.经仿真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够满足流体粒子的物理特性,仿真效果具有真实感和稳定性,方法易于实现,提高了仿真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问题,使用Fuzzy决策综合评判方法,给出一个二阶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小麦赤霉病预测的实例指出该模型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当数据量较大时可采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0.
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生长预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作物基本发育过程应用过程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农作物生长预测算法。该算法可以描述并预测农作物的生长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可通过反馈式训练学习实现自动修正动态输入函数因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农作物生长预测算法可用于描述和预估农作物生长环境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其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