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在大小、形态、理化特性、核酸类型、基因组结构等方面非常相似,而且两种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也非常相似;两者的抗体也有一定的交叉保护性,用常规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很难将这两种病毒区分。本文对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病毒编码的蛋白进行了比较分析,概述了两种病毒在基因组结构和抗原性上存在的差异,以及已经建立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基因序列,针对两种病毒非结构蛋白(NS)和VP1基因序列的相同区段,分别设计两对引物GPV U·L-1和MDPV U·L-1,以GPV-GZ1株的鹅胚尿囊液和MDPV的番鸭胚尿囊液提取核酸作为模板,分别建立了检测GPV和MDPV的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引物GPV U·L-1仅特异性扩增出GPV-GZ1和GPV-GZ2株分子长为622 bp核酸片段,引物MDPV U·L-1仅特异性扩增出MDPV分子长为624 bp核酸片段,而对DPV、GPMV的核酸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方法能检测到0.144 Pg的GPV核酸和28.8 pg的MDPV核酸.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GPV或MDPV临床感染病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同时预防犬细小病毒病和犬瘟热的新型重组疫苗,将犬瘟热病毒F基因的B、T细胞抗原表位融合入犬细小病毒衣壳蛋白构建重组VP2蛋白,利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表达重组VP2蛋白,电镜观察可见表达产物能组装成病毒样颗粒,血凝性检测其与天然犬细小病毒粒子相似,其血凝效价为1:1024,重组蛋白免疫BALB/c...  相似文献   

4.
鹅细小病毒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鹅细小病毒有5种蛋白,包括2种非结构蛋白和3种结构蛋白,该文简述了这5种蛋白的性质、特点、功能,并综述了鹅细小病毒蛋白体外表达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番鸭源小鹅瘟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结构蛋白及其抗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交叉免疫印迹方法,分析比较了番鸭源小鹅瘟病毒(MD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结构蛋白抗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MDGPV和MDPV纯化病毒在SDS-PAGE分析中均呈现3种结构蛋白,分子质量分别为81、65和55 ku;在免疫印迹试验中,MDGPV和MDPV的VP1、VP2和VP3三种结构蛋白均可被同源抗血清识别,而异源抗血清均不能识别VP1蛋白;免疫番鸭血清和感染耐过番鸭血清识别的条带无明显区别.可见,MDGPV和MDPV的抗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VP1蛋白上.  相似文献   

6.
细小病毒MPV—Q株理化特性及其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小病毒MPV-Q株是从患病雏番鸭体内分离的一种致病性病毒,电镜及理化特性检查表明该株病毒属细小病毒,圆形无囊膜,直径在22-24nm,对乙醚、胰蛋白酶、酸不敏感,对红细胞无凝集现象,对鸡、丽佳鸡、北京鸭、鹅无致病性,该病毒可引起雏番鸭发生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2株鹅细小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VP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鹅细小病毒PJ分离株和XJ分离株接种于13日龄非免疫鸭胚,收集接毒后24~72h死亡的鸭胚尿囊液。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B株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2株鹅细小病毒毒株主要结构蛋白VP2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并测序。结果表明:PJ株和XJ株VP2的核苷酸序列全长分别为2 044bp和2 050bp,PJ株与B株、XJ株、台湾株的同源性均为93.5%~96.7%,与YG株、哈尔滨株、广东株的同源性为88.7%左右,与匈牙利株的同源性仅为80.7%,而与番鸭细小病毒的同源性为74.8%~80.7%。XJ株与匈牙利株的同源性为83.5%,与番鸭细小病毒的同源性为76.8%~80.0%,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为91.6%~98.3%。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经原核表达并纯化的番鸭细小病毒VP3蛋白作为包被抗原,辛酸-硫酸铵沉淀法提取纯化制备的兔抗番鸭IgG酶标抗体作为二抗,经一系列试验,确定了间接ELISA检测番鸭细小病毒抗体的最佳抗原浓度为5 μg·mL-1,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血清样品稀释液为含10% FBS和10%脱脂奶粉的PBST,兔抗番鸭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2 500。将建立的方法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与中和试验的符合性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阳性血清样品作1 600倍稀释还能检测到抗体;与其他常见鸭传染病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8.7%;100份番鸭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与中和试验的总符合率达90%以上。说明本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与稳定性好,可用于番鸭细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鸭群免疫番鸭细小病毒疫苗后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9.
采用鹅胚接种方法从南京六合具典型鹅细小病毒病病变的死亡雏鹅体内分离到1株鹅细小病毒(LH 株).在电镜下观察到该病毒液具细小病毒样粒子;8 日龄健康易感雏鹅人工感染后100%发病、死亡,且具有典型鹅细小病毒病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在琼脂扩散试验中,用感染鹅胚液制备的待检沉淀抗原,能与鹅细小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应用针对GPV VP3特异性引物对LH毒液进行PCR检测,扩增出的片段为1.6 kb,与目的条带大小相符.序列分析发现,扩增产物与已发表的GPV的VP3片段相比较,同源性达99%以上,表明所分离到的LH株是一株鹅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临床水禽细小病毒进行PCR检测、基因组测序和进化分析,确定分离毒株的基因型。进一步通过Paml、RDP软件对分离株的基因组进行选择压力和基因重组分析,确定分离株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分离的3株水禽细小病毒均属于新型鹅细小病毒,分别命名为YiCH株、AnQ株和XiY株,基因组长度分别为5 056、5 056、5 068 bp。3个分离株与新型鹅细小病毒M15株亲源关系最近,其中XiY株两端ITR区域191~196位、4 878~4 883位均有6个碱基插入。对分离株进行选择压力分析,分离株VP蛋白检测出3个正选择位点,分别为116Q、261A、485S。重组分析显示,分离株YiCH株和AnQ株都存在重组现象,以XiY株为主要亲本株、GPV 06-0329株为次要亲本株重组而成。  相似文献   

11.
王艳梅  李莉 《饲料博览》2007,(12):50-51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是犬多发病之一,死亡率较高,对养犬业危害较大。我们在多年治疗犬细小病毒性肠炎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归纳为"一消二补三止"。实践中收到满意的效果,治愈率在90%以上,现提出来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实验室诊断技术,对一怀疑患细小病毒病的幼犬进行诊断,然后应用大体解剖、冰冻切片及H.E染色法,对其进行系统的病理学观察。眼观可见小肠内有条状出血,肠腔内充满番茄汁样内容物,后段肠管有溃疡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呈大理石样。光镜下可见小肠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有时在变性或完整的上皮细胞内可见到核内包涵体,肠绒毛萎缩;心肌内有非化脓性坏死灶,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猪细小病毒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从病原学、血清学两方面概述了其诊断方法,最后总结了其免疫接种及防疫措施,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犬细小病毒病的传染源、病原特点及流行情况,提出其诊断方法,并总结了预防与治疗措施,以期为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方法检测鹅细小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GPVB株全基因序列,应用生物学软件Primer5.0设计了针对鹅细小病毒VP3(574bp)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小鹅瘟PCR诊断方法。对鹅细小病毒疫苗株和临床病料样品进行了PCR检测,结果从疫苗株和临床病料样品(7/9)中扩增到与预计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而对照的鹅副粘病毒、新城疫病毒和鸭瘟病毒PCR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PCR可以检测到0.124ng/L的GPV的核酸模板,因此,所建立的PCR方法特异性强,可用于临床病料的快速诊断。来源于黑龙江不同地区的送检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小鹅瘟分布广泛,仍是危害雏鹅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浅谈犬细小病毒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5年,北京市密云地区犬的存栏数不断增加,犬细小病毒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数由1998年的232条上升到2005年的751条,6年来共有2888条犬感染犬细小病毒,为了防止该病的发生,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以疫苗免疫为主,做好宣传工作,加大犬细小病毒的免疫密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2306例患犬的治疗中,有641例未用高免血清,治愈率为73%,而正确使用高免血清及合理配合维持疗法的,治愈率高达约94%。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细胞培养法对疑似犬细小病毒的粪便和内脏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共分离到3株CPV,分离株在猫肾细胞F81产生明显细胞病变,血凝效价达1∶27~1∶210,细胞病变能被犬细小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接种幼犬后,分离株3可以引起试验犬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