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禄峰  张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84-3687
介绍了区域空间演进的一般规律,在传统农业、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4个阶段演进过程中,空间结构类型依次为均质化空间、极核化空间、点轴化空间和一体化空间;空间区位决择同时受到经济、社会、环境3个因素的作用,空间结构变化沿着三维空间延伸。结合我国城乡空间结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二元结构特征突出成为影响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的实际,提出了我国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指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外部环境;城乡统筹规划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前提;发挥政府职能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关键;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途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中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技术,结合经济地理学与空间经济学等相关经济理论,实证分析直辖以来重庆市区县经济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趋势与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区县经济的总体空间差异现象显著存在,且已形成了层级较为分明的经济空间发展格局;认为当前重庆市区县经济发展正处于二元经济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过渡阶段,经济差异扩大是暂时的,据此提出了3个努力方向以促进重庆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梅州市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梅州市域空间结构存在的城镇规模小,等级结构不完善;中心城市集聚力不足,区域空间比例失衡;城镇空间无序发展;空间竞争激烈四大问题。从优化空间等级结构,超前策划,建设百万人口的中心城市;打造粤闽赣交通中心(枢纽);优化布局,调整产业空间结构3方面探讨了梅州市域空间结构重组问题。以期对探讨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条件和演变阶段进行分析,通过节点、通道、网络、域面、等级、流等六大结构要素阐述了其演变规律与特征,即传统经济时代为低水平离散点状的空间结构,城市间的联系和互动较少,通道不完善,等级结构不明显,网络不健全,流动性水平较低;计划经济时代,是一种计划空间,处于一种理性的计划均衡状态;转型经济时代是一种非均衡的、不断极化的空间,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和升级,城市的空间组织功能日益重要,各种空间通道快速建设和完善,等级结构日趋复杂,流动性激增.认为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将进入信息化、生态化、空间体系化和城乡一体化时代.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野外标准地实测与分析获取森林公园林分结构特征和温度的相关信息,研究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与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对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非空间结构及空间结构特征对空间热环境模型的影响占比分别为66.25%、33.75%.林分非空间结构中的郁闭度、树高、枝下高对空间热环境的影响最显著,而胸径、林分胸高断面积、植株密度对空间热环境的影响不显著.郁闭度与气温呈线性负相关,树高、枝下高与空间热环境存在显著正相关,郁闭度每增加0.1,空气温度降低0.4℃;而树高每增加0.1 m,温度增加0.013℃;枝下高每增加0.1 m,温度增加0.017℃.空间结构特征中混交度与空间热环境呈正相关,混交度每增加0.1,温度增加0.19℃;开阔比与空间热环境呈负相关关系,开阔比每增加0.1,温度下降0.22℃.  相似文献   

6.
叶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43-11745,11756
根据我国乡村发展的阶段特征,对以江阴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空间发展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解决策略。通过空间利用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合理引导,重构合理稳定的城乡空间结构,实现城乡生活质量水平的共同提高,实现未来大都市区中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卢作孚"北碚实验"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城镇建设的优秀案例之一,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历史空间格局的复原探析,对1927-1949年北碚现代城镇化建设时期的城乡建设思想、城乡管理制度、城乡空间结构以及公民培养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总结归纳出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思想于规划、建造和经营过程中具有以下3点内涵:(1)借鉴西方理论与实践,因地制宜地实现自主城镇化;(2)确立相应的制度、物质以及人文环境,构建现代化城镇功能体系;(3)培养公民空间权力意识与规范城市管理,实践公民化社会.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环境模拟与环境评价中多变量空间变异规律 ,研究了多变量空间结构模型构建的基础理论 ,采用随机性与确定性相结合以及多变量相协同的处理方式 ,通过互变异函数计算、互变异函数理论模型最优拟合和检验 ,建立了环境模拟与评价多变量空间结构模型及多变量空间结构信息方向综合变异指标 ,探讨了其在环境模拟与环境评价变量空间变异性分析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 :环境模拟与评价多变量空间结构模型能充分利用多元空间结构信息 ,弥补环境模拟与评价中主要变量环境监测数据的不足 ,揭示研究区环境模拟与评价多变量协同空间变异现象 .用经典环境统计方法及其特征值无法取得环境模拟与环境评价变量的空间结构信息 ,多变量空间结构信息方向综合变异指标 ,充分考虑了环境模拟与环境评价变量在空间不同方向上的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 ,可以用于环境模拟与环境评价变量空间变化异向性评价 .  相似文献   

9.
周洪英  朱传耿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71-5973
分析了推动淮安市城乡空间结构形成的动力机制,针对淮安市城乡空间结构的现状,提出了机关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对长沙市城乡用地结构进行了分析.从长沙市城乡用地结构信息熵的时间演变规律和空间结构分布可以了解到长沙城乡用地结构的时间演变和空间结构分布,结果表明:长沙市1996-2007年城乡用地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但整体而言,其信息熵值依然较低,土地利用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调整;长沙市中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比例比较均匀,越向外围越不均匀,离市中心越近其熵值越大,土地利用结构越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