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保证连城白鸭养殖生产流程的质量安全,本文运用畜禽疫病防控体系规范白鸭养殖生产流程,采用B/S模式结构体系,构建覆盖从白鸭育种、育雏、养殖、检疫、供料供药、屠宰、加工、冷库、运输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系统对连城白鸭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环节信息进行追溯,为白鸭质量安全监控提供良好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市场上刺参制品价格较高,但质量却良莠不齐的现象,保证刺参制品的质量安全尤为重要。以刺参制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养殖加工的全流程,确定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点,进行HACCP计划一览表分析;对各环节进行了编码设计,并基于GS1编码框架对产品最终追溯码进行统一编码;采用B/S模式结构体系、使用C#语言编程,设计并实现了刺参制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在加工最后环节生成统一追溯码和二维码,并连接控件实现标签打印功能。系统可以通过编码对产品各加工环节出现的问题实现精准定位;并且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追溯查询平台。消费者能够直接通过浏览器输入追溯码或扫描二维码查询到产品的全流程信息,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研究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一、物联网夯实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追溯系统作为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越来越为社会所关心和重视。基于物联网技术,沈阳市、鞍山市等地先后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资经营管理监控系统和屠宰加工企业监控管理系统。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涵盖全市范围,涵盖农产品生产、检测、运  相似文献   

4.
参考国内外食品安全可追溯性体系的流程,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重点研究咸蛋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咸蛋出口企业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流程.该系统包括企业端管理信息系统、产品数据库系统、追溯信息查询系统3个部分.通过以数据集成与数据共享技术、条形码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为手段,从而实现产品质量控制和追溯流程,为企业在应用可追溯体系时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简述肉牛生产全程追溯系统的结构及追溯信息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肉牛追溯系统的概念和国内外应用情况,阐述了肉牛追溯系统构成和追溯信息所包含的各种指标,追溯标识在肉牛生产中的转换、追溯信息的上传、统计和查询过程,以及在建设肉牛追溯系统过程中注意的实际问题和对策,仅供从事我国肉牛追溯系统建设的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种子质量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消费者对种业的安全问题越发关注,实施种业质量安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通过基于RFID技术的棉种溯源系统对棉种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建立完整的安全控制体系,可以进行棉种质量安全信息的快速追溯,对棉种重大质量安全危害进行预警。同时,该技术也可以推广应用于食品、农产品和工业用品的质量安全溯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及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稳定。利用RFID、红外感应、激光扫描等信息感应技术,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并将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物联网网络应用于农产品监测中,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保障广大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详细论述了依托物联网的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农事信息采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包装管理与追溯码打印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系统等,利用各系统有机结合组成农产品物联网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平台,为实现农产品的安全生产、监控,提供了一种可行、高效的途径。通过为产品加贴电子标签等措施,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建立与"市场准入"和以"产地准出"相配套的监管体系,实现质量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源头控制。实现对农产品从产地到加工经营企业直至消费者整个流程实施有效监管和追溯,做到安全事件防患于未然,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让市民拥有消费者知情权、真正吃上"放心菜",同时也提高了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增加了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8.
《山东农业科学》2019,(10):148-151
实现生产信息精准追溯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苹果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架构、系统设计、功能实现等方面提出一个苹果生产信息精准追溯系统的设计思路。通过构建面向基地的精准生产管理系统、面向多用户的信息服务系统、面向消费者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子系统,该系统将可满足不同用户对苹果追溯系统的使用需求,促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其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通过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以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本文主要介绍新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络平台的构建原则、思路、目的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介绍农垦质量追溯信息系统及分析目前国内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WCF框架来构建SOA体系结构的北京金星鸭业生产追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将追溯管理与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结合,详细记录从小鸭孵化到屠宰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追溯管理、质量管理及生产管理数据,并通过建立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自动统计分析,生成相关报表,为企业领导对生产管理的分析决策提供便利手段,使企业在做好质量追溯的同时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丁红胜  田金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98-11901
针对宁夏清真牛肉生产过程的溯源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以屠宰批次进行牛肉质量溯源和清真食品生产过程溯源的方案。针对超市、屠宰厂、养殖阶段信息采集和编码的不同分为3级溯源模式。用户以溯源号追溯到销售信息、屠宰批次号及屠宰信息:以屠宰批次号追溯到该批次所有牛臾的牛耳编号信息;以牛耳编号追溯到每头牛的养殖信息、饲料信息。一次完整的溯源过程系统涉及到养殖、饲料、屠宰、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信息。该系统已经在宁夏多家牛肉屠宰企业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牛肉外贸和出口需要,保障国内牛肉安全消费,应对牛肉安全突发事件,研发本系统。系统采用VisualBasic6.0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技术及耳标、分割肉产品号及对应的EAN/UCC条码号等动物标识技术进行设计,建立了涵盖繁育、饲养、屠宰加工与销售整个链条的质量追溯体系,设计了信息查询、信息采集、帮助等5个主要功能模块。该系统结合中国牛肉安全生产现实,设置了保质期与药物残留两个安全预警机制,为促进中国牛肉安全系统建设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几个方面说明牛肉品质控制及评定方法。在肉牛品质控制方面,从肉牛入栏开始,就应严格控制肉牛的品质,并按照国标方法进行肉牛宰前及宰后检疫。在牛肉品质方面,通过肉色、大理石花纹、脂肪色、牛肉厚度、背膘厚度、pH值、嫩度、多汁性和风味等多方面进行评定,并制定了品质评定的标准图谱及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影响牛肉品质的主效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大量的科研报道,牛肉品质受到许多非遗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前者主要包括饲养农场、运输环境、屠宰和加工等因素;后者主要表现为基因调控牛肉品质。现已经报道对牛肉品质有调控作用的主效基因主要有: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FABP)基因和钙蛋白酶(Calpain)基因。  相似文献   

15.
宰前因子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燕  张佳  胡铁军  罗欣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0):3625-3632
 【目的】探讨宰前因子对牛肉品质的影响,得出DFD(dark firm dry)牛肉的判定标准。【方法】研究某企业DFD肉的发生率,并挑选600头延边×西门塔尔杂交公牛进行不同的宰前处理,通过测量牛胴体背最长肌的pH、温度以及品质指标,对劣质牛肉的发生率及牛肉品质进行分析。【结果】宰前因子中待宰密度、温湿度以及短途运输对DFD肉的发生影响不大;而屠宰时间、季节、待宰时间和屠宰方式对劣质牛肉(PSE肉、DFD肉)的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牛肉品质的颜色指标中b*比L*更具有作为判定劣质牛肉标准的意义;DFD牛肉的判定标准为pH24>6.09,L*<37.40±3.78,b*<10.25±1.94,汁液损失值<7.36%±2.81%。【结论】在冬季清晨,待宰24 h、击晕屠宰的肉牛DFD肉发生率较低;夏季、清真屠宰的肉牛PSE肉发生率较高;科学、规范的宰前管理可以降低肉牛的应激反应,有效减少劣质牛肉的发生;牛肉pH24>6.09,品质会产生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大量的科研报道,牛肉品质受到许多非遗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前者主要包括饲养农场、运输环境、屠宰和加工等因素;后者主要表现为基因调控牛肉品质。现已经报道对牛肉品质有调控作用的主效基因主要有: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s, FABP)基因和钙蛋白酶(Calpain)基因。  相似文献   

17.
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屠宰环节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立过程中,关于屠宰环节的数据采集和信息系统建立的解决方案,包括采集数据项目的设计,胴体的标识和识读技术,标识和质量安全数据的现场采集,数据通过官方兽医的提交,最终服务于猪肉生产全过程的溯源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对新疆某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屠宰场刚宰杀完毕的23头牛胴体和宰杀后1~2 h间的17头牛胴体及羊屠宰车间入口处、中间过道处、出口处三个区间的36头羊胴体表面进行采样。按照GB/T4789.2—2003和GB/T4789.3—2003分别进行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两项微生物指标的测定。同时,还调查了各个车间不同位置空气的污染状况。以NY 5044—2008《无公害食品牛肉》和NY 5147—2008《无公害食品羊肉》作为参考。结果表明,传统牛羊屠宰场屠宰的牛羊胴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程度较高,屠宰车间空气质量状况较差,影响了牛羊肉肉品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茶叶生产的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水平及茶叶生产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减少因茶园施肥、用药、加工等所造成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将信息技术和茶叶生产质量管理关键控制点结合起来,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绿茶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绿茶产地环境、种植环节、加工过程及包装储运等质量关键控制点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移动终端,对实现猪肉流通管理物联网系统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二维条形码和GPRS等物联网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可以实现猪肉从养殖、屠宰到肉类产品加工、运输各环节的流通管理,使得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查询猪肉产品源信息与质量认证等信息,解决了目前猪肉流通管理系统的地域性、共享性和消费者信息的可获取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