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明确锌肥在草莓上的适宜使用方式和用量,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验材料,在昌平区崔村镇和兴寿镇设计试验,研究锌肥不同用量底施及滴施含锌水溶肥对草莓生长、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底施七水硫酸锌1 kg/667 m2和滴施含锌水溶肥的处理都可促进草莓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增加和根系发育,从而改善品质,增加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含锌水溶肥处理比空白增产13.3%~13.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1.5 kg/m3,每667 m2增加产值4 325~5 325元,水分利用效益提高21~29元/m3。底施七水硫酸锌1 kg/667 m2比空白增产4.0%~9.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3~1.0 kg/m3,每667 m2增加产值1 325~3 150元,水分利用效益提高7~16元/m3。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惠农乐商品有机肥在甘蓝上的适宜用量及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惠农乐商品有机肥667 m~2用量由50 kg提高到400 kg,甘蓝产量增加64.4~440.0 kg/667 m~2,增幅在3.41%~23.28%,667 m~2净增收13.9~55.5元;667 m~2用量在200 kg以上,甘蓝产量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用二次回归方程计算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及最佳用量分别为820、264 kg/667 m~2;667 m~2增施100 kg该有机肥可替减20%的化肥。该有机肥对培肥地力及改良酸性土壤皆有一定效果,但短期内效果不显著,需长期坚持多年连续施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底施不同用量锌肥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1 kg和2 kg锌肥均能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增产率分别达到2.08%和2.49%,同时增加番茄的经济效益。因此,大棚番茄每667 m2施用1~2 kg锌肥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土壤酸化环境下的花椰菜高产优质生产措施,以花椰菜为试材,设置氰氨化钙、NCD-2微生物菌肥处理,以不施用肥料为对照,试验设W1(667 m2施用氰氨化钙20 kg配施菌肥2.5 kg)、W2(667 m2施用氰氨化钙40 kg配施菌肥2.5 kg)、W3(667 m2施用氰氨化钙60 kg配施菌肥2.5 kg)3个处理,研究对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及花椰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花椰菜前25 d每667 m2施用氰氨化钙20~60 kg,种植时基肥中配施NCD-2微生物菌肥2.5 kg的处理,对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花椰菜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提升;其中,处理W3的效果最优,土壤pH值提升0.71,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5.90%,增加花椰菜产量15.66%,且花球的维生素C、蛋白质、可溶性糖、粗纤维含量均提高10.68%以上。在土壤酸化环境下,施用氰氨化钙后配施NCD-2微生物菌肥技术可在花椰菜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对辣椒进行优化氮肥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辣椒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找出最佳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与辣椒产量密切相关,并不是氮肥施用量越大,产量越高,基本规律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呈抛物线状。每667 m2施P2O59.6 kg、K2O 20 kg、商品有机肥100 kg条件下,无氮区产量最低,仅1 558.41 kg/667 m2;70%优化氮区产量开始上升,平均产量1 834.81 kg/667 m2;优化氮区产量最高,达2 049.41 kg/667 m2;130%优化氮区产量下降,平均产量1 766.76 kg/667 m2。在磷、钾用量一致的条件下,667 m2施用纯氮以18.4 kg为宜,辣椒作物能获得更好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来,黑龙江省东宁县大面积种植圆葱向俄罗斯出口,但部分圆葱硝酸盐含量超过标准,严重制约了圆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笔者于2008年在磷、钾施用量一致的条件下,设计了5种氮肥施用水平,初步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圆葱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m2施氮≤15.1kg,圆葱硝酸盐含量不超过出口质量标准,但产量和产值较低;每667m2施氮18.3kg,产量和产值虽然最高,但圆葱硝酸盐含量超过出口质量标准,不能出口;每667m2施氮16.7kg,圆葱硝酸盐含量既不超标,又比常规施氮量增产250.4kg,实际增收168.2元,为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青花菜"3414"氮钾双因素肥料效应试验,确定在苏北沿海地区,施用氮肥对青花菜的增产效果极显著,且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花球中的叶绿素及硝酸盐含量增加,V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土壤速效钾达到196 mg/kg时),但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花球中的VC、叶绿素含量增加,而硝酸盐含量下降。推荐苏北沿海地区(土壤速效钾达到196 mg/kg)寒秀青花菜的最佳施氮、钾量分别为28~30、6~9 kg/667 m2,优先选用硫酸钾作为钾源。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马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一定磷、钾肥基础上增施氮肥,随着氮肥用量增加,马蹄产量、优品率先增加后降低,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减少;将氮肥用量与马蹄产量进行回归拟合,得出最佳施氮量为20.9 kg/667 m2,最佳产量为1 704.6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以木薯品种‘南植199’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用量BGA土壤调理剂对木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80 kg/667 m2的BGA土壤调理剂和BGA 120 kg/667 m2与复合肥(15-15-15)27 kg/667 m2混施2种方式,均能有效促进木薯植株生长,显著提高鲜薯产量;BGA 120 kg/667 m2与复合肥(15-15-15)27 kg/667 m2混施,对木薯干物率和淀粉含量提高有显著效果。综合木薯生长情况、产量和品质等综合性状,以BGA 120 kg/667 m2与复合肥(15-15-15)27 kg/667 m2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在川西南冬季马铃薯种植区,开展马铃薯专用控释配方肥不同用量对青薯9号增产效应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 m~2施用60 kg马铃薯专用控释配方肥作底肥为最佳施肥方案,该处理的平均单株质量、商品薯率最高,平均鲜薯产量为2 114.0 kg/667 m~2,比对照(不施肥)增产1 063.5 kg/667 m~2,增幅为101.2%。  相似文献   

11.
硼肥对旱地胡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胡麻为试材,探讨宁夏固原地区微量元素硼不同施用量(1.0、1.5、2.0kg/667m2)对旱地胡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开展不同用量硼肥对胡麻生长量、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硼肥用量可以提高胡麻植株的鲜重、干重及农艺性状指标,但除对有效结果数有明显作用外对其它参数影响均不显著。随施硼量的增加,胡麻种子产量增加明显降低,每667m2施硼肥1.0kg处理产量最高,每667m2施硼肥1.5kg和2.0kg较每667m2施硼肥1.0kg减产10.06%和13.61%。综合分析认为,在基施磷酸二铵的基础上,每667m2施硼肥1.0kg可获得较好的胡麻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摸清绥化市北林区马铃薯氮肥、磷肥和钾肥最佳配比及最佳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增产和施肥效益的最大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马铃薯氮、磷、钾每667 m2施肥量(纯量)分别为8 kg、6 kg和10 kg的最佳施肥措施为2/3氮肥及全部磷肥、钾肥做底肥1次施入,1/3氮肥在花前发棵期追施,每667 m2产量达2590.8 kg,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海南临高蔗区在甘蔗上施用湖南豫园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中等肥力条件下,(1)施100kg/667m2的生物有机肥产量和品质均不如常规施肥处理。(2)施150kg/667m2和施200kg/667m2的生物有机肥可使甘蔗产量增加,品质变优,但从经济效益分析上,施150kg/667m2的湖南豫园生物有机肥的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14.
施用不同量的氰氨化钙,研究土壤生态消毒对大棚芦笋的茎质量、茎粗、产量及产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生态消毒可极显著地提高大棚芦笋茎质量、茎粗、产量及产值,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其中产量增加10.3%~46.5%,产值增加10.6%~41.4%。根据综合效果确定每667 m2笋田的氰氨化钙用量为60 kg。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浙江省温岭市少量引进鄞红葡萄进行促早栽培。该品种在当地表现良好,6月果实成熟,较宁波市提早1个多月;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2010—2014年5年平均每667 m2产量1 812.8 kg,平均售价8.4元/kg,平均每667 m2产值15 256.4元,与温岭市葡萄平均水平相比,每667 m2产量增加32.2%,每667 m2产值增加61.2%,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葡萄“2+x”氮肥总量控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葡萄的最佳氮肥用量,2014年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进行“2+x”氮肥总量控制试验,并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当施N 21.5 kg/667 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2055.1 kg/667 m2,且纯收入最高,为7181.3元/667 m2。  相似文献   

17.
胡小凤 《长江蔬菜》2014,(15):36-37
盘锦市针对土质盐碱及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生态恶化、农产品污染等问题,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使推广田设施蔬菜品质得到改善,产品提早上市,售价增加,按茄果类平均667 m2增产900 kg,产值增加2 700元,除去应用本技术所需要生产资料与人工费用,667 m2新增收2 100元。同时,节省化肥25%以上,减少农药用量35%,667 m2节支200元。累计推广面积1 533.3 hm2,共计增收节支5 290万元。  相似文献   

18.
赖卫  杨红  刘崇政  余文中 《蔬菜》2014,(10):26-28
为研究施用有机肥对朝天椒各项指标的影响,设4个有机肥处理,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进行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朝天椒干椒产量相应增加。有机肥667 m2施用量为100 kg时,朝天椒干椒667 m2产量最高,达到344.00 kg;当667 m2施用量达到150 kg时,朝天椒增产效果不显著。因此,从提高产量和经济投入产出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667 m2基施有机肥的用量以控制在100 kg为宜,以实现节本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古浪县农技人员经过试验示范,采用营养钵育苗和垄植沟灌覆膜栽培技术,重施农家肥,增施生物菌肥,总结出适宜冷凉区种植的松花菜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模式。第1茬每667m~2保苗2200株,产量2500kg,平均2.5元/kg,每667m~2产值达到6250元;第2茬每667m~2保苗2200株,产量3000kg,平均2.0元/kg,每667m~2产值达到6000元,一年两茬种植每667m~2产值可达1225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尿素、二铵、硫酸钾肥在马铃薯上的肥效试验,研究三种肥料不同施入量组合对马铃薯鲜薯产量的影响,为哈尔滨市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得出如下结论:施用氮磷钾肥对马铃薯有明显增产效果,以处理5(施尿素2.5kg/667m2、二铵20kg/667m2、硫酸钾20kg/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