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鼬(黄鼠狼)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毛皮动物,在自然界中数量较多,全国各地几乎均有分布。黄鼬常消灭多量啮齿动物,对农、林、牧业有益,所提供的毛皮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了充分利用黄鼬的潜在资源,有必要了解其生活习性,掌握繁殖规律,进行人工驯化饲养。一、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2.
小灵猫(Vierriculd indicd Desma-rest)为哺乳纲、灵猫科动物,其雌雄兽会阴部的香腺分泌物——灵猫香,既是高级的动物香料,又是名贵的动物药材,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野生小灵猫具有性情凶猛、机警敏捷、胆怯怕人的习性,从而给人工驯养、繁殖及取香等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改变小灵猫的野生习性,探索人工驯养的新方法,1984年以来,我们进行了野生小灵猫仔猫的人工哺乳及其驯化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驯化效果。现将试验观察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特种纤济动物学科是门新兴学科,是传统畜牧学科的延伸与开拓。主要应用现代遗传理论、育种技术和繁育方法,将尚末驯化的野生经济动物引种、驯化;对已初步驯化的特种经济动物,深入研究其生活习性、生长发育规律等。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特种经济动物生理需要的最佳环境条件、营养需要和饲养  相似文献   

4.
毛皮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 野生毛皮动物资源不仅向毛皮市场提供15%~20%的产品份额,更重要的是野生毛皮动物是重要的种质基因库,是家养毛皮动物的种质资源源泉。家养种群的品种复壮和改良,必须依靠野生种群健康基因的输  相似文献   

5.
1雌雄组配要得当雄鳄鱼龟与公鸡一样,有相斗习性,雌龟温和些,但亦有此习性。人工饲养池内雌雄龟配比应以1∶2~3为宜。雄龟一多,必然因争偶而互斗。也可以雄雌龟分池饲养,在发情交配季节将其合并,交配期结束后,再度分池饲养。这样可减少争斗现象。2不引养野生龟动物经人工几代驯化后其野性可以转向温顺,与狮虎熊一样,鳄鱼龟亦是可驯化的。野生鳄鱼龟本性凶残,野性十足,常常突袭靠近的人和动物。调教驯化需二三代以上才见效果。再者,野生鳄龟在大范围环境中生活惯了,产卵时要爬数百米的习性,进入人工小池内不产卵了。另外…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进一步探讨我国毛皮动物饲养业发展之路,仅就我国发展毛皮动物饲养业的可行性和途径谈谈粗浅看法。 一、我国发展毛皮动物饲养业的意义 毛皮动物是指那些能提供毛皮产品的动物,而珍贵毛皮动物多属野生兽类或人工家养的野生兽类。由于人们的过度猎捕利用,使其生存环境被破坏,许多珍贵毛皮动物的数量已大为减少,分布区也日趋缩小,有些种类甚至濒临绝灭的边缘。为保护珍贵毛皮动物  相似文献   

7.
麝鼠是一种珍贵的野生毛皮动物,近年来有许多地方开始人工养殖.据笔者实践和考察,人工养殖麝鼠,必须针对其生活习性,行为特点,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实行科学饲养,才能提高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最近《毛皮动物饲养》编辑部转来不少读者来信,询问饲养毛皮动物的前途。现简要答复如下: 首先应该肯定,人工饲养毛皮动物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目前,野生毛皮的产量日趋减少,而人们对毛皮的需求却日益增多,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毛皮动物饲养业,所以说变野生为家养是必然的趋势。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毛皮动物饲养业有了很大发展,对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口换取外  相似文献   

9.
鹅在动物分类学属雁形目,世界各地养殖的鹅有两种:白鹅与雁鹅分别从野生鸿雁(又名原雁)和野生灰雁经长期家养驯化而育成的大体型家养水禽。鹅仍保有其祖先喜群居放牧,耐粗饲、抗逆性与抗病力强的一些优良习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貉属野生经济动物,在其长期的进化和生活过程中,为保护自己繁衍后代,养成了一些特定的比较顽固的习性。虽然人工驯养多年,但其部分野性仍然存在,探索其正常生活习性,满足其生长繁殖发育和产优质毛皮的需求,是当代养殖业者需认真探讨的突出问题。笔者对新宾振兴经  相似文献   

11.
人工控制光照技术在毛皮动物的饲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在毛皮动物饲养过程中人工控制光照的方法,并综述了人工控制光照对毛皮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更科学地饲养毛皮动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韩菲菲  钟伟  王静  李光玉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1):3225-3233
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可直接影响毛皮动物的健康状况与生产性能,决定日粮成本,产生环境污染效应。日粮中营养物质的能量比和来源会影响动物对日粮能量的利用率,从而影响日粮的有效能值。因此,探究毛皮动物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明确日粮中营养物质的能量比和来源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介绍了毛皮动物能量体系,综述了国内外毛皮动物日粮营养物质能量比和来源、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毛皮动物精准化饲养及日粮配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毛皮动物主要传染病疫苗及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了毛皮动物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狐脑炎等疾病进行疫苗接种的情况,分析了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探讨了毛皮动物传染病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8月对辽宁省葫芦岛市毛皮动物养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该地区毛皮动物养殖总量约10万只,主要集中在各乡镇,其各乡镇间毛皮动物繁殖成活率有所差异,最高为(5.29±2.19)只、最低为(2.43±1.83)只,针对该地区毛皮动物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行业组织,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产业化经营,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完善宏观调控等饲养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色型突变棕色貉毛色遗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首次发现新色型突变棕色貉,近3年内累计扩繁89只。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对不同选配组合后代毛色分离数据的统计分析和x^2适合性检验证明,其突变棕色毛色基因为显性,基因型为杂合体。建议其基因符号用“G”表示,基因型为“Gg”。  相似文献   

16.
动物育种软件的应用,告别了传统的表型选种时代,对育种准确性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毛皮动物育种软件的研发与应用上还不成熟,而软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是当前乃至未来规模化养殖的大势所趋。本文针对目前育种软件在畜禽和毛皮动物中的应用现状,从育种资料管理、遗传评估系统、计算机模拟研究、育种专家系统、网络信息传递与共享5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并在归纳、总结畜禽育种软件研究成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毛皮动物的自身特点,探讨了在毛皮动物中应用育种软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能为今后毛皮动物育种软件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济毛皮动物“白鼻子病”发病原因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鼻子病”在毛皮动物间的广泛流行已经影响到了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营养代谢病,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确定该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在综合分析了近年基层兽医对“白鼻子病”的治疗体会和国外曾发生过的毛皮动物代谢病的情况后,对它们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白鼻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角蛋白基因家族由众多结构和功能相似的基因组成,分为角蛋白中间丝蛋白(KIF)和角蛋白关联蛋白(KAP)2个基因家族.角蛋白是动物毛发的结构蛋白,决定毛发纤维的基本特征,是在寻找控制毛皮性状主效基因时的首选候选基因.角蛋白基因的表达与遗传多样性有关,角蛋白的多态性与毛皮动物的毛发性状具有相关性.本文从角蛋白基因的结构与定...  相似文献   

19.
在铜锌生物学作用基础上,阐述了毛皮动物对铜锌的营养需要,并根据国外的标准给出了适宜的推荐量:同时,针对毛皮动物铜锌缺乏的症状,分析其缺乏的可能原因及评价铜锌营养状况的方法;最后,结合铜锌比、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说明铜锌两种微量元素在毛皮动物营养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毛丝鼠皮与其仿制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动物分类,各部位毛色,毛的长度,毛的形态结构,毛的细度以及皮板颜色等几个经济性状方面进行测试,分析了真品与赝品的本质区别,以便为消费者正确选择裘装及其制品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