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牧场购买公牛冻精有两个目的:一是能够配上母牛;另外一个是希望生下的小母牛在未来投产后能够帮助牧场赢利。实际上也就是对公牛冻精的两个基本要求:冻精活力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冻精的遗传品质优秀。我国农业部规定冻精活力必须达到0.35以上,上海奶牛育种中心的冻精活力达到0.40以上。评估公牛遗传品质的最有效方法是后裔测定,仅仅根据父母代的表现来推断后代遗传品质并不可靠,但是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公牛站有能力对进站公牛进行后裔测定。只有购买经过后裔测定的优秀公牛,对牛群改良才有保证。关注冻精成活率和遗传品质是选购公牛冻精的基本…  相似文献   

2.
牧场购买公牛冻精有两个目的:一是能够配上母牛;另外一个是希望生下的小母牛投产后能够帮助牧场赢利。实际上也就是对公牛冻精的两个基本要求;冻精活力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新的国家标准规定冻精活力必须达到0.35以上);冻精的遗传品质优秀。具体到实际的购买中,则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首先需要查阅以前在牛群中使用的是哪些公牛冻精,在选购新的公牛冻精时要注意与原先使用过的公牛的亲缘关系,这样可以控制近交系数的过快上升。其次,分析牛群中存在的缺陷,并结合哪些性状最具有经济价值,从而确定最需要改良的性状。避免近亲交配仅是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用户购买种公牛冻精有两个目的:直接目的是能够最快配上母牛;间接目的是希望生下的小牛在未来投产后能够帮助牧场赢利.实际上就是对公牛的冻精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冻精活力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二是冻精的遗传品质(也就是遗传基因)必须优秀.  相似文献   

4.
唐维红 《中国奶牛》2012,(21):53-54
选100头中国荷斯坦成年母牛,分为2组,每组各50头。试验组为用高产种公牛冻精授配母牛所产的母犊,对照组为用普通公牛冻精授配母牛所产的母犊。从两组母犊牛中分别随机抽取10头,在第一个产奶周期结束后,进行单产水平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组个体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出8.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牛的冷冻精液技术(特别是细管冻精)已在国内外奶牛生产中广泛的应用,敦化市从1990年以后也普遍推广细管冻精。正确使用好细管冻精,则提高母牛受胎率的关键问题,就如何正确使用细管冻精,笔者有以下体会:1 与颗粒冻精比,细管冻精好一般1头种公牛利用细管冻精配种1年能配3000~4000头母牛,多达10000头以上,比鲜精人工授精,特别是比完全自然交配(散交乱配)的公牛能提高十倍到百倍以上。同时细管冻精不受地区、季节、公牛年龄的限制,运输方便,而且细管冻精有效保存时间长,有的保存时间超过25年,一般可保存10年以上。我市利用细管冻精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肉牛细管冻精人工授精和自然配种的受胎率。方法:将100头未产犊母牛设为观察组,100头未产犊母牛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母牛采用细管冻精人工授精,对照组母牛采用公牛自然配种受精,比较两组受胎率。结果:在实验期间,观察组平均受胎率为62.7%,对照组受胎率为70.0%,对照组受胎率高于观察组,但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配种的受胎率略高于细管冻精人工授精,但受限于公牛配种能力,因此具有良好受胎率的细管冻精人工授精技术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姜国铭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1):77-77,79
1意义1.1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牛的改良作用。一头优秀公牛一生中可生产20万头份0.25mL的细管冻精并承担10万头适龄母牛的配种,其改良率提高了10倍以上。1.2显著提高母牛受胎率肉牛细管冻精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冷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母牛的受胎率可提高8%以上.  相似文献   

8.
1中国黑白花奶牛基本情况 中国黑白花奶牛毛色黑自相间,花片分明。额部多有白斑,腹下、乳房、四肢腕关节和跗关节以下及尾端均为白色。角由两侧向前向内弯曲,角体蜡色,角尖黑色。体型有大、中、小3种类型,大型主要是从美国、加拿大引进的种公牛或冻精与本地母牛杂交形成的,大型的成母牛体高136厘米以上;中型奶牛主要是从德国、日本引进的种公牛或冻精与本地母牛杂交或横交形成的,成母牛体高133厘米左右;小型奶牛主要是从荷兰等国引进的种公牛或冻精与本地母牛杂交或横交形成的,成母牛体高13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9.
细管冻精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受胎率高低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是生产塑料细管冻精的单位要选好、养好种公牛,坚持鲜精不好的不冷冻,冻后不合符标准的不贮存。在选购细管冻精方面,强调询查细管冻精来源的情况,并对冻精抽样显微镜检查,不合格的坚决不用。要求精子活力在0.3以上。在给母牛输精时要认真把握好细管冻精质量关。  相似文献   

10.
引进摩拉水牛冻精改良本地水牛试验,通过采取去势本地公牛,观察、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冻精保存方法,实施多次重复输精和犊牛早期培育补饲,我市水牛冻精改良首次获得成功,冻精改良配种受胎率达到36.19%,其摩杂一代公、母牛周岁体重分别较本地同龄水牛提高45.30%和49,89%,各阶段体尺体重都比本地牛有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深受农户欢迎和喜爱,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牛人工冻精配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该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公牛的种用价值,提高种公牛的配种效能,防止多种疾病的传播。但是许多基层技术人员在牛人工授精的实际操作上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造成繁育母牛受胎率低下,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关于提高母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相关因素很多,如冻精解冻后的活力高低,发情鉴定是否准确,输精技术熟炼程度,母牛的品种、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目前辽宁省本地牛杂交改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订科学的繁肓规划、引进父本新品种、推广刺用小型肉牛改良本地牛、实行种公牛后裔测定、利用最优秀种,公牛冻精等措施,提高本地牛杂交改良效果;通过使用细管冻精、提高配种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缩短母牛产犊闻隔、治疗母牛疾患等技术措施,提高母牛受胎率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发情母牛离肉牛冻改点较远的问题,大多采用异地输精,即指将公牛冻精从冻改点的液氮罐取出,进行解冻,将贮精瓶放入贴身衣袋内,带上输精枪,骑摩托车到几十里外的地方,若时间掌握得好,到户时,精液正好被体温传热至所需输精温度,即可给发情母牛配种。异地输精在永平县山区推广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14.
特别对青年母牛,要选择产犊容易,难产率最低的优秀种公牛,冻精输配或交配,保证新生犊牛健康,安全顺利地出生。  相似文献   

15.
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奶牛事业部所属第四牧场,是一个大型、高产乳牛场,饲养乳牛1756头,其中成年乳牛1011头a。在继1998年成乳牛单产8051公斤,1999年为8831公斤的基础上,2000年成乳牛单产突破9吨大关,达到9043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一、狠抓基础1、坚持选种选配、培育高产奶牛群第四牧场坚持选用优秀公牛后裔“上海光明乳业上海奶牛育种中心”最好的公牛冻精并进行选种选配,现已经形成了高产母牛群。据2000年资料显示:21505头胎牛305天产量为8458公斤。2、重视后备牛的饲养牧场严格按标准选留母犊,注重抓第1周、3~6月龄、投…  相似文献   

16.
张沅 《中国乳业》2013,(1):20-24
本文从牧场角度出发,简述了如何通过奶牛的遗传改良来提高牧场效益,详细介绍了奶牛的科学养殖理念,奶牛的遗传改良模式,优秀种公牛的选育方法,如何选择优秀种公牛冻精以及如何全面做好牛群的遗传改良工作等。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7,(5):21-25
对扬州某地区集约化奶牛场2011—2016年中国荷斯坦奶牛冻精繁育效果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对13月龄后备青年母牛运用不同性质冻精人工授精,其国产性控冻精、进口性控冻精受胎率分别为52.69%和60.24%,而没有经过分离处理的普通冻精受胎率可达到80%以上。与普通冻精相比,青年母牛使用性控冻精配种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从净得有用生产后备母牛效率得出,进口性控冻精(44.87%)国产性控冻精(37.9%)普通冻精(31.71%),其中进口冻精净得可生产用母牛犊效率最高,同时性控冻精在牧场群体遗传改良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性控冻精繁育的后代在生产力方面与普通冻精无显著差异(P0.05),打消了企业对性控冻精使用的一些顾虑。  相似文献   

18.
(一)重要意义 1.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牛的改良作用。一头优秀种公牛一生中可生产20万头份0.25毫升的细管冻精并承担10万头适龄母牛的配种,其改良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公牛后裔产奶量及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种公牛后裔产奶量及乳成分差异,笔者通过整理福建某乳业集团下属牧场的奶牛系谱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分析不同地区种公牛以及性控F1代与普通冻精F1代的产奶量及乳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北欧公牛F1代的生产性能最优秀,其305日产奶量和干物质、乳脂、乳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中国公牛F1代(P0.05);性控冻精F1代的305日产奶量和干物质、乳脂、乳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冻精F1代(P0.05)。说明引入北欧种公牛冻精对改善福建本地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效果最好,且性控F1代比普通冻精F1代具有更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选择8头18月龄以上弗×西种公牛,用优化冻精生产工艺生产冷冻精液,与优化前3年86头次本站饲养的肉用种公牛冻精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并分别用其冷冻精液对母牛进行人工授精,观察其繁殖情况。结果显示:优化冻精生产工艺后弗×西种公牛平均初采月龄比优化试验前肉用种公牛提前,但2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及复苏率3项指标弗×西种公牛比优化试验前肉用种公牛有所提高,但2者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鲜精密度优化试验前肉用种公牛比弗×西种公牛有所提高,2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次均采精量:优化冻精生产工艺后弗×西种公牛为4.85 mL,试验前为4.46 mL,弗×西种公牛提高8.74%,2者间差异显著(P0.05);头年均冻精生产量:优化冻精生产工艺后弗×西种公牛为15 736剂,试验前为14 272剂,弗×西种公牛年均冻精生产量提高10.26%,2者间差异显著(P0.05);优化冻精生产工艺使弗×西种公牛采精量和冻精生产量显著提高,冻精活力比试验前提高3.5%,其平均活力超过国家合格标准26.6%。2组种公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均较高,分别为81.82%和77.68%,但2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1.72%和70.11%,2组差异不显著(P0.05)。2组种公牛冻精在纳雍县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较高,分别为82.81%和76.92%,2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3.59%和71%,2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