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地上笼通风系统和多管风机,对散存偏高水分小麦开展高大平房仓就仓干燥通风降水试验。试验证明,依靠现有地上笼通风系统,采用大功率离心风机进行压入式和多管风机吸出式机械通风,同时充分利用南方地区秋冬季节低温干燥气候条件,能对偏高水分小麦进行有效的通风降水处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加密地上笼,采用边入库边通风技术,以及分阶段机械通风和磷化氢环流熏蒸相结合的方法,使水分为15%左右的小麦入库后降至12.5%以内,且在降水期间粮食品质无劣变。实现了高水分小麦直接入库安全储藏,解决了高水分小麦入库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适宜天气在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对偏高水分玉米合理开展机械通风降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秋冬季节干燥空气进行机械通风降温,结合4月气温上升季节进行机械通风降水效果明显,抑制了虫霉的繁殖,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对保持储粮品质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压入式机械通风处理高水分小麦,间歇通风5~7天,当水分降至14%以内时,采用扒谷机与扬谷机组合,实行库内倒仓与13%水分以内的小麦混装,入库结束后,立刻进行PH3熏蒸,再进行通风降温降水,这样处理小麦,既没有影响入库进度,又实现了安全储粮,达到了市场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小麦入库结束后,在高水分高温粮(平均水分14.3%,平均粮温37.8℃)粮堆内布设由通风竹笼和开孔PVC管组成的立体风网,利用轴流风机进行降水降温通风处理,结果表明,经过108 h吸出式通风作业,整仓小麦平均水分降至12.4%,平均粮温降至18.5℃,降水单位能耗0.98 kW·h/1%·t,达到了降水降温、消除储粮安全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风降低稻谷水分技术在高大平房仓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利用现有的高大平房仓及其机械通风系统,采用2 2 .0 5m3/h·t的低单位通风量,在粮堆高度大于6m的条件下对偏高水分稻谷(平均水分14 .2 % )进行机械通风降水作业,经过4 4小时作业将水分降低至13.7% (安全储藏水分)。该方法不仅速度快,降水时间短,而且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7.
一种实用规范的机械通风降水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库根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结合当前保管员和粮情状况,制订了《机械通风降水管理办法》。通过设定一定的外温、粮食水分,计算出最佳降水湿度和临界降水湿度,制成《小麦、玉米通风降水湿度快速选择表》,能够快速判断降水湿度条件,减轻保管员劳动强度,避免盲目通风、无效通风,提高降水通风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玉米就仓干燥实仓试验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大平房仓内对6m高粮面的3225t高水分玉米(入仓平均水分15.2%),利用新型的粮仓绿色处理机组与地上笼组成的通风系统进行整仓降水处理,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从开始入粮使用仓内地上笼和粮仓绿色处理机进行通风处理,抑制了粮食霉茵的发生,给玉米降水赢得了时间。第二阶段使用粮仓绿色处理机和立体软管通风系统组合进行均匀降水,使玉米水分降至安全指标以内(12.6%),并保持了原有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通风对高水分玉米进行降水试验,结果表明:机械通风降水技术具有投资少,能耗小、费用低等优点,较人工晾晒和烘干节省费用,可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品质、稳定储粮性能,各项品质指标均符合宜存要求。入仓前的粮食清理、及时调整通风方式都有助于提高通风降水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本地气候特点,利用机械通风技术,对高水分小麦进行就仓干燥。采用高温季节通风降低粮食水分,低温季节通风降低储粮温度的方法,确保储粮安全,达到长期储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秋冬季节低温低湿的自然气候条件,对高水分稻谷进行机械通风就仓干燥降水,采取先压入式后吸出式的通风工艺,合理控制不同通风阶段的降水量,在秋、冬季近四个月的时间内,将稻谷水分从16.6%降至14.4%,降低2.2个百分点。同时,粮温下降,粮情稳定,品质指标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高大平房仓内对堆高6m的4353t高水分小麦(入库平均水分14.5%).利用较大功率离心风机进行整仓分段通风就仓干燥。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从开始入粮就进行上行压入式边入仓边通风处理,避免了高水分小麦在入仓过程申发热、霉变,给小麦降水赢得了时间。第二阶段采用上行压入式升温干燥,第三阶段采用下行吸出式表层干燥通风处理,整仓小麦平均水分降至12.4%。第四阶段采取下行吸出式均温通风处理,平均粮温降至25.9℃。经过四阶段的通风处理,达到了降水、降温、消除储粮安全隐患的目的,并保持了原有粮食品质,降低了保管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高水分粮入库结束,压入式通风一段时间后,底层水分降低快,与下层、中层水分梯度加大,甚至达5%,继续通风下、中层降水极缓,在有限的通风条件下不能解决降水度夏问题。用单管风机群在高水分部位、层面、通风死角处,用吸出式结合固定风道压入式通风能加快这些部位降水速度,缩小层问水分差,达到均匀降水、安全度夏、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大型简易仓中储存高水分小麦,利用就仓通风干燥技术,依据自然条件的变化,分阶段进行通风降水,取得了理想的降水效果,确保了粮食安全,保持了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机械通风降低并平衡偏高水分粳稻谷粮堆水分和温度,保持粮堆平均温度在准低温线以内。结果表明,高大平房仓储藏高水分粳稻谷利用机械通风降水控温,保持了储粮品质、并抑制了虫霉活动,达到了安全储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风作为一种投资较少、操作简便、经济效果明显的现代储粮工程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本文根据储粮通风实践,介绍高水分包装粳稻谷机械通风降水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日照粮食储备库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和沿海气候特点,在2013年3月至2013年5月对高大平房仓10号仓储存的高水分玉米进行了就仓干燥通风降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试验表明,在高水分玉米入仓前合理布置机械通风风道网,利用大功率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进行机械干燥通风降水,不仅可以降低储粮含水量,有效抑制虫霉孳生,还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约人工翻倒作业和烘干晾晒费用,保持了较好的储粮品质。  相似文献   

18.
前言我库每年入库的晚粳谷水分较高,一般要进行烘干处理才能长期安全储存。但由于烘干处理量大,费用较高,我库从1988年开始一方面烘干处理,一方面摸索房式仓机械通风降水过夏技术,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90年进行了高水分晚粳谷机械通风降水安全度夏的生产性试验,经一年的试验,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预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风在大型浅圆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适宜的气温和通风时间对大型浅圆仓的散储小麦进行机械通风,整仓粮温可降至15℃以下,粮食水分无明显变化。实践证明:新建浅圆仓通风系统设计合理、送风均匀、能耗低。  相似文献   

20.
小麦在储存过程中,由于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而损失一部分水分,轮换出库时水分含量通常比入库水分低1%左右,低于国家标准,不仅造成较大的储粮重量损耗,而且还影响小麦品质。本试验利用环流风机改造成雾化机,在小麦轮换出库前通过调质通风,适当增加小麦水分含量,以减少储粮的数量损耗,改善小麦加工工艺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