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上海社区绿地常见27种园林植物进行夏季光合速率测定,比较分析其固碳释氧效应,同时对植物固碳释氧量与形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社区绿地植物固碳释氧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27种供试树种单位叶面积、单位土地面积及单株植物固碳释氧量各有差异,其中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最大为女贞;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量最大为垂柳;单株植物固碳释氧量最大为香樟。27种供试树种单位土地面积日固碳释氧量与叶面积指数、胸径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树冠直径、树高没有相关性;单株植物日固碳释氧量与树冠直径、胸径、树高、叶面积指数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10种园林树种固碳释氧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10种常见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对10种园林树种的固碳释氧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乔木的光合速率和单位面积的固碳释氧量高于灌木;常绿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量高于落叶植物;植物的整株固碳释氧量乔木和常绿植物分别高于灌木和落叶植物;供试树种中广玉兰、悬铃木和枫杨的整株固碳释氧能力居于前3位.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化植物的固碳释氧效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哈尔滨市常见的8种树种糖槭、榆树、白桦、山桃稠李、金银忍冬、连翘、紫丁香、榆叶梅为研究材料,利用LCA-4型红外气体分析系统进行一个生长季的观测;以观测数据为基础,对8种树种的固碳释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在整个生长季中,8个树种的固碳释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榆树、糖槭、紫丁香、白桦、榆叶梅、连翘、金银忍冬、山桃稠李。同时对各树种整个生长季固碳释氧量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树种的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树种固碳释氧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比较分析了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组成植物的固碳释氧效应。对19个树种单株单位土地面积的日固碳释氧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它们分为3类:单株日固碳释氧量>65,26~58和<8 g.m-2.d-1。金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的单株日固碳释氧量最高,分别为115.012和83.638 0 g.m-2.d-1,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的固碳释氧量均较高;桃Amygdalus persica,夹竹桃Neriumindicum,金钟花Forsythia viridissima,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也具有较好的固碳释氧能力;香橼Citrus medica,日本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等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弱。图1表4参9  相似文献   

5.
福宝山林场主要林木吸碳放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我国中部山区林场森林固碳释氧生态服务价值,对湖北省利川市福宝山林场6种主要森林的吸碳放氧量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固碳释氧量的大小为:不同森林类型间,速生阔叶林>天然次生林>针叶林;不同树种间,银杏>巴东木莲>檫木>水杉>华山松>油松;林分生物量均以树干所占比例最大,草本、灌木和枯枝落叶所占比例最小。从固碳释氧的价值上经营管理林场,应该多种植银杏、巴东木莲等速生阔叶林,且要适当限制森林中草本和灌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常见经济林水分利用及固碳释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种经济林为研究对象,于5—10月利用CI-340手持光合仪进行全天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测定,计算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固碳释氧量。结果显示:经济林树种的水分利用率日变化为上午时段高于下午时段,其中水分利用率最大的树种为苹果(8.73μmol/mmol),最小的为梨(3.99μmol/mmol);各树种的固碳释氧量月变化规律相同,均在5、6月最高,且各树种年均日固碳、释氧量分别在10.12~19.76、7.36~14.37 g/(m2·d)之间,且释氧量明显低于固碳量;各树种的单位叶面积年固碳释氧量(枣桃苹果梨杏核桃樱桃)与单位面积果园内各树种的年固碳释氧量(桃枣苹果梨核桃杏樱桃)排序不一致。根据7种经济林树种水分利用率发现,北京地区苹果的抗寒性较高,易成活。本研究表明,经济林的固碳释氧功能在森林生态功能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太行山丘陵区核桃树的固碳释氧量和不同部位的碳储量及冠下土壤碳储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以1年、3年、5年、9年、13年和16年生的核桃树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片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不同部位的生物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核桃树间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林龄的增加,核桃树的固碳释氧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株核桃树的固碳量、释氧量大小排序为9年生>5年生>13年生>16年生>3年生>1年生;随着林龄的增加,核桃树的树叶、树枝和树干的碳储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株核桃树的碳储量大小排序为树枝>树干>树叶;就不同林龄的核桃树而言,其林地各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的土壤碳储量均呈现出随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对于同一林龄核桃树,其土壤碳储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昆明市16种常用道路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秋季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对其固碳释氧效益进行定量比较研究,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种乔灌木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5.47~12.32、3.98~8.96 g/(m~2·d),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22.11~174.03、16.09~126.63 g/(m~2·d);单株植物秋季固碳量为2.82~233.02 kg,释氧量为1.88~169.55 kg;广玉兰、香樟和滇朴的秋季固碳释氧能力依次居于前3位。乔木和灌木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各分为3级;乔木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分为2级,灌木则分为3级,其中乔木的固碳释氧效益高于灌木。因此,广玉兰与香樟等为主要道路绿化乔木,搭配小叶女贞、山茶、红花檵木等灌木为辅的道路绿化模式,较适宜昆明市道路绿化。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7,(9):89-94
屋顶绿化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市场接受面越来越广,但关于屋顶绿化生态效益定量化研究较少。比较研究了14种简式屋顶绿化植物单位绿化面积和单位生物量的固碳释氧效益,以期了解不同屋顶绿化植物对人居环境的改良作用,为屋顶绿化植物配置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单位绿化面积的大花马齿苋、毛马齿苋、紫竹梅、锦绣苋和藓状景天具有很好的固碳释氧效益,固碳量分别为13.75,13.64,12.33,11.15,10.62 g·m-2·d-1,释氧量分别为10.00,9.92,8.97,8.11,7.72 g·m-2·d-1;单位生物量的藓状景天、费菜、锦绣苋、垂盆草和紫竹梅的固碳释氧效益较好,固碳量分别为72.50,65.76,61.17,58.39,48.08 g·kg-1·d-1,释氧量分别为52.73,47.83,44.50,42.46,34.97 g·kg-1·d-1。高效益植物的选择及合理密植,是提高屋顶绿化固碳释氧效益的重要措施。藓状景天、锦绣苋和紫竹梅是屋顶绿化植物配置较好的选择,其次是大花马齿苋及毛马齿苋,玉吊钟固碳释氧效益最差,不应用于屋顶绿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NPP遥感估算模型,对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固碳释氧能力进行分析,分别测算出该地区17个用地类型的植被固定CO2和释放O2的物质量。通过研究发现,在选取的土地类型中,固碳释氧能力最强的为有林地;单位面积下固碳能力和释氧能力最强的为裸土地。固碳释氧能力最弱的土地类型均为人类活动频繁的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其他用地。相同用地类型单位固碳释氧量的关系为:Y=0.74X。  相似文献   

11.
吊兰光合色素与叶绿素生物合成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吊兰叶色变异的生理机制。[方法]以银边和银心吊兰为材料,分别对绿叶与色叶部位的光合色素与叶绿素前体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与正常绿色叶相比,吊兰色叶部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比较低,尤其以叶绿素a的减少最为显著;色叶部位的Mg原-卟啉Ⅸ及原脱植基叶绿素a含量显著减少,而其他叶绿素前体物质的积累增加(银边吊兰)或差异较小(银心吊兰)。[结论]叶绿素a的显著减少是导致吊兰色叶形成的直接原因,而叶绿素合成的减少是由于从粪卟啉Ⅲ到Mg原-卟啉Ⅸ转化过程中代谢途径受阻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赤霉素对吊兰吸收甲醛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少帅  乔羽  宋琳  苗祯  韩晓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08-7209
[目的]探究赤霉素对吊兰吸收甲醛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在赤霉素梯度溶液的作用下吊兰叶片对溶液中甲醛的吸收量来探究赤霉素对吊兰的作用。[结果]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赤霉素对吊兰吸收甲醛能力的促进作用有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结论]通过合适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可以提高吊兰吸收甲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2SO3溶液浸泡处理下的吊兰和天竺葵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及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在不同处理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处理浓度增大、处理时间的延长,吊兰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天竺葵,且随处理浓度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呈上升的变化趋势;而天竺葵则和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吊兰和常春藤对室内甲醛污染的降解能力。[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室内甲醛污染环境,选用吊兰和常春藤盆栽植物进行去除甲醛的试验研究。[结果]吊兰和常春藤均具有不同程度净化甲醛的能力。吊兰和常春藤同时配置效果明显优于吊兰,而吊兰对甲醛的降解要强于常春藤。从东南到西北不同水平配置和由下层到上、中层的不同垂直配置的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盆栽植物的筛选和优化组合配置可为有效防治室内长期污染、真正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降糖草、草莓、吊兰3种植物在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中的生长状况,为利用浮床技术种植陆生植物处理污水奠定良好基础。[方法]采用室内试验进行植物对供试水样中氮、磷的去除率测定,选用根长、株高、鲜重、常见病害、虫害5个指标对其在室外水体中的自然生长趋势进行同步记录,整理分析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与室外水体中自然生长适应性表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氮、磷的去除效果上表现为降糖草>草莓>吊兰,自然生长适应性综合评价表现为降糖草>草莓>吊兰;浮床植物的病虫害发生率较低,这与生态环境的变迁致使病菌及虫害失去了原有滋生环境、水体的生态隔离切断了病虫害的传播途径有关。[结论]可以对降糖草作为浮床植物继续深化研究,并对陆地植物进行广泛筛选,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及水体生态修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3种室内观赏植物对甲醛污染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用2 mg/m3甲醛对皱叶薄荷、吊兰、蟹爪兰3种室内观赏植物进行不同时间熏蒸后,通过其外部形态和气孔的观察来研究植物对甲醛污染的形态学、细胞学响应。结果显示,3种植物中皱叶薄荷受甲醛的影响较重,其次是吊兰,受甲醛影响最小的是蟹爪兰。说明皱叶薄荷最适合作室内检测甲醛的植物。  相似文献   

17.
通过栽培和解剖方法,对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根茎的生长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未见有根状茎;枝上有些小叶簇或小植株具有球状或膨大的茎轴,并且气生根从球状茎轴上发生;地下肉质根具强烈增厚的皮层,气生根特别是地下肉质根的皮层中具有许多储水细胞;小叶簇的球状茎轴、气生根以及肉质根内含有针晶簇。因此认为"根状茎"用于吊兰是误用;枝茎上基部球状的小叶簇是变态侧芽或顶芽,相当于珠芽营养繁殖体。  相似文献   

18.
光照对6种室内垂吊花卉形态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光照条件下对6种室内垂吊花卉的形态和生长适应性变化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重和气孔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叶长、叶宽、叶面积均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加,但比叶重、气孔密度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少。根据各指标可塑性指数和方差分析可知,鸭跖草、吊竹梅、金心吊兰耐荫能力较强;而常春藤、袋鼠吊兰、皱叶冷水花耐荫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a2+对吊兰根系负向光性的影响。[方法]在恒温条件下,对不同浓度CaCl2溶液中受单侧光照射后吊兰根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水培液中的Ca2+对吊兰根的生长和向性反应有显著影响;低浓度Ca2+促进根的生长,高浓度Ca2+抑制根的生长。其中,当Ca2+浓度为0.4 mmol/L时,吊兰根的生长和弯曲最为显著。[结论]吊兰根的负向光性受内源与外源Ca2+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一串红(Salvia splends)、吊竹梅(Zebrina pendula)、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为材料,采用自制的甲醛密闭仓以熏气法设定4个浓度(0、40、80、120 mg/m3)进行试验.在处理24 h后,分别对其外观形态和部分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加,一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