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料型(颗粒料、粉料)在蛋鸡生产性能以及耗料、成本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饲养比较试验。  颗粒料委托某饲料厂加工,粉料为本场饲料厂生产,二者各阶段营养水平基本一致,原料均检验合格。  海兰棕壳蛋雏鸡48575只,分为A组24100只,B组24475只,A组饲喂颗粒料,B组饲喂粉料。试验在珠海斗门县大明鸡场进行。试验期为65周龄。从1996年11月26日~1998年2月23日。  A、B两组饲养管理相同:1~7d用正大康地蛋小鸡破碎料开食,后转入试验料;1~18周龄在育成鸡舍笼养,19周起在产蛋鸡舍笼养;1~16周龄封闭育雏,用加热器加温。炎…  相似文献   

2.
C.  M.  Cope  A.  M.  Mackenzie  D.  Wilde  L.  A.  Sinclair  刘冰译  霍艳军校 《饲料与畜牧》2009,(5):52-52
本试验选择1~120日龄褐壳蛋鸡576只,研究日粮谷类和饲料类型对褐壳蛋1~45日龄,采用2×2因子设计,分别为2种谷物(玉米和小麦)、2中饲料类型(粉料和颗粒料)。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46~120日龄,试验日粮为粉料,但谷物类型不同。饲喂玉米日粮的蛋鸡体增重较高(P〈0.05),但与饲喂小麦日粮组饲料转化率比较差异不显著。1~45日龄,饲喂颗粒料日粮组与饲喂粉料组相比,蛋鸡耗料量(P〈0.001)、  相似文献   

3.
在猪用配合饲料中,粉状料和颗粒料对猪的嗜口性及利用率都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所进行的比较试验就是要调查一下,这种影响有多大。试验选用72头仔猪,采用群饲方式重复试验两次,单饲重复试验3次,共试验5次。试验分粉料和颗粒料两个试验组。从5次的试验结果看,颗粒料试验组的效果均高于粉料组。综合5次重复试验的结果是:粉状料和颗粒料的日增重分别是724g 和796g;日饲料摄取量分别是1.73kg 和1.72kg;耗料比分别是2.40和2.18。以玉米、大豆粕为主体的饲料,颗粒料比粉料的耗料比可改善7%,日增重可提高10%。以回归式计算仔猪期开食的饲料摄取量约为1.5kg,之  相似文献   

4.
用颗粒料和粉料形式做了两个测定,结果表明:用粉料和颗粒料饲喂的肉用仔鸡和常规料饲喂相比较,用粗粉料饲喂的内用仔鸡能够增加小肠的重量。在常规料饲喂与粗粉料饲喂组之间比较,在体重、饲料转化率、死亡率方面没有区别,颗  相似文献   

5.
将1日龄苏州麻鸭360只随机分为饲喂破碎粒料组和粉料组,每组1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在营养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采用破碎料和粉料对肉用仔鸭进行饲喂对比试验。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饲喂破碎料组3周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粉料组(P<0.05),但6周龄体重则差异不显著(P>0.05)。各阶段的采食量,破碎料组明显高于粉料组(P<0.05),饲料转换率0~3周差异不显著(P>0.05),但4~6周差异显著(P<0.05)。综合经济效益分析,饲喂破碎料组明显优于粉料组。  相似文献   

6.
(2)颗粒料为避免畜禽拣食,减少粉状饲料在运输、喂料时的浪费,缩小饲料体积和便于保管,国外多将粉状饲料加蒸汽软化压制成颗粒饲料。世界上颗粒饲料的生产已占配合饲料总产量的30%。实践证明,用颗粒饲料饲喂猪、鸡比用粉状饲料每增重1公斤省料0.2公斤;同时减少运输消耗5~10%。肉用仔鸡吃颗粒饲料比吃粉料节省约1/3的时间,从而减少鸡采食时的热量消耗而节约饲料。作者曾进行了不同料形(颗粒料、粉料、潮拌料)喂猪(20~90公斤体重)对比试验(1980年)。结果(表1—15)颗粒料饲喂效果优于粉料和潮拌料,日增重分别比粉料和潮拌料提高10~15%。  相似文献   

7.
<正>1颗粒料替代原粮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10个组进行,分别饲喂不同料型和营养水平的饲料,考察不同料型和饲料配方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具体分组情况及饲料营养水平见表1。  相似文献   

8.
丽佳鸭是从丹麦新引进的良种鸭,其商品代是大型的白色肉用鸭。为了摸清丽佳商品代鸭在闽南地区的适应性,笔者于1993年2月8日至4月《日在泉州市红城区进行了丽佳商品代鸭饲养试验。报告如下:1试验鸭采用和昌集团金昌种鸭场孵化出壳的丽佳商品代鸭L2、LB2个品系,各100羽。2试验方法L2、LB试验鸭各分成2组,每组50羽。同品系采用无限制饲料自由采食和定量采食2种饲养方法。用协昌饲料厂生产饲料饲养。1~2周用211鸭花料,3~7周用212颗粒料,第8周用213颗粒料。3试验结果4组试验鸭2种方法饲养结果见表1。表1可见第1组第7周增重决,实验…  相似文献   

9.
选择1日龄肉鸭,品种为樱桃谷SM3型商品鸭,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B组为试验组,基础日粮完全相同。A组饲料中不添加酵母硒,B组添加100 g/t酵母硒。经过42 d的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肉鸭食用了含有酵母硒的饲料明显提高了生产性能,降低了料重比,提高了饲料转化率。肉鸭饲喂含有酵母硒的饲料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肉鸭病死率,还具有促进家禽羽毛生长发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1肉鸭饲料养殖户应懂得给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鸭用不同的饲料,做到饲料配方与生长阶段相一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饲料本身的生产功效,促进肉鸭的生长,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雏鸭在给水后,就要给雏鸭开食了。此时要及时饲喂经过破碎工艺生产的全价小颗粒饲料,因为全价饲料营养全面,可满足雏鸭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开食时,将饲料撒在料盘上,让雏鸭学啄吃。开食当天,每隔90~120分钟饲喂一次,每次只喂七八成饱,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使用颗粒料与粉料饲喂黄羽肉鸡,随即将1000只黄羽肉鸡(柳州麻)分为2组。采用相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颗粒料(A组)与粉料(B组),在相同饲养、防疫、管理情况下分别饲喂8周,结束后对料重比、均只耗料量、均只净增重(周)、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体重差异显著(P<0.05),全期料重比颗粒料组低于粉料组,但经过经济效益由于颗粒料组的成活率率低于粉料组3.4%,最终经济效益低于粉料组。  相似文献   

12.
采用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对400只AA肉鸡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分为两组,每组各200只,设一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颗粒饲料的平均日增重为54.65 g,比粉料组的平均日增重47.67 g高出14.6%.对各周龄雏鸡活重的比较表明,颗粒饲料组极显著优于粉料组(P《0.01).但两组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随着日龄的增加,料重比呈现增大的趋势.粉料组的总料重比为1.87较颗粒饲料组的1.76高出6.25%,颗粒料较粉料饲喂经济效益为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使用颗粒料与粉料饲喂黄羽肉鸡,随即将1000只黄羽肉鸡(柳州麻)分为2组。采用相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颗粒料(A组)与粉料(B组),在相同饲养、防疫、管理情况下分别饲喂8周,结束后对料重比、均只耗料量、均只净增重(周)、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体重差异显著(P〈0.05),全期料重比颗粒料组低于粉料组,但经过经济效益由于颗粒料组的成活率率低于粉料组3.4%,最终经济效益低于粉料组。  相似文献   

14.
用齐卡新西兰兔、德国白兔与四川白兔的杂交兔,观测了不同料型(颗粒和粉料)、不同规格(直径4mm和6mm)的颗粒料补饲仔兔的效果和对幼兔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仔兔补饲及70日龄龄前的幼兔宜饲喂直径4mm的颗粒料。颗粒补饲仔兔明显优于粉料,日增重(30克)显著(P〈0.05)高于粉料组(26克),饲料转化率亦高于粉料。70日龄前的幼兔饲喂细颗粒料可明显提高增重,改进饲料报酬;而颗粒直径大小对70日  相似文献   

15.
选择1日龄海兰褐蛋雏鸡135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50只。3个处理分别饲喂颗粒料、粉料和破碎料。试验期14d。结果发现,与粉料组相比,试验期采食量颗粒料组提高7.28%(P0.05),破碎料组提高3.54%(P0.05);试验期日增重颗粒料组提高7.17%(P0.05),破碎料组提高8.36%(P0.05)。颗粒料组和破碎料组日增重相似(P0.05)。与颗粒料组和粉料组相比,破碎料组料重比分别降低5.75%(P0.05)和5.20%(P0.05)。试验第6d、10d和14d,各处理胫骨长度相似(P0.05)。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料型、营养水平对快大型白羽肉鸡腺胃发育的影响,评价饲粮因素与腺胃发育及其与腺胃炎发生的联系。选用体重45 g左右的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公雏9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4组肉鸡分别饲喂正常营养水平颗粒料、正常营养水平粉料、低营养水平粉料、低营养水平颗粒料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营养水平对腺胃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料型对腺胃发育有显著的影响(P0.05);颗粒料能明显的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但可导致腺胃发育异常,引发炎性反应;饲喂粉料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颗粒料(P0.05),腺胃发育正常,腺胃炎性浸润明显低于颗粒料;对各组试验鸡进行腺胃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检测,未检测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各组腺胃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饲喂粉料肉鸡腺胃发育正常,而饲喂颗粒料肉鸡腺胃炎性浸润,腺胃乳头结构异常。综上所述,饲喂粉料有助于腺胃的正常发育,而喂食颗粒料则可使腺胃明显增大,发生炎性浸润;营养水平对腺胃发育无明显的影响;腺胃炎的发生并非一定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17.
鸡粪经处理后可用作牛、猪、兔等动物饲料,已为试验证实并用于生产实践。但肉鸭粪可否同样用于家兔饲料,则尚末见诸报道,为探讨肉鸭粪饲喂家兔的可行性,特在洪泽县某兔场选取2月龄新西兰幼兔120只,随机分为6组,其中1组作为对照组,5个试验组分别以不同数量的肉鸭粪取代混合精料中的麸皮,经过60天的饲喂试验,各组的耗料、增重和屠宰率均无显著差异,表明用肉鸭粪饲喂生长期肉兔是可行的,并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通过在22~42日龄鸭饲粮中用鸭油代替植物油来研究鸭油对后期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探讨鸭油代替植物油在肉鸭日粮配制中应用的可行性,为肉鸭生产性能的提高、饲料成本的控制提供指导。试验设2个处理组,0~21日龄对照组和试验组饲喂正常育雏期饲料;21~42日龄对照组饲喂添加植物油的育成期饲料,试验组饲喂用鸭油代替植物油的育成期饲料。每个处理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鸭,共计1 000只。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用鸭油代替植物油,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活重造肉成本、成活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0~35日龄和0~42日龄料肉比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日粮中用鸭油代替植物油可以降低料肉比,达到降低饲料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纤维素、木聚糖复合酶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两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了纤维素、木聚糖复合酶(添加量为150g/t)。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小鸭(1~10日龄),第二阶段为生长鸭(11~42日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酶可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第一阶段,添加复合酶可显著提高小鸭阶段的增重(P0.05),耗料增重比降低(P0.05);第二阶段,添加复合酶可使鸭的增重提高3.50%,耗料增重比降低4.61%。试验组的增重和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4.45%和1.50%,耗料增重比低于对照组,降低2.88%,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取2100头猪(PIC 327×1050;初始重为31.5±0.13 kg),用来评估饲喂颗粒料和粉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胃形态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期为118 d。试验分为6个处理组,猪只根据初始重随机分到6个处理组中(每个处理组有14个栏位,每个栏位25头猪)。每个处理组中有7个阉公猪栏和7个母猪栏。所有处理组均采用含15%DDGS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饲喂。试验分5个阶段饲喂,分别为0-28 d、28-56 d、56-84 d、84-98 d和98-118 d。6个处理组分别为0-118 d全部饲喂粉料、0-118 d全部饲喂颗粒料、0-70 d饲喂粉料而70-118 d饲喂颗粒料、0-70 d饲喂颗粒料而70-118 d饲喂粉料、或颗粒料和粉料每两周轮换一次,以粉料开始以颗粒料结束或者以颗粒料开始以粉料结束。在第110天时,每栏里随机挑选4头猪进行屠宰并收集胃,然后对胃进行溃疡和角质化评分。结果表明,饲喂粉料和饲喂颗粒料的猪的平均日增重没有差异。全期饲喂粉料的猪平均日采食量最大(P<0.05),全期饲喂颗粒料的猪平均日采食量最低(P<0.05),其他的处理组处于中间水平(P<0.05)。全期饲喂颗粒料的猪料重比最好(P<0.05),全期饲喂粉料的猪料重比最差(P<0.05),其他的处理组处于中间水平(P<0.05)。当在试验最后48 d饲喂颗粒料或在整个试验期饲喂颗粒料,与最后48 d饲喂粉料相比,胃溃疡指数评分增加(P<0.05),其他处理组评分处于中间水平。与其他处理组相比较,全期饲喂颗粒料的猪每栏被淘汰的数量增加(P<0.05)。当试验猪因体重较轻、健康或动物福利问题而面临风险,需要隔离时,由现场管理者决定是否将猪移走。各处理组对胴体重、胴体产量、背膘厚、眼肌厚度和瘦肉率无影响。总之,饲喂颗粒料改善了料重比,但是增加了胃溃疡发生率和淘汰猪数量。另外,与只饲喂颗粒料猪相比,颗粒料和粉料之间的轮换饲喂模式有较合适的料重比,并且减少了胃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