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产奶牛生产性能高,代谢旺盛,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科学、高效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措施,确保其生产性能发挥到最佳.本文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情况,探讨了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长安营村村民侯支龙,从2000年起,喂养奶牛4头,年年高产,年盈利2万元左右,成为当地的"奶牛状元".他养的奶牛数量不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原因就是采用了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钟恳 《中国农垦》2010,(3):44-44
<正>2010年2月5日,北京首农集团在京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集团所属三元种业的28个国有牧场、2万头成母牛,2009年每头年单产达到9996公斤,三元种业因此成为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高产奶牛生产基地。其中,中以示范牛场2009年每头年单产突破11吨,创造了全国奶牛每头年单产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北方大城市郊区规模牛场饲养管理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奶牛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高产奶牛的特点是1个泌乳期产奶量在7 000千克以上.为了获得高产、稳产,必须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根据高产奶牛的健康状况和泌乳特点,一般按5个阶段饲养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5.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方法与措施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局马玉胜近来,笔者到章丘市奶牛基地高官寨乡与饲养奶牛专业户座谈奶牛生产情况时了解到,一部分饲料养奶牛专业户饲养的西德黑白花奶牛产奶量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致使良种奶牛的高产性能没有发挥出来。针...  相似文献   

6.
高产奶牛养殖是畜牧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确保奶牛达到理想的高产效果是一件复杂的工作,技术人员除需掌握科学的饲养方法外,还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好从犊牛到生产母牛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认真总结了泌乳奶牛各时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从而为广大基层奶农提高牛奶产量,降低成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奶牛的培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掌握从遗传育种到饲养管理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饲养管理,从犊牛、育成牛、青年牛直至成母牛,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只有科学地、细致地抓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培育出真正的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8.
家住笕桥镇黎明村的华来根是杭州市有名的奶牛饲养大户。他1987年开始饲养奶牛以来,与妻子、儿子、女儿们一起,从原来的10来头奶牛发展到如今的50头。去年,他饲养的奶牛产鲜奶186吨(平均每头成母牛年产鲜奶5000公斤以上),年产值21万元,获净利6万余元。华来银已连续两年被杭州市政府授予优秀养殖大户的称号。他饲养奶牛致富的主要经验有以下三条;抓管理华来根认为要养好奶牛,取得好的效益,必须抓好管理。自开始饲养奶牛以来,为降低饲料成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奶牛高产饲养管理技术,包括:科学搭配日粮,合理饲喂;重视配种技术,提高情期受胎率;加强奶牛饲养管理的规范化,以期指导奶牛养殖户提高奶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牛奶消费量逐年上升 ,带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和政府部门的扶持以及畜牧业的内部自身结构的调整 ,使奶牛养殖得到迅速发展。如今平川区的奶牛存栏数已达到 3 0 0多头 ,日单产原奶 1 8kg,其中 90 %的奶牛养在农户家中和个体牛场中 ,但由于当前个体养殖规模小 ,牛奶生产技术含量低 ,加上个体户对奶牛科学饲养管理意识较淡薄 ,故奶牛的饲养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牛场粪水施用对作物产量、氮素利用率和氮素损失的影响,本研究以小麦和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华北地区进行了田间试验,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遵循等氮量原则,设置4个氮肥处理:常规化肥(撒施,CF)、粪水化肥配施(化肥撒施,粪水浇灌,CSF)、粪水浇灌(CS)和粪水深施(CSD)。结果表明:施氮肥处理相比不施氮肥显著增加了作物产量和氮素损失。相比常规化肥处理,施用粪水处理不会降低小麦籽粒和青贮玉米产量,且施用粪水能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CSD处理的效果最好。相比CF处理,CSF和CS处理不管在小麦季还是在玉米季都会增加氨挥发量,在小麦季分别增加了5.6%和27.1%,在玉米季分别增加了7.8%和14.7%。CSD处理相比CF处理则会降低氨挥发量,小麦季和玉米季分别减少了15.3%和12.6%。不管在小麦季还是在玉米季,相比化肥处理,施用粪水都能显著降低氮淋失量;与CF处理相比,CSF、CS和CSD处理的小麦季的氮淋失量分别减少了38.5%、66.7%和35.8%,玉米季的氮淋失量分别减少了22.6%、39.2%和57.8%。研究表明,粪水深施是华北地区在保证作物产量的情况下,提高氮素利用率和降低氮素损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肉牛场数字化网络平台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集约化肉牛场数字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繁育效率及遗传进展,基于肉牛从妊娠、产犊、哺乳、干奶到下一个繁殖周期的生产管理流程,将肉牛划分为犊牛、青年牛、育肥牛、成年牛等类型,在设计肉牛基本信息的数据标准规范基础上,采用.Net及SQL Server 2008网络数据库技术,构建了规模化肉牛场包括繁殖、产犊到饲养营养等数据管理及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了对肉牛繁殖与育肥生产最核心数据的网络远程数字化管理,主要包括胎间距、胎次结构、系谱跟踪及牛只资料卡等在线动态分析与数据的定向排序与输出,包括母牛发情配种、初检复检、产犊、犊牛断奶、转群、淘汰等各类生产事件的智能提醒,以及各种繁殖、育肥参数的可视化图形统计分析等。对生产过程基本数据的分析及与数据挖掘,提升了基础数据的利用价值,更有利于对规模化肉牛场管理者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3.
不同畜禽粪肥对土壤培肥及玉米增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索不同畜禽粪肥对土壤培肥及玉米增产的作用,通过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畜禽粪肥对土壤呼吸速率、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鸡粪和羊粪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较高,分别为4.13,3.85μmol(/m2.s),猪粪和牛粪处理的较低,分别为3.73,3.46μmol(/m2.s);鸡粪和羊粪处理的增产效应达到35%以上,猪粪和牛粪处理的增产效应达到25%以上,均为T3处理产量最高(折合干物质量为20 230.0 kg/hm2);不同粪肥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大,水分利用效率最大的是鸡粪T3处理,为31.07kg(/hm2.mm);施入不同畜禽粪肥后可增加玉米产量、提高土壤呼吸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而且效应由高到低的顺序:鸡粪>猪粪>羊粪>牛粪。这可为不同等级的农田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肥料结构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因素饱和设计,定位研究了农家肥、麦草、氮、磷化肥配施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相同降水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施肥措施,可使旱地小麦土壤水分生产效率提高3倍以上.4种肥料对土壤水分生产效率影响的顺序为;氮肥>农家肥>磷肥>麦草.其中农家肥和氮肥是正效应,麦草和磷肥呈负效应;各肥料间尚有一定的交互效应.当前提高羊地小麦水分生产效率的较好的肥料结构为:农家肥7500kg/亩,氮肥12.5 kg/亩,磷肥2~5kg/亩,不施用麦草.  相似文献   

15.
用生物经济模型方法探讨我国优质猪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对我国优质猪培育的若干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和探讨,利用农场模型的方法,构建含或不含地方猪血缘的商品猪场的生物经济模型,并考虑模型的生物学效率,对模拟的2个猪场进行保本分析、成本结构分析和性状边际效益分析。结果显示,模拟的各600头母猪的2个猪场:瘦肉型良种商品猪场每年利润为56.01万元,净能利用效率为27.69 MJ/kg,全群料重比为3.106;而含地方猪血缘的优质商品猪场,相同生猪价格、土杂猪价格销售和优质优价3种条件下的年利润分别为-21.92万元、-91.39万元和35.98万元,保本生猪价格为8.256元/kg。上述优质商品猪场净能利用效率只有31.58 MJ/kg,全群料重比仅为3.534。研究表明,猪肉优质优价和降低饲料成本是优质猪培育和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生长发育及饲料报酬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6月龄夏西本、皮西本、利西本、西杂二代各 1 0头进行 36 5天育肥 ,研究不同杂交组合对肉牛生长发育及饲料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 ,1 8月龄各组试验牛体重分别达到 ( 5 2 9 5 0± 2 3 38)kg、( 5 82 2 5±2 9 2 5 )kg、( 5 35 6 3± 2 7 88)kg、( 5 0 4 0 0± 2 4 2 5 )kg,平均日增重以皮西本、利西本和夏西本较高 ,分别为 0 96kg、0 90kg和 0 83kg,皮西本、利西本与西杂二代 ( 0 77kg)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 ;饲料报酬以皮西本较好 ,每公斤增重消耗精、粗饲料分别为 4 0 3kg和 5 98kg。 3个三元杂交组合体尺均大于对照组 (西杂二代 ) ,但各项体尺指数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7.
张佳兰  茹彩霞  王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58+14259-14158,14259
[目的]分析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情况,为隐性乳房炎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个牛场2009年DHI报告的体细胞数大小来分析隐性乳房炎在不同牛场、泌乳阶段和胎次的发生情况。[结果]不同牛场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存在差异,牛场1泌乳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2个场(P〈0.05)。随着泌乳时间的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呈增加的趋势,牛场3在第6、7、8和第12泌乳月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泌乳月。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呈增加趋势,牛场1在4胎以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且与其他2个场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与泌乳阶段和胎次有关,与牛场自身的饲养管理有关。各个牛场应根据自身条件及DHI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畜禽粪尿磷素养分资源分布以及利用状况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参照中国有机肥料养分志计算粪尿资源量的方法,研究了2002年我国畜禽粪尿磷素养分资源的状况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我国畜禽粪尿肥资源总量约为33亿t,提供磷(P)318.4万t,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四川、河北、广东、湖南等省。145.7万t粪尿磷资源作为有机肥回田,占粪尿磷资源总量的45.8%;而进入环境的磷约为172.7万t,占粪尿磷资源总量的54.2%。北京和上海粪尿磷资源总量不多,但其单位面积承载的磷却很高,分别为98.7kg/hm2和86.6kg/hm2。  相似文献   

19.
PLS1及其在肉牛养殖场生产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理论对肉牛养殖场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Cobb-Douglass生产函数模型,对各生产要素贡献率进行计算与分析,最后提出牛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奶牛业积累了很多饲养经验,进行了奶牛营养方面的科学研究,但至今仍无我国奶牛饲养标准,与现代化的需要很不适应。现将我们多年来的科学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供制定我国奶牛饲养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