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虫蜀外聚姬小蜂Eulophuslarvarum(Linnaeus)是首次报道寄生于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分月扇舟蛾C.anastomosis(Linnaeus)、榆剑纹夜蛾AcronictaherculesFelder等幼虫的一种体外聚寄生蜂,一年4代,以蛹随寄主所在的叶片落地越冬。该蜂只能在刚刚蜕皮的寄主上产卵寄生。据野外调查寄生率为30%以上,可人工繁育,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寄生蜂  相似文献   

2.
舟蛾啮小蜂孤雌生殖习性的观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舟蛾啮小蜂(Tetrastichussp.)是杨小舟蛾(micronelacophatroglodyta Graeser)蛹期体内寄生性优势天敌。自然寄生率高达62%。舟蛾啮小蜂的卵、幼虫、蛹的发育均在寄主蛹内完成。为更好地掌握舟蛾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杨小舟蛾天敌类型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6~1998年,对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Graeser)]的天敌种类及其寄生、捕食量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该虫天敌16种,其中舟蛾赤眼蜂和杨扇舟蜂黑卵蜂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4.
赤眼蜂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蜂属是分布广泛的昆虫卵寄生蜂,三十年来吉林省坚持应用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分月扇舟蛾等,防治效果在60%~70%。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分布的9种赤眼蜂和18种常见林木害虫寄生的赤眼蜂种型。  相似文献   

5.
赤眼蜂对杨扇舟蛾的自然控制作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扇舟蛾是山东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的食叶害虫。为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我们对其天敌种类及其抑制效果进行了调查。 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 ,赤眼蜂是我省杨扇舟蛾的主要卵寄生蜂 ,对杨扇舟蛾的种群数量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且分布广泛、中间寄主种类多、适应能力强 ,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天敌资源 ,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调查方法每 10~ 15天进行一次线路踏查 ,记录杨扇舟蛾的发生形态和种群数量 ;于杨扇舟蛾各世代卵期发生前期和末期分别采集一定数量的卵块 ,每次采集的卵粒总数应不少于 50 0粒 ,带回室内放入试管内 ,待幼虫和天敌全部孵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是夏秋季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北京大兴县部分片林,林网发现杨扇舟蛾危害状。1999年秋季个别地段杨树叶片被杨扇舟蛾吃光,他们及时采取了化学药剂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防治,2000年入夏以后,又组织专入进行预测预报。及时测虫情,并对部分片林、林网成功地进行了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一、防治原理 赤眼蜂是杨扇舟蛾卵期的天敌,雌蜂将卵产在杨扇舟蛾的卵内,吸取营养孵化成幼虫,幼虫发育成蛹,蛹不断发育成蜂,羽化后破壳而出,雌雄蜂交配后。雌蜂继续产卵寄生于新的杨扇舟峨卵内,使杨扁舟…  相似文献   

7.
分月扇舟蛾防治技术研究刘憬志,成利强,暴永冬,孙鹤立(围场满族蒙大族自治县林业局,围场068450)分月扇舟蛾(ClosteraanastomosisL.)为鳞翅目、舟蛾科食叶害虫。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江苏、湖北、广西、广东、四川及云南等省。为...  相似文献   

8.
利用氯氰菊脂混合药液毒环防治分月扇舟蛾*⒇于景茹(围场县森防森检站068450)分月扇舟蛾(Closteraanastomosis(Lin-naeus))属鳞翅目、舟蛾科。主要危害杨、柳树。幼虫能随风飘移。该虫1991年传入围场县,1992年在局部地...  相似文献   

9.
王学聘  陈倩 《林业科学》1994,30(4):320-324
四株表达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对林业主要害虫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innaeus),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Erschoff)幼虫作用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四株对上述四种昆虫均表现较高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赤眼蜂防治杨小褐舟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舟蛾赤眼蜂(Trichogramma closterae Pang et Chen)和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是杨小褐舟蛾卵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1999年从吉林农业大学引进松毛虫赤眼蜂,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杨小褐舟蛾产后1~2d内的卵均能寄生。林间放蜂结果表明,对照区寄生率为8.7%,放蜂区0.3百万、0.45百万、0.75百万、1.05百万、1.5  相似文献   

11.
分月扇舟蛾的越冬期防治钱玉德,刘国学,邢桂珍(长岑县前七号林场)分月扇舟蛾(Closteraanastomosis)又名银波天社蛾,国内外分布地域很广。在我省西部地区一年三代,出现四个幼虫危害期,三个成虫扩散期。主要危害杨、柳、桦的叶部,严重时可将成...  相似文献   

12.
四株表达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对林业主要害虫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innaeus),杨尺蠖Apocheimacinerarius(Erschoff)幼虫作用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四株菌对上述四种昆虫幼虫均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活性,而且能显著抑制昆虫幼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寄主植物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北京地区常见的杨扇舟蛾寄主植物108杨、加杨、毛白杨和旱柳,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扇舟蛾体重、发育历期以及存活率与所取食寄主植物种类有明显相关性.在供试范围内,108杨为最适寄主,加杨次之,旱柳最差.  相似文献   

14.
林丹烟剂防治落叶松鞘蛾对寄生蜂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林丹烟剂大面积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对其寄生蜂种群有显著的副作用,可导致寄生蜂总寄生率下降63%,特别对小蜂类种群影响更大。试验结果看出,放烟后第3年,防治区鞘蛾种群数量可回升到接近放烟前的水平,而寄生蜂的种群数量却增长不到放烟前的50%。放烟不仅可以直接减少寄生蜂的数量,还可大量杀伤其中间寄主,进而直接影响寄生蜂数量的回升。  相似文献   

15.
在竹斑蛾大发生后,分批采集越冬代预蛹茧于室内饲养,获得寄生性天敌11种,有白僵菌1种、寄蝇3种、寄生蜂7种,寄蝇、寄生蜂全部是寄主新记录,其中在姬蜂科中发现2个中国新记录属、1个中国新记录种.11种寄生性天敌中有4个优势种,其寄生率各自均占总寄生率10%以上.特别是新拟秘姬蜂,寄生率占总寄生率47%,估计在竹林中竹斑蛾越冬茧阶段可繁殖3代.  相似文献   

16.
杨扇舟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又名白杨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 1 分布及寄主:江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宁夏、甘肃.寄主为杨树、旱柳.  相似文献   

17.
河南杨树食叶害虫暴发成灾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杨扇舟蛾Closteraana、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troglodyta(Graeser)为主的杨树食叶害虫在我省暴发成灾,引起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省会新闻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省委书记马忠臣、代省长李克强、副省长王明义分别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控制灾害。为防止杨树食叶害虫灾害的再度发生,我们结合本省实际,对其成灾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治理对策。1 发生与危害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在河南1年4代,一般以3、4代幼虫…  相似文献   

18.
应用林丹烟剂大面积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对其寄生蜂种群有显著的副作用,可以导致寄生蜂总寄生率下降65.4%。特别对小蜂类群影响最大,可减少小蜂类群数量的63.8%,放烟后第3年防治区鞘蛾种群数量即可回升到接近放烟前的水平,而寄生蜂的数量却不到放烟前的1/2。放烟不仅可以直接减少寄生蜂的数量,还可以大量杀伤其中间寄主而间接影响寄生蜂数量的回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苹果巢蛾是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的主要害虫之一,查明其寄生性天敌资源可为该害虫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方法】2016—2017年在苹果巢蛾的发生地采集其幼虫和蛹,进行人工饲养,观察记录该害虫的生活史和形态特点,对饲养获得的寄生性天敌进行分类鉴定,确定优势寄生蜂及其生物学特征。【结果】1)明确了西天山野果林苹果巢蛾的生活史,饲养获得5种寄生性天敌——4种寄生蜂和1种寄蝇,其中巢蛾多胚跳小蜂和选择盆地寄蝇是苹果巢蛾幼虫期寄生蜂,齿腿长尾小蜂、群瘤姬蜂和长尾啮小蜂为苹果巢蛾蛹期寄生蜂;获得了优势寄生蜂巢蛾多胚跳小蜂的COI基因序列。2)通过对寄生率的比较统计,确定巢蛾多胚跳小蜂为苹果巢蛾的优势寄生蜂,其平均寄生率为64.52%,雌雄性比约为3.5∶1,并对巢蛾多胚跳小蜂在寄主幼虫中的发育过程进行初步研究。3)首次记录了苹果巢蛾蛹期寄生蜂长尾啮小蜂。【结论】查明了西天山野果林重要害虫苹果巢蛾的本土寄生性天敌资源及优势寄生蜂巢蛾多胚跳小蜂的发育历期、寄生率、性比和COI基因序列等信息,可为野果林天敌昆虫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利用本土天敌昆虫对苹果巢蛾进行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颗粒体病毒大面积防治杨扇舟蛾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Ciosteva anachoreta C·V),只寄生杨扇舟蛾幼虫,在林地采集感病虫体或室内饲养幼虫接种病毒,获得病毒虫体,粉碎、粗提、稀释1000倍后喷洒。在7月上、中旬防治杨扇舟蛾幼虫,效果显著,达到84—90%该病毒在专性强传播快,致死率高,世代交替受益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