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洋与渔业》2008,(10):33-34
稻田生态养殖模式是以“稻鱼共生”理论和“稻田轮作”模式为基础,通过加高和固化田埂,提高水位,改善稻田种养生态条件;改水稻密植为适当稀植,扩大鱼类活动空间,并改善水稻通风条件,减少水稻病害发生;选种高分蘖能力的水稻品种,确保大田水稻穗数和稳产高产;改依赖化肥生产为通过加强鱼类投饲增肥增产等措施,以建立稻田良陛循环的生态体系,实现少施化肥农药,提高产品品质,实现稻田养鱼种稻,高产优质促增效,稻谷和鱼双丰收。稻田生态养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稻鱼共生”生态养殖模式;二是稻鱼共生与种养轮作模式,冬闲田养殖龙虾与种植单季稻轮作。  相似文献   

2.
稻田生态养殖模式是以"稻鱼共生"理论和"稻田轮作"模式为基础,通过加高和固化田埂,提高水位,改善稻田种养生态条件;改水稻密植为适当稀植,扩大鱼类活动空间,并改善水稻通风条件,减少水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稻田养鱼恢复和发展很快,1984年全省稻田养鱼面积达300余万亩。据统计,我省可供稻田养鱼面积有700余万亩,潜力很大。但是,稻田养鱼主要存在施农药、化肥的矛盾,影响稻田养鱼的大力发展,如何妥善处理养鱼与使用农药、化肥的矛盾,这是当前稻田养鱼中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也是养殖农户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达到养鱼稻田施用农药、化肥既要确保鱼类安全,同时又要有效地防治水稻病虫害,促进稻谷增产丰收。在使用农药、化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鱼是根据鱼稻共生原理,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及水资源,以提高稻田产出率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该方式具有高效性和节约资源等特点,可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种养殖过程中,水稻田为鱼类提供了杂草、浮萍、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而鱼类则可捕食害虫,减少水稻病害发生;疏松土壤,加快养分的有效转化与流动;粪便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肥料,促进水稻生长.在我国,稻田养鱼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起源于陕西汉中和四川成都.上世纪50年后期,稻田养鱼在我国大规模推广,几经兴衰,现已成为全国各地普遍采用的综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1.依据稻鱼结合方式,可将稻田养鱼方法分为稻鱼并作型稻田养鱼、稻鱼轮作型稻田养鱼和稻鱼间作型稻田养鱼三种类型。(1)稻鱼并作型稻田养鱼。即种稻养鱼在同一田块同时进行。这是比较普遍的养殖方法。根据水稻栽收手段又可将这一方法划分为单季稻田养鱼和双季稻田养鱼。单季稻田养鱼还可根据水稻成熟季节划分为早稻田稻田养鱼、中稻田稻田养鱼和晚稻田稻田养鱼。双季稻田养鱼根据鱼类是否连养可划分为双车独立种养稻田养鱼(即随着稻谷的两次裁收,鱼类也相应两次放捕)和双车速养稻田养鱼。(2)稻鱼轮作型稻田养鱼。即稻田种稻时不养…  相似文献   

6.
<正>稻田养鱼即在种水稻的禾田里养殖鱼类,利用鱼稻共生原理,实现"一地两用、一水双收"的生态种养模式,具有投入少、风险小、易推广、见效快、涉及面广等特点。渔谚"秋风起,稻谷香,鲤鱼肥",就是赞美稻田养鱼的好处。我国稻田养鱼起源于汉  相似文献   

7.
<正>养蟹(鱼)稻田中配套养鱼流水槽,水稻净水、蟹(鱼)除杂草和害虫、鱼粪残饵还田肥田,形成了一个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破解了养鱼水体面源污染难题,亩均利润是稻渔综合种养的1.9倍,是单种水稻的14.4倍,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循环综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中国水稻种植第一大省,种植面积6000多万亩,发展稻田养鱼的资源潜力巨大.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稻田养鱼高峰转入低迷,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稻田养鱼规模开始逐年扩大.特别是2013年黑龙江省开始实施农业部及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以来,至2016年已经发展27个示范区、近2万亩,分布于全省大约20个县市,辐射带动面积30余万亩.养殖的鱼类主要是鲤鱼、鲫鱼、泥鳅等.黑龙江省是水稻之乡,在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的同时,在转变思想,抓住契机进行稻田养鱼,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对建立一个绿色农业生态系统起到重要作用.稻田养鱼是建立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也是农业转型的需要.稻田养鱼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转型升级,以提高水稻质量和产量为目标,建立一个综合绿色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陆基玻璃钢设施养鱼+稻渔共作是将“玻璃钢设施养鱼”和“稻渔综合种养”二者有机结合,形成水产品养殖+水稻种植的综合种养模式。其中,“玻璃钢设施养鱼”是指在稻田边建设玻璃钢材质养鱼设施,将名优鱼高密度集中圈养,实现高产高效养殖;养殖尾水进入稻田进行净化,再通过稻田排水口进入排水沟,消毒、杀菌后用水泵抽入玻璃钢养殖设施,完成循环水生态养殖过程。“稻渔共作”是指稻田中种植水稻,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水稻高产、稳产技术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农民提高经济收入手段乏力,发展稻田养鱼、养蟹等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就十分及时和必要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就是坚持"以渔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为发展理念,坚持以稳定水稻生产为基础,以特种水产品养殖为主导,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导向,在我县大面积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大幅度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 种养结合,是提高稻田利用率的好方法。我国在稻田中实行种养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700年前的三国时代,四川郫县就有稻田种养的记载。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日趋活跃,以稻田养蟹、稻田养鱼为主的水稻立体种养事业在全国稻区蓬勃兴起,成为淡水养殖的一支新生劲旅,大幅度地提高了稻田经营效益,有效地促进了“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唐海县作为北方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开展稻田立体种养的历史较早,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2.
名优鲫鱼是稻田养鱼的主要鱼类品种,稻田养殖名优鲫鱼可实现鱼稻双丰收,提高种养效益,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桦川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下辖9个乡镇,北依松花江,建有四大灌区,水资源极为丰富,水稻种植面积130余万亩,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稻田养鱼的优越条件。桦川县稻田综合种养历史悠久,最早应追溯到1989年的稻田养鱼,到2015年,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1.2万亩,产量达192吨,产值实现230.4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养鱼稻田坚持合理施肥,不仅能满足水稻高产需要,而且能改善鱼类饵料生物的营养条件,促进田内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迅速繁殖,为鱼类摄食提供更多饵料。但若施用不当则会造成肥料浪费,鱼类中毒甚至死亡,达不到鱼稻双丰收的目的。现将养鱼稻田的施肥要领介绍如下,供稻田养鱼者参考。 1按水稻需肥的规律施肥 水稻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都在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但在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要求,吸收的速度和数量是不均衡的,有其自身需有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我们应该按照规律施肥。如表 1。 从表 1中可以看出,水稻整个生育期对氮…  相似文献   

15.
施肥是夺取养鱼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根据稻田、池塘、水库的不同养殖环境,施肥技术也各有特色。1稻田施肥稻田施肥要兼顾水稻和鱼类共生的特点,基肥以施农家肥为主。但农家肥有效成份含量低,特别是氛元素远远不能满足水稻高产的起码要求,因此增施化肥作为水稻追肥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夺取养鱼高产的有效途径。稻田养鱼施用化肥要适时适量,掌握量少次多的原则,每667d每次施用尿素不超过7kg,过历酸钙不超过10kg。碳酸氢按本是最便宜、见效快、转化率高的的好氮肥,但因其分解产生的氨气刺激性大、毒性重、若掌握不好反而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6.
《重庆水产》1988,(2):57-58
清升乡火烧店村七组杨明金,84年以来利用1.8亩田搞稻田养鱼,对传统养鱼技术进行六改,实行科学养鱼,稻鱼产量逐年提高,86年已达亩产成鱼406斤,水稻844.3斤的好收成,带动了远近农民稻田养鱼进行六改,双河区和泸县石洞区还专门组织各级干群前往参观取经,县上也多次推广他的经验,由于他成绩显著,87年已被选为县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鱼是一种对稻田资源进行综合运用的养殖技术。近年来,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大促进了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在农村种植养殖过程中得到了普遍推广。但是在这种养殖体系中,养殖户如何处理好水稻种植和养鱼之间的关系,避免鱼类染上疾病,是稻田养鱼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难题。鉴于此,本文就当前稻田养鱼过程中的用药和防病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黔北山区稻鱼共生效益初探(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浅水生态环境养殖鱼类的一种立体种养生产模式。《农业辞典》解释为"稻田养鱼是鱼类养殖的一种方式,即利用稻田水面培育鱼种或食用鱼。"稻田养鱼符合贵州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遵义市政府在2009-2010年将稻田养殖青田田鱼列为新农村建设推进项目。2014年又将稻鱼共生列为新增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项目,余庆县计划1000亩,实际实施1030亩。余庆县龙家镇福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龙家镇坪桃村实施510亩  相似文献   

19.
稻田生态养鸭养鱼是以稻田为基础,以稻田种稻、田中养鸭、水中养鱼的立体养殖模式,达到水稻高产、养殖成本低效益高的目的,稻鸭鱼生态养殖环境条件要求苛刻,日常管理要求严格,根据生态学原理处理好水稻、鸭子、鱼的关系,熟悉掌握种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肇源县稻田养鱼历史比较悠久,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试验和推广,但由于当时稻田养鱼水稻地开挖的田间工程比较占地,且费时费力,致使农民稻田养鱼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直接影响了我县稻田养鱼事业的发展.随着近两年国家“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在我县的逐步推广,稻田养鱼事业在我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我县稻田养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