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外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1999,(6):286-286
从制鱼酱废物中提取DHA和EPA  日本石川县工业试验场及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研究发现,加工鱼酱的下脚料中含有多量具有促进大脑发育等功能的DHA。制作鱼酱是在乌贼及其内脏和沙丁鱼中加入盐,在木桶中腌渍1~2年后,上层为未分解的脂肪及骨等浮渣,下层为成品鱼露。试验人员将浮渣干燥成粉末后,再用超临界流体抽出装置抽提出脂肪,结果,从乌贼浮渣中可提取五成脂质,从沙丁鱼浮渣可提取两成脂质。乌贼脂质中含17%的DHA和10%的EPA,沙丁鱼脂质中所含的DHA和EPA分别达6%和10%。EPA有降低胆固醇及中…  相似文献   

2.
荣成Ti鱼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建议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i鱼是东,黄海区(含我国近海)尚未充分开发的中,上层小型鱼类,农业部调查组分析,简要分析了Ti鱼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提出了年开发Ti鱼的最佳数量范围,指出鱼粉,鱼肉加工,利用的问题,并提出鱼粉生产线规则、布局、设备选型、攻克鱼肉制品技术难关的措施及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对虾幼体的五个发育阶段的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分析比较了幼体脂肪中11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在卵脂肪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棕榈酸,棕榈油酸和EPA,油酸;在仔虾脂肪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EPA及DHA。从卵到仔虾整个发育过程中,幼体脂肪中的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的含量逐渐减少,而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和DHA的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中国对虾亲虾的产卵和卵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季文娟 《水产学报》1998,22(3):240-246
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不同的四种饲料饲养中国对虾亲虾以研究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中国对韪亲虾产卵及卵质的影响。试验采用脂肪酸组成模式不同的Ti鱼油,亚麻油,玉米油和猪油为脂肪源配制的饲料对产卵前的亲虾进行60天的投喂试验,测定了不同脂及到脂肪酸组成的饲料对亲虾产卵量,孵化率和卵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并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卵脂肪中的20:5ω3与产卵量,22:6ω3与孵化率有相关关系,表明了EPA,D  相似文献   

5.
据Ti鱼深水层流刺网所获Ti鱼的生物学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研讨了Ti鱼形体相互间关系式及网具各参数的相关系数,为Ti鱼流刺网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实际数据。  相似文献   

6.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四种含不同脂肪酸的脂肪源组成四种试验饲料,对斑节对虾幼虾进行45天的喂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能促进幼虾的生长和提高幼虾的成活率。幼虾摄食含有不同脂肪酸的饲料,虽然虾体内脂肪含量接近,但虾体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斑节对虾幼虾对18碳以下的脂肪酸转化能力有限。在斑节对虾幼虾的养殖饲料中直接添加含有HUFA的脂肪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油脂的质和量对团头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在饲料蛋白水平,能量水平均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前提下,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及不同品质的脂肪对团头鲂鱼种水平的影响。试验所用的精制饲料用进口酪蛋白及脂肪,糊精、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加工而成,脂肪为豆油与鳕鱼肝油。  相似文献   

8.
味淋鱼脯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上层低值鱼类脂肪含量高、加工制品色泽差等问题。从脱脂、改色、提高制品的风味等角度进行研究,把低值鱼加工成味淋鱼哺,为低值鱼的加工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Ti油在不同保藏温度下的氧化特性和几种氧化剂的效果,以感观和理化指标评估了Ti油的质量变化,提出低温加抗氧喹是阻止Ti油氧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遐 《海鲜世界》1991,(4):35-35
欧洲共同体的提取加工业(围绕动物屠宰中副产品的利用、加工、循环使用发展起来的工业)每年提取加工出成百万吨的蛋白与脂肪。丹麦一家公司试图在这些蛋白脂肪中开发出仅供鱼饲料的适用产品.这家公司每年采进465,000吨的原材料.其中80%是屠宰厂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中华绒螯蟹对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室内控温条件下,以鱼肉粉,小麦粉等为主要原料配成精制饵料,测定了中华绒螯蟹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对饵料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实际消化率随饵料中小麦粉含量增加而下降,在24%-54%饵料蛋白范围内,蛋白质表观消化率(APD)与蛋白质含量(P)呈正比关系:APD=78.1303+0.2498P(r=0.8508,df=4,P<0.025);脂肪消化率(ALD)则随饵料含脂量(L)  相似文献   

12.
添加经过处理的保护性脂肪。可以使脂肪在瘤胃中不发生解离和水解.直接进入小肠被消化吸收,有效克服上述弊端。提高脂肪的利用率,可有效地增加奶牛日粮的能量浓度、提高生产水平、改善乳品品质、满足其营养需要、防止发生能量负平衡、提高其繁殖性能和降低热应激。目前主要通过全脂油籽、化学加工、物理加工等途径时脂肪进行保护。瘤胃保护脂肪添加量受产奶水平、泌乳阶段、日粮配方、青粗饲料质量等影响。通常高产牛(大于8000kg/年)和中产牛(5000-8000kg/年)每天脂肪撮入量分别为1000-1500g和700—1000g,每天瘸胃保护脂肪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400-1000g和200-500g。  相似文献   

13.
该报告简述了Ti鱼深水层流多具结构及特点。在Ti鱼挂网的基础上,研制出60.00m×5.06-21.8mmTi鱼深水层流刺网具。在两只29.4kW渔船上进行了两年生产试验,生产171流次,捕Ti528余吨,纯益14万元;与原型网对比,产量提高90%左右;推广10只渔船,捕Ti963余吨,纯益21万元,取得较好的捕捞与经济效果。并简述了黄海北部产卵Ti鱼生物学特性;得出了网目尺寸与鱼体叉长、体重、体  相似文献   

14.
林德芳 《水产学报》1997,21(1):44-48
根据7个冬季变水层拖网瞄准捕捞越冬Ti鱼平均小时产量统计和探鱼仪鱼群映象纪录资料,研究了Ti鱼集群分布模式和集群密度。Ti鱼集群分为表层型,中层型和近底层型3种分布模式,14种典型集群映象有捕捞生产价值。3种模式的Ti鱼集群密度是:中层型高于近底层型,近度层型高于表层型。使用520目×600毫米变水层拖网瞄准捕捞中层型集群Ti鱼平均小时产量5.0 ̄14.0吨,近底层型3.6 ̄4.5吨和表层型2.3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国内现有的捕Ti网具的生产试验情况作了概述,并对其捕捞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其结果表明,Ti鱼流刺网的捕劳效果及经济效益较好,是近海小功率渔船捕劳Ti鱼的较邹渔具。但不足的是取鱼劳动强度强度较大。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16.
水产品,特别是盐干品和淡干品,时间放得稍多了些,就会发“黄”发“(月毫)”,也就是人们称作为“褐变”或“油烧”。过去总认为是脂肪氧化的作用,从这方面采取抑制的办法,但总觉得效果不够理想。去年9月,我有机会参加赴日水产品保鲜、加工考察组,听到了日本水产科学者的见解,他们即按自己的见解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禽蛋是人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副食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在12%以上,脂肪含量在11%以上,而且消化利用率很高。鲜蛋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各种蛋制品和美味佳肴。例如,用鸭蛋或鸡蛋可以加工成鲜美可口的松花蛋、咸蛋等,也可以用鲜蛋加工成冰蛋、蛋粉等制品,作为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18.
王晓黎 《水产科学》1999,18(5):27-28
叙述Ti鱼片的加工工艺,技术要求,原料预料水温不得超过20℃,调味浸渍应在15℃以下;烘干以30-35℃为宜,产品含水分宜在30%以内。微生物检验未检出肠道致病菌。  相似文献   

19.
1969年4月8日,日本的日鲁渔业公司向美国购买了一项低成本生产鱼粉的专利,通过防止鱼粉中脂肪和油的氧化使生产稳定,产品富有营养价值。其加工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20.
瘤胃保护脂肪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添加经过处理的保护性脂肪,可以使脂肪在瘤胃中不发生解离和水解,直接进入小肠被消化吸收,有效克服上述弊端,提高脂肪的利用率,可有效地增加奶牛日粮的能量浓度、提高生产水平、改善乳品品质、满足其营养需要、防止发生能量负平衡、提高其繁殖性能和降低热应激。目前主要通过全脂油籽、化学加工、物理加工等途径对脂肪进行保护。瘤胃保护脂肪添加量受产奶水平、泌乳阶段、日粮配方、青粗饲料质量等影响。通常高产牛(大于8000kg/年)和中产牛(5000~8000kg/年)每天脂肪摄入量分别为1000~1500g和700~1000g,每天瘤胃保护脂肪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400~1000g和200~5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