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运用茎尖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热处理加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4种方法,脱除西伯利亚百合品种CMV、LSV和LMoV病毒,分析了4种处理后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结果表明:以热处理加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法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4种富士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对不同富士品种的脱毒效果。结果表明,4种富士的耐热性依次为红将军美乐富士烟富6号2001;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不同富士品种的茎尖成活率和分化率呈下降趋势;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对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的脱毒效果最差,对苹果茎痘病毒(ASPV)的脱毒效果最好。热处理30 d为富士组培苗最适热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几种脱除草莓病毒的方法及效果,包括热处理、茎尖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花药培养及病毒抑制剂结合茎尖培养。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相结合可使草莓脱病毒率达72.7%~100%,效果稳定,是较理想的脱病毒方法。花药培养脱病毒率达94%~100%,若能控制其在脱病毒中很少发生的变异问题,将会成为应用前景很好的草莓脱病毒技术。  相似文献   

4.
红实美草莓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感染病毒的红实美草莓为材料.时试管苗热处理脱毒和试管苗热处理后茎尖培养脱毒的成活率和脱毒率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管苗热处理后茎尖培养脱毒能显著提高脱毒效果,比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效果好;其中剥离0.5~0.6 mm的茎尖培养成苗,试管苗0.5~1.0 cm高时40℃(4 h)~250C(20 h)变温处理4周,再次剥离0.5~0.6 mm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最好,成活率85.6%,脱毒率98.8%.  相似文献   

5.
草莓茎尖培养脱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草莓"丰香"品种为材料,利用匍匐茎剥取茎尖,以茎尖培养结合改良热处理、冷处理、二次脱毒等方法来进行草莓脱毒研究,用电镜及野生草莓小叶嫁接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草莓脱毒效果与剥取的茎尖大小有关,茎尖越小,脱毒效果越好.以0.5mm(毫米)大小剥取茎尖,直接剥取茎尖法不能够彻底清除病毒,而二次脱毒法、改良热处理 茎尖培养法、冷处理 茎尖培养法等获得的植株都没有检测到病毒,脱毒效果良好.其中改良热处理 茎尖培养法的茎尖成活率最高,达47.37%.因此最适宜的脱毒法为改良热处理 茎尖培养法,即先将草莓匍匐茎放在40℃热水中处理4h(小时),再剥取≤0.5mm(毫米)大小的茎尖进行培养,脱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进境樱桃为材料,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法对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株进行脱毒技术研究,并应用PCR技术对脱毒苗进行健康检测。结果表明:0.5mm以下茎尖培养可以去除樱桃病毒,茎尖越小,去除病毒的效果越好,但成苗率降低;0.8mm以上茎尖培养不能去除病毒,但是成苗率较高。(37±1)℃高温连续处理3~4周后,剥取茎尖培养,可以提高去除病毒的效果,对成苗率影响不大,热处理时间越长,去除病毒效果越好。但被处理的试管苗易死亡,樱桃病试管苗在(37±1)℃高温下,以处理4周为宜。  相似文献   

7.
研究2种脱毒方法对新疆大蒜的脱毒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新疆白皮蒜和红皮蒜的脱毒快繁体系提供依据.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组培、热处理结合气生鳞茎的鳞茎盘组培等方法进行脱毒试验.结果表明,MS培养基添加1.7 mg/L左右的6-BA和0.3 mg/L左右的NAA有利于新疆白皮蒜与红皮蒜的茎尖组织培养.茎尖组织脱毒培养时以0.5 mm大小的茎尖成活率高,脱毒率可达100%.白皮蒜与红皮蒜气生鳞茎的鳞茎盘组培的脱毒率分别为58%~86%和54%~85%.新疆白皮蒜和红皮蒜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效果优于气生鳞茎的鳞茎盘组织培养脱毒,茎尖脱毒时剥取茎尖的大小以0.5 mm的脱毒率可达100%,气生鳞茎通过鳞茎盘组织培养也具有一定的脱毒效果,设想可将气生鳞茎与茎尖组培结合起来脱毒,剥取的茎尖大小可以大于0.5 mm,这样可以提高茎尖组织培养的效率而又不影响脱毒率,并且可将生产周期缩短为1~2年.  相似文献   

8.
草莓病毒脱除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感染病毒的草莓品种宝交早生为试材,利用多重RT-PCR同时检测SMoV和SMYEV技术,对茎尖培养、热处理、抗病毒药剂处理3种脱毒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以期为草莓脱毒苗培育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0.2mn茎尖和0.5 mm茎尖都能够有效地脱除SMoV和SMYEV;热处理能够脱除草莓试管苗中的SMoV,但不能脱除SMYEv,39℃恒温处理30 d,SMoV脱除率达到63.0%;利巴韦林不能清除草莓植株体内的SMov和SMYEV.综合脱毒率和茎尖分化成苗率2个指标,认为0.5 mm茎尖培养是适宜的草莓病毒脱除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热处理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甘蔗脱毒苗在茎尖培养阶段由于污染率和褐变率高培养成功率较低问题,在甘蔗的热处理、茎尖解剖、接种等阶段设计不同试验进行研究探讨,以期提高茎尖培养的成活率和成功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品种在热处理时应需不同的水浴温度和时间;在茎尖解剖前,使用75%酒精处理可以减少茎尖培养的污染率;在接种前,将茎尖放到无菌水或者150mg/L的PVP(聚乙烯毗咯烷酮)溶液中浸泡15min可以减少酚污染,PVP还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活性炭的作用有利有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其用量。  相似文献   

10.
茎尖培养等处理脱除梨病毒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梨茎尖培养、热处理+茎尖培养、试管苗热处理+茎尖培养3个处理,对适于北方栽培的3个梨矮化砧和7个梨品种进行脱除茎沟病毒和褪绿叶斑病毒试验。经1993—1995年对3个处理的试管苗用室内血清快速诊断法检测表明,茎沟病毒和褪绿叶斑病毒的平均脱除率,茎尖培养处理分别为78.1%和95.0%,热处理+茎尖培养和试管苗热处理+茎尖培养两个处理均为100%。较详细叙述分析了茎尖培养技术及其效应。还讨论了3个脱除病毒处理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高校普遍实行扩招、合并,现在,许多大学都面临着改建、扩建、新建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发展、原理、原则、规划方法及其与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适合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体现高层次文化特色的大学校园绿化理论,可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借鉴,从而为大学师生创造出更加优美而实用的绿化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以薄皮甜瓜品种蜜宝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次数增瓜灵对甜瓜雌花分化、坐瓜节位、增产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增瓜灵后,甜瓜植株节间长度明显变短,侧蔓数量减少,每667m2减少整枝用工8个,雌花在子蔓连续发生,果实发育期缩短了3d。喷施1次和喷施2次增瓜灵处理的甜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1.4%和19.2%,增收3553.61元·(667m2)-1和4772.80元·(667m2)-1。因此,合理使用增瓜灵,能有效抑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满足增产增收和简约化栽培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植物遮荫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为了适应遮荫的环境,改变自身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蒸腾特性、气孔导度、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膜脂过氧化物酶、膜保护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花色素苷含量等,从而保证植物体自身能在遮荫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光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现从遮荫对植物生长环境、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影响介绍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施用天然有机肥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有机肥系远用优质的鸡粪、烟末等为主要原料,经充分的酵和无害化处理后,制成营养全面,高效无污染的天然有机肥产品.  相似文献   

15.
对露地进行太阳能土壤消毒处理,10 cm深土壤温度最高可达53.6℃,比对照露地最高地温42.2℃高11.4℃,平均温度比露地高8.5℃.消毒处理21 d后,50℃以上的温度累计时间为66 h,达到杀灭多数土壤病菌所需的温度、时间,并具有明显的防草效果.  相似文献   

16.
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菌根植物抗盐碱方面研究成果,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在盐胁迫下菌根提高寄主抗盐碱性的机理,阐述了菌根在提高寄主抗性的同时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为用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碱化土壤改良的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缺乏全面评价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脱硫废弃物成分测定、土壤质量评价以及农作物安全性评价3个方面对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评价脱硫废弃物应用于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体系,以期为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评价的定量化和改良工程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百合病毒病媒介昆虫种类的调查与鉴定,研究其种群与百合病毒病病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Myzus persicae)是传播百合病毒病的主要种类;百合病毒病田间发病率与百株蚜量呈正相关(P〈0.01,r=0.8729),说明百合种植地蚜虫数量较多,则病毒病严重;而蚜虫数量少,则病毒病发生较轻。因此控制迁入百合地的蚜虫数量是防治百合病毒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豆薯各生长时期进行50%的遮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遮光,不能形成块根和种子产量;幼苗期遮光苗素质下降;开花结荚期遮光,不能形成荚果;鼓粒期遮光,种子减产75.98%。因此,无论是豆薯块根或是种子生产均应选择光照充裕的适宜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山区应尽量选择山阳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20.
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圆黄梨的最佳授粉品种为砀山酥梨,其次为金花梨。第2、3序位花所结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