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半乳糖凝集素1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是一种分子质量约为14 ku的β-糖结合蛋白,是动物凝集素家族的成员之一。作为多种癌症的诊断指标,治疗癌症的新突破口,对Galectin-1的研究备受关注。此外,Galectin-1分布广泛,与多种正常生物功能相关,如细胞生长、神经修复、血管再生、软骨形成等。现阶段,关于Galectin-1在鹿茸再生中的研究很少,但鹿茸再生中许多过程与Galectin-1的功能高度相关。与肿瘤同样高速生长且高表达Galectin-1的鹿茸组织并不发生癌变,这可能对癌症的研究有所启发。为了寻找治疗癌症的新方法,解释鹿茸再生机制,了解Galectin-1蛋白在肿瘤和鹿茸中的功能研究进展至关重要,文章就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旨在从分子水平认识鹿茸生长机制,本研究以10、40、60与130d的梅花鹿鹿茸为试验材料,运用双向凝胶电泳(2-DE)、质谱鉴定技术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梅花鹿鹿茸生长过程中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有46种蛋白质差异性表达,且主要参与细胞骨架、转运过程、信号转导、细胞凋亡、骨发育、蛋白质合成、核酸代谢、免疫、能量代谢、细胞增殖、抗氧化、蛋白质折叠等生物学过程。结合鹿茸的快速生长与快速骨化的独特生长过程,对差异表达蛋白质中的骨发育相关蛋白、抗氧化蛋白、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做进一步分析,发现P4HB、SPARC、过氧化物还原酶2、过氧化物还原酶4、半乳糖凝集素1、视黄酸结合蛋白1等6种蛋白质在鹿茸快速生长与快速骨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鹿茸生长与骨化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半乳糖结合凝集素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集素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糖结合蛋白 ,半乳糖结合凝集素 ( galectin)是凝集素家族中的一员 ,存在于多种生物、多种组织内 ,且进化保守 ,发挥着广泛的功能 ,参与细胞粘附、凋亡及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目前 ,国内外对凝集素的研究日益增多 ,文章以哺乳动物的 galectin为重点 ,综述了 galectin的结构特性、配体、分泌方式和生物学功能等各方面的研究现状 ,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galectin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的精子结合到与输卵管尾部上皮细胞顶端表层上配糖体有关的末端碳水化合物上,并遭受与输卵管前获能有关的细胞和分子修饰。与此相反,鸡的精子能在子宫阴道结合部(Uterovaginal Junction,UVJ)的精子储存小管(Sperm-storage Tubules,SST)中储存长达23 d。目前,对于调节精子在SST中储存和从中释放的细胞学和分子学机理几乎一无所知。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外源凝集素鉴定与SST上皮细胞表面相关联的复合糖。本研究使用了6~16周产蛋上有较高和较低受精率的未产蛋母鸡和产蛋母鸡。含SST的UVJ黏膜切片用荧光共轭凝集素染色,通过共聚焦显微镜镜检。与UVJ和SST上皮细胞有关的一部分碳水化合物在它们的凝集素结合模式上存在差异。未产蛋母鸡、幼龄母鸡和老年鸡在这两种上皮细胞内的凝集素结合模式上有明显差异,高受精率和低受精率的母鸡则存在微小差异。仅对半乳糖和N-乙酰半乳糖胺成分有特异性的外源凝集素位于SST腔表面。虽然储存下来的精子可能被非常紧密地排列在SST上皮细胞顶端微绒毛上,但精子通过与复合糖相关的终端碳水化合物结合到微绒毛上,似乎并不是其延长储存时间的必要条件。然而,SST上皮细胞与储存精子通过蜕落的微绒毛囊泡(其特征为表面含有终端半乳糖的复合糖和N-乙酰半乳糖胺成分)进行信息交流的可能性目前正在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207-2214
旨在研究维生素D对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形成中蛋白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差异蛋白组学检测1α,25-(OH)_2D_3处理后蛋白表达的变化,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质谱鉴定获得23个差异表达蛋白点,除去蛋白亚型,实际为19种蛋白。主要涉及氧化还原、结合与能量代谢等分子功能,参与细胞凋亡、蛋白折叠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其中,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半乳糖凝集素-3(Gal-3)、膜联蛋白A2(Anxa2)、原肌球蛋白α-3链亚型X6(Tpm3)及SH3域结合谷氨酸富含样蛋白3(Sh3bgrl3)与OC形成密切相关。本试验为动物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N蛋白与宿主细胞中的互作蛋白,本研究构建PEDV N蛋白基因的重组载体p GBKT7-N,以其作为诱饵质粒,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猪肺泡巨噬细胞(PAM)cDNA文库中筛选出与N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表明,诱饵蛋白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不存在毒性和自激活作用,而且筛选出6种与N蛋白互作的蛋白,分别为FTH1、LGALS3、CORO1C、SNRPG、KRTAP5-3和ZNF598。其中半乳糖凝集素3(LGALS3)和小核糖蛋白G(SNRPG)通过回返试验和免疫共沉淀试验证实其与PEDV的N蛋白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EDVN蛋白的功能及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对脂肪代谢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一个由3种核受体组成的家族。其作为脂肪感受器,调节相关基因表达。PPARs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调控体内能量平衡、脂质和脂蛋白代谢、葡萄糖平衡等,其在脂肪细胞分化、生成和代谢等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PPARs的结构和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综述了PPARs在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代谢中的作用,并讨论了一些脂肪因子对PPARs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小鼠子宫不同时期细胞表面糖基的种类及有无分布规律。采用凝集素胶体金法,用四种凝集素对不同时期昆明小鼠的子宫进行了光镜下的形态学研究,发现刀豆素 A(ConA)在子宫固有膜、平滑肌、浆膜上为弱阳性反应;麦芽凝集素(WGA)在子宫粘膜上皮,子宫腺,浆膜为阳性反应;菜豆凝集素(PHA)在子宫各个时期均为阴性反应;大豆凝集素(SBA)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证明在昆明小鼠子宫粘膜上皮、子宫腺和浆膜中含有β-半乳糖,β-乙酰氨基半乳糖,β-乙酰氨基乳糖,β-乙酰氨基葡萄糖。  相似文献   

9.
游离脂肪酸(FFAs)是一种重要能量来源并起到信号分子的作用,外周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与糖尿病、肥胖以及脂代谢紊乱紧密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是一种含有7个α螺旋的整合膜蛋白,是细胞表面最大的受体超家族。GPR120是一种新发现的游离脂肪酸受体,它直接或者间接参与调节体内一系列代谢过程,如激素分泌、葡萄糖代谢、脂质生成、信号转导等。作为一潜在的治疗多种代谢疾病的药物靶标,GPR120的生理功能及作用的分子机制等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脂质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是动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脂质代谢组学是新兴起的一门研究脂质代谢调控在各种生命现象中作用机制的新学科。它通过从系统水平上研究生物体内的脂质,揭示脂质分子及与其他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脂质代谢组学在营养学、功能基因组学等相关学科中的应用已有许多报道。本文主要介绍了脂质的分类与代谢、脂质代谢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