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按照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原则,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优质青稞、油菜、白绒山羊、牦牛、藏猪、藏鸡等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态势开始出现,对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提升农牧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加快科技进步是西藏农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要从加强农牧业科学研究与开发、加大政策措施支持、加强农牧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积极探索科研推广运行新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为西藏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农牧业的一种新型经营机制,是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西藏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着手,分析了西藏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指出当前西藏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西藏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自治区定位为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基本布局初步形成,藏中南等部分区域农牧业特色产业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家庭养殖场饲养模式在奶牛养殖业中逐步凸显出来,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的良好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5.
西藏农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模式落后、经济主体增长缓慢、科技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藏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西藏应该大力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地理优势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不断完善西藏农牧业基础设施,转变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培育农牧业经营新主体,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利用现代化技术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实现西藏农牧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首先,基于熵权法,从农牧业创新能力、农牧业经济效率、农牧业社会效益、农牧业绿色发展4个维度对2011—2020年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大幅增长,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增长了近5.5倍,由此得出在评价期间内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其次,基于障碍度模型测算可知,影响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阻碍因素呈现集中化、严重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有效灌溉系数、农药施用强度、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项障碍因素对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最大。以此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为西藏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就西藏拉萨河谷农业开发资源潜力进行了论证,阐述了西藏河谷农业开发的可行性。从而说明西藏並不是一片寒漠,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农业生存空间,开发河谷生态农业,就是充分挖掘高原农业资源,建设农牧业生产基地的有效途径,也是振兴西藏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援藏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及时召开全国农业援藏工作座谈会,发挥部门优势,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实现了西藏农牧业快速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2012年,全区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达118.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645元,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为支持西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2010年以来,  相似文献   

9.
西藏农业受传统耕作制度约束,农业种植结构单一,连种现象普遍,土壤肥力低,病虫害严重,牧业缺少饲料,严重存在夏壮、秋肥、冬瘦、春倒,农牧业争地、相互制约,导致西藏农牧业人缺钱财、畜缺草料、地缺肥水、户缺燃料,三农问题严重,生产比较落后,创新是改造西藏农业的唯一出路,用新思路开发现有资源,大胆地没想和探索,勇于实践,把西藏自然的水、热、光、田资源与作物资源及本人20余年农业实践的经验结合,创造出西藏一年两收、农牧业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生产机制,彻底改造传统耕作制度,调整种植结构,农牧业双丰收的生产技术体系,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都好,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大成果,为西藏农牧业发展、建设小康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敢想敢干是发明、创新的前提,解放思想是创新的基础,勇于实践,创新并不难。  相似文献   

10.
一、农牧业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西藏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为发展西藏农牧业科技事业,先后采取了选派科技人员援藏、定向为西藏培养大学生、从内地选派大学生进藏等人才援助举措。1952年成立了西藏高原第一个农牧业科研机构———七一农业试验场,并由此分离出农业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在此基础上最终组建了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与此同时,在其它地区如日喀则、山南、昌都、拉萨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地市级农科所。50年来,全区共完成科研课题1200多项,其中,获国家奖30多项…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9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支持西藏农牧业发展座谈会,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分析西藏农牧业发展现状,研讨"十三五"加快推进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思路、重点任务以及农业系统重点支持领域。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批示指出,农牧业是西藏的基础产业和民生产业。组织召开支持西藏农牧业发展座谈会,进一步理清农业援藏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是农  相似文献   

12.
燕麦在西藏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具有抗旱、抗脊薄、抗寒等诸多优点,自2005年在西藏农区种植以来,发展较快。目前,已成为西藏农牧区的主要饲草作物之一。本文从目前西藏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草畜矛盾问题入手,分析了燕麦在西藏农业中的增收、产草、荒滩地利用方面的作用,指出了西藏发展燕麦生产应采取的模式,并对燕麦支撑当地农牧业发展的具体技术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藏猪ESR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CR-RFLPs方法,对中国藏猪ESR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太湖猪、金华猪、成华猪、内江猪、长白猪、大白猪等中外猪种的ESR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藏猪有3种ESR基因型,ESR等位基因之间的频率较其它猪种均衡,从而证明西藏猪选择压力较小,ESR基因的分布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14.
青稞是藏区的主导优势作物和藏区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粮,青稞产业是藏区农牧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该研究介绍了青稞产业化开发现状及在营养、生产、市场及食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分析了青稞产业化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青稞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和强化青稞加工专用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等3个方面提出了青稞产业化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茶产业是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茶产业对于西藏地区固边兴边、推进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西藏茶产业目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还存在品种技术不配套、生产水平偏低,科技人才匮乏、技术支撑乏力以及优势产品品牌不响、整体效益不高的问题。据此,提出突出产业发展优势、提升科学规划水平、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西藏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西藏农牧民素质、现状与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的基础是农牧业,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80%以上。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等综合限制因素的制约,造成了西藏农牧民素质偏低的现状。西藏农牧民的素质是影响和制约西藏农牧业和其它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西藏发展的根本在于提高农牧民素质。本文分析了西藏农牧民素质的现状及成因,并结合区情,提出了提高农牧民素质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西藏金融支持农牧业发展的现状着手,全面分析了金融支持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西藏金融支持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藏林芝地区特色产业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学萍  龚红梅  姚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39-12240
采用区位商分析法对林芝的优势产业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地区的特色产业,并对其现有的特色产业进行了检验和校正。结果表明,林芝目前的特色产业(农牧业、藏药业、旅游业)定位基本合适。  相似文献   

19.
香猪、五指山猪、版纳猪、藏猪、中国小型猪等中国小型猪,原产于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海南、西藏、青海等中低山区交通不便之处.它以小居奇,以香称道,以质取胜,有“一家煮肉十里香”的美称.生存条件的艰苦,促成了小型猪许多优良的生物学特性.中国小型猪的开发利用现已成为畜牧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热点.  相似文献   

20.
农牧业是我国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新疆、西藏的优势产业,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为实现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新疆、西藏农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支持新疆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支持西藏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努力实现我国农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