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奇石化,是一种以奇石为审美对象的审美化。具体说,它是以包括采石、藏石、品石、配座、题咏、展览、评比、流通等赏石实践以及此相适应的赏石理论为内容的化。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赏石艺术如同盆栽艺术一样由美籍日裔人士传播、宣导而来,深受日本文化影响,其艺道俨如一辙。近廿年来,美国加入研究水石和赏石艺术行列的人士渐多,他们本着西方文化背景,以其自身民族鉴赏习惯,开始显露出西方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研究赏石审美依然离不开这个核心范畴,如果脱离了意境去诠释赏石审美的内涵将会失去它的本真意义。赏石审美并不仅限于研究“美”.它还包括人的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赏石意境是一种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系统,应该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化气息与人精神,  相似文献   

4.
陈臻 《花木盆景》2003,(5):38-39
中国观赏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几千年来,围绕观赏石而诞生的字画、书籍、家具等不计其数,使得中国赏石化得以传承下来。然而,令赏石界痛心和费解的是,在历次物拍卖  相似文献   

5.
赏石分类,是一个很普通的学术命题。可是,至今仍存歧见。在学术上有不同看法,这是“百家争鸣”的正常现象。问题是,这样一个不需要再发现,再论证,只需要有一定的归纳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的分类问题。长时间不能取得共识,不能不引起赏石界朋友们的关注。不久前,有人提出了自命为“经典”的归类方法,使人看了,不是更清楚,而是更糊涂,而是在逻辑上、观点上都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6.
李峰 《花木盆景》2004,(9):40-41
把我国的赏石模式与邻国日本的水石枯山、砂石、砂盘并用模式、偏重佛家色彩的赏石观、西方注重成因结构、科学成分的现代赏石模式相比较,中国的奇石化更显示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特征,表现其集人理念、美学、科学及社会功能为一身的多重属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赏石化也空前繁荣,赏石从过去的少数人雅士走向千家万户,形成了涌动于中华大地上的一股热潮。这对弘扬我国传统化,丰富人们的化生活,促进精神明  相似文献   

8.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赏石理论的章,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谈祖宗的多,说子孙的少,谈源流的多,谈发展的少,找依据的多,说实用的少。这些理论,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石化恢复初期阶段起到了极积的指导作用。但在赏石化发展迅猛的今天,虽说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它的实际意义已远远不能适应赏石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孙新华 《花木盆景》2004,(10):38-39
关于中华赏石化的起源和发展问题,由于历史记载(特别是夏商周三代和三代以前史料)不足和考古发现为数不多,至今仍是一大谜团。解开这一谜团,若仅凭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断言赏石化起源泉于某一历史时期很难说是科学的;如果避开人类生活情  相似文献   

10.
终于,《观赏石鉴评试行标准》今天与世人见面了。它的到来是全国赏石界的一件大事,因为有了统一的鉴评标准,对规范赏石界的鉴评活动,促进观赏石化研究和观赏石产业化的有序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因为世上有了“天然奇石”(以下称奇石),才产生了“赏石化”,也正是奇石的观赏价值及审美价值的驱动,赏识奇石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觅石、藏石成为一种时尚.爱石之风蔚然而成。广大爱好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奇石赏评的学习、探讨,各抒己见,但由于各种原因,很难达到完全的共识。为了赏石化的健康发展.大家希望有一个相对合  相似文献   

12.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亚太地区盆景赏石展览会是世界盆景赏石界的一大盛会,至今已先后成功举办了九届,深受各国盆景赏石爱好者的欢迎。第十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会,  相似文献   

13.
要回答赏石是否是“发现艺术”这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认为首先需要弄明白什么是赏石。广义而言,具有一定审美特征并可以用来观赏的石头都可以称为赏石。由于赏石在中国属于断层艺术品种,加之皇家园林及各地名园对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四大石种的推崇,客观上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导致赏石的艺术发现功能不断萎缩。  相似文献   

14.
“赏石”是历经了大自然亿万年地壳运动,成为具有一定审美情趣和观赏价值,并经过人为艺术包装后的奇石。微型赏石既有一般赏石超凡脱俗原始之美、野性之美、纯朴之美,其组合又是对赏石艺术的再挖掘、再创作,这就是我钟情于赏石微观世界的原因。我的赏石小品曾在1993年《花木盆景》第10期专题发表,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花木盆景》2007,(12):73-73
我建议适当增加“赏石天地”栏目的篇幅。因为:第一,我同样喜欢花卉盆景和赏石,所以觉得赏石篇幅少了些,读得不过瘾;第二,既然是“盆景赏石”版,就要两方面兼顾,不能头重脚轻了;第三国内赏石热度越来越高,赏石人也越来越多,赏石市场越来越大,贵刊应顺应潮流:第四,贵刊有办“赏石天地”栏目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花木盆景》2009,(8):13-13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亚太地区盆景赏石展览会是世界盆景赏石界的一大盛会,至今已先后成功举办了九届,深受各国盆景赏石爱好者的欢迎。第十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会,将于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台湾省彰化县万景艺苑、溪洲公园举行,届时不仅有盆景赏石精品亮相,大会还特邀国际大师和台湾大师进行盆景制作示范表演,同期还举办盆景赏石艺术研讨会及相关考察活动等。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有些赏石章中常出现意境美的论题,但大多停留在一种概念化的层面上,而对赏石意境的审美特征,赏石意境的构成,赏石意境的演化过程等,缺乏系统的阐述,未能从本质上挖掘在中国传统赏石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意境美的内涵。中国赏石的审美特点就是致力于艺术意境的创造和鉴赏。这种艺术意  相似文献   

18.
《花木盆景》2009,(7):5-5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亚太地区盆景赏石展览会是世界盆景赏石界的一大盛会,至今已先后成功举办了九届,深受各国盆景赏石爱好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亚太地区盆景赏石展览会是世界盆景赏石界的一大盛会,至今已先后成功举办了九届,深受各国盆景赏石爱好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由广东顺德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和广东省赏石化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陈村花卉世界赏石万里行”活动于4月11日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