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叶日片区松茸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叶日片区松茸生境、松茸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与松茸资源保护利用相关的因素和当前实施的松茸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办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迪庆州德钦县和维西县境内,总面积281640hm^2。详细介绍了保护区对当地社区在生产、生活、旅游、宗教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分析了资源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s)又称松茸。是一种珍稀的天然菌类,具有防癌及抗衰老的特殊功能,1999年被列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物种。由于松茸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的大量贸易,使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为保护松茸资源,以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我国从2000年对其出口实行了许可证管理制度。现就松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谈以下几点。1分布及资源情况松茸在黑龙江省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主产地为鸡东和东宁两县。近年在林口县、宁安市、海林市也发现了松茸的分布。松茸生长环境要求十分严格,大多生长在柞树及赤松混交林下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动物多样性,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开展了鸟兽监测。拍摄到了大量的物种,其中拍摄到了2种噪鹛——棕噪鹛(Garrulax berthemyi)和红头噪鹛(Trochalopteron erythrocephalum),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新纪录,2种噪鹛数量稀少,应加强保护和研究。本次监测丰富了保护区动物种类,为下一步的保护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市场对松茸的需求越来越大,松茸价格持续上涨,但由于对松茸的掠夺式采摘和无序利用,使松茸天然资源不断下降,而且使松茸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做好集体林权改革,实施推广松茸的人工促繁栽培技术,是保护松茸资源和持续利用松茸的关键,从而实现松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位于滇西北德钦县境内的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是1983年由省林勘四大队规划、设计,同年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以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自然景现和历史遗迹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二百八十多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八十多万亩,它是我省海拔最高、面积较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从1984年以来,担负着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德钦县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组织管理队伍,广泛发动群众,扎扎实实地开展自然保护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今在保护区内,昔日严重存在的乱砍滥伐、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点做出了简要的阐述与说明,针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现状,探讨对其实施有效管理的相应措施.以期通过该文的分析与研究,能够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供参考与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在总面积281640公顷,地跨德钦、维西两县,被世人称为"自然基因库"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形形色色,但为了保护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及其栖息环境,执着而义无反顾地跋涉在白马雪山的风雨巡山路上。这群人被人们称为"守望白马雪山的那群人"。他们当中有森林公安民警、保护区管理员、护林员、社区农民,也有国内外专家、学者、环保志士。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长年累月风餐露宿地守望白马雪山,跋山涉水,踏冰  相似文献   

9.
魏峨壮丽的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滇西北德钦县境内的白马雪山、人字雪山东坡,总面积二百八十二万亩。这里地形复杂博彩多姿,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横断山脉宝地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举世瞩目和仰慕的珍稀动物滇金丝猴,就  相似文献   

10.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群、数量繁多,仅兽类就有滇金丝猴、猕猴、雪豹、云豹、鬣羚、斑羚、岩羊、林麝、马鹿、小熊猫:棕熊、株熊等几十种;雉类则有淡腹雪鸡、雪鹑、藏马鸡、勺鸡、血雉、白腹锦鸡、红腹角雉、环颈雉等10多种。这些珍稀动物在这里之所以能世代繁衍生存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本地藏胞合理利用资源的习俗。 白马雪山保护局叶日管理所位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部,其管辖面积为42 854公顷,其中核心区为23 694公顷,实验区为19 160公顷。保护区内有2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11.
白马雪山形如骏马,四季积雪,莹洁耀眼。省内外很多人都知道白马雪山,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小小组成部分茨卡桶自然保护点,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也很难怪,它不仅面积小,交通不便,又夹在白马雪山和千里雪山之间,就象这两座雪山故意把它遮住,不让它露面似的。它虽不被人们知晓,可是,这里却是远方飞来的水禽休息,过春的好地方呢。这里的海拔约有2700米左右,两岸青山秀美,一条清澈的溪流穿谷而过。溪中有无数的鱼儿自由游动。清清的水流、永不休止地淌过村庄,淌过田  相似文献   

12.
白马雪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地带,总面积281 640hm2.其特点是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地理分布和区系从属丰富;动物地理分布的边缘性;明显的动植物垂直带谱以及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分析了目前在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行政与后勤管理、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管理、科研和监测管理、周边社区村民生产生活等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和提高人员工作能力、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强执法、开展科研监测、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和加强外来者管理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重点分析了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 (S.Ito et Imai)Sing.]的分类地位、价值指标、设施人工培养和野外人工促繁研究。松茸价值指标主要由松茸香和松茸多糖之一的β-葡聚糖组成,通过菌丝液体大量培养生产松茸香和多糖已具规模但效率低,封山育茸和采集时期的菌塘保护是最有效的人工促繁措施;利用西班牙柏木等组织培养的阔叶树寄主的松茸菌菌根化研究可能是实现松茸设施栽培的方向之一。为松茸资源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2—2014年,采取样线(88条,长度88 km,面积1.376 km~2)和典型样地(92个,面积0.0116 km~2)调查法,结合拍照鉴定,对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宗贡区域进行了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野生观赏植物37科73属134种。从野生观赏植物种类、观赏特征、花色特征、特有种种类和观赏植物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滇金丝猴秘境滇金丝猴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白马雪山。白马雪山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滇金丝猴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专家调查,这里滇金丝猴群共有4个,种群数量达到1000多只,占到滇金丝猴分布区的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贸易现状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通过互惠协定和认证许可体系致力于管理物种跨国贸易,预防濒危物种因国际贸易而过度开发乃至灭绝,以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CITES管理理念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文中讨论分析了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贸易面临的问题、物种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实现方式、经济激励与促进民众生计、野生动物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趋势等,提出了我国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建议,以期对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白马雪山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三江并流核心区 ,是中国多样性保护具有全球意义的关键区域之一 ,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列出的全世界 2 4个重点生态地理区之一。其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均为全国罕见 ,然而目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栖息地缩小和破碎、掠夺式过度利用、偷猎、盗伐、自然灾害。限制 :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明确的保护目标、技术力量薄弱、经费不足、与相关部门协调不够、资源本底不清、宣传教育不够等。针对以上情况 ,提出了今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总结出甘肃白马藏族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的资源利用及资源管护的模式,尤其是在中草药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同时研究了白马藏区居民的植物资源及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惠安县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揭示了湿地保护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展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依法管理湿地资源能力、加强研究湿地重建技术、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点等对策,以进一步保护和维护湿地的生态平衡,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