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红豆树杉木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三明莘口教学林场的 33年生红豆树和 31年生的杉木混交试验林的研究结果表明 :先种生长较慢的红豆树 ,后种杉木 ,缓和了种间关系 ,长期生长稳定 ,取得良好的效果。混交林平均蓄积量高达 474 5 4m3 ·hm-2 ,是红豆树纯林的 2 3倍。3种混交比例 ,以红豆树∶杉木为 1∶2的林分蓄积量最高 ;2∶1的林分蓄积量最低 ,但红豆树的蓄积量却最高。混交林中的红豆树平均树高、胸径明显大于红豆树纯林 ,而冠幅小于纯林 ,树干分叉高度大于纯林 ,说明红豆树杉木混交林能明显促进红豆树生长 ,并长成优质良材  相似文献   

2.
秃杉混交林生产力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秃杉檫树混交林、秃杉杉木混交林及秃杉、杉木纯林的生产力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秃杉混交林的生产力高于秃杉、杉木纯林,混交林中以秃杉檫树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秃杉混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作用强于秃杉和杉木纯林,秃杉檫树混交林改土效果最明显;秃杉生长速度快于杉木。  相似文献   

3.
杉木与红豆树纯林、混交造林试验,采用不同造林密度,林木生长经过8年的经营管理,通过调查可知:8年生的杉木与红豆树纯林林木生长量分别平均树高为6.7m、5.6m,胸径粗为7.1cm、6.0cm,树冠大为4.2m、4.6m,郁闭大为0.7、0.8.8年生的杉木与红豆树混交林林木生长量分别平均树高为7.5m、6.3m,胸径为7.8cm、6.6cm,树冠为4.5m、4.8m,郁闭度为0.9.杉木与红豆树混交林比纯林的平均分别树高大10.4%、3.2%,胸径粗1.2%、20%,树冠大11.9%、2.2%,郁闭度大28.5%、12.5%.  相似文献   

4.
通过杉木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种植试验,对林木的生长状况、生物量和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杉木马尾松混交的种植方式,可以保证林木相互促进生长,形成树多层次冠幅,枝叶茂盛;混交林的种植方式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地表的通气度,改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红豆树在混交林(红豆×杉木)中的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不同林分类型红豆树生长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中的红豆树 5年生前树高、胸径及 10年生前材积生长状况与纯林差异不大 ;10年生后 ,混交林中红豆树生长能力增强 ,生长量明显超过纯林。生长后期 (33年生后 )的总生长量比纯林大 ,但连年生长量急剧下降 ,表明混交林已到达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正> 营造杉檫混交林是进一步扩大檫树栽培面积,两种木材可以兼得的有效途径。混交林木材产量高,其蓄积量可大大超过檫树纯林;在中等立地条件下,也可以超过杉木纯林,但略低于立地条件好、经营集约度高的杉木纯林。其混交效益远远优干杉木和檫树纯林。为此,我们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杉檫混交林的混交效益,提出了它的营造技术体系。一、杉檫混交林的混交效益1.能合理利用空间。成功的杉檫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是在整个林分生长周期内,檫树始终居于上层林冠,杉木居于第二层林冠,  相似文献   

7.
杉木混交林营造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杉木分别与檫树等10个树种混交试验,结论明显。檫树、木荷、香樟、光皮桦、马褂木、拟赤杨及马昆松适合与杉木混交;深山含笑混交后生长不良,桤木和银鹊树则全部死亡。从林分生长量看,杉木木荷混交林大于杉木纯林;杉木檫树、杉木香樟及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大于或相当于杉木纯林;杉木马褂木及杉木拟赤杨混交林生长量略小于杉木纯林。试验证明,混交林对改良土壤、恢复地力及改善林分生态环境有良好的效果,并有明显的抗性效益和社会效益。混交方式以梅花状和网格状为好,混交比例以1:5~1:6为宜。  相似文献   

8.
对35年生杉木+阔叶树人工混交林与杉木纯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檫树、杉木+南酸枣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最大;其次是杉木+木荷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杉木纯林平均树高最差。最大的平均林分蓄积量是杉木+檫树混交林,其次是杉木+南酸枣,最差是杉木+木荷混交林或杉木纯林。杉木+檫树、杉木+南酸枣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对比,可促进杉阔混交树种成林,提高林分产量,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充分发挥林地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93年营造的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3种不同树种组合混交林的调查,以福建柏纯林为对照,比较分析其生长效果,结果表明:福建柏混交造林能明显促进福建柏的生长;3树种组合混交比2树种组合混交的生长效果好,两者间的生长量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尤以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更为适宜。该混交林中的福建柏树高、胸径、材积和林分总蓄积分别比福建柏纯林提高了23.14%、17.14%、87.25%和49.74%。可进一步在闽南山地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罗荣忠 《绿色科技》2013,(11):40-42
对清流县拔口国有林场31年生的人工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林内设立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红豆树干形和树冠及郁闭情况调查,在标准地中选取红豆树进行树干解析,采用生长对比方式分析红豆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对杉木鄂西红豆树混交林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豆树适合当地种植,生长优良,是值得大力发展的优良珍贵树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杉木檫树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和檫树纯林的造林实验,在同一阳坡上三个实验区中设立600m^2标准地,分别对纯林、混交林的生物量和林地土壤性状进行测定,对标准地上标准木用全重法分别树干、枝、叶和根进行乔木层生物量测定,对土壤按常规方法测定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生物量大于纯林,对林地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效果优于杉木纯林而劣于檫树纯林。  相似文献   

12.
杉观混交林中杉木和纯林杉木生长特点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宗明  杨玉盛  郑志平 《林业科学》2001,37(Z1):126-130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a生前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树高生长比较接近.10 a生后直至27 a生混交林杉木树高生长始终大于纯林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在与观光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它的胸径、材积生长始终比纯林杉木大.4~11a生时纯林杉木种内竞争比较激烈.  相似文献   

13.
宁化县木荷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木荷与杉木、马尾松不同混交方式、混交比例的混交林、木荷纯林的生长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木荷更适宜种植混交林,杉木×木荷3∶1比例混交林的木荷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及林分生长量均比杉木×木荷2∶1混交林及木荷纯林更好,具有显著性差异。混交方式以水平带状混交林分生长更好,水平带状混交木荷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平均冠幅均比垂直带状混交及木荷纯林高。杉木与木荷混交应控制好木荷的混交比例,否则会影响混交效果,而且到一定年龄时对林分应进行间伐,控制好林分密度,促进林分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造林1年后的苗木成活率和造林5年后的高生长量为指标,比较分析了福建省武平县南坊国有林场7杉3阔混交林(阔叶树种红锥和山杜英种植比例为1∶1)和杉木纯林中杉木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7杉3阔混交林中杉木的造林成活率和高生长量均比杉木纯林高,造林1年后混交林中杉木造林成活率比纯林高4.16%,造林5年后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比纯林高2.77 m。杉木与珍贵阔叶树种混交在生产中有广阔的推广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5.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 ,对营造于福建邵武的 5年生杉木与马褂木、檫树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与马褂木、檫树混交林及马褂木、檫树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 ,马褂木纯林 (91.932 t· hm-2 )和杉 2∶马 1(4 5 .2 32 t·hm-2 )混交林生物量 (烘干 )分别是杉木纯林的 4 .5 5倍、2 .2 4倍 ;杉 3∶马 1(36.12 0 t· hm-2 )和杉5∶马 1(34 .2 92 t· hm-2 )混交林生物量 ,分别比杉木纯林大 78.96%和 69.90 % ;檫树纯林生物量(60 .10 5 t· hm-2 )是杉木纯林的 3.31倍 ,杉 2∶檫 1(32 .4 2 6t· hm-2 )、杉 3∶檫 1(2 8.635 t·hm-2 )和杉 5∶檫 1(2 5 .82 3t· hm-2 )混交林 ,分别比杉木纯林大 78.5 4 %、5 7.67%和 4 2 .18%。杉木与马褂木、檫树混交林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力 ,促进杉木生长 ,而且可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 ,杉 2∶马 (檫 ) 1带状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造林方式,研究杉木、红锥林分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造林4a后,杉木与红锥混交林的生长效果优于杉木、红锥纯林,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红锥平均树高分别比纯林提高26.45%、21.56%,平均地径分别比纯林提高6.88%、10.6%,平均树冠分别增加6.89%、10%。4a生杉木与红锥混交林年均树高生长0.98m、地径生长1.67cm、树冠增加0.8m,达到速生丰产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37年生檫树杉木人工混交林进行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檫树杉木混交林在坡位上、中、下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林分平均蓄积量之间有显著差异;下坡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林分平均蓄积量最大,混交效果最好;檫树杉木混交林效果明显好于檫树纯林。  相似文献   

18.
对杉木拟赤杨混交造林与杉木纯林造林的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杉木纯林和混交林生长影响较大,对不同树种的生长影响也很大,林分类型对杉木树种生长影响较小。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有很高的生长优势,增产效果明显,是一种较好的混交模式,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6种杉阔混交林造林效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种杉阔混交林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均取得良好混交效果,促进了杉木树高、直径生长,提高了林分蓄积量,混交林分蓄积量比杉木纯林大4.3%~27.9%.鄂西红豆树、红锥、格氏栲在速生杉木的促进和竞争下,顶端优势明显,分叉少,干形通直,可培育大径材.观光木、乳源木莲分别与杉木混交,种间关系协调,生长稳定.杉檫混交林有利于檫树生长稳定,培育大径材,但应对檫树混交比例加以控制,不宜过大.6种阔叶树均为杉木优良的伴生树种,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杉、松人工林混生天然檫树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以往人工营造檫树纯林存在的问题 ,而营造混交林又难以调控密度和混交比例。通过调查南平市巨口乡 8年生的半天然杉檫、松檫混交林生长情况 ,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措施下 ,松檫、杉檫混交林生长优于杉木、马尾松纯林 ;在适宜的混交比例和合理的密度条件下 ,混交林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收到较好混交效果 ,应充分利用这种人工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混交林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