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
以美国红枫‘秋天火焰’(Acer×freemanii‘Autumn Blaze’)和‘白兰地’(Acer rubrum‘Brandywine’)为试材,研究美国红枫变色过程中,叶片中花青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红枫品种叶片中花青苷含量随叶色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分别在第20d和25d出现峰值;DFR和UFGT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均成二次曲线关系;UFGT是秋天火焰和白兰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DFR与秋天火焰和白兰地花青苷合成无关。  相似文献   

3.
4.
以美国红枫‘秋天火焰’(Acer×freemanif‘Autumn Blaze’)和‘白兰地’(Acer rubrum‘Brandywine’)为试材,研究美国红枫变色过程中,叶片中花青苷含量及其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儿酮异构酶(CHI))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红枫品种叶片中花青苷含量随天数的增加均为单峰曲线,分别在第20d和25d出现峰值;PAL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成二次曲线关系,CHI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AI、CHI是秋天火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CHI是白兰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5.
低温对2种玉兰花色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年生紫玉兰和二乔玉兰盛花期外层花瓣为试材,设置温度梯度为-1,-2,-3,-4,-5,-6℃,以自然植株的花瓣作为对照(CK),研究低温胁迫对2种玉兰花色参数L*,a*,6*,C*,花色苷和类黄酮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2种玉兰花瓣的明度L*值降低,色相a*值不断减小,色相6*值升高,紫玉兰C*不断降低,二乔玉兰C*先上升后下降.紫玉兰花色苷和类黄酮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不断降低,PAL和CHI活性逐渐上升;低温胁迫初期,二乔玉兰在花色苷和总黄酮含量变化缓慢,-5℃开始大幅度降低,PAL和CHI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温处理后二乔玉兰花色苷和类黄酮含量变化与PAL和CHI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紫玉兰花色苷和类黄酮含量变化与PAL和CHI活性呈负相关.综上所述,低温导致花色苷和类黄酮含量合成受阻,相关酶活性紊乱,严重影响2种玉兰花色的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6.
油茶查尔酮合酶和异构酶基因的cDNA克隆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查尔酮合酶和查尔酮异构酶是类黄酮代谢与色素苷代谢的关键酶.以油茶近成熟种子cDNA文库和EST文库为材料,通过分子克隆方法鉴定了1条查尔酮合酶基因全长cDNA和1条查尔酮异构酶全长cDNA.结果表明:油茶查尔酮合酶基因的cDNA含1479 bp,编码412个氨基酸,为目前最长的查尔酮合酶,与其它物种的查尔酮合酶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在进化上高度同源;油茶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的cDNA含899 bp,编码206个氨基酸,与茶的查尔酮异构酶基因高度同源,但与其它物种的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黄酮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报道了近年银杏叶黄酮的最新研究进展;银杏叶黄酮生物体内合成代谢途径:遗传因子、生长发育进程、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对银杏叶黄酮的影响;调控银杏叶黄酮的遗传和生理生化机制等,介绍了生物技术和化学合成在工厂化生产银杏黄酮方面的尝试,并对提高银杏叶黄酮含量的途径进行了评价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8.
9.
查尔酮合酶与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特征及转基因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查尔酮合酶和查尔酮异构酶一起构成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底物先是由查尔酮合酶的作用形成袖皮素查尔酮化合物,然后再由查尔酮异构酶异构化成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查尔酮合酶和查尔酮异构酶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涉及了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各种具有防御性产物的生物合成,在植物的抗菌机制、抗胁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色素的积累和外源基因的表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查尔酮合酶和查尔酮异构酶的结构特点、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转基因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其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适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寻影响紫花槭叶色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其园林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对紫花槭秋季叶片转色不同时期的叶色参数、色素含量、相关酶活性、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紫花槭叶色参数L值先上升后降低,a值呈持续上升趋势,b值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紫花槭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呈上升趋势;3)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查尔酮还原酶(CHR)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碳水化合物中蔗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5)矿质元素中氮、钾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下降趋势,磷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双峰趋势,镁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钙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对不同色素与其他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氮、钾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钙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花色素苷的含量与PAL、CHI酶活性和氮、钾含量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HR酶活性及钙、镁含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淀粉、蔗糖含量间均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色素与磷含量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树木木质素含量的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木质素含量这一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进行了综合评述。木质素含量在种、群体、个体等不同层次上均表现出复杂的变异模式,环境因素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木质素的合成途径有可能存在多条途径的替换或切换,然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某些酶如PAL、4CL、C4H和CCR等酶改造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降低木质素含量,而对其它酶如OMT、CAD和F5H等酶改造时,并不降低木质素含量,有此酶基因的反义转化可以改造木质素  相似文献   

12.
Tea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leaves are a major source of flavonoids that mainly belong to the flavan 3-ols or catechins. Apart from being responsible for tea quality, these compounds have medicinal properties. Flavanone 3-hydroxylase (F3H) is an abundant enzyme in tea leaves that catalyzes the stereospecific hydroxylation of (2S)-naringenin to form (2R,3R)-dihydrokaempferol. We report a full-length cDNA sequence of F3H from tea (CsF3H Accession no. AY641730). CsF3H comprised 1365 bp with an open reading frame of 1107 nt (from 43 to 1149) encoding a polypeptide of 368 amino acids. Expression of CsF3H in an expression vector in Escherichia coli yielded a functional protein with a specific activity of 32 nmol min(-1) mg protein(-1).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atechins and CsF3H expression in leaves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CsF3H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drought, abscisic acid and gibberellic acid treatment, but up-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wound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atechins paralleled the expression data. Exposure of tea shoots to 50-100 microM catechins led to down-regulation of CsF3H expression suggesting substrate mediated feedback regulation of the gene. The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atechins and CsF3H expression indicates a critical role of F3H in catechin biosynthesis.  相似文献   

13.
蓝靛果是具有丰富的花色苷的一种浆果,经常温用60%乙醇提取蓝靛果粉末后,用pH示差法对其干物质中的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测定得蓝靛果干物质中的花色苷含量为12.232mg/g。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性,分别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进行测定,用VC作为阳性对照,可得蓝靛果花色苷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可用于保健食品药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以欧洲鹅耳枥1年生幼苗为材料,通过测定10月下旬-12月上旬变色期叶色、色素含量、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光合特性的变化,研究其呈色机理。结果表明,欧洲鹅耳枥在秋季变色的主要原因是叶绿色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颜色呈现,且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变色期花色素苷与PAL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呈正相关,与POD活性、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变色过程中,气孔因素不是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寒干旱山区大果沙棘2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性状及扦插育苗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沙棘在位于海拔2660m的祁连山高寒干旱山区能够正常生长结实,适应性强,较中国沙棘易采摘、成熟期早、丰产。  相似文献   

16.
彩叶植物呈色机理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彩叶植物因其亮丽的色彩而备受关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园林绿化.但目前以改变叶片颜色、培育新的彩叶植物为目的的研究报道非常少,多数集中于研究模式植物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的功能.作者在综述彩叶植物呈色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异源超表达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特异转录因子是培育彩叶植物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郭兴  李洋  张巍  高智涛  王洪学 《森林工程》2013,(6):21-24,51
选取7个蓝莓引进品种和1个野生品种,均在伊春地区生长、产果良好.对鲜果花青素含量测定发现,品种北陆花青素含量最高;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花青素,分别考察浸提PH值、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及浸提液乙醇体积分数对蓝莓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4个因子设计L9(34)正交试验,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为3.0,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60 min,浸提剂乙醇体积分数为50%;在此工艺条件下,蓝莓花青素提取率达到最大值,即6.5%.  相似文献   

18.
19.
桑葚酒渣作为桑葚酒酿造过程中的废弃物,富含多酚类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桑葚花色苷,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以桑葚酒渣花色苷为研究对象,考察鸡卵白蛋白(OVA)?桑葚酒渣花色苷纳米颗粒的包埋率、外观形态、粒径和电势分布和抗氧化活性,以及在模拟胃肠消化体系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桑葚酒渣花色苷与OVA摩尔比为3∶1时,OVA能包埋最多的桑葚酒渣花色苷。桑葚酒渣花色苷与OVA在磷酸盐缓冲液中能相互作用形成纳米颗粒,其粒径约为40~45 nm。OVA?桑葚酒渣花色苷纳米颗粒较未包埋桑葚酒渣花色苷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能力明显增强。在模拟胃消化模型中,包埋前后的桑葚酒渣花色苷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模拟肠消化模型中,包埋后的桑葚酒渣花色苷稳定性显著提高,未包埋的花色苷在4.0 h后含量降低83.00%左右,而有OVA包埋的桑葚酒渣花色苷含量只降低45.00%左右,表明OVA与桑葚酒渣花色苷结合对花色苷的抗氧化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为桑葚酒渣花色苷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