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淀粉乳质量浓度、pH值、温度、盐和常用食品添加剂等对橡实淀粉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质量浓度增加,橡实淀粉的粘度呈幂次方上升;酸碱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橡实淀粉的粘度;温度升高,橡实淀粉的粘度逐渐降低;不同盐、添加剂的种类和质量浓度对橡实淀粉的粘度有极显著影响;测试转速的加快,各种橡实淀粉的粘度均迅速下降;橡实淀粉糊是非顿流体.  相似文献   

2.
以单宁含量较高的栓皮栎为原料,对橡实淀粉可食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橡实淀粉经过脱苦和脱色处理后能够达到淀粉的食用标准。比较常规水浸提法、超声波助提法和微波助提法等3种方法对单宁脱出效果的影响表明,超声波辅助水浸提法在45℃下脱苦60 h效果较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脱色法效果最佳,橡实淀粉脱色工艺条件为:超声波频率为82.5 kHz、换水3次、温度45℃、时间7 h。  相似文献   

3.
抚顺橡实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抚顺地区柞树总面积33万hm2,蓄积2519万m3,每年橡子产量可达20万t。橡实营养丰富,橡实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对橡仁、橡壳进行综合利用,可以生产出淀粉、色素及一系列副产品,同时还可以将橡实淀粉加工成生物能源,从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针对抚顺地区橡实资源利用的现状,提出了旨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扩大利用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酶解法对橡实蛋白进行提取,结合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进行分析,对蒙古栎橡实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为橡实蛋白提取的适宜水解酶;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酶添加量为1.4%,pH值为11,酶解温度50℃,时间3 h为适宜的提取条件;由正交试验结果可知,橡实蛋白最优提取工艺:酶添加量为1.4%,pH值为11.5,酶解温度50℃,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3组平行试验的提取率均值为56.13%。  相似文献   

5.
橡实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茅栗等9种橡子为原料,提取出橡实淀粉,并分别用碘电位滴定法和Juliano比色法测定了直链淀粉含量,然后用正丁醇沉淀并经多次重结晶即可分离得到较高纯度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橡实直链淀粉含量均在20 %左右,而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得率分别为其真实含量的50%和40%左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碘亲和力分别为18.94%~19.19%和0.35%~0.52%,蓝值分别在0.74~1.20和0.14~0.19之间,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600~620 nm和550~570 nm之间;直链淀粉的纯度基本上都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6.
报道橡实淀粉制备草酸的工艺条件,讨论了硫酸浓度及用量、硝酸用量、氧化反应时间及温度对草酸得率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用橡实淀粉与用粮食淀粉制备草酸的经济技术差别,为草酸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燃料乙醇是液体燃料研究的重点,橡实资源产量高,富含淀粉,是一种较好的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该文介绍了橡实在我国的资源分布、转化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并且对制约橡实能源产业化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橡实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橡实资源非常丰富 ,有 7属 3 0 0多种 ,分布广泛 .据统计 ,我国约有橡实林 1.3 3× 10 7~ 1.67× 10 7hm2 ,年产橡实 60~ 70亿 kg.橡实营养丰富 ,橡仁含淀粉 5 0 %~ 70 %、可溶性糖 2 %~ 8%、单宁 0 .2 6%~ 17.74%、蛋白质 1.17%~ 8.72 %、油脂1.0 4%~ 6.86%、粗纤维 1.13 %~ 5 .89%、灰分 1.3 0 %~ 3 .40 % ;橡壳也含有大量的色素和单宁等成分 .橡实全身是宝 ,其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对橡仁、橡壳进行综合利用 ,可以生产出淀粉、色素及一系列副产品 ,利用率将近 10 0 % ,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 .同时还可以将橡实淀粉加工成变性淀粉等系列产品 ,从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 .我国橡实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容乐观 ,存在资源破坏严重等系列问题 .为此 ,提出了旨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扩大利用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开发利用的对策 .  相似文献   

9.
橡子利用的研究(Ⅲ)——橡实淀粉的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了橡实淀粉的化学成分、颗粒形貌、X-射线衍射图谱与模型、碘亲和力与链淀粉含量、差热分析、糊化温度、糊粘度曲线及冰融稳定性等性质,并对其利用的可能范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热塑性橡实淀粉(TPAS)。通过对材料的拉伸测试、吸水性、吸湿性、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动态机械热(DMA)和热重分析(TGA)等,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5种不同增塑剂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性能、热性能影响。研究表明:TPAS材料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吸湿性。TPAS材料的力学性能因增塑剂种类和含量的不同以及吸湿性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SEM和XRD分析表明:此5种增塑剂可以较好地使橡实淀粉塑化,橡实淀粉由颗粒状结构变成均一的连续相结构,增塑剂的加入使原淀粉的结晶结构完全转变。DMA和TGA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增塑体系对于TPAS的增塑效果和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黑龙江省各种源蒙古栎橡仁淀粉、可溶性糖、粗纤维、单宁、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橡壳中糠醛和活性炭等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蒙古栎橡实各物质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比较,初步确定林口、绥阳和桦南等种源橡实中可制乙醇物质含量高,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2.
橡实是替代粮食的有效资源,我国橡实资源丰富,年产量在600万吨以上.考察了陕西省橡实产业发展经验,分析了湖北省橡实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湖北的橡实资源也很丰富,要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政府必须大力扶持,加大对橡实产品的科研投入;其次是建好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建设;第三是对橡实进行立体开发,培植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3.
橡实种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淀粉的含量很高,可酿酒,也可做饲料等,橡壳中含有色素,可以用来提取食用橡子壳棕色素,还可用于制作糠醛和活性炭等。通过对8个种源,32个蒙古栎林分进行的单果重、坚果横径、坚果侧径、果顶高和果顶宽等数量性状的测定,表明5个性状之间的差异性极其显著。根据数量性状的差异性以及测定值的分布幅度,我们对5个数量性状进行描述,然后进行了5个级次的分级。  相似文献   

14.
橡实是替代粮食的有效资源,我国橡实资源丰富,年产量在600万吨以上。考察了陕西省橡实产业发展经验,分析了湖北省橡实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湖北的橡实资源也很丰富,要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政府必须大力扶持,加大对橡实产品的科研投入;其次是建好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建设;第三是对橡实进行立体开发。培植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5.
橡实是泛指除大量栽培种板栗以外的壳斗科Fagaceae植物种子的总称。我省橡实资源丰富,尤其是橡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大都没有开发利用;作者分析了麻栗、栓皮栎、茅栗、青冈栎等多个树种果仁的淀粉含量与油脂含量,并提出充分发挥该类资源优势、扩大利用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黑龙江省各种源采集的蒙古栎橡实进行橡实长、宽、重,橡实壳厚、橡实仁重、千粒重等形质指标和播种品质的分析,并结合各种源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相关数据,初步确定,低纬度、低海拔种源的橡实果大、重、壳薄,即乙醇原料用蒙古栎表现优良的种源为林口、绥阳、牡丹江北安等种源。  相似文献   

17.
以蒙古栎燃料乙醇原料林为培育目标,对所收集的33株蒙古栎优树的橡仁淀粉、可溶性糖、粗纤维、蛋白质、脂肪、单宁和灰分等7种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蒙古栎家系的橡仁成分有明显差别。其中的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通过此项研究,为蒙古栎乙醇原料林良种选育提供了橡实成分指标选择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橡实中单宁成份的提取及正交实验数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橡实中单宁的提取方法,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获得单宁最大提取率所需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9.
采用0.26%苦参碱水剂、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5%灭幼脲悬浮剂3种药剂,利用室内药浸法和林内常规喷雾法进行橡实象甲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26%苦参碱水剂对橡实象甲的药效最差,室内死亡率仅为25.0%,林间防治效果也只有20.8%;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和灭幼脲悬浮剂对橡实象甲成虫的控制作用明显,室内死亡率分别为100.0%和87.5%,林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7.1%和74.3%。考虑到防治成本和施药的难易程度,在大面积防治橡实象甲时建议选用灭幼脲。  相似文献   

20.
祝旭加 《林业科技》2020,45(1):15-18,22
通过调查牡丹江地区的26块蒙古栎林标准地橡实产量,研究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蒙古栎林橡实产量影响的结果表明,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蒙古栎橡实产量影响不同,按影响大小排序为:密度>胸径>坡度>海拔>树高>树龄>土壤厚度>坡位>坡向>郁闭度,处于低海拔、阳坡半阳坡的低密度中龄林橡实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