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多重比较法分析比较豫北地区不同功能区杨树、悬铃木、国槐、白蜡4种树木叶片铅含量与叶面尘中铅含量有无显著性差异,拟合4种叶片铅含量与大气铅浓度以及叶面尘中铅含量之间一元生物检测的数学模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一元生物监测数学模型均显示,不同地区的4种树木的叶片与叶面降尘中含铅量、叶片与大气中铅含量均呈显著相关(悬铃木、白蜡)或极显著相关(杨树、国槐)。二元生物监测数学模型显示,杨树和国槐叶片的铅含量与叶面尘的污染元素铅含量以及大气污染物铅浓度均呈极显著相关(R~2=0. 779 2、0. 771 3),悬铃木、白蜡叶片的铅含量与叶面尘的污染元素铅含量以及大气污染物铅浓度均呈显著相关(R~2=0. 736 8、0. 733 3)。  相似文献   

2.
园林植物具有滞留大气颗粒物及吸收重金属的作用,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8种乔木滞尘量以及滞尘量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研究得出:1)紫叶李、悬铃木和女贞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较大,栾树和绦柳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较小;紫叶李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大,平均达到(4. 4949±0. 7274) g/m~2,是最小绦柳的2. 8倍左右。2) 8种乔木在21~27d达到最大滞尘量。饱和滞尘量最高的为紫叶李,在雨后24 d达到最大滞尘量,为(7. 2018±0. 0264) g/m~2;绦柳最低,在21d达到最大滞尘量,为(2. 8053±0. 0493) g/m~2。前者是后者的2. 5倍左右。3)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滞尘量、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叶面尘中重金属含量、叶面尘重金属含量与滞尘量之间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叶片中的Cd,Pb与滞尘量的相关系数较高,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叶片中的Cu,Ni,Pb,Zn与叶面尘中相应重金属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 8以上,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叶面尘中重金属含量与滞尘量之间相关系数均达到0. 4以上,尤其Pb与滞尘量的相关系数最高,相关系数为0. 880。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天然赤松次生林中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森林空间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探索利用空间结构指标调控森林害虫的生态控制技术。【方法】在昆嵛山天然麻栎-赤松次生混交林中设置面积为6 hm2的样地,测定昆嵛山腮扁叶蜂寄主赤松、黑松、多脂松的空间结构指标树种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和虫口密度,分析各指标与虫口密度之间的关联性。对每株样木分别从上、中、下层,东、南、西、北4个方向统计虫巢数量,以虫巢数的3倍作为株虫口密度。【结果】赤松上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角尺度呈显著正相关(R~2=0.821,P=0.034),与胸径大小比数(R~2=0.903、P=0.013)和树高大小比数(R~2=0.906、P=0.013)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混交度相关性不显著(R~2=0.177、P=0.481);黑松上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角尺度呈显著正相关(R~2=0.858,P=0.024),与胸径大小比数(R~2=0.043、P=0.739)、树高大小比数(R~2=0.237、P=0.406)均呈负向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与混交度相关性也不显著(R~2=0.251、P=0.390);多脂松上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角尺度(R~2=0.032、P=0.772)、胸径大小比数(R~2=0.180、P=0.447)、树高大小比数(R~2=0.194、P=0.458)、混交度(R~2=0.653、P=0.098)等各空间结构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3个树种中,赤松和黑松的虫口密度与空间结构的相关性强于多脂松;不同空间结构指标相比较,虫口密度与角尺度和大小比数的相关性强于角尺度。【结论】空间结构指标角尺度和树种大小比数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生态调控作用优于混交度。森林经营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空间结构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尽量降低角尺度即营造均匀的松属树种林分以提高对虫害的抵御能力,同时尽量提高树种大小比数即改善林木生长状况以抑制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滨海滩涂洋白蜡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白蜡作为引进种,已在我国广泛种植.以上海南汇滨海森林公园内5年生洋白蜡树种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叶片光响应曲线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发现,洋白蜡光补偿点为32.69 μmoL/(m2·s),光饱和点为948.55 μmoL/(m2·s),暗呼吸速率为1.06 μmoL/(m2·s);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最大值为(11.37±2.14)μmol/(m2·s),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现双峰曲线,并与气孔导度、温度、大气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2016年5—7月在新疆昌吉州所属6个县(市)调查了受榆跳象Rhynchaenus alini Linnaeus危害的白榆Ulmus pumila叶片总数、完整叶片数、囊泡数、叶片被害率,分析了叶片被害数、叶片被害率与囊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被害数、叶片被害率与囊泡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叶片被害率与囊泡数的相关程度较高(R~2=0.615),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46+0.045X;叶片被害数和囊泡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6.703+0.494X。囊泡数可作为榆跳象对白榆危害程度的调查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园林景观,选育抗寒性较强的早春开花植物品种,以白玉兰和紫叶李2种北方地区典型的早春开花植物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温度梯度,通过LI-6400人工控制光强和CO_2浓度测定相关光合生理参数,对不同低温胁迫状态下白玉兰和紫叶李叶片的光合生理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并结合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叶片的光合能力和抗寒性。结果表明:对照处理条件下,白玉兰的光饱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Lmax)、CO_2饱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Cmax)、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活性(Fv/F0)、羧化效率(CCE)等指标分别比紫叶李高17.85%、16.47%、3.80%、55.81%、52.27%、21.82%,并且二者各项指标均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呈下降趋势,到0℃时白玉兰和紫叶李的CO_2饱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65.47%、73.77%,白玉兰的下降幅度较小;对照处理条件下,表观量子效率(AQY)表现为白玉兰低于紫叶李,但温度降到0℃时,白玉兰的表观量子效率是紫叶李的1.33倍,说明在寒冷环境中白玉兰利用弱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高于紫叶李,其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对相同立地条件下的10、20、30、40年生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进行胸径、边材厚度测定,分析不同年龄边材厚度与胸径相关关系及不同年龄边材生长特征。结果表明:10年生时平均边材宽度为6cm;20~30年生平均边材增幅小;30~40年生时边材增幅大。10年、20年生樟子松边材厚度与胸径关系模型符合抛物线模型,拟合方程分别为y=0.146 2 x~2-1.554 6 x+6.401 7(R~2=0.975 3)、y=-0.057 6 x~2+1.456 1 x-4.761 9(R~2=0.669 7);30年生樟子松东、南两个方位边材厚度与胸径关系可用曲线拟合,东方位符合指数模型,方程为y=0.980 1e0.081 1 x(R~2=0.733 7),南方位符合抛物线方程y=0.009 x~2-0.07 x+1.940 4(R~2=0.518 7)或指数方程y=1.082 7 e~(0.065 4 x)(R~2=0.516 4);40年生樟子松的东方位和北方位可用幂指数模型拟合,分别为y=0.196 5 x~(1.077 2)(R~2=0.476 8)和y=0.029 1 x~(1.748 8)(R~2=0.785 5),南、西方位的相关关系可用指数模型拟合,表达式分别为y=0.673 e~(0.104 7 x)(R~2=0.750 4)和y=0.455 8 e ~(0.123 84 x)(R~2=0.934 6)。不同年龄边材宽度显著差异,可以反映其生长状况、水分利用对策、物质生产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白刺蒸腾速率随其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选取了影响蒸腾速率的12个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气孔导度、50cm土壤含水量与蒸腾速率呈典型的正相关关系;空气温度平均值、净辐射、10cm土壤含水量、水汽压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相关关系;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与蒸腾速率呈正相关关系;叶片水势、风速与蒸腾速率呈负相关关系;30cm土壤含水量、相对湿度平均值与蒸腾速率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2)影响白刺叶片蒸腾速率的因子可归类为4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包括气孔导度、10cm土壤含水量、50cm土壤含水量、空气温度、水汽压,这些因子均与第一主成分呈现正相关;第二主成分包括光合速率、相对湿度、10cm土壤含水量、空气温度,其中光合速率、相对湿度与第二主成分呈正相关,其他两项与第二主成分呈负相关;第三主成分中比较显著的因子为30cm土壤含水量、叶片水势,其中30cm土壤含水量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第四主成分主要包括胞间CO_2浓度、净辐射,其中胞间CO_2浓度与第四主成分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3)白刺蒸腾速率与影响因子回归方程为Y=-7.077+10.078 X_2+0.214 X_4-3.011 X_7-0.195 X_5,R~2为0.855,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大气氟污染与植物叶片含氟量的关系,利用氟离子电极法,对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区域内的树特种叶片含氟量进行了2a的监测同步监测了大气、土壤、水体的氟污染状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证明:林学院区域内有严重的氟污染,不同树种叶片含氟量有明显区别,树森叶片积累氟含量与大气氟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并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叶氟量有明显区别、树木叶片积累氟含量与大气氟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并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叶氟量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绒毛白蜡植株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及雌雄株间的性别差异,为进一步阐明雌雄株生长分化的内在生理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绒毛白蜡雌雄株为研究对象,5—11月每月中旬取叶片、枝条、果实,应用电感耦合离子光谱仪系统分析生长季内雌雄株不同器官矿质元素(K、Ca、Na、Mg)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绒毛白蜡生长季内不同器官K元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果实叶片枝条;而Ca、Mg在生长季各月份则为叶片枝条果实;生长季初期Na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叶片果实枝条,而生长季中后期的大小顺序则为叶片枝条果实。生长季内叶片K元素含量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而叶片Ca和Na含量则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叶片Mg含量则维持相对稳定含量。2)雌雄株对比表明,生长季内雄株叶片K、Ca、Na、Mg元素含量多大于雌株叶片,这种差异在部分月份达到显著水平。3)同一器官不同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叶片K含量与Ca、Mg含量多呈现显著负相关,而叶片Ca与Mg含量则呈现显著正相关,叶片Na元素与叶片其余元素含量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叶片类似,果实K与Ca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果实Ca与Mg含量则呈现显著正相关。4)不同器官间元素含量相关分析表明,雌雄株叶片K与枝条K以及叶片Na与枝条Na含量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雌株叶片Ca与果实Ca、叶片Mg与果实Mg含量之间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性;雌雄株叶片Na含量与枝条Na含量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性。【结论】不同矿质元素在绒毛白蜡雌雄株器官间的分配规律存在差异性;生长季各阶段,雄株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多数大于雌株,雌株翅果大量结实,参与较大比例的矿质营养分配,可能是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重要因素。叶片、果实中K、Ca、Mg各元素含量之间多存在显著相关性,明确绒毛白蜡植株不同器官间的矿质元素含量比例分配及相互关系,是阐明雌雄株生长分化生理机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以34个海棠(Malus spp.)品种为试材,从中选取叶片色彩跨度较大的5个品种(冬红M.‘Winter Red’、阿迪荣M.‘Addirondack’、亚当M.‘Adams’、鲁道夫M.‘Rudolph’和完美紫M.‘Perfect Purple’),用光谱法与溶液法对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3种叶片色素相对含量及绝对含量进行测定、耦合,通过耦合函数计算其余29个海棠品种叶片色素的绝对含量。结果表明,3种色素绝对含量与相对含量拟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87 5(叶绿素)、R~2=0.999 4(类胡萝卜素)、R~2=0.990 5(花青素),方程拟合度较好;在海棠的不同叶位中,各品种上位叶的叶绿素含量比中、下位叶低,上中位叶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比下位叶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OS5p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对福建省龙海市九龙岭林场从台湾引种的不同苗龄的牛樟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1年生牛樟相比,3年生牛樟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最大荧光比率(F_v/F_m)、光合量子产量(Φ_(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电子传送率(ETR)均显著升高(P<0.05),稳态荧光(Fs)、实际荧光(Fms)、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及光能非光化学耗散(N)均显著降低(P<0.05)。与温室栽培相比,同龄露天栽培牛樟幼苗qN、D、ΦPSⅡ和ETR显著升高(P<0.05)。与本地香樟相比,同龄牛樟F_m、F_v、F_v/F_m及F_v/F_o显著升高(P<0.05),表明牛樟潜在最大光合能力较高,PSⅡ潜在活性较高,应对环境胁迫的能力也较强;而本地香樟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实际光合量子产量也较高。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m与Fv(R~2=0.990),Φ_(PSⅡ)与ETR(R~2=0.996),P与ETR(R~2=0.923)及Φ_(PSⅡ)与P(R~2=0.935)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Φ_(PSⅡ)与D(R~2=0.993),ETR与D(R~2=0.999)之间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杨艺涛  袁龙义 《绿色科技》2022,(1):59-60,69
以对节白蜡盆景为试材,地栽对节白蜡为对照,测定了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糖和可溶蛋白为生理指标,同时分析了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盆景叶片叶绿素a、b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可溶性总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同时叶片更为厚实,栅栏组织排列紧密,层数较多;盆景环境(修剪与盆栽)下的对节白蜡叶片的生理与结...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光皮树光合特征的日变异规律,采用美国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光皮树8个无性系8月份果期叶片的光合日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参试光皮树无性系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多数无性系最大值出现在9:00左右;蒸腾速率(Tr)日变化除JX13和GY8040外,均呈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高于第二个峰值;胞间CO_2浓度(C_i)日变化曲线为扁平的"W"形;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为不规则"V"形,谷底在15:00左右。(2)8个光皮树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间差异不显著,其中GY8040、JX3、LC7、JX6的净光合速率(P_n)较高,均达到10.0μmol·m~(-2)s~(-1)以上。(3)环境因子中,光照强度(PPAR)直接或通过大气温度(T_a)、大气湿度(HR)影响植物光合生理,大气CO_2浓度(Ca)仅与胞间CO_2浓度(C_i)呈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因素对光皮树净光合速率(P_n)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照强度大气湿度大气温度水分利用效率胞间CO_2浓度大气CO_2浓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欧李的光合作用特征,以欧李新品系"农大3号"及野生种为试验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叶片的光合作用指标。结果表明,欧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主要为双峰型,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1:00左右,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5:00左右,有一定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农大3号光合速率日变幅为14.58·mol·m-2·s-1,高于野生种。另外,欧李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大气温度(T)、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Ca)及蒸腾速率(T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61,0.607,0.623,0.639;其叶片蒸腾速率(Tr)与大气温度(T)、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49,0.529,与空气相对湿度(R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56。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早熟素(precocene)对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的翅型分化和性比的影响,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早熟素处理对白蜡吉丁肿腿蜂后代翅型和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50μg·μl~(-1)的早熟素处理下,白蜡吉丁肿腿蜂3日龄、5日龄、7日龄幼虫后代翅型和性比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50μg·μl~(-1)浓度处理,3日龄幼虫的有翅率最低,5μg·μl~(-1)浓度处理,3、7日龄幼虫的有翅率也低于对照组。5μg·μl~(-1)浓度处理,5日龄幼虫有翅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同浓度早熟素处理对白蜡吉丁肿腿蜂3日龄、5日龄、7日龄幼虫后代翅型分化的影响较小。高浓度的早熟素对白蜡吉丁肿腿蜂5、7日龄幼虫后代雌虫数量的影响显著。早熟素处理对白蜡吉丁肿腿蜂后代翅型分化和性比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可通过早熟素来调控规模化繁育过程中白蜡吉丁肿腿蜂的翅型和性比。  相似文献   

17.
采用Li-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对连翘叶片光合速率及其相关因子的日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朗无风条件下,连翘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2:00时,为13.27μmol CO_2.m~(-2).s~(-1);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也为一单峰曲线,峰值也出现在12:00时,为3.38μmo H_2O.m~(-2).s~(-2)。影响连翘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相对湿度等。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大气CO_2浓度、胞间CO_2浓度、大气温度等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可达0.999999。  相似文献   

18.
4种李属彩叶树木对SO2的抗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简易静态熏气系统对盆栽苗木进行熏气处理,研究不同浓度SO2对紫叶李、紫叶矮樱、黑杆樱李及美人梅4种李属彩叶树木叶片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吸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叶液pH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O2浓度增加,4种彩叶树木叶片膜透性增大,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叶液pH值下降;吸硫量增加,4种树木的吸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黑杆樱李的吸硫量最大.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对各项指标测定值进行转换并进行相关分析得出,4种彩叶树木对SO2的抗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紫叶李、黑杆樱李、美人梅、紫叶矮樱,细胞膜透性、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等指标可以作为彩叶植物对SO2抗性的重要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红榉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及不同CO2浓度(CCO2)范围内叶片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当大气CO2浓度为400μmol/mol时,红榉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回归方程为Pn=-9×10-6PAR2+0.021 2PAR+0.592,光饱和点、补偿点及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 177.8μmol/(m2.s)、20.0μmol/(m2.s)、0.034 5 mol/mol;叶片蒸腾速率(Tr)与PAR间回归方程:Tr=0.002 5PAR+4.535(R2=0.816 9,n=48);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PAR之间的回归方程:WUE=-2×10-6PAR2+0.003 3PAR+0.193 9(R2=0.822 2,n=48);②1 200μmol/(m2.s)PAR条件下,Pn与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Pn=-2×10-5C2CO2+0.062 1CCO2-5.501 8(R2=0.936,n=48),CO2饱和点、补偿点、羧化速率分别为1 552.5μmol/mol、84.8μmol/mol、0.040 3 mol/(m2.s);Tr随CCO2增强基本保持稳定不变;WUE与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WUE=-3×10-6C2CO2+0.010 5 CCO2-0.944 2(R2=0.894 1,n=48)。  相似文献   

20.
城市大气SO2浓度与植物叶片含硫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通过测定叶片中含硫量来监测和预报大气SO2浓度.采用氧瓶燃烧处理植物样品,离子色谱法测定吸收液中SO2-4的方法来确定植物的含硫量,方法简便,分析周期短、重现性和回收率(94.7%~109.2%)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