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开展了施用N、P、K肥对杉木幼苗期生长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杉木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但需N、P、K肥配合施,单施N肥的效果较N、P、K配施的效果差,单施N肥和N、P、K肥配施的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差异。此试验最为合理的施肥配方是:N 1.5 g、P 5 g、K 1.5 g,苗高比对照高出38.8%,地径比对照高出46%,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表现最差的施肥配方是N 1.5 g,苗高比对照高出17.4%,地径比对照高出20.0%。  相似文献   

2.
以1 a生爪哇木棉营养袋播种苗为研究对象,采用L25(5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爪哇木棉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爪哇木棉苗木高生长最优肥料配比组合为N3P5K2,地径生长最优组合为N2P4K5,主根长最高为N2P4K5,而I级侧根数最高为N3P5K2;通过4个生长指标主成分分析及标准化计算,确定最优施肥组合为N2P5K1,即尿素肥10.87 g/m2+过磷酸钙肥388.89 g/m2+硫酸钾肥0 g/m2.苗期施肥有利于幼苗的生长,能够有效促进侧根伸长和数量的增加,从促进苗木质量及经济价值考虑,爪哇木棉苗期施肥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施肥是速生丰产林培育的重要技术环节,科学施肥能有效地提高林地生产力。采用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就配方施肥对西南桦幼林植株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施肥处理对西南桦植株高生长和径向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高生长最大提高幅度达55%,径向生长最大提高幅度达101%;(2)4种肥料对西南桦高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氮肥复合肥磷肥钾肥,高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3P2K4(CF)2;(3)4种肥料对西南桦植株径向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氮肥复合肥钾肥磷肥,径向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3P3K4(CF)2。研究结果可为西南桦速生丰产林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豆树苗期的氮磷钾施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树L9(34)的氮磷钾正交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3种营养元素中,对红豆树苗木的苗高、植株鲜重、茎鲜重、叶鲜重4个生长因子的重要性次序均为磷→氮→钾,表明该圃地土壤的磷肥欠缺对苗木生长影响最大,氮和钾次之;该育苗圃地条件下,氮肥、磷肥、钾肥对红豆树苗木的地径、植株鲜重、根鲜重、茎鲜重、叶鲜重5项生长因子的效应具有一致性,氮、磷、钾3种植物生长元素的最优组合都为氮肥100 g 磷肥40 g 钾肥50 g,表明氮、磷、钾的合适施用量比例为2.5∶1∶1.25.  相似文献   

5.
以2 a生钩栗苗为试验材料,采用N、P、K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配方施肥对2 a生钩栗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旨为钩栗壮苗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苗高生长最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氮、磷、钾配方为N_1P_2K_2;地径生长最优、生物量最大、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氮、磷、钾配方为N_2P_2K_1。综合考虑苗木的生长,最优的配方组合是N_2P_2K_1,即钩栗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每株6 g、6 g和3 g。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设计设置N、P、K 3因素3水平的施肥试验,分析N、P、K配比施肥对高阿丁枫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素对高阿丁枫苗期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N素,而K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水平的N、P、K配比施肥对试验苗有不同的影响,最适合高阿丁枫苗期生长的施肥处理是N1P1K1,即氮肥1.25g·株-1、磷肥5g·株-1、钾肥1.25g·株-1。  相似文献   

7.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P、K3种大量元素配方施肥对1a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为桢楠苗期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桢楠幼苗苗高、地径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其中N2P3K1组合(尿素2 g·株-1、过磷酸钙8 g·株-1,氯化钾0 g·株-1)条件下植株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处于最高水平,该组合植株生长表现最佳.N、P、K对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效应不同,主次顺序均表现为N>P>K,其中N元素影响最大,P元素和K元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应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新播长白落叶松苗期进行了N、P、K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影响苗高、地径、植株干物质重量;>5 cmⅠ级侧根数量的差异为极显著;K差异不显著。通过对25个组合的LSR多重比较,最佳施肥量为:N肥20、P肥50、K肥15 g.m-2苗木生长与N、P、K供应呈多元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N、P、K 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探索配方施肥对盆栽椿叶花椒苗木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比例的N、P、K肥配施后,处理4至处理9对苗木各项指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处理4有利于椿叶花椒苗木地径的增长,处理6对苗木的苗高增长最明显,处理5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处理9有利于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提高;(2)N元素对椿叶花椒苗木生长和生理效应的影响极为显著,PK的影响很小;(3)根据N、P、K肥的施用量和苗木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测定值进行了二次函数关系方程的模拟,可据此分别求得各指标最大收获量所对应的合理施肥量.  相似文献   

10.
辣木幼林对氮、磷、钾肥效响应及叶片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辣木幼林时期对大量元素的需求状况。[方法]应用"3414"配方施肥试验设计,探讨N、P、K配方施肥对元阳干热河谷辣木幼龄林的生长量、叶片色素含量(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和叶片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肥力补充对辣木幼林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效果,其中N肥各施肥配方对幼林的各项生长量指标和生理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P肥对除地径增量和叶片含水率之外的其它设定指标也表现出显著效果,而K肥各施肥处理仅对冠高增量、冠高比增量和叶片含水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综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极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著促进树高、地径、冠幅生长和叶片色素积累的组合均为本试验设计的中高施肥量配比,其中N3P2K3为最优组合。辣木幼龄阶段对大量元素需求非常旺盛,以维持其快速增长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氮肥、钾肥对毛竹实生苗生长量产生显著性影响 ,由强至弱顺序为N >K >P ,氮、磷、钾肥有效成分最佳配比为 4 82∶1∶3 75 ;氮、磷、钾肥对苗木数量生长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 ,由强至弱顺序为K >P >N ,氮、磷、钾肥有效成分最佳配比为 2 89∶1∶2 2 5 ;磷、钾肥对苗木地径生长产生显著性影响 ,由强至弱顺序为P >K >N ,氮、磷、钾肥有效成分最佳配比为 2 90∶1∶3 75。  相似文献   

12.
对杉木幼苗进行N、P、K配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杉木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单施N肥的效果较N、P、K配合施肥的效果差;施肥对杉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达极显著,单施N肥的处理与N、P、K配合施肥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最适合的配方是N1.5 g/株、P5 g/株、K1.5 g/株,该处理的苗高比对照高38.8%,地径比对照高46%;效果最差的配方是N1.5 g/株,该处理的苗高比对照高17.4%,地径比对照高2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辣木生长效应及产量构件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3因素3水平进行施肥试验。[结果]施肥处理对各时期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营养生长期N肥和K肥占主导作用。适合株高和地径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150P40K100,而适合冠幅和分枝数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85P85K100。生殖生长各指标较对照均有明显提高。低浓度的氮肥和高浓度的磷钾肥有助于辣木的开花和座果,同时提高果荚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促进产量增加以及花序数、成熟果数、百粒质量和座果率的提高。[结论]合理的配比施肥显著促进辣木的生长效应以及提高产量,果荚产量和种子产量的最优组合为N_(40)P_(150)K_(100)。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N,P,K施肥配比对皂荚生长的影响,选取6年生皂荚苗木,采用3因素4水平L16(43)正交配方设计进行施肥试验,设置16个正交处理,1个对照,对皂荚苗高、地径、新梢生长量、相对叶绿素含量、皂刺的生长变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N,P,K 3种营养元素对皂荚树苗高、地径、新梢、叶绿素、皂刺的生长变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配方施肥对印楝人工林产量和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经3 a施肥试验表明,配方施肥对印楝林分的生长和结实产量均产生显著影响:(1)施肥当年对林分生长未显明显肥效,施肥效应主要表现在施肥后第1年,到施肥后第2年肥效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生长性状对施肥配方反应的敏感性排序为:冠幅>株高>地径>胸径;以株高和冠幅生长为评价依据,第14处理(300 g氨肥+300 g磷肥+200 g钾肥)为最优施肥组合方案.(2)不同施肥配方处理间以及不同年份之间,印楝的结实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与P、K肥的组合配方对印楝结实量产生明显增益,其中第1处理(8 kg有机肥+200 g磷肥+200 g钾肥)为增加印楝结实产量的最佳施肥方案;各年份施肥处理间结实产量的排序为:施肥后第1年>施肥后第2年>施肥当年.此外,施肥前的林分本底值对林木生长产生极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施肥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疯树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麻疯树幼林进行了施肥配方试验。结果表明:(1)N、P、K混合施肥能显著促进麻疯树的地径、冠幅乘积和树高的生长;(2)仅施用N肥也能明显促进主干地径生长,但仅施P、K肥对地径生长影响不大;(3)N肥和P肥混合施用能显著促进麻疯树幼树冠幅生长,仅单独施用N肥、P肥和K肥对麻疯树冠幅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采用U13(1312)均匀试验设计,探究N、P、K这3种肥料对小省藤和盈江省藤苗木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60 d和120 d时的最大株高分别为16.0 cm和26.0 cm,最大地径分别为5.7 mm和10.6 mm,最多叶片数分别为3片·株-1和4片·株-1。(2)60 d和120 d时的处理组合间平均苗高、地径和叶片数差异均为极显著。(3)2次理论优水平组合均为仅施0.67 g·株-1K肥和2.67 g·株-1P肥的盈江省藤生长最佳,与实际最优水平组合在藤种和P肥水平上一致,N肥保持在低水平。(4)盈江省藤苗木对肥力需求高于小省藤,小省藤生长速度缓慢可能与自身生理特性以及土壤肥力浓度偏高抑制其生长有关,同时K肥对2种省藤影响则不大。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配比施肥和激素处理对白枪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氮磷钾配比施肥和激素处理对白枪杆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白枪杆苗高生长具有促进作用(sig.=0.0380.05),对地径生长的影响则不显著;磷肥和钾肥对白枪杆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均不显著;激素处理对白枪杆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红锥营养杯苗苗期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红锥营养杯实生苗进行N、P、K配比施肥试验,研究其不同施肥配方处理下的苗木苗高、地径、总干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等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红锥容器苗木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NPK平衡施用对红锥容器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为最优施肥处理,经过4次施肥后NPK处理的苗木苗高、地径、总干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分别是CK处理的205.2%、122.7%、121.7%、124.7%。  相似文献   

20.
测土配方施肥对临安山核桃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山核桃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分别设计了CK处理(不施肥)和N1(有机与无机配方低用量氮肥)、N2(有机与无机配方常规用量氮肥)、N1+P(有机与无机配方肥和磷肥配施)、N1+K(有机与无机配方肥和钾肥配施)施肥处理共5个处理进行试验,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山核桃叶片养分含量的周年动态变化趋势,探讨了施肥与山核桃植物营养状况及山核桃生长和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3年,N1、N2、N1+P、N1+K处理下山核桃叶片的氮、磷、钾含量随山核桃生长均呈上升趋势;N1处理能促使山核桃叶片氮含量增加;N1+P处理可促进山核桃叶片对磷含量的累积,N1+K处理对山核桃增产效应的影响最大。2013年在旱灾条件下,N1+P或N1+K处理均有利于山核桃抗旱性的提高及山核桃林相的恢复,促使山核桃稳产高产;N2处理因氮肥过多致使山核桃减产。文中建议,在目前施肥结构下减少山核桃林地N肥用量,平衡N、P、K养分供给,补充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可促使山核桃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