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宁乡县龙田镇月塘村选择生长健壮、结实正常的10年生香榧实生植株作为观测对象,对香榧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香榧果实发育过程历时16个月,跨越2个年度,果实的生长变化曲线呈"S"形;当年6月初到12月末果实生长很缓慢,12月中旬到翌年2月末生长极其缓慢,至翌年3月果实开始膨大,从4月末到7月中旬进入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雷州半岛建立固定样地对铁冬青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物候规律及生长规律等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铁冬青人工林的开花、结实和果实成熟期比天然林略早,低纬度、阳坡比高纬度、阴坡的种子成熟期提早15~20 d;铁冬青的人工林一般10年生开始开花结实,花芽形成期在2—3月,3月中旬开始开花,4月为盛花期,5月上旬—7月幼果形成,11月下旬—翌年2月果实成熟。(2)铁冬青天然林种子比人工林的种子发芽率高,孤立木种子比纯林的种子发芽率明显高,老树比幼树种子发芽率高,而不同种源间发芽率、发芽时间差异不明显。(3)2年生的铁冬青的生长随着气温与降雨量增大而加快,铁冬青的树高、地径与冠幅的生长高峰期出现于7月、8月和9月,这3个月占全年生长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3.
一、有性繁殖 (一)池杉的开花结实 池杉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树种,3—4龄幼树就能出现雌花。雄花要到5—6龄方始出现。1972年我们就我国500余株池杉7龄幼树进行调查,开雄花的植株只有10%,而且花枝数量少,开雌花的植株则有95%以上。因此自然情况下,幼树结实率很低,一般10年生以上大树,生长发育较好,雄花可以很  相似文献   

4.
小叶船板树(Parashorea chinensis Wam(?) H(?) var. Kwangsiensis Lin Chi)是我国的龙脑香科珍稀用材树种,被列为国家2类重点保护树。其人工培育工作始于近期,历时不深。现仅就河口地区所作的育苗、造林试验作归纳报道。一、采种小叶船板树一般要到树龄30年以上,胸径50厘米以上才会开花结果,且结实有大小年现象。4—5月开花,7—8月果熟。由于树体太高,树干通直,下部又无枝杈,所以人工上树采种很困难,只能等待果实成熟后自然飘落从地上捡拾。小叶船板树的果实  相似文献   

5.
1年生苗高与幼树早期生长、分枝、结实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研究1年生合格壮苗标准,对实现油桐早实丰产有重要意义。分技是油桐进入开花结实的必须条件。1年生苗高与分技高没有明显的相关,分技高是受物种相对稳定的生物学遗传特性所控制。在涪陵地区生产条件下,油桐1年生合格苗高应在70厘米以上,这种合格苗分技早,结实早,能早实丰产。 我区油桐生产一般采用直播造林桐农混种,幼苗分散,不便管理。1年生桐苗生长矮小,往往第2不能抽分新技,形成广阔的树冠,开花结实迟,三年桐3年不能投产,有的4年生也不结实。为了探索小米桐1年生苗高标准,1982年造试验地4亩,220株,用在彭县选出的10株小米桐优树种子播种,用完全随机种植。现将4年观测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6.
■白桦强化育种的良种推广通过胚胎发育生物学、解剖学的研究确定了白桦花芽分化 ,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受精 ,胚胎发育等白桦有性生殖过程 ,绘制了白桦有性生殖周期进程图。研究了白桦成、幼年树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强化条件下无性系间和无性系内内源激素变化 ,探讨了强化措施与开花结实的关系。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强化育种技术 ,使野外 15~ 2 0年才能正常开花结实的白桦 ,经强化处理后 2年生嫁接幼树 ,3年生实生幼树开花结实 ,5~ 6年生规模结实。白桦良种可满足东北、内蒙古等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  相似文献   

7.
白柠条平茬复壮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柠条是多年生豆科灌木,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优良特性。白柠条幼树通常在5~6年进入开花结实期,7~8年后进入结实盛期,30年后进入衰老期,在立地条件好的情况下,树龄可达70年以上。白柠条萌芽力很强,平茬后能萌发大量新枝,成幼林经过平茬均能促进其丛生和旺盛生长。但在生长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白柠条的寿命会显著缩短,且严重影响种实产量。伊克昭盟库布齐西北部的柠条林区,由于长期沿袭旧的自然放牧办法,以及只顾第二性生产(指畜产品),不顾第一性生  相似文献   

8.
对‘凤丹’牡丹、‘香丹’牡丹和紫斑牡丹等3个油用牡丹品种在福建闽北地区的适应性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籽量及抗病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凤丹’牡丹能适应引种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幼树长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但丰产性表现一般、果实经济性状较好,在闽北高海拔地区可适量推广种植,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香丹’牡丹幼树能正常开花结实,果实经济性状一般,丰产性较差,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紫斑牡丹品种表现较差,幼树能存活,但树体生长基本停滞,开花少,且不结实,不适宜在闽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不同年龄青海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科学》2021,57(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树木生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的森林动态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祁连山中段北坡排露沟小流域海拔2 800和2 900 m的青海云杉林全样地采样数据,采用胸高断面积年增长量(BAI)表征树木生长,探讨小龄树(30~60年生)、中龄树(60~90年生)和大龄树(90~120年生)在迅速增温期(1980—2000年)和增温趋缓期(2000—2013年)的生长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980—2000年,迅速增温导致的水分胁迫限制所有树龄组的树木生长,小龄树、中龄树和大龄树的BAI拟合线斜率分别为-5.91(P 0.01)、-9.48(P 0.01)和-14.97 mm~2·a~(-1)(P 0.01);大龄树BAI与当年5—8月的平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显著正相关的株数百分比最大,表明大龄树受到的干旱限制作用最大; 2000—2013年,增温趋缓伴随降水增加形成相对暖湿的气候特征导致不同树龄组的BAI均转为不显著增加趋势,其中小龄树和中龄树的BAI拟合线斜率(分别为2.27和2.45 mm~2·a~(-1))大于大龄树(1.02 mm~2·a~(-1));大龄树BAI与当年6月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的株数百分比较大,小龄树和中龄树BAI与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总降水量以及当年5—8月的平均SPEI显著正相关的株数百分比较大,表明干旱缓解后增温对大龄树仍有一定限制作用,但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总降水量以及当年5—8月的平均SPEI可促进小龄树和中龄树生长。【结论】迅速增温期,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BAI下降速率随树龄增长逐渐增大,该时段气温和SPEI对大龄树BAI的影响更为强烈;增温趋缓期,BAI恢复增加趋势,小龄树和中龄树BAI增加速率大于大龄树,该时段降水和SPEI对小龄树和中龄树BAI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一、开花结实的观察 一九七○年三月开始,对池杉的开花结实习性进行了观察记载,了解到池杉是雌雄同株而异花的树种,三至四年生实生苗开始出现了少数雌花,五至六龄雌花增多,并开始出现雄花,但为数不多(个别单株在三龄时出现雄花),且大部分植株的雄花枝很少。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幼树因缺乏雄花不能孕育。十龄以后雄花增多。十七至十八龄雄花更多,但在粗放管理条件下,同一植株结实的大小年现象明显,往往第一年结实较多,第二、第三年结实都很少,在同一块地内,不同的植株,大小年也不一致,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三年本园栽培的池杉因加强肥培管理,结实量连年上升。 杭州地区池杉的花芽分化期在七至八月份,开花期在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雌雄花的开花期比较一致,不同植株或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花期有所差别。气温对花期有一定的影响,气温高花芽提早开放,气温低开花迟,花期延长。 雌花芽开放时间与叶芽开放的时间大体是一致的,当叶芽突破芽的鳞片开始发青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贵州省惠水分布的清香木姜子进行了优良单株选择,从33株表型优良的单株中筛选出23株进行果实及含油率测定,平均树龄6a以上;分布类型主要为散生生长天然林,平均树高4.27m,平均冠幅8.84m,平均单株结实量276.48g,平均含油率3.72%。对采集的果实进行了各性状检测和分析,确定了优树选择指标,并初步选择出18株表型优良和含油率高的单株。  相似文献   

12.
毛叶木姜子优良单株选择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四川省邻水县分布的毛叶木姜子进行了优良单株选择,从120株表型优良的单株中筛选出20株进行果实及含油率测定,平均树龄6 a;分布类型主要为散生生长天然林和退耕还林地的人工林.平均树高4.01 m,平均冠幅3.01 m,平均单株结实量2.32 kg,平均出油率3.89%.对采集的果实进行了各性状检测和分析,确定了优树选择指标,并初步选择出3株表型优良和得油率高的单株.  相似文献   

13.
箭杆杨是渭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据我们调查,用1—2年生苗木冬、春二季造林,成活率差不多,而幼树生长状况差异显著。春季造林,健康幼树株数为95%,冬季造林健康幼树株数为39.0—63.5%,比春季低31.5—56%。但由于农林活路安排及土地倒茬,往往需要在冬季造林。冬季造林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元江干热河谷——红河州个旧市保和乡6年生吉贝人工林结实特征和果实性状进行调查,探讨地形与初值密度对吉贝生长、结实和果实性状特征的影响,以及土壤和叶片养分与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1)6年生吉贝初果期树高和冠幅分别在3.5~6.5 m和2.5~6.0 m之间,胸径8.74~17.01 cm在之间;结实株平均结实量为17.09个,平均单果纤维产量11.03 g;(2)山沟内的吉贝树高、胸径和冠幅显著(P0.05)高于台地,植株结实量和单株最大结实量优于台地,并且结实量在山沟样方(4 m×4 m)中最高;地形对果实纵径、果重以及纤维产量变化的影响显著;(3)密度影响分枝数和轮生枝台数的产生,树高、胸径和冠幅与分枝数呈负相关关系;随初植密度增加,结实量没有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但是高密度定植时果实横径差异极显著,不利于纤维产量的增加。从地形与密度因子来看,山沟4 m×4 m、台地4 m×3 m定植时有利生长和结实,结实率分别为72.58%和22.45%;(4)结实植株土壤速效氮和叶片氮含量高于未结实植株,氮供应与结实存在一定关系,氮缺乏可能导致吉贝不能结实,并且结实对土壤中K的消耗比较明显,结实与未结实株土壤全K含量差值为4.834 9 g/kg,对P的消耗则相对较弱,其差值较小;(5)果实横径的增加有利纤维产量的增长,当果实长度超过20 cm则有减少的趋势,种子数量与纤维产量成反比关系。对单株而言果实平均纵径超过15.7 cm、平均单果重超过45.43 g的植株有利于提高纤维产量。单果纤维产量的影响因子中土壤全P速效P速效N胸径侧枝台数树高,并对单果纤维产量的增加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5.
花椒树生长快、收益大,栽培管理简单,大力培养花椒树,是广大群众治穷致富的途径,应大力推广。下面介绍培育花椒树的具体方法: 一、育苗 (一)采种:选结实多、生长健壮、品质优良、10—12年生的中龄树作为采种树。八月中旬至十月上旬当果实充分成熟时,果实外皮呈现紫红色,种子紫黑色,有光泽,  相似文献   

16.
文冠果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农垦科研所于一九七四年由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林业局哈尔墩苗圃,引种三年生文冠果苗木定植,同年从辽宁省引进种子直播育苗,目前已种植面积18.2亩。一九七七年,定植七年生幼树(其中,苗龄为三年),挂果136个,株产种子3.6斤,出种率达59.5%,直播留苗五年生幼树,结实株占总株数的95.5%,平均株产种子0.92斤,亩产种子163.86斤。其中:直播74—002幼树,树高2.95米,地径7.5厘米,结果187个,株产种子4.04斤,千粒重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昆明地区引种栽培的元宝枫林为对象对其林木的开花结实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昆明引种地元宝枫的花期主要集中在3月份;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开花结实量基本无差异;上层树冠开花结实数是下层树冠开花结实数的3倍左右;结实数与开花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2 8;从坐果到果实开始成熟期的落果率约为50%;果实各性状的株间变异特别大,变异系数8.20%~50.55%,但同一植株的果实形态和大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以阔叶红松林下早春植物小叶芹为研究对象,调查各器官生物量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过程中,小叶芹各器官生物量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变化趋势,各器官生物量达到最大值时间并不一致,总生物量与茎叶生物量为6月初,最大值分别为0.9 g和0.69 g;新根为6月末,最大值为0.2 g;老根为8月中旬,最大值为0.19 g。8月中旬以后,小叶芹各器官生物量迅速减少,植株进入衰败期。总生物量与茎叶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而与根生物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小叶芹在生长过程中地上生物量大于地下生物量。小叶芹总生物量随茎叶生物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在普洱市思茅区木乃河,江城县曲水镇怒那村三棵桩小组、勐烈镇江边村半坡小组开展降香黄檀育苗和造林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荒山造林,5年生平均树高4.09 m,平均地径5.21 cm,表明降香黄檀在普洱市荒山造林生长比较缓慢;而庭院种植的降香黄檀幼树生长较快,5年生平均树高5.71 m,平均胸径8.22 cm。所有试验的苗木均未发生霜冻现象,3年生幼树即开花结实,表明降香檀从原产地引种到普洱市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区,在海拔1 430 m以下地带能正常生长,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林业生产每年要求大量的高质量种子。为得到这些种子建立了几千公顷种子园,其中树龄最老的已经进入了结实期。实践表明,等量和丰富的结实不是经常可能的,所以迫切的问题是探索刺激开花结实的可能性。目前在拉脱维亚对种子园中的树进行了试验,已经得到了一定结果,表明了环剥、捆绑和切根对嫁接树的影响。1969年春,对8年生的松林进行了研究。环剥在0.5米高处切下5—7毫米的树皮,捆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