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州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燕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143-147
分析了影响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因素,筛选出对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各层评价因子,建立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层指标因子的权重,并对郑州市5个代表性公园绿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质量比较均衡,但整体水平不高,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太原市绿化达标的40个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将居住区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配套公建绿地4类,对居住区内植物种类、植物配置、植物空间效果进行调查,总结归纳了植物组成与主要节点植物空间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太原市居住区植物配置适宜性与景观效果评价体系,并对45种植物配置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太原市居住区绿地适用植物共有356种,绿地植物景观节点类型10类,绿地植物配置综合评价总体得分值较高,结合综合评价结果得出10种典型植物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沧州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和植物景观效果,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应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等进行调查,并构建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选取的67个植物群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沧州市公园绿地应用的植物种类共计239种,隶属66科145属,其中乔木103种、灌木61种、草本51种、水生植物11种、藤本7种、竹类6种,灌木、草本、常绿植物、水生植物等应用较少;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良好,Ⅰ级和Ⅱ级植物群落景观共52个,但优质植物群落景观相对较少,仅有4个Ⅰ级植物群落景观;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增加灌木、草本及常绿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结合植物的季相变化、观赏特性及生态习性进行合理配置,加强对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SBE法的北京市郊野公园绿地结构质量评价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市已建的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共收集46张一般绿地景观照片、50张建筑与小品和道路等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景观照片、54张滨水植物景观照片和相关资料,采用景观美景度评判法对郊野公园这3种绿地类型进行景观评判,并利用多元数量化模型Ⅰ构建相应的美景度模型,对绿地结构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一般绿地结构主要因素为绿视率、郁闭度、植物色彩数量、植物色彩对比度、生活型构成和植物野趣程度;影响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结构的主要因素为相对枝下高、总体协调性、栽植方式、枝叶密度和建筑物风格;影响滨水植物景观结构的主要因素为植被空间占有率、总体协调性、栽植方式和层片结构。根据景观美景度模型所反映的群众喜欢度,对郊野公园上述3种绿地的结构调整提出如下经营建议:1)对于一般绿地,应充分利用野生花草和乡土灌木,构建以乔灌草为主的林分结构,以增大绿地的绿视率,促进植被向近自然方向发展;结合密度调整,对现有绿地进行局部物种组成调整,充分利用不同色系植物营造出具有一定变化和对比度的景观;建议将郁闭度控制在0.6~0.8;加大大径级林木的培育力度,营造疏密有致的林下游憩空间;2)对于建筑、小品和道路等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可通过合理的植...  相似文献   

5.
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揭示其营建规律,为植物造景和景观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4个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单元(100 m~2)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单元的景观质量进行评价,探寻2种景观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相关性,并引入聚类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植物景观单元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多度和岭南特色滨水植物景观特征。【结果】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景观美景度值(Y_(SBE))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景观质量值(Y_(AHP))的排序差值在20位以内的景观单元数量占总数的75%,显示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性较高;聚类分析将64个植物景观单元分为5类,第1类景观单元2种方法评价结果均为优秀(景观美景度值大于0.50,景观质量值大于6.00),且大多数排序差值小于20位,第4和5类景观单元的美景度值排序均为最后7位,其中5个景观单元的2种评价方法排序差值小于12位,显示评价者有普遍一致的审美观,通过科学方法揭示植物景观营造的内在规律是可行的;景观单元的美景度主要受植物艺术配置多样性(x_6)和群落结构稳定性(x_9)2个指标影响,其回归方程为Y_(SBE)=-4.234 3+0.300 4 x_6+0.357 7 x_9;优秀景观单元中各生长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配置为2种常绿乔木、1种落叶乔木、3种灌木、2种水生植物、4种地被植物,个体多度配置则为4株常绿乔木、1株落叶乔木、12株灌木,水生植物和地被植物的覆盖面积分别为18和74 m~2。【结论】美景度评价法具有简单、可靠、易操作、便于推广的特点;层次分析法评价则较好地兼顾植物景观的美学功能和生态功能,评价结果客观全面。岭南特色滨水植物景观应以简洁、自然为主,常以高大乔木作为背景,选择耐湿、枝条柔软、树形优美的观花(叶)乔灌木,前景植物宜配置具鲜艳颜色(红、黄)的灌木或草本,具有合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植物生长繁茂,植物群落林冠线、植物外缘线(岸线)宜起伏、有变化,应留空位置供游人亲近水体。此外,由清澈的水体、开阔的水面、自然土质驳岸、山石等构成的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辅以高的绿化养护质量,有助于形成高的景观质量和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淮安市不同建设时期的公园绿地中园林植物的群落结构、植物景观特点和多样性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各公园内园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和植物景观的典型特征;针对淮安公园绿地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进展与不足进行探讨,为公园植物景观的科学配置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城市景观中的生态性空间。本文选取邯郸市主城区典型的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邯郸市道路绿化覆盖率较高,实施了特色道路建设工程,同时也存在些问题:绿化树种单一,四季色彩单调,配置形式简单。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邯郸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模式和改进意见,进而为邯郸市道路绿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昆明市盘龙江滨河绿地中的70个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量、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滨河绿地的植物景观配置进行评价,总结出昆明市滨河绿地中常见树种的种类及其植物群落树种的情况。根据植物群落综合评价结果,寻求群落景观效果与结构的相关一致性,验证所调查的主要植物群落树种选择、配置合理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用以指导滨河绿地植物群落景观的设计与营造。  相似文献   

9.
乡村绿地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对浙江省乡村绿地进行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研究,分析不同人群对绿地景观的审美偏好、绿地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相关因子及其作用特性,构建评价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群体的审美偏好总体上具有一致性,但对乡土化、城市化程度不同的具体景观存在差异;2)相应地,乡村绿地美学质量评价指标集,包含因评判群体而异和无异2类指标,前者可用以揭示审美主体的态度偏好差异,后者用以分析公众普遍审美情趣,构建评价模型;3)模型选出的关键因子为群落密度、绿地年龄、环境色彩对比度、群落色彩数量和绿视率5个。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景观评价的新角度和新方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与层次分析法提出街头绿地综合景观评价体系。以福州市3块典型街头绿地为例,在充分调研与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构建出街头绿地虚拟景观场景G_1、G_2、G_3。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其综合景观质量得分,分别为5.730 4、7.743 1、6.578 3,三者综合景观质量排序为G_2G_3G_1,G_2综合景观质量最高。据此提出街头绿地景观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一般原则,具体分析了山东省东营市城市道路5种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对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绿地景观在商业步行街中的功能和作用十分重要,笔者从商业步行街植物造景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2方面介绍了商业步行街绿地景观的功能,分析了步行街绿地景观设计中存在着生态功能不突出、布局不合理、景观配置不科学等问题,探讨了商业步行街和广场绿地景观的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竞红 《林业科技》2007,32(3):61-62
植物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主要构建要素,其景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的整体景观质量.如何对拟建植物景观进行科学的设计,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将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行性.针对现阶段对植物景观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不多,评价指标不够完善的现象,从生态学、社会学、美学的角度建立起植物景观评价指标框架,以便为园林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哈尔滨滨水植物景观现状的评价分析,针对哈尔滨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存在的缺陷,在体现科学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应用基础上,从植物营造空间、展现季相与色相变化、运用框景漏景等造景手法、营造野味滨水景观4个层面进行了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模式的探讨,以期为建设哈尔滨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滨水绿地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样方法对安康市一江两岸绿地植物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一江两岸绿地共应用植物92种44科,在此基础上运用美学、心理学和园林植物造景学理论从一江两岸绿地植物的配置特点、观赏特性和季相景观分析一江两岸植物造景,经过分析得出目前一江两岸植物景观配置方式多样、植物色彩变化丰富、季相景观丰富多彩,同时文中还对一江两岸绿地植物造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分别从绿地区位、景观空间、道路系统、植物配置、服务设施、维护管理等方面对沈阳市青年大街的三个街头绿地景观与游人行为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使用状况评价(POE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注重人性化设计、丰富植物配置、健全服务设施、完善维护管理等建议,为以后的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选定济南市城区不同类型的典型园林绿地,参考林业碳汇的方法,采用生物量计测方法对选定样地内植物群落净碳储量进行定量化分析,从植物种类和特性、植物景观结构、群落结构、植物景观形式、植物规格和种植密度等方面进行碳汇效应评价,从而得出了一些可用于指导济南市城市建设低碳高效绿地的建议,为建设低碳园林城市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谭宏政 《热带林业》2008,36(2):36-37
阐述了海口市城市绿化指标现状,分析了四种城市道路绿地的植物景观的营造,希望对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可人 《湖南林业》2005,(4):11-11
高速公路绿地有3大类,即中央分隔带绿地、立交绿地及边坡绿地。因环境、功能各不相同,绿地设计的方法也不相同。为了衬托高速公路的宏伟气魄,同时满足乘客欣赏景观的要求,采用大色斑的造景设计较为各适。这样景观开阔,且大面积的种植同种植物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创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秦皇岛市北二环路绿地景观设计创作实践,提出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第一的思想,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注重道路景观的生态效益和整体形态,突出植物的自然美和群体美,创造出树成群、花成片、林成荫的复式生态群落景观,使道路绿地景观成为城市的一条绿色生态廊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