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儿时的年戏     
我从小在农村生活,那时人们娱乐活动少,因此,最让我盼望的事就是过年,因为过年时可以看年戏. 在村里的晒场上,垫起个土堆,四下里打下几根粗木桩,再在上面横几块木头板,用几块大布一围,戏台子就搭起来了.唱戏的那几天,往往戏还没有开始,那些卖甘蔗、煎糕、玩具的小贩们便早已在戏场周围摆起了摊子.村里的老人占据了戏台正前方最好的位置,他们是铁杆儿戏迷,大概也只有他们能听懂那“咿咿呀呀”的戏文了.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到十八九岁都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是什么样。我爸演戏的时候,我经常躲在一边看。那时,我觉得自己可能是一辈子的忠实观众吧。"文革"结束了,艺术院校招生,我忽然好像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考艺术院校时,主考官让我演一个动作:从后面捂女孩的眼睛,我太紧张了,捂住她的眼睛,手就下不来了。那女孩只好把情人见面的戏变成了抓流氓的戏。我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一是蔫,一是缩。我不像我爸,他脾气火爆,敢当着一千多人的面上台指挥。我打死也不敢。只要有什么活动让我出席,我就本能地往后缩。  相似文献   

3.
正值暑夏,烈日当头,车到山麓时,山风硬硬地吹在身上,有丝丝凉意。快到山脚下的时候,正巧遇上了陈老汉,满是老茧的双手热呼呼的。他用一口铿锵有力的即墨话,讲述自己的高兴事、伤心事、愁烦事,使我们不禁肃然起敬。我大名叫陈崇聚,今年虚岁五十有九了,老少五辈都是看山的。我看的山林大约么有3700来亩。按规定,500亩林地配一名护林员,我这干了七个半人的活。前年村里来给做资产评估,光值一块钱以上的黑松、刺槐、楸树、梧桐就有200多万棵。1987年,村里山上的林子被砍得直到抗不了了,有的护林员都被绑在了树上。村党支部书记找着我,说三叔你(…  相似文献   

4.
听说禾甸区检村镇上朋村二社、白族退休老工人王泰阶,利用荒山栽蓝桉树,近期收入可上万元。有关林业“两户”收入上万元的事,报刊上报道的很多,但在我们祥云,这还是绝无仅有的事。为了学习他的经验,去年十一月,我去拜访了他。我们一路来到了上朋村,到了一家大院里,有一户人家的对联特别吸引人:上联是“全家人耕种几亩田也要讲点科学”;下联为“一人种千株树方能绿化祖国”,横幅“勤劳为本”。叩门一问,正是王泰阶的家。说明来意,热情的女主人把我们让  相似文献   

5.
挤在腊月     
正腊月到了,寒风还在吹,雪花还在飘,这是春节前最后的寒冷,这是一年中最后的时节。尽管天气是寒冷的,但人心却是温暖的,趁此良机,我们不如再挤一挤,挤出腊月特有的热闹和红火。挤是腊月的关键词,也是腊月最显著的特点。腊月里,人人有颗驿动的心,不管是回家团聚的,还是外出走亲访友的,抑或是坚守工作岗位的,每个人心中都充满春节来临前的激动难安,每个人都把自己调到激情难抑的模式。看城市,看乡村,看路上,似乎处处都在挤,每个人都在挤,  相似文献   

6.
正儿时住在乡村,家家户户都是土墙和茅草房。即便给室内的土墙抹上白灰,牵上电灯,或者在房顶上盖七八块亮瓦,走进房间里也是晦暗不明的,让人心情特别压抑。记得有次我问母亲:"妈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住上大瓦房啊?"母亲听了我的话,沉默了半晌说:"会的,我们会住上大瓦房的。"母亲的话我信,她从来不骗我们。那时乡村已经包产到户。乡亲们春种秋收,除了稻谷、小麦、玉米这些粮食,  相似文献   

7.
我是去年结识《湖南林业》的。身在“林家铺子”的我,对干自己的专业杂志是情有独钟,每期必看,看后必作摘记,摘记中尤以林业信息、技术为多。没想到,这一年我被抽调参加农村建整工作,还真派上了用场。我前年从省林校毕业,虽说参加过实习,但生产实践却近乎空白。我们驻点的村在乡政府所在地,群众思想活跃,开发意识强,开发成效也好。听说我们是林业局来的工作队,他们可高兴了。工作队队长吴坤忠,是县林业局副局长,他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们有两次在集贸市场上法律知识咨询.摊子刚摆好,马上围来了不少人c没想到有半数以上的人问…  相似文献   

8.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那神鹰披着那霞光,神鹰跟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把人间温暖送到边疆……黄昏我站在高大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伴着韩红一曲婉转嘹亮的《天路》,我们乘坐的列车停靠在格尔木的站台。格尔木,青藏铁路的起点,一个深处海拔2700米的小城。这里距离天空更近一些,阳光也较内地更新鲜透明。我们一行有诗刊社的李志强,甘肃日报社的牛庆国,人民日报社的杨少波,走下车来的第一件事都不约而同地选择…  相似文献   

9.
知道红树林,是十几年前的事,一幅动人的红树林图片,把我的思绪带进了南国;见到红树林,是4年前的事,那是在广东的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我领略了红树林的千姿百态;关注红树林,是这几个月的事,尽管印度洋海啸已成为过去,但那伤痛依旧,老天爷的“玩笑”真是开大了,让我们承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海啸的灾难中,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也审视了红树林。  相似文献   

10.
王者之香     
文人莳花种菜是一种雅趣。种菜属"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收获,以物质层面居多;莳花则纯是"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的欣赏,是精神上的享受。但种菜容易莳花难;尤以栽培国兰更难。妻喜欢国兰的清香淡雅,闻到花香常恋恋难忘。因此我看到报岁或四季兰,都情不自禁买回家,看她陶醉在花香中,是最开心的事了。但我栽种的兰花寿命都不久常,花谢后,兰株往往也跟着香消玉殒。我多次请教商家或养兰  相似文献   

11.
资讯动态     
正浙江衢州"一村万树"新型乡村绿化模式取得新成效2月24日,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车俊高度肯定了衢州"一村万树"行动。衢州市"一村万树"行动给乡村增美的同时,为乡村留下一座"绿色聚宝盆",实现了植树富民与乡村美化完美融合,将在全省大力推广。"一村万树"是浙江省衢州市创新开展的一种新型乡村绿化模式,于2017年4月启动,主要是利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  相似文献   

12.
正几年前,在宣武门崇光百货的星巴克。雷铃和我。雷铃拿出她发表在《北京教育报》上的散文给我看,那组散文写了几个同学的小故事,其中有写我的生活片段。我读着那清丽的文字,有个细节,写我们刚进大学的时候,在宿舍我跟吴莹吵嘴的事,吴莹骂我一句:"土包子。"我回她一句:"洋包子。"读到这,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完后,我问:"你记得我为啥事,跟吴莹吵架么?"这事这话,我真的忘记了。"我也忘记你们为啥吵架了,但这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楚。哈哈,土包子、洋包子。"想到这个细节,雷铃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这次我们来占丈县调坪村,一是了解情况,二是看望大家,三是研究一下发展规划,如何尽快脱贫致富。首先,我代表厅党组及全厅干部职工向大家表示慰问。你们在这里工作是很辛苦的,希望你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要好好保重身体。今天在村里看了一上午,转厂一圈,总的来说,我们的工作队和乡村干部做了不少的工作,有了一定的变化,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本来刚到,没有发言权,但大家硬要我讲一讲,我只能讲个大略。主要讲三个意思:第一,洞坪村在古丈县相对来说,条件还是不错的。自然条件不是全县最差的,在全省100个特困村里,我看只能属中…  相似文献   

14.
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我的大学同学白博士请他的导师王先生夫妇要到天西林区来看一看。王先生夫妇都是北京林业大学的老教授,久负盛名,白博士是他的关门弟子,又是我的好朋友,自然要好好接待。恰巧我也有事要去尼勒克林场,就带他们去了唐布拉,林场的马场长告诉我,这里有一个布隆温泉,水非常好,离这里大约有十八公里,林场正在开发,路况现在还可以,想不想去看一看?我去请王先生,王先生欣然答应。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换了越野车,就向布隆温泉赶去,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集体林区合理的经营方式,提高乡、村林场的经营管理水平,我校受江西省全南县林业局委托,对全县98个乡村林场进行了实地调查。现据调查情况提几点看法。一、乡村林场在集体林区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采取什么样经营方式,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98个乡村林场的调查,我们认为兴办乡村林场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一种重要的经营方式,对提高集体林的经营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11月中旬,我去梅里雪山观鸟。我们先是一大早驱车直奔飞来寺。车行半小时后,天空从乌云密布到慢慢放晴,这时能看到太子十三峰的一部分。又等了半小时左右,主峰卡瓦格博峰露出了一个小小的"窗口",一两分钟后又被厚厚的云层遮住。这就算是看到梅里雪山了。我的计划是到雨崩观鸟。买了门票进到景区,过了布村大桥,柏油路全变成了砂石路。再开车行十几公里山路过西当村,在西当温泉附近就没有路了。据说雨崩是个好地方,但雨崩村不通公路,没手机信号,没网络,没通电,也没热水。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国内乡村在城镇化的影响下逐渐向现代化乡村转变,但同时乡村的治理与发展也面临许多困境,乡村的空心化和边缘化、乡村精英的流失,治理主体能力弱化、相关制度失效、乡村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逐渐显现。当前"新乡贤"有着独特的感染力,是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因素。通过梳理新乡贤与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内在关系,分析了新乡贤的内涵与价值,提出了新乡贤治村的策略,通过提高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与发展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有助于摆脱乡村社会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18.
“我作为一名人民代表、村主任,顺应民意和呼声,通过林改,农民得到了实惠,我们村由负债村变成了富裕村。在我人生中圆了一个梦,为民办了一件大实事。”福建尤溪县西滨镇十一届人大代表、坂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道兵,见到笔者如是说。坂兜村是个有113户、502个农民,人均拥有林地面积18.91亩的林业村。全村山多耕地少,林业用地面积达9490多亩,每年砍伐林木几百亩,但村里依旧负债58万元。村无分文收入,谁来主政,都举步艰难。山区的农民,靠山吃山。坂兜村在1997年林业改革中,对集体山林实行了押金承包管护。由于改革不彻底,比农田多几倍的山…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战中,我必须承担起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更何况我是一名生态护林员!”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上江镇的密新华铿锵有力地说出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怒江生态护林员的心声。疫情发生以来的每一天,怒江州4县(市)29个乡镇255个村的乡村公路、重点林区、自然保护区卡口、社区出入口,都能看到身穿迷彩服的生态护林员履职尽责的勤劳身影.  相似文献   

20.
黑松林遐想     
冬去春来,我又回到了故乡。我的故乡是个普普通通的偏僻村庄,三面环山,一面临坝,一条曲曲弯弯的乡村公路直通县城,平凡得很容易让人忘记。然而,在这座环绕村庄的青山上,曾经有我的希望,我的追求和我的欢欣。记得,孩提时,常常挽着柳条筐和伙伴们来到村后的松林里。这片松林,是清一色的红松;高高大大的树干几乎紧紧地挤在一起,庞大浓密的林冠遮天敝日,我们就在这光线暗淡的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