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几年来,大棚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病害的发生危害日趋加重,如番茄灰霉病、叶霉病、脐腐病等。为保证番茄的安全、高产、优质,现将大棚番茄主要病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春大棚番茄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地区大棚栽培蔬菜面积逐年扩大,早春大棚番茄的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在整个番茄栽培过程中,只要有一个阶段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产量。早春大棚番茄栽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六合区大棚番茄栽培由于长期重茬种植及管理不当,大棚内的病害逐年加重。主要阐述大棚番茄立枯病、灰霉病、叶霉病和早疫病的田间症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灰霉病是浙南早春大棚番茄上的最重要病害 ,近几年在温洲、丽水等地严重发生 ,给生产造成的损失较大 ,通常减产 2 0 %~ 4 0 % ,严重的可导致绝产 ,已经成为番茄生产上的限制性障碍。我们通过多年的调查、观察及试验 ,明确了浙南大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 ,并就目前生产中病菌对常用杀菌剂已产生抗药性的状况 ,总结出一套方便可行的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的无害化防治技术。1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1.1 田间症状表现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 ,其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 (BotrytiscinereaPers .) ,属半知菌亚门 ,除侵染番茄…  相似文献   

5.
刘峰 《上海蔬菜》2007,(3):73-74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扩大,种植时间延长,特别是冬春季大棚内温度低、湿度大,导致番茄灰霉病危害加重,常造成番茄减产10%~30%,严重甚至绝收,已成为番茄丰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当前生产上有多种类型的杀菌剂可用于防治该病,有的属于保护作用杀菌剂,田间防效  相似文献   

6.
番茄灰霉病是大棚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不仅为害花、叶 ,还严重为害果实 ,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为控索棚栽番茄灰霉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我们应用化学防治和生态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防治效果 ,并经 3年推广应用 ,综合防治技术不断成熟。现简介如下 :1 灰霉病的病源和发病规律灰霉病病源为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有性阶段为子囊菌 )。其分生孢子、菌丝体和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借雨水、气流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病果采摘后随意扔弃 ,最易使孢子飞散传播为害。菌核病菌为一种子囊菌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棚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由于重茬、连作、棚室管理不善等原因,为病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病虫的发生危害日趋加重,如地下害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烟青虫,叶霉病、灰霉病、病毒病等。为保证番茄的安全、高产、优质,现将无公害大棚番茄病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棚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由于重茬、连作、棚室管理不善等原因,为病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病虫的发生危害日趋加重,如地下害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烟青虫,叶霉病、灰霉病、病毒病等。为保证番茄的安全、高产、优质,现将无公害大棚番茄病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番茄是我国的主要栽培蔬菜,近年随着设施蔬菜的大面积发展,大棚栽培的封闭式和难以轮作已成为棚内番茄灰霉病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随着保护地面积的逐年递增,大棚番茄生产面积也不断扩大,多年来,大棚番茄多采用常规的单株栽培方式(以下简称单株)。由于大棚受一定地块限制,难以克服连作和迎茬问题,再加上单株等密度栽培在植株生长中后期易造成郁闭通风不良,导致病害严重、落花落果,直接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为此,今年我们采用了双株稀植栽培方式(以下简称双株),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番茄灰霉病是塑料大棚番茄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 ,不仅危害番茄的花和叶片 ,还严重危害果实 ,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近几年来 ,灰霉病已成为棚栽番茄生产中的“疑难杂症” ,较难防治 ,危害严重。为探索棚栽番茄灰霉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在基本了解了灰霉病危害番茄的规律后 ,我们结合实施千亩高效蔬菜项目的基础上 ,应用化学防治和生态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防治效果 ,并经 3年(1999~ 2 0 0 1年 )推广应用 ,综合防治技术不断成熟。1 灰霉病的病源和发病规律灰霉病病源为灰葡萄孢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有性阶段为子囊菌 )。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2.
番茄灰霉病是保护地番茄栽培中的重要病害。随着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的增加,栽培年限的延长,其发生不断加重,一般可使产量损失15%~20%。冬季寒冷季节温室番茄发病尤为严重,常规药剂喷雾防治又增加湿度,往往加重其发生。为减少损失,有效预防其发生,现介绍该病在低温期症状特点、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双照 《蔬菜》2004,(4):32-34
近年来,随着蔬菜大棚面积的逐年增加,大棚番茄冬春栽培的面积也不断加大。然而,大棚番茄冬春栽培存在棚室温湿度变化大、品种不配套、病虫害发生频繁等问题,造成栽培难度较大,番茄产量低且不稳,影响大棚栽培效益的发挥。追溯问题的根源,品种不配套是主要因素。为此,我们于2002年8月-2003年4月,以龙岩市主栽品种作对照,对引进的5个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龙岩市大棚冬春栽培的番茄新品种。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材料选用从台湾引进的品种金星,从以色列引进的以色列红、尤里卡、金字塔和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浙杂203为供…  相似文献   

14.
在高寒山区,大棚栽培番茄无疑有利于提高温度,达到控温、控湿、防病,实现高产、优质、提早上市的栽培目的。但若控制不当,会造成病虫害增多,防治成本增加,甚至加重农药残留与植株早衰,严重影响番茄产质与种植效益,进而影响农民进行大棚种植蔬菜的积极性。现将根据多年的栽培管理经验与大量的实际调查得出的大棚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应重视的九个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许昌地区的蔬菜特性与气候特点,总结大棚番茄春季早熟栽培定植后的管理技术,特别是定植成活后的搭架绑蔓、整枝打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措施,以确保番茄大棚栽培达到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冬季大棚种植番茄由于管理不当很容易得番茄灰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病毒病等病害,发病高峰可导致整个大棚绝收。下面介绍各种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1番茄灰霉病1.1症状番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番茄灰霉病从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开始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因此,果实染病  相似文献   

17.
大棚番茄缺镁症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州地区大棚番茄一般在每年的10月1日左右播种,11月中下旬移栽,因而番茄生长的前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低温期。近年来,随着大棚栽培番茄面积的扩大,以及重茬地的增多,番茄缺镁现象日益严重,常导致大幅度减产。下面就大棚番茄缺镁症状、成因及防治方法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奚秀珍  蔺善仁 《蔬菜》1990,(6):21-23
我市太和区过去大棚蔬菜生产以黄瓜种。植为主。由于多年重茬,使产量逐年下降。春茬拉秧后由于高温多雨,病害重蔬菜产量低,所以秋茬只能作为露地生产,这就降低了大棚的利用率。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四年来我们在太和区新民乡十里台村进行塑料大棚番茄春秋两茬栽培试验,获得成功。该村莱田面积670亩,1986年大棚面积仅6亩,1989年发展到140亩。春番茄面积占139亩,占大棚总面积的99%;秋番茄面积135亩,占大棚总面积的97.4%。两茬番茄最高单产15850.3公斤,产值19503.38元。全村平均两茬番茄共单产9784.36公斤,产值12651.69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本地区大棚番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多年连作病源菌不断积累,加之设施栽培的小气候条件有利及品种感病等原因,叶霉病在本地区番茄主产地发生日趋加重,已上升为春大棚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番茄叶霉病发病后,迅速蔓延,在短期内即可暴发流行,如忽视防治,损失将十分惨重,已对本地大棚番茄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1危害症状番茄叶片、叶柄、茎和果实均可染病,但以叶片为主。发病初期叶背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褪绿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漳平市大棚蔬菜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大棚番茄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漳平市重要农产品之一。但是由于连作、大棚管理不善等原因,棚内番茄晚疫病、灰霉病、病毒病、蚜虫等病虫害发生日趋加重。为实现番茄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生产,我们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并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一套无公害大棚番茄病虫害综防技术,现介绍如下。1农业防治1.1选用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