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耳病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繁殖性能的主要传染性疾病,笔者在江苏省6个年产万头商品猪的规模化猪场猪群中随机采集297头种猪及仔猪血清进行蓝耳病血清学调查,使用IDEXX酶联免疫吸附诊断试剂盒,检测蓝耳病病毒抗体。结果表明,2个未免疫接种老猪场猪群抗体阳性率52%,断奶仔猪群阳性率39.1%;2个免疫接种老猪场猪群抗体阳性率94%,断奶仔猪群阳性率89.8%。而较新猪场的种猪群阳性率28.6%,断奶仔猪群阳性率5%。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蓝耳病不同于其他疾病,存在抗体依赖增强作用,其对机体造成的免疫抑制及组织器官损伤会导致超长的病毒血症期及持续感染期.蓝耳病可与其他疾病的协同感染,导致猪群繁殖与呼吸障碍,进一步造成猪群生产能力低下,加之我国猪场蓝耳病的普遍性,猪场应持续将蓝耳病作为主要防控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3.
猪蓝耳病(PRRS)是影响养猪行业的一个重要的疾病。对于一个核心场或者公猪站而言,维持猪蓝耳病双阴性,做好猪蓝耳病的监测工作是及其重要的。猪蓝耳病抗体检测是猪蓝耳病双阴性场评估猪群是否感染猪蓝耳病野毒常用的方式之一。但是所有商品化的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是100%准确的。通过对3个猪蓝耳病双阴性猪场的猪只进行猪蓝耳病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分别出现2.17%、100%、1.6%的阳性样本。对于异常结果除实验室进行复检和临床诊断外,还通过抗体变化的监测和免疫荧光的检测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经过验证得知这3个猪场出现的2.17%、100%、1.6%的阳性结果均为假阳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禄丰地区部分猪群中蓝耳病病毒感染情况及疫苗免疫情况,为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参考,试验用ELISA方法对云南禄丰部分规模猪场进行了猪蓝耳病血清抗体的检测,共检测8个规模化猪场的150份血清。结果显示:8个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3.30%,90.00%,82.76%,83.33%,14.70%,9.10%和3.70%;蓝耳病抗体平均值分别是0.117,1.395,1.115,0.036,0.075,0.603,1.286和0.758,离散度分别是0.164,0.566,0.527,0.071,0.061,0.691,0.548,0.577。结果表明不同猪场的猪蓝耳病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调查表明:云南禄丰地区大部分规模猪场的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合格,同时也存在小部分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欠佳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猪蓝耳病(PPRSV)是当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猪场蓝耳病的病原监测结果表明以活跃阳性场居多,为了发挥中药在抗病毒方面的特殊作用,使用中药组方药开展对猪蓝耳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能有效地解除免疫抑制,抗体整齐度较好,所有猪的PRSS抗体值(S/P)均没有超过2.0,使猪群健康稳定,全场用药成本下降了48%,母猪PSY提高了2.46头,达到提高生产水平,降低用药成本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猪蓝耳病病毒的抗体进行检测,2020年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对全国18个省(区、市)采集的3857份生猪血清样品进行了抗体检测.检测数据显示,蓝耳病平均抗体合格率为74.3%,反馈了临床上蓝耳病的严重程度.造成猪群发生蓝耳病的主要原因是种猪质量不高、后备驯化缺失、免疫不科学、不尊重免疫学规律等.提升种猪群质量,重...  相似文献   

7.
2021年1-10月份猪场主要疾病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病防控相对较差,尤其是猪流行性腹泻与蓝耳病.这与目前猪群后备猪和头胎猪占比过高、猪价过低、非瘟唯一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时掌握伊州区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猪蓝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抗体免疫状况,研究采用ELISA方法对该区的156份血样进行了猪瘟(CSF)、猪蓝耳病(PRRS)、口蹄疫(FMD)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规模场猪群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分别69.23%、70.51%、79.49%,其中猪瘟免疫效果不理想,必须实施紧急补免;散养户猪群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分别80.77%、79.49%、96.15%,免疫效果均较理想。此次检测为更进一步做好全区猪群CSF、PRRS和FMD的有效防控提供了基本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云南禄丰部分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禄丰地区部分猪群中蓝耳病病毒感染情况及疫苗免疫情况,为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参考,试验用ELISA方法对云南禄丰部分规模猪场进行了猪蓝耳病血清抗体的检测,共检测8个规模化猪场的150份血清。结果显示:8个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3.30%,90.00%,82.76%,83.33%,14.70%,9.10%和3.70%;蓝耳病抗体平均值分别是0.117,1.395。1.115,0.036,0.075,0.603,1.286和0.758,离散度分别是0.164,0.566,0.527,0.071,0.061,0.691,0.548,0.577。结果表明不同猪场的猪蓝耳病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调查表明:云南禄丰地区大部分规模猪场的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合格,同时也存在小部分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欠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在漯河市某养殖场随机选取2栋(保育13和保育17)健康状况良好的保育猪进行猪蓝耳病(PRRS)疫苗不同免疫剂量的效果试验,每栋舍中猪只随机分为四组(A、B、C、D组),分别免疫不同剂量的蓝耳病疫苗。每组猪群均随机选取15头仔猪标记,分别在免疫前、免疫后7、14、21、28 d进行采血,采用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PRRSV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猪群首次免疫蓝耳病疫苗后第2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之后有所下降;不同剂量的疫苗免疫,猪群整体抗体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低剂量的蓝耳病毒即可引起猪群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分析湖南某小型猪场的猪群抗体检测结果,结合其生产情况,揭示该猪场疾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目前该场猪瘟、伪狂犬免疫效果较理想,猪群存在蓝耳病毒感染的可能较大,且商品猪群存在圆环病毒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总结发病猪场蓝耳病病毒抗体变化规律,是监测和防控蓝耳病的重要基础。本研究跟踪监测了新乡某规模化猪场蓝耳病发病前驱期、明显期及转归期的蓝耳病病毒抗体S/P值,对S/P值检测结果、发病前期的抗原水平检测结果和猪场的生产成绩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蓝耳病病毒抗体S/P值的升高,母猪的分娩率和保育猪的成活率开始下降,尤其是当S/P值高于2.5的母猪群体比例高于15%时,母猪分娩率和保育猪成活率明显下降;96.2%的母猪群蓝耳病病毒抗体S/P值介于0.4~2.0时,且离散度低于45%时,猪群蓝耳病处于阳性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湖南某猪场去年8月中份开始保育仔猪发病,临床症状表现猪群食欲下降、发热,呼吸急促、全身体表发红等.发病期间采用抗应激、抗感染措施,可缓解疫情,但下一批保育仔猪还会出现同样的疫情。同年10月初通过对母猪和仔猪血清学检测和病原检测,母猪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仅为44.4%、阴性率56.6%、25日龄仔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12.5%、阴性率87.5%,60日龄仔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100%;病原RT-PCR检测结果发现在保育猪血液中存在蓝耳病毒感染。经了解该猪场去年5月中旬以前对种猪群进行蓝耳病疫苗接种。商品猪没有接种蓝耳病疫苗,而血清学检测,仔猪从哺保育初期到后期蓝耳病抗体阳性率显著上升,说明其间感染了蓝耳病毒。结合病原RT-PCR检测结果,确诊这次猪的疫情是蓝耳病感染引起的一次猪疫情。  相似文献   

14.
摘要:研究旨在建立一个蓝耳病病毒抗体与抗原双阴性、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阴性的种猪群。主要通过对原蓝耳病阳性猪场进行清理净场,做好引种隔离检测工作,及时淘汰蓝耳病阳性猪以阻止蓝耳病病毒在猪群内循环传播,优化生物安全标准并严格执行,最后借助于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PCR法来验证所采用的技术能够建成一个蓝耳病阴性种猪群。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猪病混合感染较为常见.猪伪狂犬病和蓝耳病主要危害母猪和仔猪,通过破坏机体免疫系统而干扰猪瘟抗体产生,使猪瘟抗体水平大幅下降,使猪群易受猪瘟病毒感染,从而造成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混合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6.
猪蓝耳病是猪群最容易爆发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其对猪群的健康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猪蓝耳病的产生和许多因素有关,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应及时的采取预防措施,把猪群发生猪蓝耳病的几率降到最低。猪蓝耳病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最主要的猪瘟类型之一,其对猪群的生存率的提升有着极大影响,本文就猪蓝耳病的病因、流行状况、临床症状以及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猪瘟和蓝耳病是影响我国养猪业的重大疫病,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极为重要。为了解规模猪场的猪瘟和蓝耳病的免疫合格情况,2017年4—8月,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结合便利抽样方法,采集莱州市6个规模猪场的629份血清样品,通过ELISA方法进行猪瘟和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6个猪场的猪瘟和蓝耳病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82.19%和92.85%,均高于国家规定的70%的基本要求,但有1家猪场的猪瘟抗体合格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保育猪群的猪瘟和蓝耳病抗体合格率整体偏低。检测结果表明:莱州市猪场猪瘟和蓝耳病的免疫效果较好,猪群基本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但对于抗体合格率偏低的猪场以及保育猪群应注意加强猪瘟和猪蓝耳病的免疫和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科学评价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对生产母猪和仔猪免疫效果,选取11个规模猪场,分别使用猪蓝耳病进口弱毒疫苗、国产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生产母猪和仔猪进行免疫,二免28d后,采集免疫猪群的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生产母猪使用不同类型的蓝耳病疫苗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均高于仔猪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血清学检测,是猪场最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之一。本案例中,笔者对江苏某猪场送检的193份血清样进行了猪瘟抗体、猪伪狂犬g B/g E抗体、猪圆环病毒抗体、猪蓝耳病毒抗体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场后备母猪猪瘟免疫欠佳,猪伪狂犬病免疫不合格,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偏高;母猪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程度较高,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普遍感染且抗体偏高;公猪猪圆环病毒抗体水平偏高;商品猪猪瘟免疫效果不稳定;猪蓝耳病感染比较普遍,且部分猪群抗体水平偏高,猪圆环病毒病免疫欠佳。结合该场免疫程序,表明该场后备母猪和商品猪的猪瘟、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需要做适当调整;同时考虑通过测序了解本场的猪蓝耳病流行毒株,以确定合适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某猪场猪瘟、蓝耳病及伪狂犬病三大疫病的免疫与感染状态,评价免疫效果及潜在风险,为免疫程序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集各猪群血液样品,用ELISA方法进行了猪瘟、蓝耳病及伪狂犬病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猪蓝耳病免疫效果比较理想。但保育猪猪瘟抗体阳性率及阻断率偏低,初免设计不合理,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各猪群存在较高比例的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基于抗体检测结果建议调整优化免疫程序并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