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育秧过程中的青枯病、立枯病,对水稻育秧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应用40%水稻苗病清拌种,或一叶一心期喷雾,对水稻青枯病、立枯病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0%以上,同时,具有壮秧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呈加重趋势,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为此,文章介绍了寒地水稻育秧期立枯病的症状、发病时期、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育秧过程中的青枯病、立枯病、对水稻育秧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应用40%水稻苗病清拌种,或一叶一心期喷雾,对水稻青枯病,立枯病的平均防效果达80%以上,同时,具有壮秧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诺侬笑誖育秧型微生物菌剂在水稻1.5叶期喷施对水稻的安全性、对秧苗素质的影响,以及对水稻苗期病害,尤其是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诺侬笑誖育秧型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上应用安全性好,无药害。综合考虑秧苗素质和经济效益,推荐防立枯病用药剂量为3.0~9.0g/100平方米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亮盾在手育秧无忧2008年营口地区水稻育苗期气温低、湿度大,秧苗不同程度发生青枯病、立枯病,烂种、烂秧、烂芽现象严重。大石桥市沟沿镇西古村王成力家的水稻秧苗,却没有青立枯病的影子,长势茁壮白根多,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张军 《农技服务》2000,(1):11-13
<正> 调酸消毒是水稻旱育秧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目的是防治水稻秧苗立枯病。立枯病是早育秧的大敌,是毁灭性病害。旱育秧成败的关键就是怎样防治立枯病。早期的旱育秧技术主要是通过施用浓硫酸、硫磺粉、敌克松等进行调酸消毒、防治立枯病。其操  相似文献   

7.
水稻立枯病是制约机插塑盘育秧技术推广应用的一道"瓶颈",是摆在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技术难题,必须予以攻关和破解。2013年、2015年,广南县机插塑盘育秧水稻立枯病发生严重,成秧率低,导致不能成功机插的问题突出。通过调查分析,查找病因,寻求"药方",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的防治对策,对促进机插秧技术推广、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秧立枯病发生条件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旱育秧技术的大力推广 ,水稻立枯病也随之成为育秧期最主要的病害。据观察与研究发现 :水稻立枯病是真菌侵染所致 ,其发生与病菌、气候、秧苗素质等关系密切 ,消灭病菌与培育壮秧为防治关键。  相似文献   

9.
永胜县永北镇海拔2140m左右,每年的3月下旬开始播种育秧,而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水稻秧苗素质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0.
2020年黑龙江省水稻细菌性褐斑病、潜叶蝇和负泥虫达到中等发生程度,纹枯病、二化螟、稻螟蛉为偏轻发生,稻瘟病、稻曲病、青立枯病、稻摇蚊等其他病虫害轻发生。4月下旬,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地育秧期内出现冻害,利于苗期青立枯病的发生;6月上中旬,哈尔滨、佳木斯、鸡西、双鸭山等地降雨、大风天气利于稻瘟病及细菌性褐斑病发生的情况下,由于本省监测体系充分发挥监测预警功能,各级植保站准确发布趋势预报,科学指导防治,将各种水稻病虫害控制在中等发生水平以下,全省水稻病虫害总体表现为轻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省水稻育秧常受立枯病的威胁,严重地影响培育全苗壮苗。1974年以来,在学习外地经验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应用杀菌剂敌克松处理秧田土壤,或用酸酸化秧田土壤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防治立枯病和培育壮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稻育秧营养土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应用推广是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关键程序之一,是保证统一供秧苗质量的重要措施。工厂化水稻营养土加工是对应水稻工厂化浸种催芽农艺措施的延续,它解决了水稻营养土加工全程机械化的难题,实现水稻育秧营养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土壤养分测定,根据水稻育秧营养需要,合理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改善普通常规土壤营养状况,使秧苗获得持续稳定的营养,从而保证育秧质量的可靠性。生产的水稻育秧营养土集消毒、营养、调酸、化控、防青枯、立枯病为一体的新型无害水稻育秧专用配方土壤。水稻育秧营养土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应用,实现了水稻育秧营养土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和加工质量的自动配料和监控;实现了育秧营养土统一配方标准化管理;统一育秧农艺措施,从客观上有效保证了水稻育秧营养土质量,减少用工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壮秧率。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插秧作业的关键在于与之配套的育秧方式。目前,广泛采用旱育拱棚盘秧,但这种育秧方式易发生水稻秧苗立枯病。防治秧苗立枯病的核心技术是床土调酸培育壮秧,盘育壮秧依赖于科学的床土配方和合理的通风炼苗等措施的落实。通过采用打孔通风炼苗的创新技术,实现拱棚昼夜自然通风,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是村农技员,在本地推广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已有4~5年了.这项技术虽然具有省水省工等优点,但秧苗病害却十分令人头痛,主要是立枯病和黄白化病,恶苗病也比水育秧时严重得多,而且立枯病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俗话说,"有钱买种,无钱买苗",秧苗育不好,就要影响一季庄稼.因此,大家对如何防治旱育秧病害,培育壮秧都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水稻育秧应用泥炭营养土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水稻根系数量多、盘根好;提高秧苗抗病能力,特别反应在防治立枯病的方面;获得较高的产量,平均比常规增产7.5%。  相似文献   

16.
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不同育秧基质在小岗村水稻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昌态基质在使用过程中秧苗出苗率低;润土基质、绿福基质使用过程中秧苗出苗、叶色和根系生长正常,无畸形苗,对水稻育秧安全;各处理均无立枯病和恶苗病发生。绿福基质综合表现较好,秧苗素质好,水稻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白文旗  艳艳 《现代农业》2014,(11):27-28
<正>一、苗期立枯病立枯病是水稻苗床常见的病害,虽然现在的水稻育秧技术比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无论老稻区还是新稻区,常常因为大意,没能按天气、育苗地势等采取相应的措施,每年都有所发生,造成不同的损失。1.发病因素(1)土壤中广泛存在引发立枯病的真菌。(2)土壤的酸碱度不适合,过高则利于立枯病的发生。这是发病的主要因素。(3)气温不利于壮苗,如持续低温、床土昼夜温差大、日变温大等等,易使叶片徒长、根系发育不良,而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水稻壮秧肥在水稻秧苗上的应用效果和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施用壮秧肥不仅能提高秧苗素质,减轻绵腐病、立枯病的为害,而且水稻产量平均增主8.3%。具有用量少,使用方便。一次施用即可满足秧苗生长对养分的要求等优点。壮秧肥的适宜用量,每平方米湿润育秧以60g、旱育秧以75g、塑料软盘秧每10片以126g为宜。  相似文献   

19.
立枯病是水稻苗床常见的病害,虽然现在的水稻育秧技术比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无论老稻区还是新稻区,常常因为大意,没能按天气、育苗地势等采取相应的措施,每年都有所发生,造成不同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益阳市农田谋士水稻专业合作社在开展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育苗过程中,发现常出现基质烧苗、秧苗发白、秧苗下部发黄、秧苗不整齐及感染立枯病、绵腐病、恶苗病等现象,早稻育秧期间常出现种子出苗差、戴帽苗、大小苗、青(黄)枯死苗现象.通过不断观察总结,益阳市农田谋士水稻专业合作社初步完善了水稻机插秧育苗期间常见问题的解决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